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调查营养面条生产加工环节中肠杆菌科和克罗诺杆菌的污染状况,对克罗诺杆菌进行溯源研究。方法采集某营养面条生产企业的生产原料、中间产品、环境、设备、人员和终产品等共101份样品,进行肠杆菌科和克罗诺杆菌检测。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克罗诺杆菌进行分子分型和溯源研究。结果在整个生产过程的样品中,肠杆菌科检出率为53.5%(54/101),其中环境样品的肠杆菌科检出率最高(72.7%,16/22);克罗诺杆菌检出率为29.7%(30/101),其中终产品的克罗诺杆菌检出率最高(50.0%,5/10)。31株克罗诺杆菌分离株共获得20个PFGE带型,多样性较高,经聚类分析可划分为6个簇型。结论营养面条生产加工环节中存在克罗诺杆菌的污染状况,该致病菌污染可能与原料污染有关。克罗诺杆菌的污染问题需要引起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重视,加强生产加工过程监测,制定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国内不同地区几家企业生产的绿茶、还原乳、蜜橘饮料、奶茶中出现产品变质,胀瓶、产气等感官指标的变化,pH值均有所下降。主要污染菌经过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为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蜜橘饮料和奶茶中分离到的3株典型污染菌,经过进一步的rpoB序列比对,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肠杆菌科细菌不耐热,这些产品的污染属杀菌后的二次污染,该类微生物中有不少种类的菌对人体有害,或与致病菌有着亲密的亲缘关系。从生产线排查情况看,这类微生物的污染经由水(冲洗或冷凝水)或车间内湿润空气带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羊奶粉生产环节阪崎肠杆菌的污染状况,分离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耐药性。方法:采自某羊奶粉加工厂空气过滤车间、液态奶车间、流化床车间、喷雾干燥车间和包装车间的生产样品及环境样品共180份,按国标GB4789.40-2010和PCR方法进行阪崎肠杆菌的分离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cpa、hly、sip和omp X毒力基因;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敏性。结果:27个采样点中有14个阪崎肠杆菌阳性点,检出率为51.9%;180份样品中有29份检出阪崎肠杆菌,污染率为16.1%;阳性样品主要为粉状和棉签涂抹样品,污染率分别为23.5%和16.9%。毒力基因检出率为100%,毒力基因类型有cpa-omp X和cpa-hly-omp X,检出率分别为79.3%,20.7%。29株菌对利福平、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头孢西丁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依次为100%,75.9%,6.9%,3.4%和3.4%;对其它11种抗生素均敏感,多重耐药率为6.9%。结论:羊奶粉加工厂存在阪崎肠杆菌的污染。空气流动、粉尘污染、操作人员交叉污染及生产设备清洗消毒不彻底可能是加工过程中该菌的污染途径。分离株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对大多数供试抗生素敏感,出现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婴幼儿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利用16S r DNA基因测序方法验证沙门显色培养基上分离到的蓝绿色的菌落进行监控的必要性。在进行监测的环境和原料样品中,通过对依据GB4789.4-2010监测沙门氏菌时从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分离出的,经API20E鉴定为阳性的阪崎肠杆菌的蓝绿色菌落进行基因测序。利用Micro SEQ ID微生物鉴定系统(ABI)进行16S r DNA基因测序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种属。结果表明:7株从沙门显色培养基上分离到的环境中的阪崎肠杆菌,经16S r DNA基因测序验证其中5株为阪崎肠杆菌,其余两株均为梨形肠杆菌。2株从沙门显色培养基上分离到的原料中的阪崎肠杆菌,经16S r DNA基因测序验证一株为梨形肠杆菌,另一株为溶解肠杆菌。实验过程中的9株菌,被证实为阪崎肠杆菌阳性的为5株,比例高达55.6%。由此可见,对沙门显色培养基上蓝绿色菌落进行监控十分必要,这一结论也为乳品企业中阪崎肠杆菌的防治、排查及溯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然沉降法和涂抹采样法对自贡冷吃兔生产环境进行微生物监测,采用传统培养法结合16S rDNA测序技术鉴定,确定生产环境中细菌的主要种属,建立潜在污染细菌库,最后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溯源分析.本次研究从生产环境中共分离出61株菌,分别属于21个属;生产车间空气、生产人员、设备与器具均检出不动杆菌属细菌,其次为气单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婴儿配方粉及生产加工环节中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采自某企业婴儿配方粉原料、设备、人员及成品等共880份样品,按SN/T 0738—1997《出口食品中肠杆菌科检验方法》和GB 4789系列规定的方法进行肠杆菌科、阪崎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结果肠杆菌科检出率为28.41%(250/880),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0.46%(4/872),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16.94%(31/183);原料中肠杆菌科污染最高(40.00%,40/100);预处理车间人员、设备和环境表面共检出4株阪崎肠杆菌;成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22.73%(10/44)。结论婴儿配方粉及生产加工环节均存在微生物污染情况,企业及相关部门应从原料、生产环节、环境等多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酸乳生产中微生物的分布图谱,以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沉降法,对配料区、巴杀区、接种区、发酵区、灌装区、二次巴杀区的空气进行微生物监测;利用涂抹法,对生产设备的管路和表面、岗位人员的手部进行清洁卫生监测;同时利用PCR技术,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菌株鉴定,确定各区域中存在的主要微生物。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区域中环境洁净程度为:接种区灌装区发酵区二次巴杀区配料区巴杀区;主要存在的微生物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莫拉克斯菌属(Moraxella spp.)、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p.)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设备管路和表面的微生物主要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p.);人员手部的微生物主要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p.)。生产车间微生物分布图谱的建立,为生产车间微生物控制体系及污染微生物溯源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婴幼儿食品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阴沟肠杆菌污染点进行取样,共分离得到了30株菌株,16S r RNA鉴定结果表明有15株为阴沟肠杆菌,在检出菌株中占50%,且分布较为广泛,在成品区域检出率高达80%。同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15株阴沟肠杆菌进行了溯源分析,发现生产环境可能成为阴沟肠杆菌二次污染源,原料样品中污染的阴沟肠杆菌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后,仍然存在于后续半成品或成品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分析了羊肉加工过程中的菌群多样性及其变化,确定了羊肉加工过程主要的污染菌群组成。传统培养结果表明在羊肉加工过程中,初始胴体表面菌数在103~104 CFU/cm2之间,而在后续的分割过程中其菌数增长到105~106 CFU/cm2,说明加工过程可能会造成羊肉二次污染。从不同选择性培养基中分离得到43株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结晶紫染色测定成膜能力结果发现上述肠杆菌的成膜能力最强。高通量测序发现,胴体和台面表面的腐败菌均有莫拉菌科、嗜水气单胞菌科、嗜冷杆菌科、希瓦氏菌科、普雷沃氏菌科、假单胞菌科、李斯特菌科、葡萄球菌科、肠杆菌科等,说明胴体和加工环境间存在交叉污染。本研究发现羊肉加工过程中的优势菌群复杂,并且污染菌株也具有较强的成膜能力,为冷鲜羊肉的保鲜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认识清香型白酒酿造菌群结构组成及其来源,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发酵阶段的酒醅、大曲、水样、空气和墙壁及地面环境等中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细菌和真菌类别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酒醅中原核微生物主要由乳杆菌科、肠杆菌科和明串珠菌科等3科微生物组成,真核微生物主要由毛霉科、毕赤酵母科、酵母科、发菌科、腹膜孢酵母科和一类酵母目中的未知科等6科微生物组成。将各发酵阶段酒醅样品与大曲、水样、空气和壁、地面环境等样品中的微生物组成进行热图分析,结果显示,酒醅中的大多数乳酸菌来源于酒曲,但开菲尔乳杆菌、清酒乳杆菌、棒状乳杆菌和小片球菌可能更倾向来源于厂房中的空气或厂房地面环境;酒醅中的真核微生物大多来源于大曲,但其中含有的大量扁平云假丝酵母可能来源于空气或水样,而赛瓦酵母则来源于车间空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冷吃兔生产所用冷鲜兔、辣椒、花椒、八角、芝麻、孜然、山奈、香料、桂皮、生产用水中的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并采用传统培养法结合16S rDNA测序技术鉴定,确定了原料和各种辅料中细菌的主要种属,最后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溯源分析。结果表明,原辅料中共分离76株菌,分布于20个属;不同原辅料菌落总数从大到小为:兔肉>孜然>辣椒>香料>生产用水>山奈>八角>桂皮>花椒>芝麻;不同原辅料含细菌属水平数量排序为:原料肉>辣椒、孜然>香料、生产用水>花椒、八角、芝麻、桂皮>山奈;不同原辅料含细菌种水平数量排序为:香料>原料肉>桂皮>辣椒>八角>山奈>孜然、花椒>芝麻、生产用水。在冷吃兔原辅料中细菌多样性高,芽孢杆菌属在原辅料中普遍存在,原料肉所含的细菌量最多。本研究深入了解了冷吃兔原辅料中的污染情况并能为从源头控制细菌种类与数量提供理论依据,更好的控制管理生产过程,使其安全性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从宜宾华夏酒业窖房和曲房空气中分离得到44株细菌,对所得菌株进行了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及部分酿造特性分析。窖房和曲房空气的细菌在属和种一级的相似性分别为40.0%和36.4%,且均以Bacillus cereus、Bacillus anthracis细菌为优势种,表明2个细菌群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分离自窖房空气的菌株有20株(占95.2%)耐受7%的无水乙醇,2株菌耐受pH4.5,且分别有2株、9株能够产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分离自曲房空气的菌株均不耐受7%的乙醇和pH4.5,产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菌株分别有6株、3株。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的酿酒生产,曲房和窖房空气中均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细菌区系,其菌落组成与酿酒生产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在生产中,2个细菌群落之间存在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The concentrations of 7 non-volatile amines, tyramine (Tym), histamine (Him), phenethylamine (Phm), putrescine (Put), cadaverine (Cad), spermidine (Spd) and spermine (Spm) in the liquid part of "moromi" mash during soy sauce fermentation were studied. These amines, except for him and Cad, were detected during fermentation by the conventional production method in the laboratory. Put and Spd were detected at the beginning, and Tym, Phm and Spm appeared later; these 5 amines increased gradually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ut, Spd, Spm and Cad were present in the raw starting material for soy sauce; thus, Tym and Phm were produced by the fermentation. When "moromi" mash was added to liquid medium and cultivated, Tym was detected in some "moromi" mash and the other amines were not detected. Tym-producing bacteri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liquid culture media of Tym-positive "moromi" mash. The Tym-producing strain was a gram-positive coccus. The conditions for production of amines by Tym-producing bacterial strains were examined. These strains grew and produced tyramine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which may occur during soy sauce fermentation. Namely, Tym was produced at pH 5-10, at salt concentrations of less than 8%, under either aerobic or anaerobic conditions. During soy sauce fermentation, it is assumed that Tym would be produced by these strains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soy sauce aging within a short period when the salt concentration and pH conditions are optimal for growth. Based on the bacteriological properties, the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Enterococcus faecium. With the exception of Phm and Him, which did not exist in the starting raw material, non-volatile amines (including Put, Cad, Spd and Spm) were not produced and microorganisms producing them are not believed to be present during "moromi" fermentation.  相似文献   

14.
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图谱分析法对中温、高温两种大曲及其曲房空气微生物种类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曲各阶段微生物PLFA种类数均高于对应曲房空气中的PLFA种类数,曲房空气中检测到的多数微生物种类在对应大曲中皆能被检测到。大曲及曲房空气细菌生物量均在发酵第4阶段达到最大值,其中中温大曲为78.09 nmol/m3,其曲房空气为36.24 nmol/m3;高温大曲为103.62 nmol/m3,其曲房空气为88.39 nmol/m3。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中温大曲以嗜热解氢杆菌、革兰氏阴性菌为优势菌群,其曲房空气以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为优势菌群;高温大曲在发酵0 d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优势菌群,后期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优势菌群,其曲房空气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优势菌群。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中温大曲及其曲房空气微生物在发酵前期群落组成相似;高温大曲及其曲房空气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组成相似(除第4阶段)。  相似文献   

15.
对酱油中内源性苯甲酸的本底值进行调查及溯源分析。所有生产跟踪样品均采自生产企业,其中酱油原油以及零添加酱油中苯甲酸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为7.52~17.09 mg/kg,均值为12.72 mg/kg;零添加酱油预售品和零添加酱油中苯甲酸含量均值分别为13.15 mg/kg和13.31 mg/kg。对酱油生产过程中苯甲酸含量以及苯甲酸δ13C值跟踪分析表明,酱油中苯甲酸主要来源于原料带入,由于苯丙氨酸降解所致,货架期期间苯甲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平均年增加率为14.26%、年增加量为1.80 mg/kg。市售不同厂家的常规酱油和零添加酱油中苯甲酸含量差异较大,零添加酱油中苯甲酸含量均值为13.38 mg/kg,与生产跟踪结果一致。本研究阐明了酱油中内源性苯甲酸本底值与生成途径,将为零添加酱油的市场监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东北传统发酵食品黏面子、辣白菜、辣酱中筛选具有高效降解胆固醇作用的乳酸菌,并探讨其主要的降解机制。采用体外实验筛选出高效降胆固醇的乳酸菌菌株,进一步研究了其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包括细胞膜的吸附、胆汁盐水解酶基因表达及酶活性、胆汁酸共沉淀胆固醇以及抑制胆固醇胶束形成等。筛选得到6 株高胆固醇清除能力的菌株C1、C2、H6、H9、L22和L30,清除率均在85%以上。受试菌株均可以通过膜吸附、共沉淀、胆汁盐水解酶作用和抑制胆固醇胶束等机制发挥作用,其中以胆汁盐水解酶的作用为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分离自宜宾多粮浓香型白酒酿造环节中的135株霉菌产酯化酶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发现40株菌具备产生酯化酶的能力。其中以来自窖房的最多(34株),分离自糟醅次之(4株),其余为曲药(1株)、曲房(1株)。通过对这40株霉菌开展的基于ITS nu-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分属于Penicillium、Aspergillus、Emericella、Rhizopus、Cladosporium、Mucor等6个属,以Penicillium(19株)和Aspergillus(13株)为主要类群。结果显示,宜宾多粮浓香型白酒酿造环节中具备大量产酯化酶能力的霉菌,而且这些霉菌存在较为丰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郭卉  刘兴艳 《肉类研究》2006,20(10):15-17
从香辣里脊的原料生产加工工艺成品贮存方式对香辣里脊成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香辣里脊原料的带菌量与成品的带菌量具有相关关系;生产加工工艺中的各参数对成品中微生物数量有很大影响,如蒸煮温度78~80℃,蒸煮时间65min时,成品品质最佳,且能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成品在冷藏条件下贮存比在常温下贮存效果更佳,且最佳贮存温度为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