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研究柚皮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本文采用酶动力学、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了柚皮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抑制作用类型及其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柚皮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0.174 mmol/L,显著低于阿卡波糖的0.721 mmol/L,为非竞争型抑制剂,Ki值为0.114 mmol/L;柚皮素和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导致了酶分子的内在荧光静态猝灭,猝灭常数为0.1598×104 L/mol,结合位点数n为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在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π-π T型堆积、静电作用五种作用力的驱动下,柚皮素结合于α-葡萄糖苷酶分子的一个疏水口袋中,结合能为?7.6 kJ/mol。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柚皮素是一种较好的食源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辅助治疗糖尿病功能食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首先采用单因素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景天多酚提取工艺,然后构建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体系,研究红景天多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同时通过酶抑制动力学,判断其抑制类型。单因素及响应面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1%、料液比1:40、超声功率320 W、超声温度55 ℃,此条件下红景天多酚提取得率可达11.45%;红景天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且抑制能力呈量效关系,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83 mg/mL,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为3.36 mg/mL),当红景天多酚浓度为50 mg/mL时,抑制率可达97.86%;酶抑制动力学研究表明,红景天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为可逆混合型抑制类型,随着抑制剂浓度增大,其最大反应速率Vmax减小、米氏常数Km增大,属于竞争与非竞争性混合类型。此优化试验有效可行,且提取的红景天多酚在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比较研究枇杷不同药用部位(根、茎、叶、花、果肉、种子)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并探究最强活性部位及其总黄酮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采用95%乙醇超声提取制备枇杷不同药用部位醇提取物,超声辅助浸提并经AB-8大孔树脂制备总黄酮,利用紫外光谱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通过酶促动力学方法与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枇杷不同药用部位醇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弱依次为花>茎>根>叶>果肉>种子,α-淀粉酶抑制活性强弱依次为根>茎>花>叶>果肉>种子。枇杷花醇提取物、枇杷花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值分别为(4.65±0.35)、(0.017 4±0.003 5) g/L,均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类型;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14.41±0.59)、(1.57±0.03)g/L...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抑制肽PHP1和PHP2为研究母肽,通过替换氨基酸残基改变目标多肽的疏水性、带电性等因素,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评估多肽潜在的生物活性,设计了19个多肽类似物。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目的多肽类似物,并进行体外生物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多肽类似物均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其中,PHP1A-6(IC50=3.87 μmol/L)、PHP2A-3(IC50=3.33 μmol/L)、PHP2A-4(IC50=2.86 μmol/L)和PHP2A-7(IC50=4.58 μmol/L)的ACE抑制活性最高,较母肽有显著提高(P<0.05),PHP1A-3、PHP1A-4、PHP1A-7、PHP2A-1和PHP2A-10具有同母肽相当的抑制活性,IC50<10 μmol/L。绝大部分多肽类似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母肽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HP1A-3(IC50=3.09 μmol/L)、PHP1A-7(IC50=9.51 μmol/L)、PHP2A-6(IC50=5.58 μmol/L)、PHP2A-11(IC50=2.35 μmol/L)和PHP2A-12(IC50=3.98 μmol/L)的活性最高。其中,PHP1A-3和PHP1A-7具备较强的ACE抑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双重活性。含Cys的多肽类似物在1 mg/mL浓度下,ABTS + · 清除率均在85%以上,具备潜在的抗氧化活性。分子对接研究了ACE抑制肽与ACE的构效关系,表明抑制肽可以与ACE的氨基酸残基产生多个稳定的氢键、疏水相互作用、π-π堆积及盐桥,增加了对ACE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药典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康定灵芝多糖、三萜及灵芝酸A、灵芝酸C1、灵芝酸F的含量。通过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考察以及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康定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分别为1.15%和1.50%,灵芝酸A、灵芝酸C1和灵芝酸F含量分别为0.052%、0.020%和0.064%。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康定灵芝多糖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75 mg/mL和1.24 mg/mL,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45 mg/mL和1.97 mg/mL。三萜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65 mg/mL和1.06 mg/mL,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44 mg/mL和1.09 mg/mL。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康定灵芝功效成分含量高,同时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6.
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有重要关联,寻找食源性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当前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热点。异甘草素是甘草的重要活性成分,相关研究表明甘草提取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推测与异甘草素有关。鉴于此,本实验通过酶抑制、荧光猝灭以及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异甘草素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异甘草素以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混合的方式抑制α-葡萄糖苷酶,其抑制效果明显优于阿卡波糖。荧光猝灭分析结果表明在疏水作用力驱动下异甘草素可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生成复合物,结合位点数为1。分子对接结果验证了相关实验结论:异甘草素位于酶的疏水口袋中,与残基Asp202和Arg400以氢键结合,并与周围众多的疏水残基存在疏水作用,共同维持该复合物结构。本研究对于开发新型的食源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推动异甘草素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芋头球蛋白体外调节血糖活性。方法:以磷酸缓冲液提取芋头球蛋白,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料液比、温度、时间和次数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采用DEAE-52离子纤维素柱层析法纯化粗蛋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化所得球蛋白的纯度,并测定其等电点和分子量。研究了芋头球蛋白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抑制动力学,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评价其体外调节血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6 g/mL、温度41 ℃、时间124 min,此时提取率为36.75%±0.31%,得率0.70%±0.04%,纯度85.72%±0.47%。纯化后的球蛋白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一主峰,纯度为93.27%,得率为0.20%±0.01%,等电点pI=5.6,分子量为22 kDa左右。芋头球蛋白对两种酶的抑制活性与蛋白浓度存在量效关系,对α-淀粉酶的IC50为0.75±0.10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2.09±0.19) mg/mL,而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的IC50为(0.61±0.13)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0.69±0.16) mg/mL,说明芋头球蛋白对α-淀粉酶略低于阿卡波糖,而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远低于阿卡波糖,二者的抑制类型均为可逆性的非竞争性抑制,对α-淀粉酶抑制的Ki=(0.61±0.05)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Ki=(0.26±0.02) mmol/L。结论:本研究优化了芋头球蛋白的提取工艺,纯化得到芋头球蛋白,研究发现其有一定的体外调节血糖的活性,对功能食品的研发和芋头产品提高附加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究甜玉米芯多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类型,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对鼠源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实验通过热水浸提及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甜玉米芯多糖组分SCP50,采用体外酶抑制动力学及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求甜玉米芯多糖对鼠源小肠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甜玉米芯多糖组分SCP50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可逆性竞争性抑制,能快速降低α-淀粉酶酶促反应速度,Km值为0.669,Vmax为0.1437 mol/L·min?1;在鼠源肠酶抑制试验中,SCP50对正常大鼠小肠分离的α-淀粉酶表现出抑制作用,IC50为27.263 mg/mL,呈现剂量依赖。综上所述,甜玉米芯多糖组分SCP50可能通过抑制体内α-淀粉酶活性,延缓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具有潜在的抗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指导下,探究绣球菌中不同极性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采用两种不同乙醇浓度对绣球菌进行超声辅助提取,提取液经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后,获得不同极性组分。将上述所有组分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获得抑制活性组分,计算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并用酶促动力学和Lineweaver-Burk 双倒数法探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所有活性筛选组分中,用50%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60%乙醇洗脱组分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强,其IC50为0.0927±0.0600 mg/mL,与阿卡波糖(IC50:0.0795±0.0200 mg/mL)活性相当,是竞争与非竞争的混合型抑制类型。此研究明确了绣球菌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组分,并探讨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利用绣球菌开发食用降糖产品提供了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蕨菜制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方法: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NaNO2 -Al(NO33法测定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法、ABTS法、普鲁士蓝法、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评价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Pearson法分析成分含量与活性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蕨菜醇提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差异显著。其中鲜品醇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可达(593±3.45)mg GA/g、(156.75±1.28)mg RT/g,且鲜品醇提取物铁离子还原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湿品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强。不同蕨菜醇提取物总酚、总黄酮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降血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蕨菜鲜品抗氧化活性较强,湿品降血糖活性较强,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和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11.
从鸡血藤中获得醇提物(alcohol extract, ESs)及水提物(water extracts, WSs),研究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ESs的抑制效果显著高于WSs。为深入研究鸡血藤对2种酶的抑制作用,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ESs进一步萃取,获得W-ESs、D-ESs、N-ESs、E-ESs四个组分。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浓度范围,ESs及4个组分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为:W-ESs>D-ESs>ESs>N-ESs>E-ES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为:W-ESs>ESs>N-ESs>E-ESs>D-ESs。其中W-ESs对2种酶的抑制作用最好,IC50值分别为(0.88±0.02) mg/mL和(15.82±2.79)μg/mL。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确定酶抑制类型,结果显示,WSs、ESs、W-ESs及N-ESs对α-淀粉酶为反竞争性抑制,D-ESs和E-ESs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混合抑制。对于α-葡萄糖苷酶,W-ESs、D-ESs和E-ESs...  相似文献   

12.
研究苦笋壳不同提取相的抗氧化作用和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抑制作用。以70%(体积分数)乙醇和水分别对苦笋壳进行提取,并测定提取物中的黄酮、总酚及总糖含量。以ABTS阳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OH清除能力、铁离子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FRAP)等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测定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3种萃取相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水提方式总糖含量为(97.3±0.28)%,高于醇提方式。总酚和黄酮含量在醇提相中较高,分别是(28.53±1.67)%和(27.22±2.02)%。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上看,醇提相大于水提相。醇提方式下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对·OH清除能力可达(67.32±1.57)%,乙酸乙酯相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值分别是(0.158±0.003)、(0.104±0.006)mg/mL,酶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苦笋壳乙酸乙酯相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类型,对α-淀粉酶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苦笋壳可用于开发降血糖产品的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13.
大河乌猪火腿在发酵和后熟过程中蛋白质降解可产生丰富的生物活性肽。为探究大河乌猪火腿中是否存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及其活性,以大河乌猪火腿为研究对象,通过超滤分离方法制备了不同分子质量的火腿肽;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采用肽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火腿肽进行鉴定、筛选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质量小于3 kDa的大河乌猪火腿肽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从大河乌猪火腿中共鉴定出143条主要来源于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和β-烯醇化酶的肽序列,进一步筛选出的肽段IEEALGDK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值为1.42 mg/mL)。BIOPEP-UWM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肽段IEEALGDK为新型的生物活性肽。肽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肽段IEEALGDK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和胃肠道消化稳定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肽段IEEALGDK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占据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残基位点Arg594、Arg727、Arg799和Arg467发挥活性作用。大河乌猪火腿的肽段IEEALGDK为新型生物活性肽,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乳酸菌对驼乳和牛乳益生活性的影响,用6株从新疆阿勒泰地区传统酸驼乳中筛选出的乳酸菌发酵驼乳和牛乳。通过模拟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疏水性、抑菌能力、抗生素耐药性和溶血活性测定评价菌株的益生菌特性;通过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评估比较其发酵驼乳和牛乳的益生活性。结果表明,6株乳酸菌具有一定的胃肠道定植能力和抑菌活性,对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敏感性且不溶血。乳酸菌对驼乳和牛乳益生活性的影响与发酵时间有关,发酵36~48 h时具有较好降糖活性: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B1菌株发酵驼乳至36 h的ABTS+自由清除基能力最好(IC50=14.99±0.09 mg/m L),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A5和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B1发酵驼乳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好,IC50分别为23~38 mg/mL和IC50在8~16 mg/mL。粪肠球菌A5和副干酪乳杆菌B1可作...  相似文献   

15.
三种食用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与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评价三种食用菌体外抗氧化与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水杨酸显色法、DPPH·显色法、铁氰化钾显色法测定三种食用菌及副产物(竹荪、竹荪菌托、茶树菇、松乳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再通过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分析提取物的降血糖活性。结果:在实验浓度(0.5~5 mg/mL)范围内三种食用菌及副产物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抗氧化以VC作为阳性对照,降血糖组间进行对照。当浓度达到5 mg/mL时,茶树菇提取物对·OH和DPPH·的清除率最高可达89.45%和87.81%,对Fe3+的还原能力与VC相近,IC50均为1.04 mg/mL;而竹荪和竹荪菌托提取物对·OH(45.19%和36.04%)、DPPH·(44.30%和36.81%)的清除率和对Fe3+的还原能力(46.61%和48.09%)均较弱,且IC50值均超出实验浓度。当浓度达到5 mg/mL时,茶树菇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62.15%和57.08%,IC50值为3.82和4.10 mg/mL;松乳菇提取物对两种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3.52%和75.43%,IC50值为2.22和2.53 mg/mL;而竹荪和竹荪菌托提取物对α-淀粉酶(15.15%和24.56%)和α-葡萄糖苷酶(26.20%和23.41%)活性的抑制率均较低,且IC50值均超出实验浓度。结论:茶树菇提取物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均较强,而松乳菇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较强而抗氧化作用较弱,竹荪和竹荪菌托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均较弱。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菌添加量、SO2添加量和初始pH对红树莓果酒花色苷含量和酒精度的影响。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荧光光谱分析来探究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红树莓果酒花色苷的降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红树莓果酒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2℃、发酵时间8d、酵母菌添加量0.20%、SO2添加量100mg/L和初始pH3.4,在此条件下,所得花色苷含量和酒精度分别为(4.75±0.18)mg/L和(13.02±0.38)%vol。在最优发酵工艺下获得的红树莓果酒花色苷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其抑制率的IC50为(48.65±0.73)μg/mL。荧光光谱数据分析发现红树莓果酒花色苷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成复合物,引发α-葡萄糖苷酶的静态荧光猝灭。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的功能性饮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菌添加量、SO2添加量和初始pH对红树莓果酒花色苷含量和酒精度的影响。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荧光光谱分析来探究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红树莓果酒花色苷的降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红树莓果酒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2℃、发酵时间8d、酵母菌添加量0.20%、SO2添加量100mg/L和初始pH3.4,在此条件下,所得花色苷含量和酒精度分别为(4.75±0.18)mg/L和(13.02±0.38)%vol。在最优发酵工艺下获得的红树莓果酒花色苷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其抑制率的IC50为(48.65±0.73)μg/mL。荧光光谱数据分析发现红树莓果酒花色苷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成复合物,引发α-葡萄糖苷酶的静态荧光猝灭。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的功能性饮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裂叶荨麻为原料,用70%乙醇对其进行提取,以醇提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黄酮含量。以抗环血酸(VC)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及总还原力来评价裂叶荨麻醇提物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对硝基苯-α-D葡萄糖吡喃苷(4-Nitrophenylα-D-glucopyranoside,PNPG)为底物,研究裂叶荨麻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裂叶荨麻醇提物中黄酮含量为12.09 mg/g;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2.76%,半抑制浓度(IC50)为9.960μg/mL,对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8.05%,IC50值为1.123 mg/mL,总还原力随醇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α-葡萄糖苷酶的最大抑制率为59.06%,IC50值为31.598 mg/mL。结果表明裂叶荨麻醇提物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有望开发成为抗氧化降糖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槐花醇提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测定了槐花醇提取物中多酚含量,考察了槐花醇提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作用类型。结果显示,槐花醇提物中多酚含量为18.271μg/g,高于水提物;槐花醇提物对这两种酶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槐花醇提物对α-淀粉酶活性最大抑制率仅为47.20%,槐花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最大抑制率可达81.32%,其IC50为9.16 mg/L。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槐花醇提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均为混合性抑制。  相似文献   

20.
陈成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7):248-254
以五味子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复合酶添加量和提取时间对五味子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五味子多糖工艺。随后,基于酶抑制和荧光光谱探索五味子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五味子多糖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30 ℃、复合酶添加量0.20%、提取时间40 min,五味子多糖得率为(8.12%±0.10%)。五味子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IC50为27.15 μg/mL,并以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混合的方式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并能同时引起α-葡萄糖苷酶发生荧光猝灭,该研究结果为五味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