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石油烃污染是影响双壳贝类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文中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动力学富集实验探讨了双壳贝类对养殖水体中石油烃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经过4 d,石油烃在贝体和水环境之间达到稳态平衡;生物富集系数(BCF)为545;石油烃浓度为0.068 mg/L的水体组,富集平衡后贝体内的石油烃含量高于菲律宾蛤仔的石油烃异味阈值(25~30 mg/kg),其它水体组则相反。参考USEP-A、GB18421-2001等关于双壳贝类中石油烃安全限量的规定,经讨论贝体内石油多环芳烃的毒力代谢机理后,判定菲律宾蛤仔养殖水体中石油烃的安全限量定为0.05 mg/L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国海洋食用贝类重金属累积水平及人体健康风险。方法基于已报道的数据,分析我国海洋食用贝类中Cu、Pb、Cd、Cr、As和Hg污染统计特征,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提出的靶器官危害系数(THQs)方法评估贝类重金属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结果我国海洋食用贝类中各重金属含量呈非正态分布。Pb、Cd、Cr、As和Hg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牡蛎、菲律宾蛤仔、缢蛏及贻贝4类典型食用贝类中,As、Cu和Cd的含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牡蛎中Cu和Cd含量最高,缢蛏中As含量最高;4类贝类中其他重金属含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珠江口、福建沿海、长江口-浙江沿海、山东沿海、渤海湾海域食用贝类中Cu、Pb、Cr、Hg的人体健康风险较低,但山东沿海、渤海湾和福建沿海部分贝类中Cd以及福建海域部分贝类中As的风险超出了可接受水平;除山东沿海、渤海湾和福建沿海贝类重金属污染对儿童的风险值大于1.0外,其他海域贝类6种金属的总风险均可接受;Cd和As是我国贝类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的主要贡献者。结论我国海洋食用贝类中Cu、Cd和Cr含量存在超标现象,部分海域一些贝类Cd和As污染的健康风险超出了可接受水平。总体上,海洋贝类重金属污染不严重,但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健康风险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泥蚶无公害养殖水体中铜、铅、镉安全限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制定我国无公害泥蚶养殖规范中铜(Cu)、铅(Pb)、镉(Cd)的安全限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泥蚶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其对铜、铅、镉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泥蚶体内铜、铅、镉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求泥蚶富集铜、铅、镉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结果 泥蚶对铜、铅、镉的生物富集和排出都很缓慢,对铜、铅、镉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457.3、1 712.6、1 873.7,依次是镉>铅>铜;铜、铅、镉在泥蚶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分别为39.4、106.6、91.2 d.结论 参考我国农业部无公害蚶标准NY 5135-2005及NY 5073-2001标准中关于铜、铅、镉的安全限量,通过BCF计算可得到泥蚶养殖水体中铜、铅、镉的安全限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原子荧光形态检测法分析宁海、象山、舟山3 个养殖区内常见3 种海产贝类(牡蛎、缢蛏、血蚶)中Cd、Cu、Cr、Pb、As、Hg等重金属的总含量,并采用化学逐级提取法系统研究水煮加工前后贝类中Cd、Cu、Cr、Pb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As、Hg中有机和无机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3 个养殖区牡蛎、缢蛏、血蚶中Cd、Cr、Cu、Pb、As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且Cu和Cd、Cr和P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As的超标检出率达77.78%,Hg的残留量均低于限量标准;此外金属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煮加工方式对Cd、Cu、Cr、Pb中酸可提取态、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的含量影响较大,而对As和Hg的有机态和无机态影响较小。海洋贝类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水煮加工前后该元素形态的变化量可作为评价海洋贝类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东洞庭湖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鲢鳙鱼间重金属富集存在的差异性,测定东洞庭湖沉积物以及鲢鱼和鳙鱼不同组织中5种重金属(Cr、Cu、Cd、Pb和Hg)的含量。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r的含量低于国家一级土壤标准限值,Cu、Pb和Hg低于二级土壤标准限值,Cd的含量是国家三级土壤环境标准值的6倍;鲢鱼和鳙鱼中重金属的分布排序均为Cr:鳃肝脑肉,Cu:肝脑鳃肉,Cd:肝鳃脑肉,Pb:鳃肝肉脑,Hg:肉肝脑鳃;根据鱼类的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相比Cr和Pb,鲢鱼和鳙鱼都更易富集Cu、Cd和Hg,而鲢鱼比鳙鱼更易富集Cd,鳙鱼比鲢鱼更易富集Hg;另外,鲢鱼和鳙鱼肝脏中Cd的含量超出行业标准限量,其它组织中重金属均未超标。表明东洞庭湖中Cd的污染最为严重;不同鱼类对重金属的富集确实存在差异性,不同组织对同一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相比较鱼鳃和肝脏,鱼肉和鱼脑对重金属的亲和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改性介孔材料对贝类副产物中重金属离子的脱除性能,对SBA-15介孔材料分别嫁接2-巯基噻唑啉、2-巯基苯并噻唑、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三种不同基团,得到三种材料分别记作MT-SBA-15、MBT-SBA-15、APDC-SBA-15,然后对材料孔结构进行表征,采用三种材料吸附铅(Pb)、铬(Cr)、镉(Cd)、铜(Cu)标准溶液,考察脱除pH、脱除时间、金属离子加标浓度对脱除能力的影响,最后用APDC-SBA-15脱除贝类副产物中重金属离子,考察重金属脱除率以及营养损失率。结果表明,三种材料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三种材料对重金属最优脱除pH为6.0,吸附平衡时间均为30 min;当金属离子浓度为1200 mg/L时,三种材料对金属离子吸附量最大,其中APDC-SBA-15的吸附量最高,对Pb、Cr、Cd、Cu吸附量分别为223.6、240.0、259.8、259.0 mg/g。APDC-SBA-15对菲律宾蛤仔蒸煮液中Pb的脱除率为100.00%,总糖损失率为7.32%;对菲律宾蛤仔蒸煮液多糖中Pb脱除率为84.50%,总糖损失率为2.57%;对牡蛎多肽中Pb、Cr的脱除率分别为62.20%和100.00%,对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率为14.62%。综上,APDC-SBA-15可以高效脱除贝类副产物中的重金属,对蛋白质、总糖等营养成分的损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养殖鱼体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上海郊区两个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标准化养殖场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展开研究,就其养殖鱼肌肉中的Cu、Pb、Cd、Cr、As和Hg进行测定和分析,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养殖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程度,定量剖析各种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实验发现,团头鲂和鲫鱼肌肉中Cu、Pb、Cd、Cr和Hg含量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As含量也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表明养殖品种并未受到Cu、Pb、Cd、Cr、As和Hg的污染,属于清洁水平.团头鲂和鲫鱼对Cu、Pb、Cd、Cr、As和Hg都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富集系数分别为459、14、17、263、1、24和755、3、8、185、6、23,其中两种鱼对Cu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Cr.团头鲂对Pb、Cd、Cr和Hg的富集能力要强于鲫鱼,对Cu和As的富集能力弱于鲫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湘莲种植区底泥及湘莲不同器官中常见重金属含量,进而探究湘莲各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转移特征。方法:以湖南省典型湘莲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ICP-OES检测底泥及湘莲不同器官中Cd、Cr、Pb、Ni、Cu、Zn、Mn含量;采用生物富集系数(BCF)和生物转移系数(TF)评价湘莲对重金属的富集转移特征。结果:底泥中Cd、Cr、Pb、Ni、Cu、Zn、Mn含量均值分别为0.73,176.28,40.48,27.61,28.07,95.57,311.68 mg/kg,与NY/T 391—2021限量值相比,Cd、Cr、Pb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100%,75%,10%。湘莲中7种重金属的最高富集器官:莲芯中为Cd、Cu、Zn,莲根中为Cr、Pb,去芯莲肉中为Ni,莲叶中为Mn,其含量均值分别为0.20,13.64,78.58,14.66,2.23,1.11,924.03 mg/kg。仅莲茎和莲叶中的BCFMn均值>1,各器官中的TFCu值均>1。结论:研究区以Cd污染相对严重;湘莲不同器官重金属含量不同,莲茎及莲叶对Mn有较强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9.
食用百合-土壤体系中镉、铅和汞的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对甘肃省传统食用百合产区食用百合-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铅(Pb)和汞(Hg)进行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与1993年甘肃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种植食用百合的土壤中Cd、Pb和Hg含量有明显增加现象,分别提高了1.82、0.27、1.71 倍,但符合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以NY/T 391-2013《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作为参比值,研究区域食用百合土壤重金属Cd、Pb和Hg的平均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18.25、2.78、5.19,均小于40,风险级别为A级,生态危害程度较低;以1993年甘肃省土壤环境重金属背景值为参照值评价,百合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是Cd>Hg>Pb,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是镉,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B级,属于中等水平;食用百合Cd、Pb和Hg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0.131、0.003和0.022;食用百合Cd、Pb和Hg的靶标危害系数,即食用风险值低于1,重金属未超标的百合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秦皇岛海域食用贝类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其存在的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该地区15种常见贝类肌肉和内脏中As(无机砷和总砷)、Pb(铅)、Cr(铬)、Cd(镉)、Hg(甲基汞)的含量,并采用污染指数法、系统聚类法评价了各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分类。结果表明:海虹(贻贝,Mytilus edulis)、栉孔贝(Chlamys farreri)、生蚝(Ostrea gigas thunberg)和毛蚶子(Scapharca subcrenata)等的重金属综合污染(MPI)较高。根据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进行重金属评价。秦皇岛海域食用贝类六种重金属含量最高为Cd,均值为1.129 mg/kg,超出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污染较严重,总As和无机As均值分别为0.161、0.021 mg/kg。Cr和Hg均值分别为0.107和0.013 mg/kg,均未受污染,Pb均值为0.188 mg/kg,污染较轻。但部分贝类Cd污染比较严重。其中内脏污染比肌肉部分严重,尤其是大小海螺(Busycon canaliculatu)。因此,需进一步研究秦皇岛海域可食用贝类中Pb和Cd的污染来源并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1.
张建  杨瑞东  陈蓉  彭益书 《食品科学》2017,38(21):175-181
采集喀斯特地区(遵义虾子与贵阳花溪)的辣椒及种植土壤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辣椒和土壤中13种重金属元素(As、Cd、Pb、Hg、Cr、Cu、Zn、Ni、Tl、Co、Sb、Sn、Mn)的含量,探讨土壤-辣椒体系重金属元素的生物迁移积累特征。结果表明:与HJ/T 332—2006《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相比,土壤中Cd平均含量超标了9.33%,点位超标率为57.89%。与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相比,遵义地区辣椒中Cd含量部分超标,超标率为85.71%,花溪地区2个辣椒样品Cr含量超标,分别超标了15.36%和12.18%。辣椒的13种重金属生物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dCuZnHgSnTlMnSbNiCoCrAsPb,辣椒Cd的生物富集系数为1.138,Pb的生物富集系数为0.001 9。辣椒中Co、Ni、Sn含量与土壤对应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对应元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食用辣椒途径的Cd和Cr每周重金属摄入量远小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专门针对敏感人群临时性每周人体可耐受摄入量,辣椒Cd、Cr超标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贵州喀斯特Cd高背景值地区种植辣椒应注重辣椒对Cd的富集。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Crops grown in soils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are an important avenue for toxic metals entering the human food chain. The objectives of our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Cd) and lead (Pb) in wheat plants cultivated in arid soils spik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heavy metal, as well as bioavailability of these metals in the contaminated arid soils from the oasis, north‐west China.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 in the roots of wheat plants were about 5, 14 and 8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hoots, shells and grains,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Pb in the roots were about 23, 76 and 683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hoots, shells and grains, respectively. Grains contained 11–14% and 0.1–0.2% of Cd and Pb found in roots of wheat plants. The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 is the ratio of metal concentration in plant tissues and metal concentration in their rooted soils. The average BCF of Cd and Pb in grains was 0.6270 and 0.0007. Cd and Pb cont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wheat plants mainly correlated with the bound‐to‐carbonate metal fractions in contaminated arid soils. CONCLUSION: The preliminary study indicated that Cd and Pb were predominantly accumulated and distributed in wheat roots and shoots, and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se metals can reach the grains. The carbonate fractions mainly contributed to Cd and Pb bioavailability in contaminated arid soils. Copyright © 2010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菲律宾蛤仔对养殖海水中扑草净的生物富集和消除规律。生物富集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0±1) ℃条件下,在扑草净质量浓度分别为1.0、10.0、200.0 μg/L的养殖海水中,菲律宾蛤仔中扑草净残留量随所暴露海水中扑草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二者之间呈正相关。3 个实验组分别在第24、24、6小时达到最大富集值,最大富集系数分别为40.3、9.54、5.35。随着时间的延长,菲律宾蛤仔的扑草净残留量均表现为先迅速上升,升至最高值后迅速降低,低至一定质量浓度后再次上升至一个高点然后下降,之后维持在某一质量浓度水平呈小幅波动的变化趋势。消除实验结果表明:在消除实验初期,3 个实验组菲律宾蛤仔中扑草净的残留量均迅速下降,24 h时降至原质量浓度的10%左右,此后下降缓慢,1.0、10.0、200.0 μg/L暴露实验组菲律宾蛤仔的扑草净残留量降至10.0 μg/kg以下的时间分别为2、24、768 h,其中1.0 μg/L组在消除实验持续96 h时检测结果低于检出限,其余2 组在为期45 d的消除实验结束时仍可检出扑草净残留量。研究表明,菲律宾蛤仔对扑草净具有快速富集能力,但完全消除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Cd与Cu在克氏原螯虾体内富集与释放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振燕  张美琴  吴瑛  吴光红 《食品科学》2014,35(17):250-254
研究克氏原螯虾分别在Cd2+质量浓度为0、0.05、0.10 mg/L和Cu2+质量浓度为0、0.5、1.0 mg/L的单一水环境中暴露时,肝胰腺、鳃和肌肉对Cd和Cu的生物富集和释放特性。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克氏原螯虾对Cd和Cu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富集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s,BCF)和生物半衰期(T1/2),并得出理论富集平衡状态时生物体内Cd和Cu富集量(ρAmax)。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和鳃对水体中Cd2+和Cu2+都有很强的富集特性,且富集量与富集时间、水体中Cd2+和Cu2+的质量浓度成正相关;肌肉组织中富集规律则不明显。同种重金属在不同组织中的富集量不同,即重金属富集具有组织选择性:在分别含Cd2+和Cu2+的水体中暴露实验9 d后,3 种组织对Cd的富集量顺序为鳃>肝胰腺>肌肉;对Cu的富集量顺序为肝胰腺>鳃>肌肉。克氏原螯虾对Cu和Cd的富集代谢都较缓慢,暴露9 d仍未达到稳定。克氏原螯虾体内Cd和Cu的BCF范围分别约为2~207、3~226;T1/2分别约为3~29、7~36 d;在理论平衡状态下,鳃、肝胰腺和肌肉中Cu和Cd的ρAmax随着环境中Cu2+和Cd2+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北京市售8种干食用菌中镉(Cd)、铅(Pb)、砷(As)、汞(Hg)四种重金属含量,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评价法和计算目标危害系数(THQ)法对干食用菌质量等级及重金属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种干食用菌中镉、铅、砷、汞四种重金属含量范围分别为ND~9.332 mg/kg、ND~2.060 mg/kg、ND~24.690 mg/kg、0.004~0.448 mg/kg,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标中安全限量值,只有2.2%的镉和2.8%的砷超标。干食用菌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姬松茸的重金属污染最严重(p为1.41),达到轻度污染级,茶树菇的重金属污染达到警戒级(p为0.95),其他6种食用菌均属于质量安全等级。重金属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姬松茸中As的THQ>1,姬松茸、榛蘑、竹荪中四种重金属的TTHQ>1,表明姬松茸、榛蘑、竹荪三种干食用菌存在潜在的重金属膳食暴露风险,且姬松茸对镉、铅、汞三种重金属的贡献率均最大。本研究表明,北京市售8种干食用菌总体水平是安全的,重金属膳食暴露风险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中铅、镉、无机砷和总汞等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摄入风险, 掌握本地区大米质量安全情况。方法 采集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样品344个, 测定铅、镉、无机砷和总汞含量,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大米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并用可耐受摄入量对膳食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结果 大米中无机砷、铅、镉、和总汞的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平均含量分别为0.054、0.032、0.018和0.0023 mg/kg; 在344件样品中, 97%以上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0.6, 综合评价为安全、处于清洁水平的样品占99.4%, 没有轻度污染以上的样品存在; 通过大米摄入铅、镉、无机砷和总汞的量远远低于可耐受摄入量, 但无机砷、镉在高暴露点位的膳食风险贡献率大于10%。结论 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比较乐观, 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重金属安全情况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西藏4地市(山南市、日喀则市、林芝市、拉萨市)不同磨制方式生产的糌粑中重金属砷(As)、镉(Cd)、铬(Cr)、铅(Pb)、汞(Hg)含量,并开展污染情况全面分析评价,以提高西藏各地市糌粑的质量安全水平,为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西藏4地市分别采集不同模式生产的糌粑样品101个,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糌粑样品中5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与质量安全评价。101个糌粑样品中,按照糌粑质量分级标准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不同磨制方式生产糌粑中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电磨和水磨糌粑中的重金属As 、Cd 、Cr、Pb、Hg污染等级均属于安全。不同地市生产糌粑中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山南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日喀则市糌粑中的重金属As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Cd 、Cr、Pb、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林芝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拉萨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根据Nemerow综合污染等级评价4地市中的其他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等级均是安全。因此,西藏4地市糌粑中的重金属As 、Cd、Cr、Pb、Hg综合污染指数等级均是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省稻谷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稻谷籽粒的稻壳、糠粉、糙米、精米等加工产品中无机As、Cd、Pb、Hg 4种重金属的变化分布规律,并研究了当前稻谷加工工艺对主要重金属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无机As、Cd、Pd、Hg 4种重金属均表现出糠粉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的含量。碾米加工工艺可同时消减稻谷中4种重金属的含量,其中无机As消减效果最好,消减幅度可达39%。无机As、Cd、Pb、Hg在精米与糙米中的含量均成正比,其比值分别为0.61、0.93、0.83、0.93。通过该比值关系,可通过碾米工艺获得重金属含量达标的稻谷无机As、Cd、Pb、Hg的限量值分别为0.328、0.215、0.241、0.021 5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