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验证保健食品原料辅酶Q10主要质量指标的参数,并对不同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一致性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40批次辅酶Q10原料的标志性成分、有关物质、异构体、污染物残留量及微生物指标等项目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搜集原料中辅酶Q10含量均大于99.2%;最大单一杂质含量范围在0.27%~0.37%之间,总杂质在0.45%~0.85%之间;所有样品菌落总数均小于10 CFU/g,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均未检出,酵母菌、霉菌总数均小于10 CFU/g;水分、炽灼残渣、污染物残留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结论 采集的所有辅酶Q10作为保健食品原料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和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安排》提出推动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制修订一批重点急需的重金属污染、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其检测方法。《安排》要求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推动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继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修订一批重点急需的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析近年我国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的分布、原料使用情况和功效/标志性成分检测的现状,探讨原料与功效/标志性成分的对应性和现行检测方法的适用性,为保健食品企业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监管部门修订注册管理办法提供研究基础。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网站中2012年~2016年保健食品注册信息,统计产品功能声称及原料使用情况,分析对比保健食品和药品对于相同原料所选用标志性成分指标的异同。2012年~2016年期间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等7类功能声称国产保健食品注册审批数量最多,灵芝、枸杞子等30种原料使用频率最高,7类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及常用原料、有效成分,企业标准中标志性成分及中国药典测定指标汇总成表。我国保健食品原料和功能声称选择较集中,多数保健食品原料、功效/标志性成分指标吻合度差,亟待明确产品专属功效/标志性成分,建立专属检验方法,有序进行标准更新及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青海地区仿野生栽培的管花肉苁蓉为原料,对其不同部位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肉苁蓉不同部位的多种有效成分差异显著,根部总多酚、总多糖、总三萜、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显著高于中部和顶部(P<0.05)。其中松果菊苷与毛蕊花糖苷总含量为4.67%,满足2020版《中国药典》的规定。肉苁蓉不同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根部>中部>顶部,根、中、顶三部位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91、1.59、2.32 m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77、5.16、10.66 mg/mL。相关性分析表明,肉苁蓉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密切相关,其ABTS IC50值、DPPH IC50值与总多酚、总三萜、总多糖、松果菊苷以及毛蕊花糖苷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高。本文为管花肉苁蓉的药、食安全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肉苁蓉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药材,被收载于《中国药典》之中,使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明确,毒副作用较小,素有“沙漠人参”之称。肉苁蓉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甜菜碱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肉苁蓉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润肠通便、延缓衰老、保肝护肝、缓解体力疲劳等功效。文章从肉苁蓉属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种类、数量以及肉苁蓉生物活性成分所具有的功效2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肉苁蓉后续的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及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盐酸特比萘芬有关物质检测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进行探讨。方法分析检验图谱并查阅国外药典。结果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盐酸特比萘芬有关物质检测系统适用性的规定存在问题,有待完善。结论建议修改盐酸特比萘芬有关物质检测系统适用性中的主峰保留时间及杂质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第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GB 15193.11—2015)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 15193.1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GB 15193.1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90天经口毒性试验GB 15193.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致畸试验GB 15193.1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殖毒性试验GB 15193.1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慢性毒性和致癌合并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第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GB 15193.11—2015)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 15193.1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GB 15193.1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90天经口毒性试验GB 15193.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致畸试验GB 15193.1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殖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东营市河口区2015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概述按照《河口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2015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要求,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餐饮服务单位及保健品经营单位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检测工作,抽样检测工作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2015年度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在河口区6个乡镇、街道开展,涵盖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保健食品各环节,抽检工作分三批进行,第一批抽取样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4月16日,印度公布《2011版食品安全及标准(卵磷脂)》修订法案、《2014版食品安全及标准(污染物、毒素和残留)》修订法、《2015版食品安全及标准(食品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修订法案》。分别批准卵磷脂作为饼干食品添加剂并修改其使用标准,修订在各种食品中污染物、毒素及其残留水平以及甜叶菊  相似文献   

11.
肉苁蓉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已批准的含有肉苁蓉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共47种,其保健功能主要为缓解体力疲劳、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通便等,以肉苁蓉为原料开发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总结了肉苁蓉作为原料在保健食品中的使用情况,介绍了肉苁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安全性评价的相关内容,汇总了已批准的以肉苁蓉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情况,分析了肉苁蓉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肉苁蓉作为保健食品原料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市售保健食品的安全风险点,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2014-2015年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市场抽样的保健食品按照产品质量标准检验,对易非法添加的5类保健食品和假冒保健食品按照国家相关补充检验方法对非法添加物质进行检测,对可能存在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风险监测、检验与评估。结果1041批保健食品中不合格61批,合格率为94.1%。在不合格的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不合格频次为36.1%,是保健食品不合格的首要因素。总黄酮、总皂苷、粗多糖、氨基酸总量和蛋白质不合格机率较高;理化指标不合格是保健食品不合格的第二大原因,不合格频次为24.6%,其中水分、灰分、铅等参数不合格的情况较常见,非法添加的不合格率为21.3%;假冒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形势严峻,在101批额外检品中,检出非法添加83批,非法添加率高达82.2%,主要添加西地那非、西布曲明等。结论湖南省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较高,风险点主要为非法添加和保健食品原材料控制不严,标准研究能力有待提升,对假冒保健食品和非法添加的打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是其功能体现的载体,其检测方法与保健食品的质量密切相关。本文将通过对2013~2020年完成注册备案的4620种保健食品中主要功能、功效成分、相应检测方法标准进行梳理,对涉及的121种功效成分对应的功能声称、检测方法标准进行汇总和整理,各功效成分普遍存在功能声称数量较多的问题,应进一步梳理明确各功效成分的主要的功能声称,规范保健食品的功能宣传。同时发现我国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标准较为齐备,目前仅有低聚木糖、总三萜、总蒽醌、氯化高铁血红素、肉苁蓉总苷等市场认可度高的功效成分亟需制定检测方法标准。本文为完善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标准体系明确了工作需求,也为更有针对性的明确功效成分的功能声称、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指明了研究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标准管理水平,提出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建议。方法本文对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规划要求,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成绩做了回顾,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 "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标准需要重点加强的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深入贯彻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原则,创新食品安全标准管理机制,创新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管理模式,做好标准的跟踪评价和宣贯培训,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加快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建设。结论 "十三五"期间,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仍将紧扣《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原则的应用,立足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因素的具体国情,有针对性的建立科学、合理、适用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严格按照保健食品卫生学德定性实验的要求,将不同剂型的样品保存于人工气候箱中,并考察其所含维生素C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腆童法,并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测定.测定样品在保温1,2,3个月时的维生素C含量,计算衰减率并绘制衰减曲线.结果 样品中维生素C衰减率为-7.29%~94.26 %(衰减率在±10%以内可认为是实验误差).结论 绝大多数保健食品与营养素补充剂在37℃、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储存3个月后,所含的维生素C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特别是添加了微量元素补充剂的保健食品,铁离子和钙离子可明显降低其维生素C的含童,而锌离子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比较而言,在各种剂型的保健食品与营养素补充剂中,样品成分及包装是影响维生素C稳定性的主要因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近两年新疆地区部分食品种类微生物检测结果,了解新疆地区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 4789系列标准方法的要求,对新疆地区抽送检的256批预包装熟肉制品、297批蜂蜜、89批饮料、42批发酵乳、93批糕点面包、96批冷冻饮品、37批速冻米面食品(包括10批生制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乳酸菌、霉菌和嗜渗酵母菌的微生物检测。结果 10批预包装熟肉制品、6批蜂蜜、9批冷冻饮品、6批饮料、1批速冻米面食品菌落总数超标;6批冷冻饮品和1批饮料大肠菌群超标;3批蜂蜜嗜渗酵母菌数超标;2批蜂蜜霉菌数超标;1批饮料酵母菌数超标;2批速冻米面食品(生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3批冷冻饮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除发酵乳对菌落总数没有明确要求和糕点面包菌落总数未超标外,其他产品均出现菌落总数超标问题,其中饮料、冷冻饮品合格率低于95%,应划类于高风险产品;冷冻饮品和饮料还存在大肠菌群超标问题;冷冻饮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速冻米面食品(生制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说明这2类食品致病菌检出风险较高。结论建议食品企业加强卫生管理,查找超标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建议监管部门对微生物污染率较高的产品继续加强监管力度,以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近三年三亚市县冷冻饮品的检测结果,微生物污染是制约冷冻饮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方法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实施要求,从4个市县10家生产企业抽取50批冷冻饮品,按国标GB 275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检测。结果 3批菌落总数超标;5批大肠菌群超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合格率分别是6.0%和10%,说明冷饮饮品指示菌超标问题较严重。结论 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产品质量合格的主要因素,建议企业加强卫生管理,对制作过程卫生及储运条件把控,确保冷冻食品安全,建议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继续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近几年肉苁蓉保健品专利进行整理与分析。方法收集近几年肉苁蓉保健品专利信息,从专利年度发展概况、申请人、技术领域、剂型、功效、药物配伍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肉苁蓉技术研究目前仍然以基础研发为主。个人发表专利相对较多,但是公司的研发能力相对较强。肉苁蓉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专利较多,而用于内分泌系统、非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较少。肉苁蓉保健品主要以汤剂、保健酒和胶囊剂、丸剂、片剂为主。与肉苁蓉配伍应用的药材主要有锁阳、人参、丹参、枸杞子、红花、当归、山药、灵芝、冬虫夏草等。结论肉苁蓉专利申请数量多,但转化为产品或者实际应用的很少,需要推进肉苁蓉保健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当前保健食品安全的整体情况。方法对2016~2017年全国保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各季度监督抽检完成情况及抽检发现的主要保健食品安全问题。结果 2016~2017年全国共完成22403批次保健食品样品的监督抽检,其中合格样品21964批次,不合格样品439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0%。其中针对总局本级任务进行重点分析,监督抽检样品涉及27个功能类别和营养素补充剂,其中辅助降血糖、改善睡眠等17个功能类别的保健食品未检出不合格样品,不合格率均为0.00%;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类别的保健食品不合格率相对较高,为12.50%。抽检发现的主要保健食品安全问题是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微生物污染、重金属等元素污染、非法添加。其中质量指标一直在保健食品中是问题最严重的项目类别,也是最引起监管部门重视的类别。结论我国近2年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形势整体较平稳,但仍存在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微生物污染、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等较突出的质量安全因素隐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西区内香菇中二氧化硫的本底值含量情况。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331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第一法对广西不同地区共50批新鲜香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广西不同地区香菇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范围为20.36~176.5mg/kg,平均残留量达到87.57mg/kg,大部分结果已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2760-2016)对干香菇的最大残留限量要求(0.05 g/kg)。其中桂林市所产的香菇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平均值达到176.5mg/kg,最大值为243.2mg/kg;百色市香菇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平均值为20.36 mg/kg,最小值为13.62 mg/kg,最大值为27.58 mg/kg;不同地区的香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产地香菇中二氧化硫的本底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