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分离蛋白酸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酸沉技术,分析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拓宽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提高其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物理、化学和生物改性,并对改性前后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探讨了pH对大豆分离蛋白及其改性物形成乳状液的影响,并利用成膜蛋白质分子所受的相互作用解释了蛋白质的乳化稳定性受外界条件和内部因素所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适度改性可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碱性有利于大豆分离蛋白及其改性物乳化性的提高;而且用吸光值比(K)可较好地表示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干燥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离心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干燥,研究干燥后的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微波干燥的大豆分离蛋白粘度较大,而乳化性、吸水性、吸油性和水合能力小;热风干燥和喷雾干燥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相似;真空冷冻干燥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磷酸化手段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并从微观分子特性和宏观凝胶特性两个尺度评估了联合处理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加工性质的机理。结果表明,500 W超声辅助磷酸化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浊度最高,这表明处理后的蛋白质发生了适度聚集。其次,超声辅助磷酸化处理有助于降低大豆分离蛋白的分子柔性并导致游离巯基减少,这说明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了有利于提升凝胶特性的改变。通过进一步分析凝胶特性发现,500 W条件下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持水性、凝胶强度和弹性均为所有处理组中的最高值。同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也说明超声辅助磷酸化有利于大豆分离蛋白在凝胶体系中形成更有序规则的网状结构。本研究从多尺度研究并发现了超声辅助磷酸化处理是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分子及凝胶特性的有效手段,为食品蛋白质改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大豆分离蛋白热压过程中,研究环氧氯丙烷添加量对塑料吸水率、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影响,研究环氧氯丙烷增塑大豆分离蛋白塑料的特性,分析环氧氯丙烷作为大豆分离蛋白增塑剂的优缺点,得出结论:环氧氯丙烷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后,能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塑料。  相似文献   

6.
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及其对功能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大豆分离蛋白是大豆蛋白最为精制的形式,作为一种组成成分,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在不同的产品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为了探讨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豆分离蛋白物理、化学、酶法改性方面的研究,以及这些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同时也提供了大豆分离蛋白基因工程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方式的适当改性可产生合适的功能性质,拓宽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大豆分离蛋白及其制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特性和生产现状 ,找出了我国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比较了四种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 ,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介了大豆分离蛋白酸沉的自动化控制,分析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高静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改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经100~400MPa高静压处理后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溶解特性、乳化性能和起泡性能进行研究,探讨高静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特性的修饰效果。发现常温下,大豆分离蛋白溶液随处理压力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溶解性增大、乳化性能和起泡性能均提高。差示热扫描(DSC)显示高静压处理可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液的热稳定性和变性温度,经400MPa压力处理30min的大豆分离蛋白发生解离现象。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大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陶红  梁歧  张鸣镝 《中国油脂》2003,28(9):61-63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配制成5%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使用碱性内切酶2.709对其进行酶法水解。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时间对大豆蛋白酶解液水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90℃、15min热处理,其水解度可达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酶法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功能特性,近年来,人们广泛研究了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处理改性来引起分子结构的变化。经过适当的改性可以得到符合人们所期望的功能特性,提高其作为功能性成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方面的研究,并着重介绍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分析了酶法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存在的问题,并对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经过己内酰胺化学改性,丙酸增塑之后伸长率的变化,比较了不同体系下大豆分离蛋白材料的伸长率,同时分析指出了环氧氯丙烷-己内酰胺体系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为今后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制取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林杨 《黑龙江粮食》2001,11(1):34-36
本文论述了以低温脱脂豆片为原料,生产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过程。对影响凝胶性等功能特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大豆分离蛋白应用于肉制品中最终产品质量的评定和分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拓宽大豆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降低大豆分离蛋白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考察了高温酸沉对大豆分离蛋白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酸沉温度下,大豆分离蛋白中主要大豆异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大豆乳清中粗蛋白质含量及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大豆分离蛋白水合蓝光白度的变化,以及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酸沉温度从70 ℃升高到85 ℃,大豆异黄酮总量降低了43.84%,其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分别降低了88.76%、83.95%,黄豆黄苷降到了检出限以下,而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含量分别提高了72.51%和143.47%,黄豆黄素的含量变化不显著;随酸沉温度升高,大豆乳清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和固形物含量不断降低,与酸沉温度70 ℃时相比,酸沉温度85 ℃时粗蛋白质含量降低了25.12%,固形物含量降低了6.34%;随酸沉温度升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水合蓝光白度不断增加且增速不断提高,与酸沉温度70 ℃时相比,酸沉温度85 ℃时水合蓝光白度增加了26.83%;随酸沉温度升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值不断降低,与酸沉温度70 ℃时相比,酸沉温度85 ℃时凝胶值降低了57.02%。综上,高温酸沉可有效控制大豆分离蛋白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水合蓝光白度和回收率,对开发低异黄酮含量的婴幼儿产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酶协同作用生产大豆多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以大豆多肽饮料的研制为着眼点,根据单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从中选择合适的酶复配组合成多酶,然后在多酶水解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分步加酶和同时加酶方式,对比Flavourzyme和Kojizyme这两种复合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特点,最终确定了大豆分离蛋白用于多肽生产时的酶解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制备条件的响应曲面法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界因子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浓度、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是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显著影响因子.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RSM,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主要因子浓度、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应用该方法优化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制备条件是可行的,通过优化确定了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制备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浓度16%,加热温度85℃,加热时间40 min.  相似文献   

17.
石晓  豆康宁  赵永敢 《粮油加工》2010,(12):179-181
本文以花生蛋白为研究对象,以大豆蛋白粉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对比,研究了添加3种不同蛋白对三明治火腿的质构和感官性质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可知:在产品质构方面,花生蛋白和大豆蛋白粉都不如大豆分离蛋白,但在感官品质方面相差不大,且使用花生蛋白能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魔芋精粉和鸡蛋清对大豆分离蛋白纺丝性能的影响,为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研制模拟肉制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进行试验研究,从工艺过程、参数控制、工艺操作、原料质量等多方面论述了生产高质量分离蛋白的关键。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和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豆分离蛋白的磷酸化改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三氯氧磷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磷酸化改性,磷酸化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浓度为4%,。反应pH值为10—1l,加入三氯氧磷与大豆分离蛋白物质的量比为1:3000。测定了改性前后,大豆分离蛋白的水溶性,水溶液的粘度,以及凝胶性,发现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有了很大的改善。改性后大豆分离蛋白的等电点由4.5漂移到了3.0左右。用^31P核磁共振谱,证实了三氯氧磷与大豆分离蛋白反应的实质主要是赖氨酸及精氨酸残基进行氨基磷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