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碱处理对蛋清蛋黄碱诱导凝胶水分的影响,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凝胶中水分变化。结果表明,0.6%和0.7%NaOH处理组蛋清凝胶的T_2弛豫时间图上仅有2个峰,说明在凝胶体系中,存在2种水相状态: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0.7%NaOH处理组蛋清凝胶不易流动水T_(22)为83.75±1.22 ms,显著高于0.6%NaOH处理组蛋清凝胶不易流动水T_(22)76.65±1.25 ms(p0.05):1.0%和1.2%NaOH处理组蛋黄凝胶的T_2弛豫时间图上有3个峰,说明在凝胶体系中存在3种水相状态: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T_(21)从0.46±0.02 ms,增加到0.69±0.03 ms;T_(22)从29.62±0.86 ms增加到36.80±0.53 ms;T_(23)从198.45±4.94 ms增加到370.19±10.29 ms。说明T_2可以反映蛋清和蛋黄碱诱导凝胶的水分状态和组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种碱处理加工方式制成蛋清凝胶制品(蛋清碱诱导凝胶和皮蛋清),以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溶解度、巯基与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蛋白质组分、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为考察指标,研究蛋清碱诱导凝胶与皮蛋清凝胶特性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各碱处理组蛋清的蛋白质分子高度交联而形成凝胶网络结构,且蛋清碱诱导凝胶组较为致密有序。蛋清碱诱导凝胶比皮蛋清具有较高的硬度(186.73±3.29 g)、内聚性(0.98±0.02)、咀嚼性(176.21±6.13)、溶解度(55.68±1.20%)、表面巯基(60.34±1.01μmol/g)和二硫键含量(29.42±0.57μmol/g),且具有较低的总巯基含量(64.60±2.28μmol/g)和表面疏水性(419.80±17.22)。蛋清碱诱导凝胶蛋白质二级构象以β-折叠为主(31.24%),分子内具有较强的氢键总相互作用;皮蛋清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β构象较低(33.65%),β1(21.21%)、T-转角(25.36%)和γ无规则卷曲(19.78%)较大。蛋清蛋白质组分在两种碱处理加工方式下都发生明显变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添加物在高温条件下对碱诱导蛋清凝胶硬度和色度所作出的贡献,把NaCl、糖类和木瓜蛋白酶加入到碱诱导的蛋清中并加热,以蛋清凝胶强度和色差等为评价指标,对不同添加剂作用于碱诱导下的蛋清凝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的Na Cl使凝胶硬度显著上升(p<0.05),透光率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增加了凝胶的白度(p<0.05),硬度从81.94g上升到144.94g,增加了77%,透光率从34.33%下降到9.10%,持水性随盐浓度增加而上升。蔗糖和麦芽糖的加入使凝胶质构变化较小,高浓度麦芽糖可降低凝胶的硬度,5%浓度的麦芽糖使凝胶的透光率显著下降(p<0.05),从25.3%下降到9.34%,减少了63%,而蔗糖的透光率却增加了26%,凝胶的总体白度都下降。木瓜蛋白酶的添加使凝胶的透光率显著上升(p<0.05),从34.33%上升到54.27%,增加了60%,凝胶的总体白度略微下降,凝胶硬度和咀嚼性下降了30%左右。综上所述,Na Cl、木瓜蛋白酶、蔗糖和麦芽糖对高温条件碱诱导的蛋清凝胶均有不同的影响,可为不同蛋制品的理化和感官需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测定鸡蛋在不同温度(4℃、25℃和37℃)储藏15 d后蛋黄的表面疏水性(H0)、乳化活性(EA)和乳化稳定性(ES)、Zeta电位、粒径分布、蛋白质溶解度、圆二色谱(CD)等指标变化,评估储藏温度对蛋黄蛋白质结构和乳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温度的降低,H0、Zeta电位绝对值和EA均显著降低(p0.05),粒径显著升高(p0.05),相比对照组(3.22±0.03),在4℃储藏15 d后的蛋黄H0下降至1.09±0.04;ES的变化受温度的影响不显著,而蛋白质溶解度仅在低温条件下显著下降(p0.05);CD的结果显示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逐渐降低,无规卷曲含量逐渐升高。本研究发现储藏温度显著影响着蛋黄的乳化性(p0.05),虽然高温储藏会加速鸡蛋品质劣化,高温储藏蛋黄乳化活性(0.63±0.01)优于低温储藏蛋黄乳化活性(0.42±0.02),这为鸡蛋在不同温度储藏条件下蛋黄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优选出添加0.50%NaOH的鸭蛋蛋清凝胶为研究对象,对质构、持水性、pH、色泽、蛋白质电泳(SDS-PAGE)及网络蛋白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65~95℃范围内加热温度对碱诱导鸭蛋蛋清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凝胶的坚实度由加热前的68.88 g上升至最大值652.35 g(70℃),上升了8.47倍;弹性则由加热前的45.20%上升至95℃的77.50%;凝胶持水性的最大值为89.02%(75℃),95℃时下降至79.03%;凝胶的pH值由加热前的11.18下降至95℃的10.78,褐变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加深。经65℃以上加热后,蛋白质发生聚集,在电泳图谱上出现分子量>97.4 kDa的新条带;网络蛋白含量在75℃达到最大值8.15%,后因热分解在95℃下降至7.21%。综合评判,70℃加热添加0.50%NaOH的蛋清可获得具有优良质构特性的碱诱导鸭蛋蛋清凝胶。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鸡蛋为原料,采用现代“锌法”腌制工艺加工鸡蛋松花蛋,并分析松花蛋内蛋白质凝胶变性、色差等随腌制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腌制过程中,松花蛋内游离碱度、硬度、弹性、咀嚼性等显著上升,蛋白质凝胶能力逐渐降低(P<0.05),在腌制28 d后变化趋势逐渐稳定(P>0.05);松花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主要表现在腌制0~14 d,大于86.6 kD的蛋白质逐渐分解;随着松花蛋内碱度的增加,小分子肽类物质(14.3、10 kD)不断累积,蛋清及蛋黄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腌制21~28 d后无明显的变化;腌制时间对鸡蛋松花蛋颜色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蛋清及蛋黄颜色变化与腌制时间、游离碱度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显著负相关;主要表现为在腌制过程中L*、b*值变化趋势与a*值变化趋势相反,蛋清及蛋黄整体颜色变化(白度值)趋势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质地剖面分析(TPA)、流变特性(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巯基与二硫键含量和表面疏水性为指标,研究温度对蛋清碱诱导凝胶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碱诱导蛋清凝胶的TPA特性和流变特性逐渐增强;温度过高,又会破坏已形成的凝胶结构,25℃时形成的凝胶体系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温度会影响二硫键的形成和疏水性的变化。研究表明,25℃促进蛋清凝胶暴露出了隐藏的—SH,促进—SH氧化,加快了—SH和S—S键的相互转化,增强了凝胶结构,随着温度过升高,又会影响键的形成和转化。疏水相互作用是维系蛋白质-蛋白质凝胶体系的重要作用力,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位于蛋白质分子内部,25℃时凝胶体系的疏水键含量最低,更有助于凝胶体系的形成,而温度过高破坏了已经形成的凝胶体系从而能导致疏水键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种类的胶凝剂及其添加量对以魔芋粉为基质的块状动物脂肪模拟物品质的影响。以猪背脂肪为对照,测定块状脂肪模拟物物理化学特性(水分、p H值、颜色、质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向食品胶体系中添加0.10%~0.30%的Ca(OH)2能够形成坚实的不可逆凝胶,但L*-值、a*-值和b*-值显著高于猪脂肪(p0.05);低浓度(0.10%和0.15%)的Na_2CO_3无法形成坚实的凝胶,但高浓度(0.20%、0.25%和0.30%)的Na_2CO_3则能够形成坚实的不可逆凝胶,而且其L*-值、a*-值较为接近猪背脂肪,但b*-值显著低于猪背脂肪(p0.05)。随着胶凝剂添加量的增加,脂肪模拟物的油水析出率、p H值、凝胶穿刺力、硬度、弹性、咀嚼性显著升高(p0.05),而水分含量和粘结性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Na_2CO_3是制备以魔芋粉为基质的块状动物脂肪模拟物的最佳凝胶剂,且以0.30%添加量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热处理时间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风味吸附能力影响,本文建立了肌原纤维蛋白与几类常见的肉类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相互作用体系,研究了80℃热处理0~20 min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表面疏水性、二级结构、风味吸附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凝胶风味吸附能力的改变主要集中在加热0~5 min,在该时段内,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对戊醇、己醇、2-丁酮、2-庚酮及乙酸乙酯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p0.05);其表面疏水性显著升高(p0.05),α-螺旋结构相对含量从37.48%降至33.44%(p0.05),β-折叠结构由31.15%增至36.26%(p0.05),β-转角结构由20.54%降低至15.52%(p0.05),无规则卷曲16.12%降低至14.78%。热处理导致肌原纤维蛋白凝胶风味吸附能力的改变可能是由于其使得疏水基团暴露、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分别将黄原胶和魔芋胶添加至鸭蛋清中制备碱诱导凝胶,以探究亲水胶体对凝胶高温液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亲水胶后的蛋清凝胶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大明显(p<0.05),褐变强度增加了7.99%和33.21%;当黄原胶和魔芋胶的浓度由0.50%增加至1.50%,凝胶硬度值提高49.60%和119.56%,穿刺强度提高20.59%和78.42%,持水性提高1.02%和9.47%,且添加黄原胶的蛋清凝胶硬度、穿刺强度和持水性均显著大于魔芋胶(p<0.05)。两种胶的浓度均为1.00%时,蛋清凝胶的感官评分最高。两种亲水胶的加入会改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凝胶内部的分子间作用力:黄原胶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离子相互作用(p<0.05),无规则卷曲减少了41.23%,α-螺旋增加了81.29%;魔芋胶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疏水相互作用(p<0.05),β-折叠减少了34.97%,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分别增加了68.97%和70.37%;氢键和二硫键均随两种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综上所述,添加黄原胶和魔芋胶均能抑制碱诱导蛋清凝胶在高温处理过程中的液化现象,且加入黄原胶所形成的凝胶质构特性和持水性优于魔芋胶,而魔芋胶对于凝胶褐变强度的影响大于黄原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冰鲜储藏对鸽子肉新鲜度和风味的影响,以饲养28 d的肉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冰鲜储藏期鸽子肉的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冰鲜储藏的进行,鸽子肉的水分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p H值、TVB-N和菌落总数均显著增加(P0.05),这些指标可准确显示鸽子肉新鲜度状况;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对鸽子肉储藏期间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冰鲜储藏天数中,第1天的风味物质种类最多;第3天的乙酸、丙醇等物质含量最高;第5天的大部分醛类含量最高;而2-丁酮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在第1天和第7天中含量最高。这些结果表明可通过利用GC-IMS技术检测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判断鸽子肉产品所处的冰鲜储藏期,进而推断其新鲜度,为今后建立鸽子肉产品的新鲜度模型及运输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5℃下二氧化碳气调贮藏实验组和不作特殊处理对照组鸡蛋为研究对象,分别贮藏0、10、20、30、40 d,测定其新鲜度,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测定蛋清水分情况及横向弛豫时间,探究在不同贮藏条件下,蛋清水分状态变化和迁移的规律。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实验组不易流动水含量无显著变化,T23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不易流动水含量显著上升(p0.05),T23显著降低(p0.05),说明二氧化碳气调贮藏可以抑制蛋白质结合水能力的降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实验组T22值与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相关系数为-0.998(p0.05)和+0.997(p0.05),对照组T22值与蛋清p H相关系数为+1.000(p0.01),表明T22可预测鸡蛋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3.
运用低场核磁技术测定腌制过程中蛋清和蛋黄中水分的横向弛豫时间(T_2)和信号强度,并表征蛋清和蛋黄中水分的迁移过程,同时结合蛋清和蛋黄的含水率、含盐量和质构特性分析了盐离子对咸鸭蛋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腌制过程中,蛋清和蛋黄中的水分不断向外迁移,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清中水分的T_2显著增加(P0.05),表明蛋清中不同类型水分受到的束缚力降低,水分的自由度增大,其中T_(22)相对降低,T_(23)相对增加,质构指标(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显著降低(P0.05),持水力前期显著降低(P0.05),后期略有增加;随着鸭蛋内盐分含量的显著增加(P0.05),蛋黄中不同类型的水分的T_2显著降低(P0.05),蛋黄中的成分结合的更加紧密,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显著增加(P0.05),而弹性却显著降低(P0.05)。应用低场核共振磁技术对咸鸭蛋状态及水分含量的测定可以作为预测咸鸭蛋成熟度和品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在最佳酶解条件下酶解瓜尔豆胶,并用HPGFC和HPLC分析酶解液的组成。取酶解液与蛋清蛋白进行接枝改性研究,固定反应温度为60℃,相对湿度为79%,改变底物配比,反应p H值和反应时间,制备不同的接枝产物并研究其凝胶性和持水性。同时,利用氨基酸分析,SDSPAGE分析和凝胶微观结构分析来表征接枝产物的凝胶性能。结果表明:瓜尔豆胶酶解液的主要成分是甘露低聚糖,几乎不含有单糖。为获得最高的凝胶性和持水性,制备接枝产物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配比0.5%,p H值9.0,反应时间4 d,此改性蛋白粉在p H 4.0~10.0的范围内有较高的凝胶强度,且具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随着改性时间的延长,改性蛋白粉中游离氨基和氨基酸含量减少。SDS-PAGE分析表明,瓜尔豆胶酶解液和蛋清蛋白在接枝反应的过程中,生成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复合物。在SEM下观察,改性蛋白粉所成凝胶的网络结构比原蛋白粉更为紧密均匀。总的来说,瓜尔豆胶酶解液和蛋清蛋白的接枝反应能有效改善蛋清蛋白的凝胶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22℃贮藏50 d过程中鸡蛋内部品质(失重率、蛋黄水分含量、哈弗单位(HU)、蛋黄指数及蛋清p H)的变化,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涂膜剂对鸡蛋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鸡蛋失重率、蛋清p H、水分含量显著增加而蛋黄指数和哈弗单位显著下降(p0.05),且贮藏时间越长,涂膜剂对鸡蛋内部品质的影响越显著。贮藏50 d后,油脂和乳液涂膜组(3.0%)鸡蛋的失重率显著低于未涂膜组(18.0%)和壳聚糖涂膜组(11.2%);未涂膜和壳聚糖涂膜组的蛋黄指数、哈弗单位在贮藏后呈现显著下降,而油脂涂膜处理的鸡蛋能够保持较高的新鲜度。未涂膜组和壳聚糖涂膜组的蛋清p H从8.51分别上升至9.07和8.92,而油脂涂膜组则略有降低。然而,涂膜剂的类型对蛋黄水分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油脂特别是亚麻籽油对贮藏鸡蛋的内在品质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甘肃牧区牦牛肉在自然冷冻风干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取甘肃甘南公牦牛半膜肌,在自然风干60 d中采集样本并分析其理化、营养及食用品质变化。结果显示,牦牛肉在风干加工过程中,p H升高,30 d后变化不显著(p0.05),水分活度(Aw)和水分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30 d Aw降至0.46,蛋白、脂肪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其必需氨基酸苏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均高于原料肉,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分别为41.17%、69.64%。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S)为0.36,稍低于理想值,n-6/n-3为1.95,处于理想值范围。风干加工过程中牦牛肉硬度、内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显著升高(p0.05),弹性及恢复力显著降低(p0.05)。表明风干牦牛肉基本保留了原料肉的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耐咀嚼和储藏的半干肉制品。  相似文献   

17.
以拉曼光谱为主要技术手段,观测了鹅肉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在ROS诱导剂双氧水(H2O2)与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对照处理下,其主链构象及氨基酸残基微环境的变化。经10 mmol H2O2处理后的鹅肉组织中,ROS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10 mmol NAC处理组(p0.05)。伴随着ROS含量的升高,H2O2处理组α-螺旋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β-折叠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在NAC处理组,α-螺旋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无规则卷曲显著上升(p0.05);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特别是α-螺旋与β-折叠之间的转化与蛋白质的凝胶特性密切相关。H2O2处理组骨架C-C、C-N的伸缩振动强度下降幅度明显高于NAC处理组,说明ROS攻击骨架肽链使蛋白发生降解;H2O2处理组760 cm-1的归一化强度的下降趋势也明显高于NAC处理组,表明氧化增强了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蛋清蛋白质经过FeCl_3/抗坏血酸(Asc)/H_2O_2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氧化后化学结构的变化。用不同浓度的H_2O_2(0、1、5、10和20 mmol/L)对蛋清蛋白质氧化3 h,研究氧化前后蛋清蛋白质羰基、游离巯基、总巯基、游离氨基、粒径分布及二级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氧化可使蛋清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升高(p0.05),游离巯基和总巯基含量显著下降(p0.05),游离氨基显著下降(p0.05),平均粒径逐渐增大。当H_2O_2浓度为20 mmol/L时,与对照组相比羰基含量增加2.01倍,游离氨基降低了29.1%,平均粒径增加到666 nm。在H_2O_2浓度低于5 mmol/L时,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升高,β-转角降低;H_2O_2浓度高于5 mmol/L时蛋清蛋白质的肽链发生断裂,进一步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氧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蛋清蛋白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9.
谭文  张钦俊  万鹏宇  刘学波  段翔 《食品科学》2021,42(11):124-129
蛋清因具有优良的起泡性而在焙烤等食品加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提升蛋清蛋白的起泡性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对鸡蛋清蛋白进行球磨处理,通过测定球磨处理后蛋清蛋白的游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水解度、Zeta-电位和粒径,并分析其热力学性质、二级结构、起泡特性和微观结构,以研究球磨处理对蛋清蛋白结构性质及其起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处理后的蛋清蛋白粉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起泡性无明显变化,泡沫稳定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球磨处理40 min时达到最大值(33.5 s),比对照组提高近3 倍;此外,球磨处理可显著降低蛋清蛋白表面疏水性和热变性焓(ΔH)(P<0.05),显著提高水解度和降低Zeta-电位绝对值(P<0.05),并增大粒径,但对游离巯基含量和变性温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蛋清蛋白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5),α-螺旋结构相对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β-转角结构相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球磨处理使蛋清蛋白呈现出零散碎片化和絮状。综上,适度球磨处理可以改变蛋清蛋白分子结构,进而提升其泡沫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湿热协同海藻酸钠处理(heat moistur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sodium alginate,HMT-AG)对普通玉米淀粉(normal corn starch,NCS)性质的影响,以单独湿热处理(heat moisture treatment,HMT)为对照,探讨了HMT-AG对NCS糊化、热力学性质、结晶结构及凝胶性质等的影响。湿热处理条件分别为水分质量分数15%~35%、处理温度80~120℃、处理时间1~15 h。结果表明:HMT-AG使NCS的成糊温度升高,衰减值、回生值、糊化焓显著降低(P0.05);HMT或HMT-AG均不改变NCS的X射线衍射峰型,水分质量分数大于25%的HMT显著降低了NCS的相对结晶度(relative crystallinity,RC)(P0.05),但同条件HMT-AG显著升高了NCS的RC(P0.05);当以水分质量分数25%、120℃条件处理6 h时,与HMT相比,HMT-AG对NCS黏度、起始糊化温度、凝胶硬度的降低影响更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