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纳豆、天培与豆豉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对纳豆、天培和豆豉的发展现状、生产工艺、食用性、营养与功能进行了比较,旨在借鉴纳豆和天培的研究和发展方面的成果,为我国豆豉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豆豉、纳豆及天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豆豉、纳豆及天培的生产工艺、发展现状、营养功能等,比较了三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发酵大豆制品微生物菌种资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地区5类传统发酵大豆制品(纳豆、豆豉、大酱、霉豆渣、天贝)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5类产品菌落总数都在7.0~10.1 lg (CFU/g)之间。5类产品中共鉴定出相对丰度大于1%的细菌58个属,其中相对丰度大于10%的主要优势菌属有杆菌属(Bacillus)、枝芽孢菌属(Virgibacillus)、变形杆菌属(Proteus)、依格纳季氏菌属(Ignatzschineria)、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解脲芽孢杆菌属(Ureibacillus)、泛菌属(Pantoea)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纳豆1、纳豆2和豆豉1菌群结构相似,霉豆渣1和霉豆渣2菌群结构相似,霉豆渣3和大酱1菌群结构相似,天贝1与其他4类产品菌群结构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为传统发酵大豆制品微生物资源的挖掘及其工业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川菜》2014,(3):78-85
豆豉非常美味,地道的水豆豉制作方法极其简单,没有季节限制。这水豆豉的营养特别好,和纳豆营养成分基本一样,但比纳豆制作方便,不需要引种纳豆菌,直接依靠豆子自身的茵和恒定的温度而发酵。  相似文献   

5.
豆豉、纳豆和丹贝的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豉、纳豆和丹贝是同源的大豆发酵食品,为了充分发掘传统调味品的特色,介绍了豆豉、纳豆和丹贝的起源、功能性和生产工艺,同时阐明了纯种发酵大豆食品的产品质量不如天然发酵的产品质量的原因以及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霉菌型豆豉和纳豆中异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纳豆和豆豉中异黄酮含量的组成变化。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填料为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水(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5 nm。结果:豆豉与纳豆相比较,豆豉中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甙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分别为11,未检出,25,320,65,380μg/g;纳豆中中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甙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分别为330,73,410,12,3.3,28μg/g。结论:豆豉中甙元的含量高,纳豆中糖苷的含量高。  相似文献   

7.
新兴的古老食品纳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有关纳豆最早的记载是在1053年,有一个叫藤原明衡的日本人写了一本叫《新猿乐记》的书,书中第一次出现了“纳豆”二字。按照这本书的记述,纳豆就是“纳所之豆”。“纳所”指的是寺庙的厨房,这与鉴真和尚将豆豉带到日本的说法相一致,纳豆很可能就是由豆豉演化来的。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将煮熟的大豆用稻  相似文献   

8.
纳豆激酶与豆豉纤溶酶酶学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纳豆激酶和豆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最适pH值范围和温度基本一致,分别为pH7.0~9.0、50℃;纤溶酶活性在60℃以上迅速下降;纳豆激酶在pH6.0~10.0、豆豉纤溶酶在pH7.4~12.0时稳定性好;Mg2+对2种酶均有激活作用,Mn2+、Fe2+、Fe3+、Zn2+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2+的对纳豆激酶的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纳豆与中国豆豉营养功能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许多研究表明,日本纳豆含有独特的纳豆激酶,具有溶血栓、降血压、防治糖尿病等功能;中国豆豉的加工处理可以使游离氨基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可以使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活性更高的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等,进一步提高了豆豉的营养与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0.
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中主要功能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酵产品特色、发酵菌株的性质及其分泌的主要酶类等方面对细菌型腐乳、细菌型豆豉及纳豆中的主要功能细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细菌型豆豉中溶栓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研究发现,我国传统的细菌型豆豉——临沂豆豉中含有与日本纳豆相似的溶栓活性成分。研究发现春天自然发酵后未经洗曲的临沂细菌型豆豉的粗酶提取液溶栓活性最强;但该成分不耐热,在加工中应尽量保持较低温度。该实验为利用豆豉开发新型溶栓药物及保健食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黑豆为主要原料,以总多酚含量和DPPH·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黑豆豆豉的前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4d,发酵温度39℃,纳豆芽孢杆菌接种量2.5g/100g·黑豆,在该条件下得到的黑豆豆豉总多酚含量为4.24 mg/g,DPPH·清除率为79.86%,表明黑豆经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后能够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黑豆豆豉。  相似文献   

13.
纳豆混合发酵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采用米曲霉、纳豆芽孢杆菌混合发酵技术制作纳豆的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米曲霉无盐发酵适宜温度60℃,发酵时间36~42h,发酵的大豆氨基氮含量高,香味好,豆粒完整;用纳豆芽孢杆菌进行二次发酵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6℃,接种量1%,发酵时间30h。采用混合发酵技术制作的纳豆具有较高的纳豆激酶活性和中国豆豉香味。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世界上长寿国之一,他们每天的餐桌上总是离不了味噌汤、泡菜及由大豆(或黑豆)发酵而成的纳豆(豆豉)制品,这说明日本人的长寿和每天吃发酵食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纤溶酶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动物纤溶酶(蝮蛇抗栓酶、蚓激酶)及微生物纤溶酶(纳豆激酶、豆豉纤溶酶、链激酶、葡激酶)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从24份纳豆粉、鲜纳豆和豆豉中筛选出16株纳豆芽孢杆菌,从20份酒曲中筛选出14株酿酒酵母,从20份腌制酸菜中筛选出14株植物乳杆菌,并对其菌落特征、菌体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和系统鉴定,旨在为开发具有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的生产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纳豆菌的分离与抗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从纳豆和豆豉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纳豆菌,其代谢产物对细菌、酵母和霉菌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日本纳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早在奈良时代(710~784年)中国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带来了制造咸豆豉的技术。当时是在寺院里制造的,作为僧人的副食品,因而称为寺纳豆。制造这种纳豆的人是寺院里的纳所(庶务员),最初称为纳所豆,后简称为纳豆。另一说这种纳豆是把豆纳入于瓶或桶中发酵,因而称为纳豆。静岗县滨  相似文献   

19.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筛选豆豉芽孢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枯草芽孢杆菌Bl⑥为出发菌株,与纳豆芽孢杆菌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最终筛选获得融合菌株11株.其中以枯草芽孢杆菌B1⑥和纳豆芽孢杆菌融合获得的RH3519菌株纯种发酵豆豉的品质最佳,且显著优于原始菌株和自然发酵豆豉.RH3519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表明,属于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遗传稳定性高,发酵不产气,发酵特性可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溶栓纳豆菌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开发具有特定生理活性的新型纳豆保健品,从酱豆、豆豉及纳豆中分离和筛选到5株明显纤溶活性的芽孢菌株,其中NK-5菌株活性最高,故被用作纤溶活性纳豆生产菌。经鉴定NK-5菌株为枯草杆菌(Bacillus substilis),该菌株的重要特点是产生强力纤溶酶和大量胞外粘质。后者经鉴定为r-多聚谷氨酸。用NK-5菌株试制的纳豆既有日本纳豆典型的感官特征和营养组成,还具有很高的纤溶活性,其酶活性在贮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