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菱形纹是楚国丝绸流行的纹样,数量及种类较多,但学术界中一直缺乏让人信服的解读。应用考古类型学对楚国丝绸中的菱形纹进行分类,解析三种菱形纹之间的关系,以楚国装饰艺术为背景,追溯商、西周时期器物中的同类纹样,以《周易》《楚辞》等文献为基础,从古天文学的角度对菱形纹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表明:楚国丝绸装饰中应用了"观象制器"的造物思想,反复出现的菱形纹均是在表现楚人崇拜的北极星,即《楚辞》中记载的至上神——东皇太一。  相似文献   

2.
张晓霞 《丝绸》2004,(8):40-41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丝绸上的植物纹样极具特色,本文就其形成的人文背景因素和纹样的造型特征及内涵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张庆  方敏  杨朝辉 《丝绸》2020,57(1):55-61
蟠龙飞凤纹出自战国时期马山1号楚墓,构图精巧,装饰华丽,是先秦时期风格独特的纹样类型。通过分析图像中的各个构成元素,分别从题材、构图等角度比较蟠龙飞凤纹和商代、西周青铜器中流行的系列兽面纹,可知楚国丝绸中的蟠龙飞凤纹由兽面纹演变而来,其中延续了商代、西周的文化基因,表现了以北极星为中心、龙凤为辅的星象系统,在题材种类、造型方式、色彩等方面融入了楚人的审美喜好,主要体现了楚人的天体崇拜理念,最终也证明商、西周、楚国的纹样之间存在清晰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4.
楚国丝织品纹样中存在大量复合凤纹造型,文章以图像学视角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分别从凤与神灵、动物、植物三种类别复合造型总结形式特征,并结合古籍及图像资料,分析其隐含的生殖崇拜话语。研究认为:应以多维视角重新观察楚丝织品纹样中的复合凤纹造型,楚丝织品中的龙凤复合造型是伏羲女娲所代表的生殖话语在楚地传承与创新的产物;鱼凤复合纹样源于楚人对于凤鸟和鱼两种代表生殖意象的社会记忆;凤与花卉、扶桑的复合造型则延续了原始遗存的植物生殖崇拜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5.
江依娜  张庆  方敏 《丝绸》2020,57(10)
塔形纹是战国时期马山1号楚墓丝绸中的连续纹样,其造型考究、织造精巧,是先秦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纹样类型。由于当前学术界对塔形纹的命名存在谬误,通过追溯塔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时间及发展历程,还原当时的文化背景,将单元形、纹样结构与马山1号楚墓丝绸及楚国器物中的纹样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塔形纹的单元形并不是塔,而是结构严密的菱形,应该更名为"菱形纹",象征了楚人崇拜的北极星,蕴含了天体崇拜理念。  相似文献   

6.
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共出土丝绸织物76件。墓主人赵伯澐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七世孙,出土丝绸织物均为墓主人生前穿戴之物。其涵盖的服饰形制多样、织物品种齐全、纹样题材丰富、工艺精巧独特。[1]这些纹样造型如何,包括哪些题材,是怎样排列的?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南宋丝绸织物纹样的认知,为南宋丝绸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龙凤纹样的历史发展与服装设计应用,并从造型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分析龙凤纹样的特点。得出将传统龙凤纹样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审美意识相结合,可以使服装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眼前,从而达到极致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以大量的楚国丝绸纹样为研究对象,按照纹样内部骨架的差异对其分类,归纳了其中存在的两类几何形骨架,即菱形骨架和矩形骨架,分析了这两类骨架在画面中的各种视觉形式和作用。研究表明:菱形骨架和矩形骨架提高了楚国工匠的工作效率,在画面中营造出了较强的秩序感,帮助纹样形成了整体的装饰风格,传达了楚人的审美情趣。楚国丝绸纹样在当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是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以几何形骨架定位的方法与20世纪以来现代设计领域所使用的网格不谋而合,在当代众多设计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9.
张庆  方敏 《丝绸》2012,(7):61-64
针对当前学术界中研究战国时期楚国丝绸纹样时出现的"重视动物纹,轻视植物纹"及将植物纹与动物纹割裂的现象,将扶桑与凤鸟合体共生的图形看作一个完整的纹样,提出"扶桑凤鸟纹"的概念,立足于楚人的文化、哲学等因素,一方面要从现代象征思维的角度对传统艺术中"形而上"的精神进行还原、理解,进一步探寻、还原楚人当时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另外一方面要在现代设计中将中国传统造物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象征思维方式进行拓展、发扬,为开创新的"中国风"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清末和民国时期丝绸纹样的对比,从社会变革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转变这两个角度,探讨了该时期丝绸纹样题材的传承与延伸,外来纹样的渗透与融合,丝织技术的快速进步,丝织品种的变革等。通过具体的造型手法、布局形式、色彩特点比较分析,表明了民国时期中国丝绸纹样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艺术影响,美术观念由功利至上转为单纯审美,纹样造型由繁复具象趋于简约抽象。与清末"满、多、堆、全"相比,民国丝绸纹样风格有向"简、少、精、新"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宋锦为主,对我国三大名锦的组织结构以及织造技艺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研究是对已有组织结构的一种归纳总结,不仅可以弘扬丝绸文化,还会给纺织品的创新设计带来一些帮助。在此基础上,对宋锦进行了纹样的创新设计:补全了古代的一幅残破的双羊图案;由于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为了使纹样更加具有中国的特色,最终以龙凤的纹样代替双羊纹样,并且进行了产品的试制。试制出的宋锦产品手感细腻丰满,外观简约大气。  相似文献   

12.
<正>丝绸纹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工艺装饰中最重要的装饰工艺,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工艺制品。其中,明代是古代丝绸织花工艺的高度发展阶段,一方面融合了唐代和宋代的彩色提花工艺;另一方面充分借鉴了元代的织金工艺,从而衍生出更加丰富成熟的纹样制作工艺。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造型记载,明代丝绸纹样主要包括动植物、几何、人物、器物等图案类型。与此同时,受到吉祥文化的影响,明代丝绸装饰纹样将各种象征"吉祥"寓意的图案素材组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丝绸》2015,(12)
针对明清帝王丝绸服饰的纹样,采用比较研究法,从纹样的造型、类型、构图、色彩及工艺等几个方面,对其纹样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揭示明清帝王服饰纹样各自拥有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研究表明,明清帝王服饰制度在传统汉族帝王服饰制度文化的基础上,纹样的造型、构图、色彩及工艺表现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发展,显示出中国传统帝王服饰文化制度的发展性和延续性。这一研究成果有力地说明了清帝王丝绸服饰的共同性及差异性,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两个不同时期帝王丝绸服饰纹样的特点和异同。  相似文献   

14.
设计说明:本系列设计灵感来源于楚国漆器纹样,基于国潮文化的视角,以楚艺术瑰丽烂漫的的艺术特性为设计风格,通过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将楚式纹样进行打散重组,借用丝绸这一载体,运用到现代女装设计中,表现对着楚文化的情感认同与楚式设计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生色花"纹样在丝绸上的应用,开创了中国植物装饰纹样的写实风格,形成了宋代清新自然、典雅秀丽的时代风貌。通过对南宋"生色花"丝绸纹样的形式特征及其形式美、意蕴美的分析研究,探讨传统植物纹样从装饰性到写实性的发展变化,分析社会文化对"生色花"纹样兴盛发展的内在影响,并结合实际探寻"生色花"纹样在现代丝绸纹样设计中的新发展。研究认为,写实性手法的应用促进了丝绸纹样从装饰到写实的转变,使花卉造型更加完善,为明清时期纹样的繁盛发展奠定了基础,它还丰富了花卉装饰纹样的寓意并促成吉祥纹样的出现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多元审美观念下,丝绸装饰纹样无论从题材到表现方法都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同中国社会的当前文化语境相吻合,表现人们对社会、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感受.通过对传统丝绸装饰纹样的解读,从吉祥观念、表现题材、造型方式、空间结构、色彩与光等方面论述了现实生活题材在当代丝绸装饰纹样中的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鸟纹样在丝绸中的产生与发展研究,挖掘鸟纹对于人们生活中所赋予的象征意义,探讨了隐含在传统鸟纹中美的特征与当代现实生活相互结合,产生具有现代感的丝绸面料鸟纹样。文章以描述性研究法首次对中国传统丝绸中的鸟纹样变迁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传统鸟纹造型元素与组合形式,阐述了传统鸟纹造型艺术特征,论述了当代丝绸面料中鸟纹样的后现代艺术特征,丰富了现实生活中鸟的纹样题材在当代丝绸装饰纹样中的空间拓展。通过研究,提出了以鸟纹样为题材的设计语言与中国当前的文化语境相结合,将会表达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感受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量设计案例的分析,阐述了丝绸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重点分析了丝绸刺绣工艺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装饰方法,丝绸形成的蝴蝶结、荷叶边、褶皱等立体造型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造型表现,以及丝绸手绘艺术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并以印第安图腾纹样为素材,选择手绘方式进行了丝绸礼服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9.
沈爱凤 《丝绸》2013,(3):58-63
选择山普拉古墓群、阿尔泰山区和匈奴古墓出土的丝织品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古代西域和匈奴丝绸纹样中的东西方文化和造型要素,通过研究这些纹样造型上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现象,来认识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研究表明:这些区域上古游牧或半游牧民族接触到了来自中国、波斯﹣印度﹣希腊化和黑海﹣西伯利亚等不同方向的诸多文化艺术,他们对这些不同文化属性的艺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特点进行了借鉴、移植和改造等,创造了属于自己特色的艺术和纹样,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中国文化具有极大的魅力,并且传播范围非常辽阔。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丝绸发源地,拥有悠久而丰厚的丝绸文化,而丝绸纹样是丝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西风东渐,中国丝绸植物纹样融合了波斯文化等外来文化元素,采纳运用了石榴等外来植物纹样,同时,在本土植物纹样特色的基础上,兼容并包,从题材、形式特征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完成民族化改造的同时,创造了宝花等一系列特色经典植物纹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