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石油化工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的监测需求,在某公司的热态试验加热炉上安装了二维温度场采集装置,并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及其热成像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基于二维温度场信息的温度和图像双重属性,文章融合了温度和图像两个维度的分析手段,充分挖掘炉膛温度数据的应用价值,实现了炉膛三维温度场构建、火焰燃烧诊断、熄火报警、炉管超温热点及...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柴油加氢装置加热炉运行末期烟气中NO_(x)排放量升高的问题,对加热炉烟气NO_(x)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燃料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炉膛氧体积分数、加热炉负荷、各主燃烧器火焰高度、各燃烧器配风量均对加热炉烟气NO_(x)排放量有影响;通过采取降低燃料气氮气体积分数,炉膛氧体积分数和加热炉负荷,调整优化各主燃烧器火焰高度及配风量后,将烟气NO_(x)排放量由优化前的11.9 kg/d逐月降至4.2 kg/d。  相似文献   

3.
加热炉高温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是一种特殊闭路电视系统,摄像信号经控制箱转接,输送到中控室,可直观地观察炉膛中火焰燃烧情况,远距离监视炉内运行、物料熔化和火焰形状等状况,便于实现生产过程的集中调度与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4.
丁善亭 《炼油》2000,5(2):62-64
在常压加热炉炉膛内壁喷涂GJT-高温辐射陶瓷涂料,使火焰辐射热多次反复被炉管内介质吸收,大大降低了炉膛温度,节约了燃料。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重整加热炉的设计特点。通过区域法模拟分析,对大型侧烧U形管重整加热炉传热影响因素(如炉膛宽度、火焰长度、燃烧器的布置、空气流速及入炉温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炉膛越宽,传热均匀度越差,管壁峰值温度越高,管内工艺介质温度分布越不均匀;②改进燃烧器的能量分布可以改善炉膛温度场分布,显著降低最高管壁温度;③火焰越长,炉膛温度场分布越均匀,传热均匀度越好;④在强制通风条件下,燃烧器空气流速越高,炉膛温度场分布越均匀;⑤空气预热温度对传热均匀度的不利影响有限,但在较高的燃烧器空气流速下,传热均匀度改善,最高管壁温度降低。指出重整加热炉采用高温预热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喇嘛甸油田冷输工艺的大面积推广,加热炉大都出现负荷较低、热效率下降等问题,采取安装氧含量监测自动燃烧控制系统、排烟温度检测系统及炉膛负压检测系统等节能措施监控加热炉运行状态,能够使加热炉运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在某转油放水站进行了现场试验,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各油田及长输管道的加热站和热泵站的加热炉,特别是方箱式加热炉,大部分采用燃油雾化燃烧的方法加热原油。由于燃油净化和含水率不符合质量标准,以及供油不均、供电故障、火咀老旧等原因,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有时发生火咀自行熄灭的现象。火咀熄灭后,大量未燃烧的油气继续喷入炉膛,造成能源浪费,炉效降低,更严重的是如不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未燃烧的油气越聚越多,在炉膛内形成二次燃烧,发生爆喷,甚至烧穿炉管,引起炉膛爆炸,影响加热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加热炉优化状态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加热炉优化运行的目的就是以最少的燃料消耗获得最大的加热炉出力,也就是实现加热炉的高效运行。影响加热炉运行效率的主要参数有空气过剩系数、加热炉负荷率、排烟温度等,其中空气过剩系数的大小又与炉膛的负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加热炉运行效率与炉膛辐射段负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延迟焦化装置加热炉过剩空气量不仅影响其热效率,还影响加热炉的运行周期。介绍了加热炉炉管结焦机理,分析了影响加热炉炉管结焦的影响因素,利用专业的焦化加热炉工程设计软件,考察过剩空气量对焦化加热炉对流段和辐射段热负荷、炉管表面热强度、炉管管壁温度及火焰燃烧温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对焦化加热炉炉管运行周期的影响。通过考察,某石化公司延迟焦化加热炉过剩空气量从5%(y)提高到13%(y),炉膛温度由715.8℃降至709.4℃,炉管管壁温度由510.3℃降至505.8℃。结果表明:过剩空气量稍高可适当降低辐射炉炉管的表面热强度,从而降低辐射炉炉管的表面温度及辐射炉炉管内的结焦倾向,延长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10.
延迟焦化加热炉炉管温度的红外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负荷运行下的焦化加热炉,由于局部炉管过热引起管内结焦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利用红外测试仪器对炉管温度进行红外监测, 能及时掌握炉管和炉膛内温度分布情况, 因而可通过调节火嘴的燃烧,稳定炉内温度场, 以避免炉管局部过热, 延长加热炉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11.
某润滑油加氢装置3台加热炉均采用扁平型附墙火焰气体T型喷头结构形式的燃烧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现燃烧器火嘴极易结焦堵塞,而清火嘴时热量流失严重且炉膛局部温度偏低,导致加热炉热效率降低。同时,燃料气重组分含量高,燃烧不充分。采用灯塔型燃烧器系统替代T型燃烧器系统,并对火嘴进行了相应改造,改造后燃烧器燃烧效果良好,加热炉热效率明显提高,为装置节能增效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齐鲁石油化工》2019,(4):297-299
延迟焦化装置加热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加热炉炉膛温度偏差达40℃,CD路主燃烧器瓦斯偏差达227 m~3/h。通过调整炉膛东西侧风门开度及CD路风门风量,消除了炉膛温度偏差及CD路瓦斯耗量偏差,保障了加热炉长周期安全运行,同时均匀燃烧也减少了因局部缺风生成CO。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不加热集输技术的逐渐推广,节气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提高加热炉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通过现场调查和对加热炉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影响加热炉效率的主要原因是过剩空气系数不合理、排烟温度过高、炉膛负压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运行效率降低.针对运行时率高的加热炉,采用加热炉烟气含氧量实时检测技术和烟道负压测试技术,并辅以烟道挡板调节技术,优化加热炉各项运行参数,实现对过剩空气系数和炉膛负压的控制,使空气系数和排烟温度处于合理范围,提高了加热炉热效率.  相似文献   

14.
榆林气田南区和子洲气田使用的水套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腐蚀结垢严重、进加热炉单井管线布局不合理和燃烧系统缺少熄火保护等问题,造成加热炉壁厚减薄甚至穿孔、热效率降低以及安全隐患突出。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分析日常管理漏洞,采用腐蚀监测、试剂防腐、安装隔氧除尘装置和电子除垢仪等措施,降低了加热炉在各层的腐蚀速率,使其低于国家行业标准(0.076 mm/a);对加热炉定期清洗除垢以及合理调整进加热炉单井管线,提高了加热炉的能效,可节约燃料气5%~15%;在加热炉燃烧系统中增设熄火联锁保护,预计可将炉膛熄火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从10~(-3)/a降低至10~(-5)/a,降低加热炉的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5.
作为石化行业的核心设备,工业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炼化企业的高效、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保证工业炉的安全性、稳定性是各大炼化企业共同追寻的目标。工业炉燃烧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离子棒火焰监测、光学火焰监测以及工业电视,控制系统则包括阀门自动测漏,炉膛吹扫,长明灯点火(含离子棒火焰监测)、主火焰点火(含光学火焰监测)以及空燃比控制。全面推广工业炉燃烧监测及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将从根本上提高工业炉的运行安全性,稳定性,消除工业炉在开停工以及燃料不稳的状态下出现爆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加热炉自动控制设计的各方面 ,包括炉出口温度控制 ,防止炉管结焦控制 ,炉膛压力控制 ,氧含量控制和加热炉的联锁系统。提出了对多路进料加热炉用热量均衡控制防止炉管结焦的策略 ,并将热量均衡控制方案和流量均衡控制方案加以比较 ,说明了两种方案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原油加热炉过渡段炉管简化计算方法和合理计算方法对比。认为前者对炉管所受热应力考虑不足。在过渡段炉管的设计中应考虑炉膛高温火焰、高温烟气辐射和对流传热造成的热应力。文章给出了计算公式.可提高加热炉的设计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加热炉是输油管道运行的主要设备,是输油管道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介绍了新型紫外火焰监控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并与传统的光电火焰监控器进行比较。通过对JKZ-1B型紫外火焰监控器在襄樊输油处所属加热炉上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新型紫外火焰监控器完全适用于燃油型加热炉的火焰监控,对相同类型的加热炉或锅炉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企业连续重整装置反应进料加热炉部分炉管管壁温度较高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加热炉和燃烧器建模并还原计算,对模拟计算出的炉膛烟气速度场、温度场及炉管表面温度分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炉管管壁最高温度已非常接近炉管材料的极限设计金属温度。研究了影响燃烧器火焰的各种因素,结合加热炉烟气余热系统的升级改造,明确了优化改造方向,优选出了燃烧器结构参数调整方案。改造后的炉膛温度场分布均匀,实现了炉管管壁温度均匀化,同时炉膛温度较改造前降低了15~25℃,炉管管壁最高温度降低了20℃左右,NOx排放浓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裴力君  毛卫  王雪飞 《炼油与化工》2014,25(5):21-23,61
阐述了辽河石化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为改善加热炉效率低、炉膛温度高、余热回收系统不能满足主体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需要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了加热炉系统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加热炉的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