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结合川西北净化厂循环水改造工程的实际工况,论述了循环水泵变频调速节能原理。介绍了HARSVERT-A高压变频器变频调速系统的原理、构成、功能。重点介绍了川西北净化厂循环水系统的改造方案和应用高压变频器实现温差控制与压力低值钳位选择性控制系统,分析了循环水系统改造后节能情况。  相似文献   

2.
电解水处理技术(ECT)是一种目前运用较为成熟的新型水处理技术。本文介绍了ECT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及其在长寿天然气净化厂循环水系统的运用情况。对运行后的参数进行总结分析,在实际操作中摸索出最佳参数,保证循环水系统优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余华  李燕  扶方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9,38(6):542-544, 550
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南充炼油化工总厂循环水场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剖析了循环水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管理、净化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参照循环水净化达标要求,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并就改进前后系统和水质的变化进行了对比,从而为炼油厂特别是使用同水系的炼油企业的循环水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氨厂循环水系统的主要危害及其控制对氨厂特别是对大化肥装置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研究表明:循环水系统的主要危害是水中的硝化菌群,而硝化菌群迅猛滋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通过各种渠道往循环水系统漏进了氨。硝化菌群包括亚硝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及氨化细菌,它们在水中互相依存,使得水中的氨、亚硝酸根、硝酸根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极其严重地破坏了循环水水质,威胁氨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磷缓蚀阻垢剂在天然气净化厂循环水系统中应用的适应性。 方法以聚环氧琥珀酸和锌盐为主要原料研制了CT4-39B,采用室内旋转挂片腐蚀试验、静态阻垢试验、微观形貌观察等对CT4-39B的水质工况适应范围进行了评价,并在某保有水量规模为150 m3的天然气净化厂循环水系统开展了现场应用。 结果室内评价结果显示,在钙硬度为100~600 mg/L的水质工况范围内,碳钢腐蚀速率可控制到低于0.02 mm/a,静态阻垢率超过90%。现场应用也证实CT4-39B具有良好的效果,腐蚀速率远低于0.075 mm/a的控制指标。与此同时,循环水中以磷酸根计的总磷质量浓度由10.0 mg/L降至0.5 mg/L以下,起到了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结论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结果均证实CT4-39B无磷药剂体系在钙硬度为100~600 mg/L的中低硬度水质中具有优异的效果,在保障循环水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可有效支撑净化厂的整体环保升级。 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川渝某净化厂将电渗析水、蒸发结晶水投加至循环水系统,但现场腐蚀挂片显示腐蚀速率为0.15mm/a,超过GB 50050-2007要求。水质分析表明,电渗析水和蒸发结晶水中的Ca~(2+)、Mg~(2+)含量较低,如补充水量较大,会导致浓缩倍数较低,增加水质的稳定指数,提高水体的腐蚀性。室内考察了净化厂回用水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影响,并以有机磷酸盐复配了相适应的水处理药剂b,在ρ(Ca~(2+))+碱度为200~600mg/L的水质范围内,缓蚀率和阻垢率均高达90%,保障了净化厂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苏宁”生物净化技术的成功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晴 《金陵科技》2004,11(2):16-18
采用“苏宁”生物净化技术对于泄漏频繁的循环水系统,其活性水稳剂及配套的药剂处理系统有极强的净化能力,有效克服了物料进入水体后造成的诸如浊度上升、生物粘泥和油泥的增加、旁滤池效能下降、缓蚀剂药效下降、杀菌行为无效等问题。使用该处理技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经验,并造就了一支技术过硬、责任性强的技术队伍,对水质运行进行全方位跟踪,不断调整运行方案。从而发挥出“苏宁”生物净化技术中的特长,使受污染的水体净化后,系统仍然可以不排污,封闭运行,实现了受污染水体的直接再利用,不仅提高了循环水水质,而且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对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提高至5~6运行的可行性及影响浓缩倍数达到5~6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三种"零排污"的含义进行阐述,提出了循环水节水减排新技术、新思路,对同类循环水场节水技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某石化公司水气厂有4套循环水装置,承载着该厂工业用水量的70%,其用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该水气厂的节水效果。文中分析了影响用水量的因素,找出了控制用水量的方法,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控制循环水系统中的水用量,达到了节水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净化厂循环水处理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循环水处理技术是天然气净化厂循环水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通过现场试验、冷换设备现场运行情况、成本及安全环保方面,对比3种循环水处理技术在天然气净化厂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3个分厂的循环水水质均较稳定,无明显结垢或腐蚀趋势。在杀菌、抑制冷换设备结垢方面,渠县分厂栗田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最好,其次是长寿旁路电解水处理技术(ECT),引进分厂铜基触媒防垢器杀菌除垢效果不理想。在成本控制方面,以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内计,ECT投入总费用较栗田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投入的总费用低很多。在安全环保方面,渠县分厂栗田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使用的化学药剂都具有腐蚀性,对水生物毒性非常大,给进行加药、排污等操作的人员带来安全风险,增加工业废水的产生量,对环境造成污染。综合比较3种循环水处理技术,ECT是目前天然气净化厂综合性较优的循环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石油化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需耗用大量的水。其中,循环冷却水约占生产总用水量的90%。本文结合C_5石油树脂工厂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方案比选的实例,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合理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态挂片的方法,对炼油厂回用水Cl-,SO2-4,HCO-3,Ca2+,p H值等因素对碳钢片腐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单因素、多因素方面考察了3326型无磷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Cl-,SO2-4及p H值对腐蚀的影响较大;SO2-4对Cl-的腐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添加缓蚀剂后,其对各因素的缓蚀效果均有所提高,并且对SO2-4的缓蚀效果要高于对Cl-的;对低硬度高碱度、高硬度高碱度水质,均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混凝气浮中试装置,采用聚硅酸盐类混凝剂LY-05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的复合混凝剂,对炼油厂循环水系统进行了在线除油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水质浊度由50~ 320 NTU降低至小于5.0 NTU,去除率大于95%;石油类化合物质量浓度由16 ~65 mg/L降低至小于4.0 mg/L,去除率大于85%;悬浮物质量浓度由60~300 mg/L降低至小于4.5 mg/L,去除率大于95%.复合混凝剂与循环水系统所用缓蚀剂相容性良好,处理水回用于循环水系统后,水质的腐蚀率、异养菌数量、缓蚀剂投加量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大化肥循环水系统腐蚀率高的原因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有害离子腐蚀等三个方面,对大化肥循环水系统腐蚀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氨介质泄漏引起的微生物腐蚀;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乙烯装置急冷水系统pH值影响到急冷水塔中的液体是否产生乳化现象,同时pH值过低,急冷水流经的设备会受到腐蚀。文中对乙烯装置急冷水系统实施了pH值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急冷水系统pH值自动控制,避免pH值过高导致急冷水乳化以及pH值过低对系统造成酸性腐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循环冷却水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在系统中产生结垢、腐蚀和生物粘泥。循环冷却水处理的任务是消除或减少结垢、腐蚀和生物粘泥的危害,使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结合扬子石化南京溶剂有限责任公司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的工程实例,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7.
根据炼油污水深度处理的回用UF水做为循环水补水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腐蚀、阻垢模拟试验,研究并筛选出高效的水处理药剂配方,使UF水对设备的缓腐蚀和阻垢效果明显,同时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适合高硬度高碱度水的复合缓蚀阻垢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硬度、高碱度水,通过阻垢性能实验,筛选出阻碳酸钙、阻磷酸钙、阻锌效果均较好的共聚物及与其复配的缓蚀阻垢剂,再通过缓蚀性能实验确定基本配方,最后通过动态模拟评价,试管平均腐蚀速率为0.0073mm/a,试管粘附速率为5.72mcm,试管污垢热阻为0.17×10-4m2·h·℃/kJ。评价结果表明,该缓蚀阻垢剂阻垢缓蚀效果显著,试管平均腐蚀率、粘附速率、污垢热阻均达到中国石化小型动态模拟评价的“很好”级标准,非常适合高硬度、高碱度水质。  相似文献   

19.
冬季采暖水系统用缓蚀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常用缓蚀剂对采暖水系统软化水的缓蚀作用,发现除钼酸盐等少数药剂外,其余均需要通过Ca~(2 ),Mg~(2 ),OH~-等水中离子参与成膜才能起缓蚀作用。这些缓蚀剂不宜在软化水中使用;一些酸性介质缓蚀剂对软化水有很好的缓蚀作用。自制的MYN系列软化水缓蚀剂,只要控制Na_2MoO_4的浓度在15mg/L左右就对软化水介质有极好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