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弯折带研究--以南阳凹陷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陆相断陷湖盆缓坡区弯折带是指由同沉积控凹铲式断层长期活动产生的沉积斜坡带。南襄盆地南阳凹陷的研究表明,凹陷南部控凹铲状正断层在非平面上滑动造成凹陷北部的缓坡沉积坡折,制约了盆地可容纳空间的变化,控制了湖盆低位体系域和轴向高位湖三角洲砂体的分布范围。因此,通过建立弯折带内部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其特征、空间展布规律,确定各层序发育时的弯折带即低位滨线,再沿低位滨线内(或弯折带内)找寻大型低位扇体,建立低位砂岩储集体分布的预测模型,成为南阳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小型箕状断陷湖盆中发育陡坡坡折带和多级缓坡坡折带,它们对沉积、储层的展布和岩性油气藏的成藏具有控制作用。本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坡折带”概念,识别出乌里雅斯太断陷南洼缓坡带由三级坡折带组成,分析了各级坡折带的成藏特点,认为二级坡折带为最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带。  相似文献   

3.
东营凹陷深陷期构造坡折带与低位扇序列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以钻井剖面相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岩性、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及层序类型分析,研究东营凹陷深陷期层序的构成,着重探讨其中低位扇的沉积相类型、发育的控制因素及沉积序列。认为低位扇与构造坡折带有密切的成生关系,坡折带类型、规模和发育部位控制了低位扇的类型、规模和分布,形成了典型的陡坡型和缓坡型低位扇沉积序列,陡坡型低位扇体在“有限后退或持续下陷型”边界断裂控制下,从盆缘到中心依次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浊积扇序列;缓坡型低位扇体在断裂坡折带控制下,发育了盆缘陆上下切谷充填及低位辫状三角洲、扇三角洲及缓坡深水浊积扇序列。图5表1参26  相似文献   

4.
斜坡带是岩性油藏发育的有利区带,也是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的重点。以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为例,研究了斜坡带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成藏的关系,指出扇三角洲砂体是形成岩性油藏的基础,断层的同沉积活动控制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通过分析沙三段储层与围岩速度特征,选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沙三段岩性油藏储层的空间展布进行了预测和描述。预测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实钻误差平均为11%。  相似文献   

5.
以构造层序、层序地层分析和基准面分析原理为手段,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测井、岩相等资料,重点研究了东营凹陷胜北断裂带深断陷型湖盆层序中的低位体系域砂体沉积特征、发育规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表明,沙三期胜北断裂带的活动形成了断裂坡折带,该坡折带控制沙三段层序低位体系域冲积扇、扇三角洲、浊积扇和小型三角洲等砂体的发育及时空展布.断裂坡折带控制的低位体系域砂体位于层序底部、最大湖泛面之下,成藏条件优良,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箕状断陷湖盆中发育陡坡坡折带和多级缓坡坡折带,它们对沉积、储层的展布和隐蔽油气藏的成藏具有控制作用。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坡折带”概念,识别出乌里雅斯太断陷南洼缓坡带由三级坡折带组成,深入分析了各级坡折带的成藏特点,认为二级坡折带为最有利的隐蔽油气藏发育带。  相似文献   

7.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岩性地层油藏构造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晓辉  方杰  张静  赵霞 《石油学报》2008,29(5):663-668
根据地震、测井及钻井信息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对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类型进行的深入研究表明,影响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岩性地层油藏的主要因素有断陷结构的类型、坡折带控砂模式和断裂调节带类型。根据构造样式,将二连盆地断陷结构进一步细分为单断断超式、单断断槽式及复合式3种类型;将坡折带控砂模式细分为陡坡断崖型与近岸水下扇、陡坡断坡型与近岸水下扇—浊积扇、陡坡断阶型与扇三角洲—浊积扇、缓坡斜坡型与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缓坡挠曲型与扇三角洲—浊积扇、缓坡断阶型与辫状河三角洲或扇三角洲—浊积扇6种类型;将断裂调节带划分为断层断弯型、断层断接型、断层交叉型和断沟型4种类型。对不同类型构造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藏的研究和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孙岗地区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其中在层序Ⅱ、层序Ⅲ低位域中识别出下切谷--低位扇沉积体系。下切谷充填物在地震反射结构、沉积结构、沉积序列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征,文中总结出该区缓坡扇三角洲平原--下切谷--低位扇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断隐陆相湖盆边缘地带发育的下切谷在成因上有自身的特点,其形成受到构造沉降和湖平面下降的共同影响。研究下切谷、低位扇对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还指出与该层序模式相关的4种油气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伦坡拉盆地的地震、测井、岩心、露头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将牛堡组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对应于牛一段、牛二段、牛三段地层),7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SQ1、SQ2、SQ3、SQ4、SQ5、SQ6和SQ7);依据牛堡组的层序地层特征,归纳出弯折带型和断坡带型2种层序构成样式。弯折带型层序构成样式中,高位体系域在缓坡区发育的扇三角洲、低位体系域在坡折内发育的大型低位扇,以及断坡带型层序构成样式中,坡折内发育的高位辫状河三角洲与大型低位扇,为勘探储层的有利目标。通过对各层序的沉积体系时空展布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牛堡组沉积期的沉积模式,并认为该时期主要发育3大连片砂体,即北部、西南部和东部砂体,砂体的展布受坡折带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75,自引:10,他引:65  
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的研究表明,在箕状断陷湖盆中发育有多级坡折带,其成因类型有断裂坡折带、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作为凸起、斜坡(断阶)和洼陷等次级构造单元之间分界线的大型同沉积断裂往往形成断裂坡折带,从而从陡坡带到缓坡带依次发育有凸起-陡坡边缘、陡坡-洼陷边缘、凸起-缓坡边缘、缓坡-洼陷边缘等断裂坡折带。在这些坡折带附近的较小的同沉积调整断层可以形成更次级的断裂坡折,并形成各种复杂的坡折平面组合样式。在凸起边缘断裂坡折带的上下有时会形成侵蚀坡折带。挠曲坡折带主要与同沉积背斜、同沉积鼻状构造相伴生,其中在中央背斜带两翼、陡坡带的滚动背斜带和缓坡带的鼻状构造的两翼最为发育。沉积坡折带发育在大型三角洲前缘,以沿长轴发育的东营三角洲前缘最为典型。断裂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扇体以及岩性-构造复合圈闭的发育,沉积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扇、高位滑塌浊积扇以及岩性圈闭的展布,而挠曲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除了对砂体有控制作用外,更突出地表现为对地层超覆、削蚀尖灭线以及对地层圈闭发育的控制。坡折带附近是非构造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场所,进一步勘探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青东凹陷断裂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东凹陷古近纪的断裂体系和主要同沉积断裂的活动和特征分析,表明区内主要发育NNE、EW、NW向三组断裂体系,NNE向的凹陷边界断裂青东1号断层和EW向的主要二级同沉积断层f1、f2控制了凹陷内次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凹陷由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北部深洼、北部凸起、中部次洼、南部凸起、南部次洼、西南缘缓坡带以及东部陡坡带等7个次级构造单元。研究表明,凹陷内各洼陷的沉降中心在古近纪发生了明显的分异和迁移,这些变化受控于区内主要同沉积断裂的差异活动和演化,青东1号断裂和f3断裂在古近纪的持续活动共同控制了北部深洼的沉积充填,f1和f4断裂分别控制了中部次洼和南部次洼的发育;主要断裂的活动及其组合样式控制着湖底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等粗碎屑沉积体系的发育。与生油洼陷相邻的主要同沉积断裂形成的断裂带具备形成砂岩油气藏的各种有利条件,其中东部盆缘断裂带是区内砂岩油气藏勘探最有利的区带。  相似文献   

12.
郯庐断裂对青东凹陷古近纪沉积体系的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东凹陷是新生代伴随郯庐断裂活动而形成的凹陷。郯庐断裂的构造活动, 特别是同沉积断裂及其组合样式控制了青东凹陷地层和沉积体系的发育分布。F 和F1 断裂带在古近纪的持续活动共同控制了北部深洼的沉积充填,F2 和F4 断裂分别控制了中部次洼和南部次洼的发育。长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形成的断裂坡折带构成了沉积体系的分界, 并控制了古近纪沉积相带的整体展布。东部盆缘断裂带形成的断裂坡折带控制着湖底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等粗碎屑沉积体系的发育。F1、F2、F3、F4 同沉积断裂通常为沉积相的分界带。与生油洼陷相邻的主要同沉积断裂形成的断裂坡折带具备形成砂岩油气藏的各种有利条件, 其中东部盆缘断裂带和北部次凸F1 断裂缓坡带都是砂岩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3.
埕岛东斜坡地区浊积水下扇沉积模式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分析埕岛东斜坡地区构造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浊积水下扇沉积模式,认为东斜坡浊积水下扇的形成和发育与斜坡带侵蚀沟谷发育、坡折带古地形、构造断裂活动、地层上超尖灭等因素密切相关。砂体主要分布于下坡折带及其上沿的缓坡带前缘地区,可形成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沾化凹陷缓坡带油气运移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沾化凹陷缓坡带是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也是继凸起、潜山之后的重点勘探区带。缓坡带是该凹陷沙四、沙三段烃源岩生成油气的运移指向;断层、裂缝、不整合面和储层是缓坡带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在缓坡带油气运移方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成藏模式,并讨论了缓坡带油藏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5.
陆家堡凹陷油藏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陆家堡凹陷油藏形成的石油地质条件、已知油藏类型及分布的分析认为:生油区、生储配置关系、储集物性、沉积相带和二级构造带控制了油藏的形成和展布,其中围绕生油洼陷的油藏含油最丰富;夹持或嵌入主要生油层中,储层发育、储集物性又相对较好的九佛堂组上段是主要含油层段;近岸水下扇的扇中和扇三角洲前缘是最有利的相带;凹陷的陡坡带以构造油藏为主,斜坡带以构造-岩性及储层上倾尖灭油藏为主,深陷带主要为透镜状岩性油藏。该结果为陆家堡凹陷下一步的勘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地震、岩心、薄片、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分析歧口凹陷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致密油形成地质要素,明确了勘探潜力。研究认为,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稳定平缓的构造背景、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分布的非均质致密砂岩储层、源储共生及近距离运移聚集有利于形成较大规模的致密油。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发育多期远岸水下扇沉积,其中中扇亚相及断裂发育区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形成常规油藏;外扇亚相薄层致密砂岩发育,致密油大面积分布,形成典型的常规油与致密砂岩油纵向相互叠置、横向叠合连片的油藏分布序列。通过储层预测圈定致密油分布范围163km2,板2上薄层浊积席状砂甜点区是致密油钻探的首选区。  相似文献   

17.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油气成藏模式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是一个典型的南断北超的箕状断陷,属于边缘海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受到主干断裂的强烈控制作用,该坳陷可以划分为3个石油系统,分别为文昌A凹、B凹和C凹石油系统。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发育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在缓坡带和周边隆起带上发育潜山或潜山披覆油气藏,局部发育地层超覆油气藏;在主干断层附近发育岩性-构造油气藏;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滑塌体隐蔽油气藏;在盆地中心位置,可发育远源浊积扇透镜状油气藏。其中,缓坡带的地层不整合-岩性油气藏和盆地中心远岸浊积砂体形成的透镜体油气藏应该是最为有利的近期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致密砾岩大油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砾岩油区之一,有必要分析其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探讨其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指明勘探部署方向.研究表明:玛湖凹陷源上砾岩大油区由多个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油藏群构成,每个油藏群由一群透镜状砂砾岩油藏构成,具有"一砂一藏、一扇一田"分布特征;玛湖凹陷油藏的岩性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