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合型风景名胜区兼具自然和人文景源,并且包含较为复杂的居民社会系统以及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它们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规划研究内容来说,因其涉及面广、难度大,而更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从风景资源保护、风景游赏特色挖掘、旅游设施布局、居民社会调控等方面入手,总结了综合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林虑山(红旗渠)风景名胜区规划实践为例,对综合型风景名胜区规划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原则与方法,以小武当风景名胜区为例,着重从分类实施农村居民点调控规划和有效协调"保景"与"富民"关系两个角度探究了进行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有效技术措施,为国内相关风景名胜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杨 《城乡建设》2013,(1):23-26
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限定为新疆北疆地区中的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这里的居民社会问题相对比较复杂,类型多样,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突出性.首先,北疆地区现有风景名胜区9处,同时另有3处正在申报中,总面积6361.4万平方千米,分布着从高山、湖泊到草原的各类地形地貌,生产生活环境多种多样,资源综合性强;其次,北疆风景名胜区涉及到的居民从游牧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到半定居的蒙古族图瓦人,民族类别众多,生活习惯迥异,居民社会系统庞杂;最后,从北疆风景名胜区调控规划编制情况看,即使是已编制规划完成并付诸实施的风景名胜区,依旧存在规划编制不够深入的问题,更有为数不少尚未编制规划的风景名胜区.因此,该地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编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此着手,针对目前规划中的不足与缺失,在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并面向未来,提供富有操作性,值得上述景区参考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杨 《城乡建设》2009,(8):35-37
针对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内原住民族聚集地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提出做好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基本思路,实施分区居民社会调控、完善和优化乡村原始部落的保护性建设、理顺风景名胜区内各方利益主体关系、处理好风景名胜区“保景”与“富民”的关系等主要措施,从而为风景名胜区原住民族聚集地的居民社会调控以及景源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索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建筑》2012,(6)
针对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内原住民族聚集地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提出做好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基本思路,实施分区居民社会调控、完善和优化乡村原始部落的保护性建设、理顺风景名胜区内各方利益主体关系、处理好风景名胜区"保景"与"富民"的关系等主要措施,从而为风景名胜区原住民族聚集地的居民社会调控以及景源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索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风景名胜区居民社区系统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风景社区规划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探讨居民社会的规律,重视风景名胜区居民社区系统规划与制定风景管理法规相结合的方法,是主动把握住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的一项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区制度建立30余年来,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结构体系、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保护了我国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取得了巨大成就.风景名胜区规划有其自身属性和技术特点,十分重视建立由风景游览欣赏、旅游设施服务、居民社会管理3个系统相结合的风景区职能结构.随着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其规划将更加强调不同层次的衔接,充分发挥风景名胜区的综合功能,注重对区内村镇开展规划研究,借鉴国际上国家公园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原居民点转型途径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刘西 《规划师》2008,24(9):42-44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原居民点的社会问题十分复杂,对景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影响较大,其根源在于风景名胜区内多种有机关系的割裂。通过整合调控的途径,对东湖风景名胜区内原居民点的物质空间形态、管理体制及社会组织结构等进行整合、协调,以解决景区内原居民点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和规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以璀璨的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风景资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国家遗产保护地体系中居重要地位,在世界上等同于海外的国家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地域面积广大,风景名胜区规划也因此体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从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建立、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发展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我国当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4个发展阶段,国家三大遗产保护地体系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法定地位:法定规划、建设规划、管理规划,论述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发展的10个特性.  相似文献   

10.
唐军 《中国园林》2012,28(9):19-24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发展的一个新兴技术方法,反映了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时发展需求。风景名胜区管理以资源保护为最终目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风景区控规与城市控规相比应当有不同的出发点和控制方法。从风景区控规控制体系的建构逻辑和技术框架入手,通过对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陇景区规划实践的总结,阐述了以游憩行为和空间管制为控制基本要素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目标、编制特点、技术路线、指标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及体系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了解,结合国际上保护地管理规划经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认为在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之下,单一目标和项目清单式的规划成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在目前新的调整时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亟须进化与改革,有必要重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体系,使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传统村落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定位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二者地理分布呈明显耦合状态,因此研究二者在规划内容和技术手段方面的互相适应性,具有必要性和普适性。以文化空间为线索,分析总结传统村落与景区面临的协调问题,基于2类规划现行编制要求与内容分析,梳理出2类规划的互适性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是开展风景名胜区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互适实践的重要切入点。以贵州省石阡县温泉群风景名胜区楼上古村落景区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规划互适的重点问题包括:资源保护规划中的高级别景源和传统建筑的关系,景观与生态保护规划中景区科学规划与传统村落自然保护历史经验充分结合,居民点规划中在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及聚居型的基础上增加保护型,设施配套规划中结合景区地方居民和游客需求统筹考虑,建设项目整合实施的统筹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陈英瑾 《中国园林》2012,28(1):102-104
我国风景名胜区中拥有大面积乡村地域,但乡村类文化景观未被列入被保护景源.在风景名胜区中保护乡村类文化景观,有助于保护乡村自然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区内自然资源和减少区内社区与管理机构的矛盾.风景名胜区中乡村类文化景观的发展目标和保护原则,并从土地权属与管理责任、社会系统调控、经济发展引导和乡村景观规划方面,探讨保护与管理的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14.
Thirty year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China's scenic area system, a comparatively comprehensive structural system, legal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field, which has protected precious landscape resources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he planning of scenic areas has its own attribute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establishing a functional structure that combines the three systems of sightseeing, tourism services, and social management of local residents. Moreo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areas, the planning will lay more emphasi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 of scenic areas,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n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within the area, an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national parks in foreig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5.
徐煜辉  卢峰  孙国春 《中国园林》2006,22(12):37-41
风景名胜区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的重要途径。针对重庆市唁斯特峡谷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从景观生态战略的角度出发,思考“资源保护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协调”、“范围划定宏观原则及微观分区方法”、“游赏路线组织“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对风景名胜区从规划规范到实施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发展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解决现实中的迫切问题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的相关文件颁布,是对国土空 间规划体系中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工作的重要补充。为支 撑该项工作的落实,亟须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风景名胜 区整合优化具体实施路径,特别对于庐山这样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交织重叠的区域尤为关 键。综合考虑政策逻辑、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形成行政事 权、特色保护、特色发展、协调治理、基础评价5个维度的评 估体系,构建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路径模型,最后通过反向思 考对相关政策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崔珩  黄喆 《室内设计》2015,(3):101-107
四川省经济的持续发展使旅游休 闲度假需求日益增多。四川风景名胜区资源 丰富,但缺乏对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预判与 定位。本文聚焦休闲度假旅游相关设施的 规划与建设问题,结合案例分析以及相关 规范解读,对休闲旅游设施类型、内容、特 征、主题及设置要求等进行理论探讨;基于 实践调查,进一步深入分析四川省风景名胜 区休闲度假旅游规划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 设施类型单一,使用率低,缺乏规划统筹, 建设越界,忽视地方传统与本土风貌,形式 风格趋于城镇化等。结合实践经验以及风景 区地理环境与资源特质,从管理体系、规划 编制、功能定位、布局选址、形式风格等层 面提出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隐 物于景的可持续休闲度假设施规划策略,旨 在促进四川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改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风景区存在较为突出的资源保护与发展问题,以君山景区的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保护景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系统,分析了在规划中如何挖掘、整理、充实景区历史人文内涵,与景区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使保护与发展互相促进.君山景区详细规划以风景资源保护为前提,有机规划景点布局、组织游赏序列、举办主题活动、建构特色植物群落景观,正确处理了景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型居住社区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公共住房项目,将聚集大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同质性的低收入人群。而上海松江佘山北21丘大型居住社区基地比邻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周围被大量的已建成别墅区包围。整合社会融合的理论框架,梳理基地周边复杂的城乡关系,并研究了未来居住人群的社区构成,提出了实现"社区融合,社会融合"的规划相应策略,力求实现佘北21丘大型居住社区内部融合、内外部融合,创建大型和谐居住区。  相似文献   

20.
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的重点命题和对策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要求,结合城镇密集地区的经济、空间、资源、人文特点等,提出编制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应重点关注的8个命题以及规划可以采取的对策思路,包括产业发展、空间整合、资源利用、交通综合、城乡统筹、生态安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