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 ADINA 有限元程序构建三孔框构式引水隧道洞口段的二维计算模型,分别对无支护、注浆、管棚和管棚注浆加固等支护条件下隧道施工引起地表非线性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不同支护条件下的地表变形响应程度,管棚注浆支护引起地表沉降值的最小,其次是管棚支护和注浆支护。利用现场监测管棚变形和地表沉降,地表和管棚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管棚注浆支护在浅埋松软地层隧道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从数值计算理论层面上,浅埋松软地层隧道采用管棚注浆技术是可行的,监测结果也验证管棚注浆支护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黄土公路隧道浅埋段管棚注浆支护机理及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管棚注浆法在黄土公路隧道浅埋段中的支护机理和实际应用效果,对某黄土公路隧道右线出口段进行了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等的施工监测;在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黄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在管棚支护作用下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棚注浆法能够显著抑制浅埋黄土地层的变形和拱顶下沉,减少隧道初始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避免浅埋黄土地层开挖中塌方现象的产生,保证了施工安全,为进一步分析黄土地区管棚注浆法的支护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今后西北地区黄土公路隧道管棚注浆法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优化数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逆作法基坑支护工程中临时立柱施工精度的控制方法,分析了立柱差异沉降的因素以及控制措施,从而确保其在施工全过程中满足精度和沉降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浅埋隧道下穿重要基础设施时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及周边环境变形控制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管棚法是一项提高岩土稳定的重要技术措施。结合福建某大跨扁平超浅埋隧道采用超长管棚法下穿铁路干线的工程实践,分析棚架体系工作原理,总结出超浅埋暗挖隧道超长管棚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三步掘进预留核心土施工过程,分析地表沉降规律及隧道支护结构内力分布特性,优化现场支护参数及支护措施设置,结合实测结果验证了计算结果及支护措施的合理性,并结合施工过程及环境特点对地表变形原理进行详细探讨。最后基于实测地表沉降,对超长管棚施做引起的沉降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实际工程特点提出轨道变形控制措施,并从管棚施工技术要点提出地表沉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复杂结构形式隧道的围岩位移监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厦门市梧村隧道为双向六车道隧道,隧道结构形式设计复杂,分别由双连拱、小净距、初期支护连拱和分离式隧道组成。现场监测工作以隧道拱顶沉降和围岩收敛为主,结合施工措施和开挖工序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成果表明:三导洞法施工主洞沉降所占比例不到侧导洞沉降的一半,双连拱隧道结构型式适用于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的隧道工程;CRD1部开挖产生的拱顶沉降可以超过累计沉降值的50%;核心土开挖后布设测点造成的总损失量约占累计沉降值的37.5%;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措施加固围岩对控制隧道拱顶沉降取得较好的效果;管棚区域出现较大下沉与管棚工作室的断面稍大以及管棚两端受其自重影响较大有关;临时支护的拆除对拱顶沉降和围岩收敛的影响较小;开挖和注浆是引起围岩出现较大收敛变形的主要施工因素,其中注浆对围岩的收敛位移影响更大;初期支护连拱隧道右洞开挖对左洞二次衬砌的收敛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管棚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该技术在公路隧道项目施工中的支护效果进行研究,首先全面对管棚施工的原理进行分析,而后详细论述管棚施工技术的操作步骤,同时提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实践可知,公路隧道施工时应用该技术在能够提高支护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切实的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管棚支护是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辅助工法。它对于城市地下工程的建设,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是由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对地表沉降控制极其严格,这种方法因此带来了一些问题。在软弱地层管棚的施工中,管棚成孔过程中产生水的渗流通道,地下水的流失引起土的固结而导致地表沉降。文章通过计算分析,比较在地层渗透系数、管棚参数、施工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地表沉降的变化,得出这几种因素影响地表沉降的规律和大小,可为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蒙蛟  黄弢 《低温建筑技术》2017,39(5):113-117
浅埋暗挖隧道的开挖及支护方式对其周围地层的影响是三维空间问题,文中通过采用拉格朗日有限差分软件数值模拟管棚预支护对地层沉降的影响,对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地层位移、地表变形及管棚、初期支护的受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管棚预支护有效减少了地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将沉降值控制在允许范围。  相似文献   

9.
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管棚支护在大跨径浅埋暗挖隧道开挖过程中纵向及环向的变形及应力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隧道受后续施工纵向扰动影响较大的位置及本工程管棚最佳覆盖范围。结果表明,长管棚超前支护不仅能控制隧道变形,减少沉降,也能有效减少后续施工对已完成工程的扰动,提高隧道结构稳定性,且管棚覆盖范围对支护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较大影响,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其最佳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0.
长管棚下箱涵顶进施工中管棚力学作用及其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机滑行道下穿越工程是目前国内最长的管棚支护下箱涵顶进施工工程,由于该工程是在飞机不停航的情况下施工,因此,地表沉降要严格控制。根据地表沉降量的控制要求,并按照开挖面前方土体处于超挖状态以及前方土体滑动的极端不利情况下分析箱涵顶进施工中管棚的力学作用,针对管棚不同部分的受力状况不同,按照两端固定梁和弹性地基梁模型分情况对钢管的不同部分进行分析,并对该工程进行具体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箱涵顶进过程中,管棚起到了相当大的承载作用,上覆土体的重量有一定量被管棚所承担而不向下传递。  相似文献   

11.
《安徽建筑》2022,(1):150-151
基于某地铁隧道开挖实例研究分析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方法的支护效果,主要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管棚支护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隧道开挖时管棚支护对岩层变形的影响结果,为此类施工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大管棚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涛 《山西建筑》2007,33(6):338-339
结合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介绍了40m长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工艺,并从长管棚施工的主要技术参数、套拱施工、钻机平台的搭设及钻机的安设、钻孔、清孔及钢管的安设等方面阐述了其主要施工工艺的控制措施,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砂卵石地层条件下,地铁车站下穿道路施工采用的管棚管幕组合支护方案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规律,结合成都地铁13号线望江路站暗挖工程实例,利用Plaxis3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分析模型,针对不同管棚管幕组合方案,计算分析地面沉降特征。结果表明:与采用单一管棚结构相比,采用管棚管幕组合支护结构,可有效减小地面沉降量;采用单一管幕结构作为超前支护时,地面最大沉降值仅为单一管棚结构时的1/16;采用管棚管幕组合支护结构时,应尽可能将管幕结构布置在车站下穿部分的中部,对于降低地面沉降而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管棚超前支护法是一种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掘进的新技术,该工艺多应用于地铁出入口处的过街通道施工,能有效地减少地面和管线的沉降,降低施工成本.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在地铁车站施工中应用管棚超前支护法的施工工艺,取得了不错的施工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软弱地层管棚法施工中管棚作用空间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软弱地层管棚法施工过程,从棚架体系视角,建立了可用来分析管棚作用的空间分析模型。该模型可考虑施工过程、管棚与支护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网喷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随时间逐渐变化特性等。以上海地铁某车站出入口工程作为实例,对管棚防止掌子面坍塌和控制地层沉降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在棚架体系分析中,考虑网喷混凝土早期特性是必要的。管棚防止坍塌和控制沉降主要是通过注浆,以及棚架体系在纵向和横向对开挖释放荷载重新分布和调节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从大孔径管棚支护下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管棚支护结构形式及管径选择、管棚具体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采用大孔径管棚支护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可以满足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加速的公路建设,尤其是笔者所在盐阜里下河地区的公路路桥搭接处,发现不少路桥沉降段出现的质量问题,据此,笔者对道路桥梁发生沉降的原因和设计要求深入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案例,提出了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要点及控制措施总结,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二郎山隧道崩坡积地段大管棚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运用管棚支护通过地质破碎带施工实例,系统介绍了采用德国专业管棚钻机进行管棚支护的施工方法。内容包括钻机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管棚设计,钻机安装及定位、预注浆固结围岩、钻孔、弯孔修正、高压注浆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管棚超前支护技术是隧道开挖常见的辅助方法之一,在防止隧道塌方、抑制地层位移、控制地表沉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西施坡隧道为例,运用FLAC 3D数值模拟手段分析研究管棚超前支护技术对地表沉降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达到30%左右,同时通过分析预支护后的监测量控数据进一步研究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沉降理论,计算了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近距离下穿既有铁路线路路基沉降值,从铁路线加固、隧道开挖方式、支护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下穿施工沉降控制措施,经监测结果表明,该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