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刘鹏  浮海梅 《土工基础》2008,22(6):69-72
提出了一种当工程桩的桩顶标高远低于地面标高时,在地面进行静载试验的方法。即做一组不存在桩端阻力的短桩(桩长等于桩顶埋深)静载试验,比较准确地求得其极限侧摩阻力,再用长桩的极限承载力减去短桩极限侧摩阻力,可以得出地面以下工程桩的极限承载力,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负摩阻力问题广泛存在于桩基工程中,对承受竖向荷栽负摩阻力基桩开展静栽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实际意义。首先分析了负摩阻力发生的条件,比较了静载测试桩与工程桩工作性状之问的差异,给出了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影响的验算。通过实例说明了带负摩阻力基桩承栽力的正确评价方法,并提出了设计与检测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依据某工程在后注浆和非注浆两种条件下的3组6根钻孔灌注试验桩,采用锚桩法静载试验和振弦式钢筋测力计法,对钻孔灌注桩进行了破坏性试验,确定了两种条件下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桩侧土极限侧阻力和桩端土极限端阻力。通过对钻孔灌注桩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在后注浆成桩条件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提高了55.0%;在非注浆试验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时,后注浆试验桩的沉降量减少了34.6%~63.9%;桩侧土极限侧阻力除细砂层提高了95.6%~105.1%外,其他地层提高了48.5%~63.3%,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提高了18.0%。研究成果为该区域工程桩设计提供了准确、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相似性原理,利用自制试验箱,通过设计无帽单桩、带帽单桩的室内模型静载试验,研究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帽单桩、带帽单桩的受力性状及荷载传递规律,并进行了基于ABAQUS软件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桩帽能够有效控制桩身沉降变形并提高地基承载力;由于桩帽的存在,桩身在0~0.6倍桩径深度范围内产生负摩阻力,负摩阻力的大小取决于桩帽下土体性质;桩帽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范围为3.4倍的桩径深度;帽径比对带帽桩工作性能影响显著,确定了最佳帽径比为3。  相似文献   

5.
杭州深厚软土层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某高架桥选用后压浆钻孔灌注桩,为了掌握钻孔灌注桩在该软土层的承载特性,共设计了一组三根试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试验和桩身高应变试验,试桩中安装了振弦式钢筋应力计、滑动测微仪和土压力盒以反映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及竖向承载力.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杭州软土层钻孔灌注桩表现为典型摩擦桩受力性状;单桩摩阻力由上部土层到下部土层依次发挥,浅部土层在达到极限摩阻力后,随着加载的增大,由于桩周土体发生了滑移破坏,桩侧摩阻力会有所降低;桩身高应变动测试验结果与静载试验结果接近,但桩侧、桩端分担比例与静载试验结果稍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用于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断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的阻力、验证高应变法及其他检测方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结果,依托项目进行静载试验,详细的论述了该试验桥梁的设计状况、地质概况、试验的设备、试验过程以及数据采集、试验结果,并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对设计和施工进行指导,提出静载试验的优劣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池金构 《江西建材》2023,(11):198-199+202
文中对某框架结构桩基竖向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指出新近高填土区桩基设计考虑负摩阻力的必要性,以及竖向静载试验考虑负摩阻力的桩与常规桩存在的差异,以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解毅 《山西建筑》2011,37(34):64-66
针对某电厂机组工程地基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以及单桩承台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结果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试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为2150kN,土体承载力取值不宜过高,应不大于60kPa,并建议工程桩施工时选用D46~D60锤。  相似文献   

9.
工程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下简称静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单桩竖向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校核设计承载力的取值是否可靠。建筑在使用基准期内,在规定的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桩基工程能否安全工作这一问题应该在静载试验成果中找到答案,否则试验本身就失去意义。本文针对沿海软土地基普遍存在的欠固结、桩基工程在使用阶段受负摩阻力作用等问题,根据三个灌注桩桩基工程经静载试验证明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作用却不安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实际工程中,由于工程桩静载试验未真正达到极限破坏状态,静载试验数据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判定尚不完整,故提出了曲线拟合法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文章结合工程试验,对泡沫混凝土劲性桩静载数据进行指数曲线拟合,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值,并与数值分析及实测静载极限承载力值进行对比分析,以预测泡沫混凝土劲性桩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对采用刹车片作为摩擦材料的摩擦消能器进行单轴往复加载试验,考虑摩擦界面的面压、加载速率等因素对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摩擦消能器中,采用高强螺栓与碟形弹簧串联为摩擦界面施加正压力,以减小温度应力等因素对消能器性能的影响。同样参数的试验重复三次,以观察消能器性能的离散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摩擦界面具有可靠的滞回耗能能力,摩擦力相对比较稳定。但在试验中,摩擦界面的面压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幅度与初始面压的大小有关。此外,与静力加载相比,动力加载条件下消能器表现出更小的动摩擦系数。采用通过静力加载得到的摩擦系数进行消能器设计,可能得到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陈美香 《福建建材》2011,(5):15-16,107
本文根据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桩侧摩阻力的计算原理,对《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UGJ106—2003)推荐的桩身竖向应力测试方法作了改进,然后从理论上对该方法的桩侧摩阻力分析方法和试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堆载和桩载施加顺序对单桩负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先堆载后桩载工况下,堆载完成后,中性点位置离桩顶最远,随桩载增加,中性点位置逐渐上移,最终中性点位置在桩顶以下0.5l附近,桩身轴力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为0.69。先桩载后堆载工况下,先施加桩载时,桩身轴力沿深度逐渐减小,无中性点,施加堆载时,轴力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中性点出现并逐渐下移,最终中性点位置在0.41l附近,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为0.86。先桩载后堆载较先堆载后桩载桩基承载力发挥系数大,即桩基承载力安全储备小。以上分析表明,荷载施加顺序对基桩的负摩阻力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建议在实际工程中综合分析地质条件、桩基的受力特点及承载要求,选取合适的加载顺序来减小桩身负摩阻力。  相似文献   

14.
杜芳 《土工基础》2008,22(1):40-43
通过在大直径灌注桩桩端及桩身各主要土层的分界面埋设应力计和应变计的静荷载试验,研究大直径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以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为基础,运用有限单元法对大直径灌注桩桩一土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当有粘结强度桩复合地基施工完成后,需进行静载荷试验和低应变检测,以确定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桩身的完整性。目前不少工程检测时,虽然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满足设计要求,但单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尤其是搅拌桩),地基处理因此被评为不合格。针对目前实际工程中存在的这个问题,笔者结合算例,分别对自由单桩和复合地基中单桩的受力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自由单桩与复合地基中单桩的承载力和桩体强度之间的差异,为如何处理类似的工程问题和开展模拟桩在复合地基中的实际受力状态的研究以及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纸芯模材料纵向抗压和抗拉性能试验以及静载试验,提出了纸芯模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得出了纸芯模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极限强度等性能参数。并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在空心板预制中纸芯模的受力状况,建立了有限元力学模型。通过与室内试验结果比较,阐述了纸芯模的变形情况及内力特征,为工程中确定纸芯模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在预应力管桩中预埋应力计测桩身轴力的现场试验方案,在静压桩贯入过程中测得桩身轴力,并进行了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测得不同分级荷载作用下的桩身轴力图,通过对桩身内力分析来研究管桩在压桩及静载试验过程中的受力机理。  相似文献   

18.
钻孔挤扩支盘桩现场静载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钻孔挤扩支盘桩现场静载试验结果的分析 ,阐述了其单桩荷载传递的规律及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19.
王茂桑 《山西建筑》2014,(35):66-68
在自平衡桩基静载荷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滑动测微计法作为内力测试手段进行桩身内力测试,得到了自平衡条件下的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测试曲线,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土工程中的众多平面应变加、卸载问题,利用平面应变改造后的西安理工大学真三轴仪,模拟黄土原位沉积方向及不同初始应力状态,在不同围压下对不同初始应力状态原状黄土进行竖向加载和侧向卸载平面应变试验,揭示不同初始应力状态原状黄土在加、卸载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硬化型,加载曲线均高于卸载,加载强度大于卸载强度,但卸载时,土的强度发挥较快。剪切过程中,黄土的侧向变形与竖向变形均呈非线性关系。竖向加载时,土的初始应力状态k值对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与固结围压的大小关系紧密;侧向卸载时,k值的增大可以限制侧向变形的发展。竖向加载条件下的体积应变均为剪缩,侧向卸载时均为剪胀。加、卸载条件下p-q平面内的破坏强度线基本一致,近似呈线性关系。侧向卸载条件下土体破坏时的应变远小于竖向加载和常规三轴试验。随着k值的增大,加、卸载应力路径时,黏聚力均线性减小,内摩擦角均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