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基于文学地理学视野,以白鹿原地貌形态之"实"和文学描述之"虚"共同建构其文学景观,探究白鹿原文学景观与白鹿原乡土景观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其文学景观与乡土景观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梳理白鹿原生态、生产、生活的乡土景观体系,为当下的乡土景观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其在乡土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符号对于乡土景观的表征意义进行了相关研究。从乡土景观符号的概念与演变入手,介绍了符号、文化与乡土景观之间的关系,说明地域文化传承与乡土景观符号提取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乡土景观符号在文脉延续上的重要性。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材料和技术等切入点入手,讨论如何提取、传承以及应用乡土景观符号。结合北京市延庆县西小庄科村整体规划设计实例,提出应从环境调查、文脉梳理、符号创作等方面进行乡土景观符号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乡土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体现。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乡村生活、来源于自然,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并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依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3类,并探讨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创作中的运用,分别提炼出不同类型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4.
彭立三 《山西建筑》2008,34(17):72-73
通过研究文学表达景观意境的过程,从文学表达景观意境的主要因素和文学表达原则等方面探讨了文学审美对于景观意境的重要意义,从而理解文学表达景观意境的思考方法,引起审美游赏者与设计者对景观意境的沟通与共鸣。  相似文献   

5.
乡土詈观是近几年国内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界的热门词汇。如何去理解“乡土景观”的定义意味着如何运用这一设计理念。挖掘其价值、发挥其作用。本文从一个实操项目入手.通过项目设计实践的过程去理解乡土景观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及意义进行探讨。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乡土景观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研究:第二部分对实践项目的设计历程作一个总结:第三部分是对该项目的反思与延伸思考;第四部分为结语。  相似文献   

6.
杜春兰  王婧 《室内设计》2014,(6):101-106
“八景”文化既是落地的文学,也 是有意境的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 文学意境和景观空间是该文化的两个重要内 涵。重庆“八景”因地理文化上的特殊性和八 景诗的艺术性、完整性而具有研究价值,体 现古人的山水观念的世界观。本文以重庆古代 “八景”为例,阐述文学意境和景观空间的耦 合关联,认为文学意境通过审美心理作用于 景观空间,而空间通过行为引导带动文学意 境。最后,总结重庆“八景”特征,力求给未 来山水城市的诗意性建设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谭敏洁  郭巍  蒋鑫 《风景园林》2020,27(1):70-76
由流域水系冲击作用形成的河谷盆地往往具有较为封闭的地域环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其转化为独特的乡土景观。以浙江省浦阳江中上游河谷盆地乡土景观为研究对象,依据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将研究区分为湖区和畈区2种景观类型,同时基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分别从自然基底、农田水利体系、聚落体系层面阐述2种景观类型的构成要素和空间格局特征,并通过典型的聚落样本进一步揭示了各系统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乡土景观格局与乡土景观过程的耦合关系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长松  邹文卉 《风景园林》2022,29(1):129-134
城市作为文学书写的重要对象,被赋予一种"想象性的现实",城市物理空间、想象性与读者认知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世界文学之都,充分体现了其在文学界的卓越地位.借助数字技术探索古代南京城市景观的意象维度、景观意象层级和景观意象的网络结构.研究结论包括:宋代诗词对南京景观的塑造对...  相似文献   

9.
刊首语     
《景观设计》2010,(4):1-1
景观的乡土性是自然之道,它有别于都市中追求标新立异的流行风尚,体现着一种朴实厚重之美。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景观的地域性也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在千篇一律的景观层出不穷的今天,乡土景观与地域性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标志性景观而独树一帜、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10.
乡土景观来自朴实无华的人民生产生活,他映射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过程,与特定环境结合形成独有的地域性景观。在全国城市化运动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重视“洋”,轻视“土”的现象,但扎根于当地的本土文化才是小城镇景观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设计工作者应在认清其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对一系列乡土景观元素合理利用,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诗意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该文探讨了乡土景观的含义,论述了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提出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这可以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方面来理解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理解景观是乡土经验的一种历史记载,帮助设计师用种新的、非自我的视角,设计内在人生活的景观,从种不自觉的、没有设计师的景观和唯设计师的景观,走向自觉的为使用者而设计的景观。  相似文献   

12.
传统乡村景观与诗人情怀境界融合并符号化为古诗词,是传统乡村景观的诗化意象。基于乡村居住文明价值认同,针对当前乡村景观与诗意栖居理想相悖的建设现状,以及当代乡村景观规划理论诗意语境缺失的理论现状,从古诗词入手,运用语义分析方法,以成都平原为例运用符号学理论建立空间源词条-标准词条对照表,以此为参数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对成都平原古诗词乡村景观信息进行词条挖掘、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从中析出成都平原乡村景观语义及诗意意象图谱,在此基础上构建与现实地域相对应的在地性诗意乡村景观意象特征,以探索优化乡村景观特征及乡村诗意栖居之可能。  相似文献   

13.
杨春宇  何荥  陈仲林 《新建筑》2006,(4):102-106
通过对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工程设计,探讨了将都市的现代化与夜景灯光、环境的生态化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都市商业步行街设计理念及方法。在解放碑步行街改造中,以历史文化街区、民风民俗文化街区、生态文化街区与现代文化街区为主题,分别对其建筑景观、夜景灯光、植物配置等设计理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高凯  何沁遥  张宝文 《风景园林》2020,27(3):103-106
乡土聚落是国土景观的空间单元,是国土景观多样性、独特性的载体,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以云南省元阳县垭口村为例,研究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乡土聚落。依据文化景观的研究主线,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2个方面研究垭口村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垭口村哈尼族人以农业为主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最后,从乡土聚落景观格局和文化体系2个方面研究垭口村乡土聚落人文自然系统,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结果的研究。对风景园林学科体系下的乡土聚落研究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维持国土景观多样性和独特性、保护文化多样性等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晋 《中国园林》2020,36(3):97
基于适应性视角的乡土景观研究已成为当下乡土景观相关研究中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之一,但由于在适应性及乡土景观认知层面研究的不足,二者的结合在研究视角的深度及广度上仍有欠缺。通过梳理乡土景观、适应性的概念及研究现状,借鉴生物适应性、景观生态适应性、社会文化适应性等相关专业领域研究视角,从过程性、形态与行为、可逆性与有限性、极端条件与适宜条件、系统与单元、定性与定量,以及文化与功能7个方面全面阐述适应性与乡土景观相结合研究的主要关联属性,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研究视角及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晓敏  车震宇 《华中建筑》2010,28(2):144-147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新城镇景观特色丧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文论述了云南民族众多,文化景观的形成的因素有民族独特的宗教、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等,传统建筑、聚落、园林、生产性景观等物质文化景观资源反映了上述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城镇新景观创造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7.
I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n today’s urban condition, Flanders is presented as prime example of urban sprawl, generally described as unplanned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induced by the quantum leap of private car ownership. The research on rural-urban landscapes in south-west Flanders qualifies and substantiates this assertion by analysing pre-war keystone processes of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n relation to land-use patterns and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s.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landscapes reaches back far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 fuelled by railways prior to highways, but also shows that the supposedly chaotic hybrid landscape has its roots in drawn-out landscape ideologies inscribed in public works policy. The analysis—which crosses the divides between disciplines (landscape and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concepts (rural-urban, modern-traditional), and geographical scales (national, regional, local)—reveals consistently planned mechanisms of public works policy and landscape change underlying both the diffuse regional urbanisation patterns and local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s, which are generally perceived as spontaneous or vernacular developments.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facilitated a spatial organisation that attributed centrality to the transport network rather than the metropolis, and that conceived a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framework rather than a stylistic spatial constellation in order to steer and geographically root heterogeneous modernisation processes within the landscape.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与文化”1996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登·关于模拟景观的建筑美问题@喻学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