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勇伟  叶伟华 《规划师》2008,24(6):33-37
将最早用于高密度城区的协调单元运用于生态敏感地区,有利于通过相对集约化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以步行城市生活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也符合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要求,还有利于建设人性化、高品质的环境.要在生态敏感地区建构协调单元,城市设计应采取生态环境负荷最小化、充分利用滨水资源、建立与周边生态要素的多层次联系、控制各协调单元的生态边界、建立全面的生态开发控制指标体系、控制建筑尺度和体量、鼓励单体建筑的生态设计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砖瓦》2015,(11)
<正>《指导意见》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  相似文献   

3.
<正>在城镇化和城市建设中秉持绿色理念,有助于我国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打造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保型城市。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这是首次在中央层面,对海绵城市进行的定义和顶层部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重点、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生态保护是实现城市高效、高质发展的核心保障,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城市开发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代价,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要求、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研究立足于三亚市的生态本底,深入分析三亚市面临的生态问题,并运用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三亚市的开发建设,创新了适应于生态保护的城市发展目标体系,通过生态功能区划建立了健康发展的生态平衡体系,并从要素管控、机制管理和实施措施等角度提出了三亚城市开发中的生态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1997,(3)
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持续发展,加速开发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城镇位于自然环境之中,保护城镇生态环境,首先要保护城镇的区域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利用生物资源,保持自然生态维持在一个良性循环中,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使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的同步发展,开发应用生态技术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然后加强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发展生态工艺,保护环境;加强全城镇绿化系统规划与建设等措施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只有把保护城镇区域生态环境同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统一规划,才能达到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潘昭宇 《福建建筑》2012,(10):9-11,15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全面实施,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资源,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需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本文以梁滩河为例,在地图重叠法的基础上考虑了不同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应用Arcgis9.0软件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分析和加权叠加,评价了梁滩河城市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为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用地布局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并以长治县城南广场工程为例,从花园式绿地、渗透式路面、生态停车场、雨水利用等方面,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对不同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统筹协调规划、排水、风景园林、道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生态城市"概念。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大城市病相伴而生,人们逐渐意识到,重视和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党的十八大时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并强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更是把"生态之城"建设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目标之一。为此,本期主题聚焦"生态规划/城乡公园",探讨城市生态规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建设关键之一就是要把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但是,由于不遵循生态规律,导致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通过对郴州市的个案现象进行研究,探究其成因及对策,提出加强生态理论的研究和宣传、细化生态城市建设指标和健全社会评价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推进,城市建设以大规模、高速度运行,在城市向外扩展过程中,不断地吞噬着城市周边用地,破坏着生态环境,渐渐地打破了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水资源的平衡,这种城市发展模式给自然水文循环和生态过程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水敏感城市设计通过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整体分析,综合考虑场地规划、场地分析,开发建设容量等方面来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水循环的负面影响,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概念于"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被首次提出,用"海绵"概念比喻自然系统的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和水文化的共生关系,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使雨水就地滞留、资源化,与城市中的公园、湿地系统共同形成自然积存、渗透、循环的海绵生态基础设施。在降雨时帮助城市有效蓄水,避免和缓解洪涝;干旱时释放蓄水,起到自然调节作用。海绵城市建设目的是尽可能降低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过近年海绵城市的集中建设,我国生态环境已有改善,但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体系仍不完善。本文以我国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为基础,围绕生态环境从功能、价值、体制、效益4个维度出发,构建多目标多元的海绵城市建设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山地城市的产业园区规划常常采用"推平式"建设,既增加了土方量,也不利于山地产业园的生态环境建设。本文结合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建设的实践,总结低影响开发背景下产业园的工业区、生态住区以及水绿系统的规划特点,最终探索出适宜山地城市发展的低影响开发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社会中,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高,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建筑物建设的密度日渐增大,紧随而来的就是城市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洪水、台风、泥石流、雾霾等极端问题在近些年来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而,为了进一步保证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友好相处,景观生态学下城市生态公园的相关规划设计与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在占地面积十分有限的城市中,生态公园的建设将会给整个城市带来大片的绿化土地,这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李勤  孟海 《工业建筑》2011,(Z1):1-5
城市生态住区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建筑、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寻求生态小区的定义,阐明了绿色住区产生的根源、内涵,探索了生态住区生态环境开发的途径,并从住区的外部环境、内部整体环境以及住宅环境的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规划设计提出了几点新的设想,探索一种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生态小区类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土地的不合理地使用和开发导致了湖泊的污染和减少,生态环境遭受到很严重的破坏,使人们迫切地渴望在城市中能寻找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更加地贴近自然。本文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针对当前人们对生态自然和美的追求心理以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现状,综合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归纳对比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来探索生态理念下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在保护和建设传统水域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物种的和谐性与多样性,使生态资源服务于整体自然环境,同时注重其设计的美感,吸引更多市民的驻足和游玩,为城市的文化和建设添彩。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1)
现代社会,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被开发与利用,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因此,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建立一个生态城市,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就城市土地、空气质量、水资源管理三个方面对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8.
城市目前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人类如果违背生态学规律 ,就会失去协调 ,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与深远意义 ,提出了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中 ,综合多方面因素 ,朝生态城市方向发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3,(1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将保护生态坏境与低碳经济的观念融入到当前的城市规划中,努力将城市建设成与生态环境共生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由此可见,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对生态城市的涵义与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探讨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最后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及规划指标体系。文章认为,我们应该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结合生态思想、低碳经济理念,建设适合人们居住的人工环境,使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更加完善,实现我国城市、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和城市房地产开发利用是一个整体,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再开发过程中,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前提,采取一定措施,合理布局,使城市房地产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达到有机统一。一、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城市土地的生态经济效益由于城市土地的利用价值主要受所处的位置环境条件影响,土地的区位不同,地块的开发程序和基础设施不同、生态环境的质量不同,相应地块房地产项目的聚集效应和获得的收益也不同,从而影响土地利用价值,因此,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就是对城市土地的使用、收益和保护的综合考虑,包括控制城市用地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