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华中建筑》2021,39(7)
现有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多为类型研究,且以定性研究居多。该文利用空间句法为理论基础,运用Depthmap软件对大贺庄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通过对其整合度、控制值、深度值、选择值进行量化解析,首先从整体结构方面来解析大贺庄村的空间结构特征,其次将古村和新村范围内公共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大贺庄村在村落发展过程中,公共空间的拓扑中心由古村转移到新村内,传统空间肌理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损坏,同时本地传统风貌特色由于新村建设也遭到破坏,但古村内公共空间结构仍然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诺邓古村为例,通过对特征空间、建筑空间和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的解析诠释,探讨了山地型景观村落独特的空间形态特征,为现代城镇规划选址、建筑设计、古村开发保护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广府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是村落自然环境和村民生活变迁的镜像,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但随着城市化发展,曾经充满活力的村落公共空间日渐式微,面临一系列凋亡、重构危机。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认知和特征分析是其活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该文通过对广府传统村落深井古村的实地调研,借助空间句法的语言途径,通过地图模型对该村的公共空间进行整合度、街网密度、选择度等要素计算,详细剖析其背后的空间特征与句法意义,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出细致化、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本研究选取广州增城地区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增城地区19个传统村落的形态属性数据库。将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数据库的数据以数字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绘制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图。综合googleearth航拍图、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状调研,对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形成最终结论。本研究是一种以新方法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尝试,研究结论对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从区域层面保护传统村落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作为承接城镇化进程与历史遗存保护的双重载体,如何在保护古村原真性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刺激村落经济增长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问题。该文以山西省阳泉市小河村为例,意图通过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对村落现状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切实的数据为村落的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意见,并从可达性、穿行度、协同度等多方面对原有村落空间与规划后村落空间进行多尺度对比,评价空间句法在规划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是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是一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综合分析了燕坊古村源远流长的历史,通过对其依山就势的村落形态和纵横错落的街巷格局进行阐述,展现了古村独特的空间形态。文章最后述详细探讨了古村宗族祠堂、传统民居,以及入口门坊的建筑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建筑》2020,(2)
清末以后的闽南侨乡社会深受安全问题困扰,对防御功能的需求尤为突出。有别于防御性鲜明的聚落民居,闽南侨乡的防御功能与日常生产生活空间紧密结合,具有一定隐蔽性,其防御性空间设计体系有待系统梳理。文章以闽南著名侨乡檀林古村为例,从"村落—组团—单体建筑"三个层级系统解析村落防御性空间特征,并结合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尝试探讨闽南侨乡聚落防御性空间设计的特征及创造性,以期为闽南地区传统聚落的价值判定、村落保护研究及实践、安居工程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在研究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组成及其满族文化活动关联性方面,相比其他理论方法存在一定优势,借鉴比尔·希利尔等学者提出的空间形态结构的量化分析方法,对吉林省满族传统村落进行空间组成划分,建立空间结构分析的轴线模型,深入剖析满族传统村落的空间构成与空间使用状况。本研究采用空间句法及Arcgis开发工具,以鹿圈子村为例,对满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布局进行模型化研究,通过集成度、选择度及可理解度等相关变量的分析数值和表格,结合现场调研观测,得出村落的空间主要特征,以更明确解释村落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选取黄土高原地区陕北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基础,明确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基础特征,提取 与村落空间形态密切相关的八个特征项,借助 SPSS19.0 分析其相互关联度,得出该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各相关特征与地形地貌关系 最密切的结论。基于此,以村落所处地形地貌为划分依据,将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为河谷川地型、坡麓台地型、梁顶坡地型 三类,分别对其空间形态的五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归纳其空间形态特征,并探析清涧河流域地域环境特征与村落空间形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是地域特色文化和乡土建筑风貌的重要载体,其空间形态是人与地域环境长期互动交融的结果。湘西地区自然资源丰厚、民族文化多元,选取湘西地区传统村落为样本,基于ArcGIS空间分析、空间类型分析等,提炼分析湘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和普适性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解析村落山、水、林、田、宅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空间组织和建筑群体组团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湘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在地性表达模式,构建空间形态特征图谱,深化对传统村落的认识,为传统村落在地性保护与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传统街巷作为支撑村落形态"骨架",既是遗产的物质载体,又是一种文化空间.文章以太行山区平定州的上董寨村、宋家庄村、下马郡头村和西锁簧村四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类型分析、空间尺度量化等方法,对街巷的生成原因、平面形态、比例尺度、界面特征等进行分析,揭示了太行山区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内在的地域性特征,以期有效传承与保护传统村落的原生性特色,使地域性空间特色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复杂性的描述多基于主观判断,而缺乏从客观角度的认知与评测方法,因此难于量化村落整体形态的复杂程度及判断哪些空间会对其造成影响。本研究以京西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形理论的计盒维数法,分别对村落外部空间中不同类型空间的分维值进行计算,并通过比较分析证明了空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形态对传统村落的复杂性起到主要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膨胀与蚕食"的画像处理技术,依次提取不同尺度规模的公共空间并逐步进行解析与统计,以此明确了9.8m×9.8m以上的空间对北京传统村落形态的复杂性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并进一步揭示了传统村落的形成类型与其空间形态复杂性的影响要素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在今后的保护规划中不仅要维持村落"形"的特征,更要延续"形"与"型"的对应关系及其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谢佳  刘伟丞 《四川建筑》2007,27(2):65-67
传统村落作为聚落初始原型的一种聚落类型,研究其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文中从特定的历史阶段、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村落风水格局、建筑样式、装饰特点等方面阐述江西省吉安市渼陂古村的建筑空间形态及艺术特色,并对其保护利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是历史与时代的产物,其保护与更新规划通常涉及到对空间形态的研究。本文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池江镇杨梅村为研究对象,以村落的人文历史与物质空间为背景,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提取杨梅村的空间形态要素,并且基于空间句法与分形理论,运用ArcGIS和DepthMap软件对杨梅村的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获取村落整体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将村落现状的空间形态与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在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上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以期为新时代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可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社区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作为兼具独特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涵的乡村社区,传统村落内部的社群结构愈加动态化和复杂化,对不同活力空间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复杂。文章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东村古村为研究对象,综合通过访谈调查、概念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古村保护及活力空间发展现状问题的挖掘和梳理,以社群理论视角分析不同社群的行为活动、空间诉求等特征,并与村落现状空间特点进行关联分析,提出不同社群主体对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空间具有不同的影响结果。最后从产业经济活力、社会文化活力、公共空间活力三方面提出东村古村活力空间营造的发展路径,为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中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以"古苗疆走廊"中的报京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村落空间格局进行量化分析,以探求空间形态与村民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方法及思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庐陵古村街巷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从街巷格局、界面特征、尺度和比例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庐陵古村街巷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传统街巷空间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空间形态是村落地域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破坏了村落空间形态的原真性,导致村落空间无序化发展,村落脉络断裂。村落空间形态的优化与延续,成为未来乡村规划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空间形态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城市或传统村落,却忽视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受到破坏的村落;研究方法也都多以定性及粗略的几何测度为主,没有真正深入到村落与周围环境的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研究中。通过采集40个村落样本的几何信息,基于分形理论提取三个空间尺度的平面几何图形,对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并深入探究村落形态的量化特征及空间形态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空间形态研究拓展到普遍存在的村落中,有效促进南宁市整体村落空间格局的优化与延续,为其未来的乡村空间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经济后发且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其实,以期未来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乡村建设与规划。  相似文献   

19.
浙江黄岩乌岩古村传统村落空间结构与家族社会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构浙江黄岩乌岩古村传统村落三维空间模型,计算建筑、院落及街巷空间的高程、距离、面积和宽度等空间量化因子;对应调查村落的家族辈分、房族地位和家族主要活动等内容,定量研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与家族社会之间的关联性,为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福建西部(简称闽西)因客家的聚居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是在客家文化和闽西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所形成的物质空间,对其进行研究可填补福建传统村落区域群体类型的研究空白,并促进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区域保护与利用。【方法】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空间分维值和边界形状指数2种空间形态分析方法,通过民居类型、地形坡度、海拔高度、河流特征、村落空间、村落形态等村落特征信息,对闽西138个客家传统村落进行群体性研究。【结果】发现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呈现地理空间分异状态。并从3个方面进一步揭示客家文化与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关联性:村落对自然环境空间的被动适应体现了迁徙属性;村落空间的高致密化体现了移垦属性;村落形态的强凝聚性体现了宗族属性。【结论】揭示了客家文化影响下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形成逻辑,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推动福建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区域群体保护的发展,并构建一个均衡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