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毛东阳 《云南建筑》2012,(5):117-120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意境赋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灵魂。文章结合园林美的知识,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概念、文化内涵、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为例,梳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智慧所体现的生态观,结合景观格局理论对古典园林理水的生态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初步研究发现:(1)古典园林理水的生态观体现在水的选址、水形设计以及周边配置各个方面;(2)古典园林水系的整体观展现了不同水体斑块在空间布局和连接上的景观格局特征,对生物的迁徙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3)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可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中水系的连接度、曲度、廊道宽度等进行量化比对分析。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古典园林的生态功能分析,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特色的生态园林建设,并为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智慧的进一步量化研究和中国园林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娜 《山西建筑》2009,35(2):349-351
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通过苏州园林,研究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中国园林走向世界的方式,指出中国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应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寺庙园林虽同属于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却不同于古典文人园林,寺庙园林更讲究禅意和佛教典故。通过对潭柘寺的人文溯源,所地理位置、空间布局及园林设计手法分析,表明了古典寺庙园林的这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一。从园林的建筑风格看,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6.
董丽  郝培尧  胡晔  曹麟 《景观设计》2020,(1):117-121
引言中国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古典园林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瑰宝,而植物景观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植物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与古典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不同于西方园林的规则式植物景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看似随意杂乱,实则独具匠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以自然美、外在美和意趣美使古典园林更加富有魅力。自然美园林是为了弥补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自然景观。中国古人受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希望在园林中打造天人和谐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由我国著名的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编著的《中国古园林》一书,收集中国古典园林160余处,共七大类,即:皇家王府园林、宅第园林、坛庙祠馆园林、书院书楼园林、寺观园林、陵墓园林、山水胜景园林。书中详尽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各古典园林构成要素在园林中的作用。书中所选各古典园林均有简明文字介绍并配有精美的图片和部分平立面图。本书观点新,范围广,是近来介绍中国园林中的又一力作。《中国古园林》  相似文献   

8.
王菲菲 《山西建筑》2010,36(21):352-353
论述了意境概念的产生,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的特点,以及产生意境美的中国古典哲学根源和具体表现,论证了意境之美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其他园林体系的突出特点,是最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中国古典园林精神。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
该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元素和景观特点与钟孺乾的绘画迹象论概念相联系,分析"迹"与"象"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和运用,以及传统绘画迹象论与中国古典园林间的耦合关系,希望借此提高大众对迹象论和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也为造园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中国的古典园林与西方国家不同,在东方这颗璀璨明珠上更具有一番风味,让众多游人叹为观止,更多的是,中国园林是凝聚中国智慧的结晶。当然,我国的游客在观赏的时候,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欣赏中国园林的别具一格。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国的古典园林的艺术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加深刻地去了解古典园林的艺术设计,同时,也为众多的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者和当今时代需要进行古典园林的设计者提供更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董雅  夏婷 《建筑与文化》2016,(8):196-197
中国宋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造就了一场文化与美学精神的艺术盛宴。绘画与造园作为自古一同发展的艺术形式,在宋代背景下,突破了视觉的表层,上升到精神的高度,对“意”与“境”拥有独特的解读与追求。研究首先从宋代意识形态所产生的“意”与“境”的视角展开,对其影响的绘画与造园进行分析。然后,分别从三方面论述了宋代绘画之“意”与造园之“境”。最终,阐明“意、境、心”三方面对宋代绘画与造园的重要作用,以此观念为范本,重新审视、启迪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12.
夏舒婷  严敏  李早  成庚  杨箫 《中国园林》2024,40(2):138-144
竹洲吴氏园亭是南宋文人吴儆的私家园林,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由于宋代徽州园林的遗存较少,个案研究有所局限,因而园林文献记载成为研究宋代徽州园林的重要来源。以吴儆所写园记《竹洲记》为引,结合县志、文集等历史资料,首先考证并推断吴氏园亭的位置;再结合园记中的园林记述,提炼建筑、植物等造园要素及园林活动信息;进而推衍吴氏园亭的空间布局,得出空间结构拓扑图;最后,总结竹洲吴氏园亭的功能、流线,分析造园特征,还原文人造园的思想与手法。研究表明,竹洲吴氏园亭是宋代徽州文人园林的代表,扩充了江南造园史中宋代园林的研究案例,丰富了徽州园林的研究内容,为徽州园林案例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福州宋代古典园林公共活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烨宇 《南方建筑》2018,(4):107-110
在我国,公共活动始终伴随着古典园林发展的过程,它生动展现了当时的民俗文化。宋代是园林公共活动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福州古典园林公共活动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较突出,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和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福州宋代古典园林公共活动内容及其社会影响,可得出结论:福州宋代古典园林的公共活动与当地节日风俗紧密相关,体现了福州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外来文化的融合,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交流,使得社会风气更加平等、开放、自由,对于宋代福州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园林活动是中国园林文化空间整 体性的主要一环,影响甚至决定着园林空 间布局和意境凝练,因此研究活动与空间 的耦合关联,对理解中国园林内在形成机 制、丰富古典园林营建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史的蓬发期,大量宋 画直观地反映了园林空间和园林活动共存 场景,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以宋 画为研究素材,引入图文互证的研究方法, 梳理出文会雅集、园内栖居、山水游赏、时 节活动4种园林活动类型,从活动参与的主 体入手,分析相应活动空间所具有的最突 出的园林要素,及其所营造的整体空间范 围、空间性质,总结出园林活动与园林空间 的关系,从而为当代历史景观的文化内涵 保护以及园林活动与空间氛围的营造提供 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已有造园的方法。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在秦、汉时期。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盛在隋、唐时期。堆山叠石艺术的高潮、宫苑南北争丽在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造园高峰在明、清时期。中国造园艺术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世界造园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丰富了世界园林艺术的内容,受到国内外建筑和园林研究者的重视。要保护和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造园艺术的珍贵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已有造园的方法。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在秦、汉时期。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盛在隋、唐时期。堆山叠石艺术的高潮、宫苑南北争丽在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造园高峰在明、清时期。中国造园艺术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世界造园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丰富了世界园林艺术的内容,受到国内外建筑和园林研究者的重视,要保护和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李易  丁楠 《建筑知识》2014,(8):31-31
宋代到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园林艺术从全盛到成熟再到逐渐衰落。这一时期的政治逐渐专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文人的审美和市民阶层的趣味并存,它们对绘画进而对园林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叙述了各时期的风格特征和产生的背景原因。  相似文献   

18.
罗哲文 《古建园林技术》1984,(3):21-24转12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已有造园的方法。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在秦、汉时期。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盛在隋、唐时期。堆山叠石艺术的高潮、宫苑南北争丽在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造园高峰在明、清时期。中国造园艺术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世界造园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丰富了世界园林艺术的内容,受到国内外建筑和园林研究者的重视,要保护和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两宋园林中方池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沁星 《中国园林》2012,28(4):73-76
通过考察遗存的宋代文献典籍和宋代绘画,指出方池和直线形的池岸是两宋皇家园林理水的常见形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理水手法受到宋代流行的风水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并和曲水流觞一样具有悠久的传统 值得注意的是,方池理水在两宋私家造园活动中也非常流行,反映宋人的理学思考背景,形成了独特的方池欣赏文化.两宋园林中方池的欣赏趣味向外传播,影响了朝鲜半岛的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20.
唐代衙署园林--崇州罨画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嵘  侯维 《中国园林》2004,20(10):11-18
考证崇州罨画池从唐代衙暑园林--东亭,至两宋时期的罨画池,以及明清以后增建陆游祠和文庙的历史沿革,首次确认了罨画池的开凿年代,并证明历史上西湖、东湖、罨画池实为一物.分析了罨画池的发展过程及其造园艺术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