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新设立的本科专业,文章从专业发展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两方面解读专业发展基本要求,结合南京邮电大学自身特色,从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的结合点出发,指出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进而从专业基础知识、特色知识两个模块,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个层面架构专业课程体系初步框架,为相关院校该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
为探讨河南省2005—2017年经济—社会—环境耦合协调的演化趋势,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基础,选择2005、2010和2017年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协调度模型,测算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2005—2017年河南省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差异显著,社会进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协调度。从时间上看,河南省城市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较慢,仅有少数城市由于内部发展失衡导致协调度降低;从空间上看,耦合协调度分为五个等级,郑州市等级最高,依次排列,耦合协调度呈现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包围结构,总体呈现"中高周低"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3.
厘清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具有科学参考意义。研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剖析了1980年—2010年成都平原"林盘"聚落时空演变特征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乡村聚落空间总体上呈现小规模、无序化、集聚化的格局特征,传统聚落空间分布对农田、河流等生产要素的依存度较高,而现代聚落空间分布对道路交通以及区位关系的依存度较高;(2)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分析,区位条件对乡村聚落形态演变影响最为显著,社会经济次之;(3)乡村聚落空间演变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时空序列上各影响因子作用不同。以期为乡村规划与聚落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24个城市为例,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和2016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对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时空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景区分布的热点区和冷点区具有明显的时空继承性,且热点、冷点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地理邻近效应突出;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呈现不同结构模式,分别为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旅游景区的整体时空分布均衡程度不断增加,但区域内部差异显著:中游地区的旅游景区时空分布趋于均衡,下游和上游地区则呈现集中态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稟赋、品牌塑造、创新意识等内在驱动力以及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交通建设等外在驱动力。最后,提出了景区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陕西省雷电地闪次数的时空分布以及雷电流幅值的变化特征,为防雷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根据陕西省2012-2017年雷电定位系统监测的相关数据对该地区雷电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为了了解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影响因素,采用MODELS语言结合ATP软件,进行了感应雷过电压影响因素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地闪2017年约有21万余次落雷,整体呈现南北部地闪密度高,中部地闪密度低的趋势;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7、8月,中值电流为32 kA,雷电流幅值在16~40 kA的比例较大;感应雷过电压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雷击点位置和杆塔高度也对感应雷过电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工业建筑》2021,51(5):173-180
在构建建筑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我国各省份为研究单元,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我国各省建筑业与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度,并结合ArcGIS 10.5对我国各省建筑业与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1—2017年间,我国建筑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总体上可划分为3大类型,区域间差异显著,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型省份数量较多。建筑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省间发展不均衡,区域极化效应明显,总体上呈现出沿海省份高于内陆省份的空间格局特征;建筑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省间存在一定差异,处于"多极"向"面状"发展阶段,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整体上,建筑业与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级协调水平,总体协同发展效应有增强趋势,空间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
利用1961—2012年东北地区霾日数统计资料,对东北地区霾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利用EOF分解对霾日数进行了分型讨论。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61—2012年霾日数虽然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霾日数在20世纪60—70年代较多,80年代之后下降;霾日数的月、季分布总体是春季霾日数最多,冬季次之,随后是夏季,秋季最少;EOF分析的第一模态主要表达了东北地区霾日数为80年代之前显著上升,80年代开始突然下降;1961—2012年大部分区域霾日数没有增加,且其中有约50%的区域呈现减少的趋势;霾日数的变化和分布与工农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呈现的减少趋势是由于独特的历史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江苏省290家4A级乡村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以大众点评网数据为数据源。首先建立景点热度评估模型对各景点的网络评价值进行评估;其次用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热点分析方法探讨江苏省乡村旅游时空差异及演变特征;最后探讨乡村旅游时空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序上看,2012—2018年,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热度逐年上涨,但空间差异显著并呈扩大趋势;(2)从空间结构演变上看,江苏省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经历了"单核—双核—三核"的演变过程,热度的扩散趋势为"南—西北—东北";(3)从热点空间分布来看,冷热格局地域间变化明显,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4)从热点景点类型来看,江苏省乡村旅游类型正逐步从农业观光转向休闲度假,游客的消费方式逐渐偏向休闲度假;(5)江苏省乡村旅游热度的空间差异是人均GDP、城市化率、铁路客运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存在明显的强度差异,与铁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及A级旅游景区数量相关性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 2010~2018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应用探索性空间回归(ESDA)方法,分析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房租收入比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10~2018 年,房租收入比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分布格局,高-高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低-低型主要分布在安徽西北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的周边城市逐渐由“高-低” 演化成“低-低” 型,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城市经济实力、社会因素、城市活力是影响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时空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房地产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对房租收入比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
在考察我国甲壳类商品相关贸易数据基础上,从进口量和出口量、进口额和出口额和进出口均价的角度,研究我国甲壳类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变动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甲壳类进出口总体呈现长期、高速增长态势,且波动幅度高于世界甲壳类商品贸易波动幅度。1984—2009年期间,中国甲壳类商品进口、出口均价整体变化程度不大;自2010年之后,进出口均价增速较快,最高价格都出现在2014年,而2015年又有小幅下降。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外部经济贸易环境、主要出口市场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等是影响中国甲壳类商品贸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载体。作为从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出来的新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体系在实现建构、评估与优化方面具有紧迫性与重要性。基于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与评析,文章针对济南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情况展开跟踪调查与分析,总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专业发展模式与机制,提出课程体系优化的框架性策略,以期对相关院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其专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课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一直存在。西部地区地方院校基于地理学背景开设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往往面临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思考。从学生自身层面反馈问题与建议,能更好修正自上而下教学改革的局限性。文章以南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结合本科生调查问卷分析,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课程内容、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2012年教育部新设置的专业,其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设置仍没有成熟的准则。文章以宿迁学院为例,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宿迁学院转型发展的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求两方面明确宿迁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提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路径,推进新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曹传新 《规划师》2012,28(5):30-35
我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面临新一轮修编。加强可实施性是当前修编面临的核心问题。省域空间的发展趋势、省级政府的规划需求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权定位是规划技术体系与内容构架创新的主要出发点。从规划编制内容看,应突出统筹省域空间布局,强化可持续开发省域空间资源及协调省际空间关系。从规划实施路径看,应从突出建议指导事权角度,为省政府重大战略与相关专业部门提出空间建议、为基层规划主管部门提出政策指导;应从突出审批管理事权角度,为省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和分区分类的空间管理提供法定依据。吉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强调从宏观抽象分区策略走向可实施的次区域指引,从结构网络制式走向区域空间管制,从城镇体系组织走向城镇区域协调,较系统地探索了面向实施的规划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乡村地区作为城乡规划管理较为薄弱的区域,在规划编制方法、规划落地实施等方面往往聚焦于单个村庄的编制,缺乏从区域层面审视乡村地区发展的实践探索,尤其是缺少统筹协调生态保护、土地利用等各要素的多规合一型规划,使得规划的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不足。浙江省杭州市从城乡融合、区域统筹的视角出发,编制面向区域层面与操作层面的郊野单元规划,在空间范围上实现了开发边界外乡村地区全覆盖,在规划类型上具有多类型、多层级特征,存量规划、实施性规划特色显著。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村庄规划体系,在规划内容方面更是体现了高效利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要求,尤其是促进了规划实施与规划编审程序深入对接,推动了城乡要素深度融合、城乡空间全域管控,是对乡村振兴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模式与技术方法的成功探索,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与规划表现技法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文章主要从课程与整体教学体系对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手绘能力、适应快速方案表达等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实践,以及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引发的思考,旨在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水平高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现行城乡规划体系难以应对苏南乡村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对人的需求、乡村及农业的认识存在偏差。从“以人为本”、服务型农业发展和政策制度等方面,探究苏南乡村的创新发展途径,并据此改进苏南城乡规划体系。首先,编制体系改进包括城镇体系规划的空间要素完善、总体规划的空间覆盖与管制优化、详细规划的控制创新等,并进一步总结了苏南乡村规划的新范式;其次,法规和行政体系更为人性化和适应市场经济,以服务和规范苏南乡村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高校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的宏观角度出发,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通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聚集因素、文化因素、规划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建设运作六大综合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高校空间布局的战略构想,以期为规划鳊制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规划实践中,项目策划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项目策划的理论、方法及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城乡规划中的项目策划是从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中探寻地方特质,并通过制定能够整合、激发地方发展潜力的行动计划,在城乡规划的整体框架内为地方发展确定比较清晰的方向和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其目的是构建项目策划平台,以项目开发为契机,挖掘地方特质,提升地方品质,推动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