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换热器扰流强化换热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螺旋扭带式扰流强化换热装置,并对该装置的关键部件--十字固定支架和螺旋扭带进行了受力分析,获得了两部件内的应力和位移分布,证实两部件具有足够的强度,能保证装置稳定可靠地长期运行.实际应用表明,该装置能有效改善换热效果,显著提高主机的能效比.  相似文献   

2.
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运行过程中会在循环水系统的换热管内产生积垢现象,降低传热效率。目前,循环水系统主要采用传统的化学、物理方法阻垢除垢,但存在停机、污染、腐蚀等缺点;介绍了清洗球自动清洗和螺旋纽带阻垢强化换热等阻垢除垢新技术,这些新技术能实现在线阻垢和除垢,无污染,能提高中央空调冷水机组的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8)
提升油田注汽锅炉系统运行效率,降低注汽吨汽能耗和稠油开采成本,已成为各稠油开发管理区块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而注汽锅炉水质质量不仅影响到整个注汽锅炉系统的运行效率,还会影响到注汽锅炉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利用注汽锅炉给水磁化节能装置对经过软化处理的锅炉给水再进行磁化处理,降低锅炉给水汽化潜热,通过除垢、阻垢,提高锅炉传热效率,实现节能降耗。介绍了节能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以及现场应用情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实践证明,该节能装置利用外加磁场的方法实现注汽锅炉系统节能,同时由于磁化节能装置具有除垢、阻垢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炉水系统的传热效果,节约了燃料用量,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无干扰地热能供暖项目(三期)一标段枫溪美郡工程为依托,在分析地热能交换原理的基础上,对中深层无干扰地热能能量交换装置从取热装置、换热管安装装置优化展开研究.采用优化后的门式支架换热管安装装置,与传统安装方式相较,提高了中深层无干扰地热能地热井内HDPE换热管安装质量、安装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及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可为类似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某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诊断,分析得出:水源热泵主机选型、水泵选型、水系统中补水定压装置的设定、排气装置安装均严重影响了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对本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种不同改造意见,为今后湖水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诊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海英 《山西建筑》2012,38(29):156-157
对地源热泵技术在苏州火车站改造工程北站房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分别阐述了土壤热物性测试及图纸设计、地埋管换热井施工、机房热泵系统设备安装、室内空调末端系统安装等方面操作要点,并总结了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两种装置中的流场及温度场,并与工程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渐变断面设计方式,烟气在换热面上分布更均匀,更有利于强化换热,阻力更小,节省材料和空间。实际应用表明该流动方式可有效降低噪声。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污水源热泵工程中,换热器外侧流速较低是影响聚合物换热器使用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聚合物换热器的结构,提出了具体的使用流程,安装方式及采用曝气强化换热的方式解决换热器外侧流速较低的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对于强化换热效果进行了分析及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换热器实际使用时外侧流速对换热影响较大,流速越高,换热效果越好。此类换热器应尽量使用曝气强化换热方式。采用曝气强化换热后,其换热量明显提升,可达到500~550 W/m2。  相似文献   

9.
在冷水机组换热管胶球清洗的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解决换热铜管直径、混合布管、胶球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也要科学地选择使装置高效运行的方法。通过剖析胶球清洗效果各关键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换热管清洗效率和应用质量为考察指标,重点研究了胶球清洗装置与冷水机组的适配性,提出了冷水机组同品牌胶球清洗装置的解决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阐述,论证了本文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王松松  刘光远  杨卫波 《山西建筑》2011,37(24):112-113
通过搭建模型试验台对地下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热泵系统不同运行模式以及不同进口温度对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工程实践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冷水机组干式蒸发器通常采用内螺纹强化传热管,由于内螺纹管的几何结构比光滑管复杂,故很难准确预测制冷工质在内螺纹管内的局部沸腾换热特征。对于干式蒸发器的设计,必须要知道在设计工况下的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因此本文采用两种换热模型,对比分析R134a在内螺纹管内的沸腾换热特性,从而为R134a冷水机组干式蒸发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研究表明,这两种换热模型的计算结果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而RinYun模型可以用来计算不同干度区域的局部沸腾换热系数,且该模型考虑的影响因子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江河水流和水质特点,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水下高效换热盘管装置。对换热盘管材料的选择、换热盘管布置形式和如何设计清除浮屑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测试换热盘管在不同江水流速、不同盘管内水流速度、不同换热工况和不同管径条件下的换热性能对比,设计出了合理的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莱空调冷热源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了大温差变流量冷水机组、大温差定流量带部分热回收土壤源热泵机组与锅炉的组合;大温差变流量减少了运行能耗;土壤源热泵机组利用土壤的蓄放热来制冷制热,使用了可再生能源且具有较好的节能性.该系统设计的容量不同、形式不同的冷、热、热泵机组可提供多种运行组合来适应夜间及过渡季的部分负荷,使...  相似文献   

14.
地层热物性原位测试方法及仪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层热物性参数是影响地源热泵地下热交换管长度的主要因素。对于大型的垂直埋管热泵系统。需进行现场地层热物性原位测试。可以得到较准的钻孔的地层平均导热系数和钻孔的热阻。BTR-4000型地层热物性原位测试仪为准确设计地源热泵地下埋管长度提供了一种手段。经测试应用,对于垂直埋管地下换热器而言。圆柱源模型比线热源模型的分析解更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和更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个工程实例的冷水机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污垢对冷水机组造成了热阻增加,接热效果变差,制冷量减少以及制冷效率下降等严重后果,并推算出机组由此所带来的运行费用的增加。运行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对机组加强清洗保养工作,以提高机组的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工程地处湖南省益阳市,包括48栋住宅和1栋办公楼。在对建筑冷负荷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3种夏季空调方案,分别以螺杆式制冷机组、风冷热泵和直燃式溴化锂冷水机组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通过对方案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进行分析,得出螺杆式制冷机组适合作为本工程的冷源。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可使用水冷冷水机组同时实现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的集中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该机组夏季可利用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系数高的特点而冬季又能以热泵方式工作。初步分析表明在中南部地区其全年能耗低于空气源热泵机组。  相似文献   

18.
结合酒店的空调能耗状况及冷热负荷特点,对酒店空调采用冷水机组冷凝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以某五星级酒店空调工程为例,介绍了其空调热回收系统的优化设计。增大了热回收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同时采取热水罐串级连接,对水温进行分层,有效地实现了热水的梯级利用及顺序利用。经分析,该优化系统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冷水机组的冷凝热,更加节能,而且供水温度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finite time thermodynamic model of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driven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or with losses of external heat transfer, Joulean heat inside the thermoelectric device and the heat leakage through the thermoelectric couple leg,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effects of generator heat source temperature and refrigerator cooling temperatur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ed system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finite time thermodynamics and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For a fixed total heat transfer surface area of four heat exchangers, the allocations of the heat transfer surface area among the four heat exchangers are optimised for maximising cooling load and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at different source temperature of the combined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or device, respectively. For a fixed total number of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the ratio of number of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i.e. the number of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of the generator to that of the whole device is also optimised for maximising cooling load and the COP at different source temperature of the combined device, respectively. The change features of four design variables, i.e. the ratio of number of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surface area ratio, the generator heat transfer surface area ratio and the refrigerator heat transfer surface area ratio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Moreover, optimum working electrical currents for maximum cooling load and COP at different total number of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and different total heat transfer area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