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为研究连拱隧道开挖施工对近距离既有建筑桩基的影响,结合重庆市某连拱隧道建设工程,通过数值分析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连拱隧道在不同开挖工序下其自身的位移沉降以及对周边建筑桩基的影响,优化施工工序。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4种典型施工工况下,隧道右洞比左洞滞后40 m开挖这一工况既不增加先行洞位移和既有桩基位移,又能比设计方案提升近一倍的开挖进度。该计算结果可以有效地优化该连拱隧道开挖设计,对于指导施工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地铁新建线路近接既有浅埋隧道与高层建筑桩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文章以重庆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渝中区连接隧道为背景,该隧道下穿华夏银行段距离建筑物桩基距离为3.83 m,空间距离非常接近,两者相互影响较大,同时该隧道与其下方的轨道交通六号线近接,间距约为2.5 m,三构筑物空间近接。建立隧道的开挖数值模拟为方法,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及桩基位移、隧道及轨道交通六号线衬砌内力的变化,同时详细分析了桩基位移随隧道开挖的变化规律,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监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践,对连拱隧道施工中边坡变形进行相关监测,分析连拱隧道边坡三维变形随时间变化规律、空间分布规律及不同开挖工序引起的边坡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 边坡位移三维特征明显;(2) 边坡位移受隧道开挖扰动影响大;(3) 左、右洞上台阶开挖对边坡变形影响较大,为边坡变形控制的关键点;(4) 左洞上台阶和右洞下台阶开挖对边坡纵向的影响范围约为隧道跨度的2倍,右洞上台阶及左洞下台阶的影响范围约为隧道跨度的1/2.这些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连拱隧道边坡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虎跳峡金沙江大桥丽江岸主塔基坑采取分级放坡开挖,临近基坑右侧便道干扰基坑放坡,为保证开挖稳定,主墩右侧与小里程边均设置有抗滑桩。其中主墩右侧桩板墙距承台6~10m,沿进场道路边布置,间距6m,共8根,桩长22,25,27m不等;主墩小里程侧抗滑桩距离主墩承台边约15m,间距6m共11根,桩长均为30m。所有桩基均为2m×2. 5m方桩。护壁混凝土厚度20cm,护壁混凝土采用C20快硬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月19日,随着锚碇散索鞍支墩散索鞍底板区混凝土浇筑完成,由湖南路桥承建的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桥Al标锚碇胜利完工。混凝土体积达16万多方的锚碇完工与2016年1月15日的索塔胜利封顶,标志着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桥这一关键控制性工程工序发生重大转换,由下部构造施工转换为上部构造施工,为实现全桥2017年底建成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城市地铁新建隧道近接既有高层建筑桩基群,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文章以重庆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渝中区连接隧道为背景,该隧道直接下穿筷子街65~#大楼,大楼桩基础底部距离隧道初期支护拱顶18.5 m,且直接位于隧道顶部,两者相互影响较大。建立隧道的开挖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及桩基位移、隧道衬砌内力的变化,同时详细分析了桩顶沉降随隧道开挖的变化规律,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监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工基础》2020,(2):185-189
重力锚锚碇基坑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是桥梁安全施工与运营的关键问题。以云南大永高速公路涛源金沙江大桥重力锚锚碇边坡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调查与地质钻孔资料,通过有限元方法、极限平衡理论与Newmark法分析,评价了分级开挖与地震作用下锚碇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分级开挖过程中边坡潜在滑动面由坡体后部逐渐前移,地震作用下永久位移分为线性增长区、加速发展区与破坏失稳区,锚碇边坡在Ⅷ—Ⅸ度地震下极易失稳;预应力锚索与锚杆加固能大大提高边坡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胡永胜 《山西建筑》2012,38(19):187-189
结合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平遥—榆社段宝塔山隧道的施工,介绍了隧道施工中进洞施工及边坡防护、管棚注浆加固施工与施工方法、洞身开挖工艺和方法、型钢钢架施工工艺、喷锚支护等关键施工技术,为类似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虎跳峡地下立交隧道断面大、变截面多,且洞内分岔匝道支洞属国内首例。该工程超大断面隧道截面最大外凸处开挖跨度达28.96m,拱顶呈扁平状,施工时易引起围岩松弛失稳、坍塌。为确保隧道开挖安全及按进度完成施工,采用右侧壁导坑先行后中导洞开挖的方法,对超大断面Ⅳ级围岩进行加强支护。相比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工期减少50d,大幅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分析监测数据,表明此工法切实可行,能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城市隧道下穿回填土上方的既有市政道路,类似工程目前国内尚不多见。以重庆市区内的曾家岩大桥北线隧道下穿回填区上方的主干道路为依托,设计采取双层初支、超前支护、仰拱桩基和CD法开挖等技术措施。通过现场监测地层变形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得出了采用CD法开挖回填土隧道有利于减小开挖跨度,降低施工风险,并采用超前支护等辅助措施改善了先行洞与后行洞的相互影响,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特大断面大跨度隧道围岩变形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结合广州龙头山双洞八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践,对特大断面大跨度隧道施工中围岩变形进行相关监测,分析变形随时间变化规律、不同开挖工序引起的纵向和径向空间围岩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特大断面大跨度隧道采用双侧壁导洞法施工,能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在特大断面大跨度隧道施工过程中,右导洞上台阶、左导洞下台阶以及核心土开挖对围岩变形影响较大,是施工主要控制点;特大断面大跨度隧道开挖的纵向影响距离大致为一倍洞径左右,与导洞跨度基本相同,为6~8 m;洞顶垂直向径向影响距离约为25 m,左导洞顶30°方向的径向影响距离约为15 m。该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特大断面大跨度隧道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金安金沙江大桥采用世界最大规模的隧道式锚碇,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采用不同的测量及监控方法,工作复杂,类似工程案例极少。以金安金沙江大桥锚碇测量及监控工作为依托,总结经验,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成恩  王定宝  谌业焜 《建筑》2020,(12):77-78
香丽高速公路虎跳峡金沙江大桥在上虎跳上游跨越金沙江,是香丽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位于虎跳峡景区内,桥位处河谷深切,山势陡峭,桥面距江面260米。桥位区域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地震烈度高,下游电站蓄水位高。大桥整体设计创新采用了独塔单跨地锚式悬索桥结构,所设计的766米跨径,已属目前世界上此类结构式桥梁中的最大跨径,滚轴式复合散索鞍结构在国内外大跨悬索桥上也是第一次采用。  相似文献   

14.
太(原)旧(关)高速公路北茹隧道为分离式双洞单向行驶长大隧道,单洞长2180m,净宽9.5m,净高5.0m,所穿越的岩层主要由砂质泥岩和砂岩组成。围岩稳定级别为~类,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全断面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为塑料防水板。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  相似文献   

15.
甘小江 《山西建筑》2013,(2):143-145
结合大尖山2号隧道出口和密马龙2号双线大桥0号台工程实践,对紧邻既有线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施工难点及在安全防护、隧道出洞、路基和桩基开挖等关键工序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隧道式锚洞的开挖施工,对悬索桥隧道式锚洞的施工技术作一简要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工程,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就隧道的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用强度折减法原理计算得到在左洞先挖和右洞先挖两种施工方法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并探讨了不同开挖顺序对隧道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坡体的安全系数随施工的进行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结论,以及对于偏压连拱隧道,先开挖靠边坡外侧的隧洞对边坡的稳定和隧道的安全更加有利.文章最后分析了边坡的破坏失稳机理,提出需加强观测以及采取一定加固措施的建议.其结论对隧道的施工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连拱隧道支护体系变形的现场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普通公路隧道相比,连拱隧道因隧道施工复杂,工序转换繁多,其变形特征更加复杂。结合某连拱隧道工程实践,在连拱隧道施工中对支护体系变形进行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分析连拱隧道支护体系变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不同开挖工序下支护体系变形特征。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台阶法施工,能较好地控制连拱隧道的变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右导洞上、下台阶开挖对支护变形影响较大,是隧道结构稳定性主要控制点;左洞上台阶和右洞下台阶开挖的纵向影响距离约为隧道跨度的2倍,右洞上台阶和左洞下台阶开挖的纵向影响距离大致为一倍隧道跨度。  相似文献   

19.
以连云港北固山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隧道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阐述了隧道右洞V级围岩条件下的开挖施工方法与施工工序,为同类条件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隧道进洞"零开挖"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提倡早进洞、晚出洞,以减少洞口开挖,将隧道洞口开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程度。卧虎山隧道右线出口地形坡度较缓,植被较好,根据原地形,地表注浆加固地层,经现场测量,洞口洞身上半部分无须开挖,仅对洞身下半部分进行掏槽挖出拱架安装空间,预留核心土体以抵抗掌子面前的土体压力并兼作套拱和管棚施工平台,从而充分利用了地形,实现小切口进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