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介绍了香丽高速虎跳峡金沙江大桥香格里拉岸隧道式锚碇1∶10缩尺模型试验过程。试验表明,在主缆拉力作用下,锚碇系统的变形以锚塞体携裹着围岩一起沿拉力方向移动,混凝土与围岩之间无相对滑动,后部1/3长度范围的围岩分担了不少于60%的主缆拉力,中隔墩岩体变形较大,锚碇总的变形和承载能力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马普托(Maputo)大桥是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市跨越马普托湾的第一座跨海大桥,大桥北侧(Maputo)侧锚碇为重力式锚碇,锚碇基底基岩为第三纪泥岩(半成岩)。通过现场承载力及摩阻力试验,研究了锚碇基底半成岩的地基承载力及基岩-混凝土胶结面的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锚碇基底半成岩承载力及摩阻力均满足设计取值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建大永二期涛源金沙江大桥属华丽高速公路大理连接线(丽江段)。桥位区域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位于程海-宾川活动断裂带,曾发生过多次地震活动。需要通过现场原位试验分析锚碇基底的承载性能和摩擦特性,以此验算锚碇的变形和抗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锚碇基坑各地层的载荷承载力基本值都远大于勘察设计值,各地层的剪切摩擦系数及粘聚力也都大于或等于勘察设计值,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大桥双壁钢围堰锚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的详细介绍,阐明了锚碇系统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及整个锚碇系统的施工工艺,为类似的锚碇系统设计与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对润扬大桥北锚碇地基基础进行运营期安全监控,针对其运营期存在的安全问题,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北锚碇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北锚碇变形监控的重点区域作为安排测点的依据,建立了安全监控模型作为北锚地基基础出现异常的报警判据,此外还确定了反演分析的重点力学参数等便于对异常情况出现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监控模型中采用二次以下多项式函数拟合索力与响应的关系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土工基础》2020,(2):185-189
重力锚锚碇基坑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是桥梁安全施工与运营的关键问题。以云南大永高速公路涛源金沙江大桥重力锚锚碇边坡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调查与地质钻孔资料,通过有限元方法、极限平衡理论与Newmark法分析,评价了分级开挖与地震作用下锚碇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分级开挖过程中边坡潜在滑动面由坡体后部逐渐前移,地震作用下永久位移分为线性增长区、加速发展区与破坏失稳区,锚碇边坡在Ⅷ—Ⅸ度地震下极易失稳;预应力锚索与锚杆加固能大大提高边坡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悬索桥锚碇结构2D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索桥锚碇是平衡悬索桥主缆力的重要构件.锚碇必须具有足够的抗滑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即在主缆力作用下,锚碇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江西赣州赣江大桥为主跨408米的地锚式悬索桥,其锚碇座落在弱风化粉砂质泥岩层面,这种岩层属于软岩,在饱和状态下强度下降极快.为此,为了满足不同控制水位下大桥安全,锚碇基础面设计了齿坎结构以增加其稳定性.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Marc程序对西锚碇基础和地基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锚碇在运营阶段荷载作用下周围介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分布规律,以及锚碇基础底部应力分布规律、齿坎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周围地层的塑性区发展趋势.计算表明,齿坎对于减少锚碇水平位移和提高锚碇安全度上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在应用软科学理论于岩土工程问题变形预测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润扬长江公路悬索大桥北锚碇基础所进行的施工变形监控与预测工作实践,在现场系统开展了对该处特深、特大型锚碇基坑变形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多步滚动预测研究,保证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及其环境维护。  相似文献   

9.
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东隧道式锚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东锚碇采用隧道式锚碇,是我国第一座建造在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互层分布的软质岩地质条件下的大跨径悬索桥隧道式锚碇。该文介绍隧道式锚碇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0):1615-1615
阳逻长江大桥一跨过江,南北各有一个锚碇,共同“拽”住大桥上2根重达1.5万吨的主钢索,承受整座大桥和桥上通行车辆的拉力。南锚碇工程是大桥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其基坑采用内径70 m、外径73 m、深61 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圆形深基坑,无论设计还是施工可借鉴的经验很少,从设计、施工到监控都需要很多技术突破。特别是它地处长江低漫滩,其水文地质复杂,距防洪大堤仅150 m。而南锚碇基坑要开挖45 m深,与长江水位形成40 m的落差,其施工难度之大,防洪风险之高,前所未有。根据计划,南锚碇工程今年汛前必须完成基坑封底等关键目标。…  相似文献   

1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7):1208-1208
隧道式锚碇悬索桥设计及控制技术该项技术是在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工程项目上实施的。其中,东岸隧道式锚碇是我国第一座建于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互层的软岩地层上的隧道锚碇基础。通过进行工程及水文地质场地条件的深入调查,山体地层介质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的室内与现场原位测试,实锚结构模型(1∶1.25)加载的现场试验,实桥和试验隧道锚碇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动态规划法来确定隧道锚碇总体安全度的分析技术、施工工艺技术和监控技术,在取得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东隧道锚碇技术进行设计优化。研究中,建立了三跨连续悬索桥施工监探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为三跨连续加劲钢箱梁悬索桥,主跨径600m。悬索桥锚碇承受主缆巨大反力,是悬索桥的关键部位。经综合分析桥址的地形、地貌、地质等自然条件及总体设计的要求等,经综合分析比较决定长江西岸侧采用三角形刚构重力式锚碇并介绍重力式锚碇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厦门海沧大桥东航道桥是我国建设中的第一座三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其锚碇结构新颖、受力合理、用材经济、外观宏伟。本文作者在大桥建设中曾撰文介绍过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的设计与结构特点。本文扼要补充施工要点及锚碇基坑开挖和边坡防护的设计要点等  相似文献   

14.
重庆鹅公岩大桥隧道锚碇围岩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设计采用悬索桥方案。东锚碇为隧道锚,布置在粉质砂岩和砂质泥岩互层岩体中,锚碇及围岩体的变形状态直接影响大桥的稳定和安全。为了了解锚碇及围岩体在张拉荷载下的变形状态及围岩极限承载能力,对围岩及锚碇进行了较全面的试验研究,包括岩体参数试验、1:12.5实地结构模型张拉试验、数值分析及灰色GM(1,1)模型预测等。研究表明:锚碇及围岩变形较小,变形处于弹性阶段;灰色GM(1,1)预测出岩体极限承载力为设计荷载的6.09~6.15倍。锚碇处于安全状态。并有足够安全储备。试验研究成果为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某公路大桥锚碇锚固系统预应力钢管精确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刘德朋  陈浩 《施工技术》2005,34(7):57-58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锚固系统预应力钢管定位,采用了门式桁架初步固定预应力钢管、安装过程中用全站仪测量,并通过微调装置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东隧道锚将双索总荷载为 2 60 0 0 0kN锚固于中等风化的泥岩和砂岩互层岩体内 ,岩体力学参数选取的恰当与否对锚碇安全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重庆鹅公岩大桥东锚碇岩体力学参数的取值过程及可能的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赣州大桥东锚碇为例,介绍了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结构具有的优点,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阐述了本工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监控方案,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润扬大桥锚碇基岩摩阻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剪切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润扬大桥南北锚碇基底基岩-混凝土胶结面的强度,并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及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研究确定整个锚碇范围内基底摩阻力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为例,首先阐述了锚碇地基土孔隙水压力观测和渗透性分析的意义。并根据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地基基础安全监测成果,分析了孔隙水与长江水的水力联系。在比奥固结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变尺度优化方法反演了土工有限元分析中北锚碇地基土的渗透系数。并利用该桥北锚碇沉井浇筑完成后的实测变形结果,验证了反演参数的合理性。从而得知,土体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后将响应为土体参数的变化。上覆巨型基础的静荷载使地基土体渗透性减小,对基础的稳定性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西堠门大桥南锚位于舟山金塘岛上,为重力式锚碇,经过多年运营,其特殊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工程地质及周边环境条件等特征导致其东侧锚碇后锚室发生了渗水现象,对锚室运营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前期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处治均收效甚微。本文在分析其渗水病害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具有感应式自动抽水系统的管井井点降水法控制西堠门大桥南锚室底板地下水位高度,并结合恰当的防水、截水措施对西堠门大桥锚室渗水进行综合处治,解决了西堠门大桥锚室渗水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实际效果,大幅节约了后续的养护费用,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