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气泡水力空化强化混凝除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气泡水力空化装置强化混凝沉淀去除水体中的藻类。结果表明,微气泡水力空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除藻效果,减少混凝剂用量。当混凝剂投加量为1 mg/L时,水力空化预处理5 min,对藻类的去除率较空白样提高13%,而空化预处理20 min则藻类去除率提高30%。对藻类的去除率均为65%时,1 h的水力空化可以减少50%的混凝剂投加量。微气泡水力空化时间和空气流量对强化混凝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空化处理时间为10~20 min、空气流量为0.5~0.8L/min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优的除藻效果。p H值的变化也直接影响除藻率,在p H值=8的弱碱性条件下,对藻类的去除效果最为理想。水力空化也可以提高混凝对UV254和浊度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重点介绍了藻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内容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膜处理法和组合工艺法,评价了各种除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探讨了除藻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指出预臭氧化、生物处理、活性炭吸附处理组合工艺对叶绿素α的去除率可达100%,对色度、浊度、氨氮、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声波和太阳能构建浮游于水体表面的超声波除藻装置,用于去除水体中的藻类,以解决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水华问题。因此研究了该装置即时去除和持续性抑藻效果,以及对实际水体的除藻效果。结果表明:浮游式太阳能超声波除藻装置能有效去除与抑制藻类的生长,对常见蓝藻-铜绿微囊藻的最大即时去除率为40%,且能长期抑制藻细胞的分裂增殖速率;超声波除藻装置能有效去除自然水体中的藻类,作用时间越长,除藻效果越好,处理60 min后藻类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因此,该装置可用于去除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并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控制饮用水原水中藻类、藻毒素的水厂处理工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对原水中藻类、藻毒素的去除方法,其中对藻类及其胞内藻毒素的去除主要有预过滤、强化混凝、气浮等技术,对细胞外溶解性藻毒素的去除主要有生物预处理、活性炭吸附、膜过滤、臭氧及紫外线等高级氧化工艺。通过分析这些工艺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优化组合方案并展望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给水处理中藻类去除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饮用水源由于富营养化而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是影响净水厂工艺正常运行及出厂水质的一个突出问题,介绍了国内外除藻技术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各种除藻工艺的除藻效果,认为生物处理法及其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藻类、藻毒素,出水稳定,水质安全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压力作用后太湖蓝藻沉淀性能及其去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强化太湖蓝藻的混凝沉淀去除效果,采用外加压力破坏藻细胞内的气囊,使藻类失去浮力,再经混凝沉淀去除。试验测定了太湖蓝藻在短时外压作用后的上浮(沉淀)情况,结果表明:当作用压力≤0.1 MPa时,藻类上浮;经0.2~0.3 MPa压力作用后,大部分藻类悬浮于水中,少量藻类上浮,少量藻类下沉;经0.4~0.6 MPa压力作用后,藻类下沉。场发射透射电镜扫描发现,经外加压力作用后藻细胞内的气囊消失,藻细胞壁完整,藻液没有外泄。小试结果表明,经0.6 MPa压力作用后,再加入16 mg/L的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沉淀,对藻类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出水浊度2.5 NTU,优于NaClO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的除藻效果。压力预处理可以作为蓝藻去除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MBBR和陶粒生物滤池预处理受污染黄河源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与陶粒生物滤池(BF)预处理受污染黄河源水.结果显示,MBBR和BF均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天然有机物(NOM)、藻类和藻毒素等污染物,并有效降低了消毒副产物生成势;MBBR和BF对CODMn和TOC的去除效果相当,但就不同性质的有机物而言,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更容易被去除;BF对三氯甲烷前体物的去除效果高于MBBR,对藻类的去除效果则相近;BF与MBBR均表现出较好的去除微囊藻毒素的能力,去除率分别为56%和63%.MBBR和BF作为生物预处理工艺,能较好地去除常规工艺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可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8.
利用规模为3 m3/h的中试,研究了超声预处理对太湖高藻水的强化处理效能,并分析了各工艺单元出水的微囊藻毒素、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仅对藻类含量高于1 500×104个/L的水源水具有明显的强化处理效能,而对冬季低藻水源水的处理则有一定的弱化作用;适当的超声预处理不会造成诸如微囊藻毒素、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等藻类代谢产物的含量明显增加,但其对上述物质的去除也没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所以要确保高藻期水源水处理满足要求,需辅以其他必要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配制的含藻原水为处理对象,比较了UF工艺、生物粉末活性炭+UF组合工艺的除藻效能。结果表明,在膜生物反应器启动阶段,生物粉末活性炭+UF组合工艺对藻类、叶绿素a、藻毒素的去除效果高于UF工艺;生物粉末活性炭形成后,组合工艺对MC-RR、MC-L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6.0%和85.2%,能去除全部的藻类和叶绿素a,是较为理想的除藻工艺。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源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大量繁殖及藻类代谢物分泌对饮用水质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以水质安全多级屏障控制与保障的角度,系统总结了饮用水处理、输配与二次供水过程去除与控制藻细胞及其代谢产物的工艺方法。其中,藻细胞灭活、凝聚与絮凝、固液分离(沉淀或气浮)及过滤分离等工艺过程是去除饮用水中藻细胞的主要单元;吸附、氧化等是控制藻细胞代谢产物(藻毒素、geosmin与2-MIB等致嗅微量有机物等)的关键工艺;对于输配与二次供水过程中,对供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这是最为可行的避免藻类生长的途径。在饮用水处理与输配过程以及建筑给水工程中应尽可能去除藻及其代谢产物,并控制由此产生的水质安全风险,从根本上保障饮用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附着藻类床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氮、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鞘丝藻处理城市污水,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氮磷比、藻类生物量、填料密度、藻细胞饥饿程度等因素对其去除水中NH4^+-N和PO4^3--P的影响;采用推流式反应器进行动态试验,考察了附着藻类床对NH4^+-N和PO4^3--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氮磷比为10∶1、填料密度为5 g/L、生物量为1 g/L、藻细胞饥饿2 d时,鞘丝藻对NH4^+-N和PO4^3--P的去除效果较好;在HRT为3 d的条件下,附着藻类床对NH4^+-N和PO4^3--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9%和63.0%,出水DO浓度大为提高,电导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参考27篇文献,对饮用水中藻类与藻毒素去除技术从物理、化学、生物及其他方法进行具体论述,系统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去除效果和局限性,并对饮用水中藻类及藻毒素去除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高效浅层气浮工艺处理低浊高藻水的除藻效能。高效浅层气浮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停留时间短等优点,通过中试研究确定了高效浅层气浮池的主要参数,对藻类的去除率达80%以上,未被去除的主要是体积较小的单细胞藻类。与传统工艺相比,对于四类14项指标,气浮工艺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尤其对富营养化指标(氮、磷)的去除率更是传统工艺的1~5倍。  相似文献   

14.
改性石英砂滤料强化过滤处理含藻水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改性石英硝滤料强化过滤处理含藻水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石英硝滤料相比,改性石英硝滤料对含藻水具有优良的处理效果;经混凝沉演后水中的余铝对藻类的去除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析紫外线消毒对自来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类在清水池、供水管网中繁殖,死亡会在水中散发土臭素、产生藻毒素,藻类与氯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影响供水安全。G水厂在炭砂滤池和清水池间采用紫外处理工艺。通过分析比较炭池、紫外出水中藻类的数量,紫外线消毒对藻类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经检测分析,炭池出水藻类总数与紫外出水藻类总数相比,去除率平均可达到58.85%。且紫外对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等不同藻种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紫外线消毒可以对炭砂滤池出水中的部分藻类进行灭活,进一步保证出厂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6.
预处理通常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前面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强化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以减轻后续常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的负担,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预氯化是一种传统的预处理技术,具有助凝、除藻、除有机物等作用,但是在预氯化过程中,氯与原水中较高浓度的有机物作用会生成一系列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卤代有机副产物,而且氯与藻类代谢产物可以产生嗅味,因而其应用逐渐受到限制。二氧化氯预处理也具有助凝效果,但其相当一部分会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副产物亚氯酸根,难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张璐  周利 《市政技术》2014,(6):94-97
就超声波技术在藻类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超声波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声波参数对除藻效果的影响及超声波技术与其他技术联用的除藻效果。由于超声波技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因此在去除地表水中藻类的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水源水中蓝藻气囊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0.6 MPa的压力预处理后,藻细胞气囊完全破裂,藻类下沉;经0.5~4.0 mg/L的Na Cl O或KMn O4预氧化后部分气囊破裂,气囊破裂比例随预氧化剂投量的增加而增大;经Na Cl O预氧化后气囊破裂程度高于KMn O4预氧化时,但藻类仍然上浮。经Na Cl O和KMn O4预氧化后,藻类光合作用生产力显著降低;而经加压预处理后藻类光合作用生产力仅略有下降。由此可知,加压预处理对蓝藻气囊破裂彻底,有利于提高其混凝沉淀效果,而且对藻细胞活性基本无影响;预氧化对蓝藻气囊破裂不显著,却可明显降低藻细胞活性,而且Na Cl O对蓝藻活性的抑制作用高于KMn O4。  相似文献   

19.
对高锰酸钾强化混凝工艺去除藻类和藻毒素的效果分别进行了实验室烧杯试验和水厂现场生产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能够强化常规工艺的混凝过程,对藻和藻毒素的去除率有较大提高,同时对浊度和高锰酸盐指数等常规指标的去除也有显著改善,是水厂预氯化工艺的理想替代工艺。  相似文献   

20.
某给水厂原水中的藻类含量较高,且其常规处理工艺的除藻效果不理想,为此提出投加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PAC)的强化除藻措施,通过模拟试验考察了分别单独投加高锰酸钾和PAC以及高锰酸钾与PAC联合投加3种方法的强化除藻效果,并对实际生产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PAC联用对藻类的强化去除效果最好,除藻率高达96%;同时通过实际应用分析可知,高锰酸钾与PAC的联合投加还可有效控制三卤甲烷的生成和去除微囊藻毒素、降低氯耗、缩短后续滤池的反冲洗时间。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通过遮阳手段能有效阻止藻类的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