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健康城市环境建设促进步行行为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已展开相关研究,并陆续推出了相应的设计导则。但这些要素与原则对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的适用性还有待探讨;尤其是这些导则一般是基于平原城市慢行系统的研究,未能涵盖我国山地城市中特有的阶梯步道体系,也未能针对一些特殊需要人群如老年群体进行专项研究。首先,阐述了阶梯步道作为山地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健身功用;其次,具体分析了环境设计促进行为方面的要素研究及相关设计导则,尤其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建立研究框架;最后,结合对重庆山城步道案例的实证研究,归纳与总结在促进健身行为方面,山地城市阶梯步道的适老性设计要素及其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杨源  颜毅  郭大忠 《重庆建筑》2011,10(3):11-15
山地城市地形复杂,大多呈"一面坡",城市道路网存在不足,需要步行系统作为结构性的补充,以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因此步行道建设具有最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山地城市规划中以车为本的规划思路仍为主流,对步行系统的考虑较少。本文以涪陵区综合交通规划中步行系统为例,研究在山地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步行系统战略地位提高的必要性,以及步行系统规划在山地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山城步道,在山地城市中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在现代机动交通盛行和城市更新步伐加速背景下逐渐遭到破坏和埋没。山城步道,蕴藏了浓厚的历史记忆,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基于文化景观视野,选取渝中半岛山城步道为研究对象,挖掘了山城步道文化景观的背景环境,然后分别对3种类型山城步道提取了相应的构成要素,最后,从"人""时间""空间""事件"层面分别总结了山城步道文化景观的特性,有助于对山城步道价值与内涵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为相关旧城更新、城市设计提供认知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引言山地城市受自然条件影响,城市空间依山就势、高差错落有致,以街巷为代表的线性空间成为了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1。近年来,在"以人为本"城市发展理念指引下,以重庆为代表开展的山地城市街巷更新研究不断深入(表1),本轮编制《重庆市渝中区山城步道品质提升规划》即是在已有步道更新结构(图1)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步行是山地城市居民出行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具有独特的地域和环境特色,但目前山地城市交通规划中时常漠视步行系统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总结了山地步行系统的特点,分析山地城市交通规划中忽视步行系统规划的弊病所在;从理念发展、理论研究、内涵拓展三方面归纳了现代步行系统规划发展的经验及动向,认为"人性的回归"构成了目前步行系统的主旋律.据此从三个层面诠释山地步行系统规划的新理念,建构层次化理论框架,强调环境功能一体化、突出生态与景观并重;并结合重庆主城区的山地特征,展开了理论应用与设计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引发了新的公共健康问题,对步道空间的设计也提出了促进公共健康的要求.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可为我国山城步道空间的健康设计提供参考.该文重点介绍了纽约《积极设计:塑造步行体验》导则提出的健康设计问题,以及该导则的编制特色和主要内容.同时,结合我国山城步道研究及设计的现状,总结得出五个启示,即:重视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注重山城步道日常生活空间的价值、构建连续且成体系的步道网络、创建精细化的设计工具箱、建立"政府+"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建设的集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纪武 《规划师》2003,19(8):79-82
山地城市的通勤方式呈现典型的二元化特征:步行和机动车出行。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又存在重“机动”交通,轻“步行”交通的问题。建议采用三维步行交通体系,建设多功能架空步行系统,使步行系统与城市建筑有机结合,真正达到人车分流、疏导城市交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海绵城市的持续关注,城市滨水空间步行系统连续性的研究和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评价的重要指标。重庆滨江路滨水节点是典型的山地城市滨水空间,由于滨江快速路以及轻轨二号线的建设,使得滨江路滨水节点步行系统连续性不足的问题突出。文章对重庆滨江路滨水节点步行系统连续性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根据人们对于步行系统的需求和滨水步行系统的行为心理等相关理论,通过对弹子石广场滨水界面剖面关系的探讨,探索实现滨水空间步行系统连续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黄剑 《建筑学报》2001,(3):37-39
本文分析研究了重庆沙坪坝中心区商业步行系统改造工程中步行街和商业广场的几个节点 ,探讨了一些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并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建 《风景园林》2012,(6):156-157
重庆是山水之城,近几年,重庆在绿地系统与人行、非机动车道的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重庆城市中南北纵通明月山、缙云山、铜锣山、中梁山4条山脉,东西则是长江、嘉陵江两江横贯。主城1000多km2建设用地散布在2000余km2的区域之中,山脉和水系将城市分割成几大组团,各组团内部也有山体溪流穿插分隔。重庆独特的地形造就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也形成了极具山地特色的山地城市绿地系统。在这种独特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山地城市步行交通系统与周围商业用地的互动机理,以攀枝花市大梯道步行系统为例,研究山地城市步行系统与周边的商业用地共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人性化交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山地城市交通具有步行出行比例高、公交依赖性强和道路坡陡路窄的特点,所以人性化交通建设具有特别意义。研究从人性化交通视野,分析了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与居民出行构成特点,提出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中步行与公交并重的观点,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安全、舒适和无障碍三方面提出了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发展的目标、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庆渝中半岛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传统街巷系统,但是随着近年来旧城更新改造和机动车的不断增长,传统的街巷空间以及步行出行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通过重庆渝中半岛步行系统及示范段设计项目这个案例,探讨在山地城市中的步道及街巷公共空间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剖析步道空间中人们的行为特征和规律,在调查、设计和实施三个阶段中应用"邀请"的行为学研究成果,实现城市步道空间公共生活的回归和步行优先的绿色出行导向目标。  相似文献   

14.
提出山地城市步行系统建构的意义和步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步行系统建构的影响因子,利用系统方法,结合一些规划建设实践的例证研究分析,总结出山地城市步行系统从宏观到微观的建构方式,并指出其在不同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演变关系,从而得到有序的步行系统布局和丰富的城市步行空间。  相似文献   

15.
高语杉 《城市建筑》2022,(2):183-186
地铁客流大、城市慢行系统增加大量非机动车,是新时期城市交通系统的新特征.尽管在城市修建详细规划阶段已经做过道路交通规划专项设计,但对于中心城区发展成熟的地段,建成环境的道路规划早于地铁设计规划很多年,道路结构、空间分配都面临新的需求.城市通勤客流从轨道交通系统至城市慢行系统,换乘需求巨大,单车停车、非机动车道、步行道、...  相似文献   

16.
山地城市的布局对山地城市交通影响很大,山地城市道路依山而建,复杂的地形,地貌,地质使山地道路的定线和布局受到制约。为了充分发挥山地城市道路在城市交通中的“通”和“达”的作用,搞好山地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其目的为山地城市提供高效方便的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步行巴黎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开始反思汽车带来的种种问题。在目前普遍存在的城市交通恶化,城市生态环境破坏,富有活力和价值的城市空间的消失等问题上,步行系统的建立与推广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构建步行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法国城市建设,交通发展及步行系统的分析来阐述步行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地地形是山地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和城市特色,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该文阐述了山地城市的空间形态、城市功能、交通出行以及城市路网特征,从城市道路的角度分析山地城市中心区城市交通的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措施,为山地城市路网改善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城。城在山上,山在城中,两江环绕,山水城市交融,轨道交通已逐渐成为重庆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20.
广州中心区步行通道系统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林琳  薛德升  廖江莉 《规划师》2002,18(1):63-65
在人口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步行交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较大,解决的办法是将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分开来。针对广州城市交通难的问题,分析步行交通的现状和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广州中心区步行通道系统的构想,以促进步行交通的连续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