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晓平 《建筑》2001,(6):33-35
“2 1世纪厦门城市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刚刚落幕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提供了许多城建领域的宝贵经验和真知灼见。在主办单位殷切的期盼中 ,专家们也对厦门建设提出了中肯建议 ,抛开城市宏观方面不谈 ,就城市建筑与规划方面而言 ,国内外专家们对厦门的自然风貌特色赞赏有加 ,而对城市建筑品位水平则大多持保留态度 ,这也印证了长期以来流传在民间的一些说法 ,如厦门很漂亮 ,但没有几幢漂亮的房子 ;厦门的建筑粗糙凌乱 ,没有特色。其实这个问题十分具有普遍性 ,在许多城市的建设中 ,量的扩张与质的控制成为突出的矛盾 ,低俗品位的建设某种…  相似文献   

2.
何子张 《新建筑》2010,(4):118-121
结合厦门新站片区建筑风貌规划的体验,探讨城市新区建筑风貌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新区建筑风貌规划面临着母体基因薄弱的困境,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干预,难以通过母体基因的自我复制形成整体和谐的建筑风貌,规划成为风貌控制的冲突焦点。基于建筑风貌的复杂性,提出加强对风貌空间结构和建筑风貌类型分区的研究,而对建筑单体的风貌要素控制指引,则应尽可能地采用引导和建议性条款。  相似文献   

3.
地标性建筑不仅体现着城市的特质与品格,更是城市发展的有力见证。从厦门第二西通道通风塔设计出发,结合厦门城市风貌、基地场所精神、通风塔具体构造,多维度展现其功能与形式的建筑意涵,论述其作为城市新地标式建筑的发展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厦门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地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筑色彩景观问题的关注,是保护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地方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需要。本文提出“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研究课题,以厦门城市的建筑风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色彩景观的形成条件及地域特性,从视觉美学和地域文化两个层面切入,充分展现能够准确反映厦门自然条件和地方文化的城市建筑环境与建筑色彩景观。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城市建筑风貌作为彰显城市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维度,其公共价值属性愈发明显。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学界,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对城市建筑风貌进行管控已成为共识。本文通过对城市建筑风貌管控体系的梳理,以片区级城市建筑风貌管控为研究侧重,分析要素,梳理方法,形成路径。希望对我国的风貌管控和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一线、二线城市都加快了地铁建设的脚步,地铁地面建筑如何与城市风貌相融合,也得到了建筑工程师的关注。地铁地面建筑在城市风貌中成为不容忽视的部分,是连接地上城市和地下轨道的重要门户,既要具有标识性、导向性,又要与周边的城市建筑风貌相融合。以北京老城区的实际工程为例,结合国内一些特色城市的地铁地面建筑风貌设计,探讨地铁地面建筑对老城区城市风貌的影响,提出地铁地面建筑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设计手法和思路,为城市地面建筑设计和建设提供实践经验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霜  ;苑剑英 《建筑知识》2014,(5):177-177
建筑风貌对城市来说非常重要,它是构成城市总体印象的关键部分,是影响和决定城市特色的最基本要素。滨海新城的建设中,城市建筑风貌应该具甬怎样的特色?本文针对滨海新城进行研究,以东戴河为倒,阐述了建筑风貌的塑造要点,以形成具有滨海地域特色的完整的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8.
建筑对于城市风貌来说是其重点构成要素,建筑风貌特色的塑造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意义重大,也为南江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强县"的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撑。文章从城市建筑风貌特色的塑造和城市的导控设计[1]出发,在充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宏观-中观-微观建筑风貌要素的管控,为城市管理者推动城市良好风貌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随之迅速发展,这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许多城市的建筑在个性化方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失。因此城市的特殊风貌已逐渐成为如今人们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针对这一现象,以城市的特色为主要切入点,对于城市风貌提出控制与解析,并运用到中原城市之中。首先说明了建筑多元化对城市的影响,接着探讨了城市建筑风貌特色的理论基础,辅之以郑州郑东新区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最后阐明了对于建筑风貌特色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建筑风貌品质欠佳和城市风貌特色消退的现象.本文在思考分析宁德市主城区城市与建筑风貌现状基础上,提出在管控机制、远景格局、城市设计、技术要求、开发模式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的风貌管控策略,以推动宁德市主城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晓平 《华中建筑》2001,19(5):47-49
该文介绍了福建省邮电培训中心(厦门)的方案设计,从造景、入境、情调、观景四个方面探讨了时代性海滨度假场所的设计要点,作为对厦门建筑时尚的反思,它对现代海滨建筑风格也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2.
探求城市建筑群体与空间环境的整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厦门市总体规划与空间环境,并结合厦门市在海滨、湖滨、商业街、城市广场以及小区规划等实际建设中的一些体会,概要地阐述了作者强调整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厦门港口城市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伟骥 《规划师》2004,20(6):23-27
相比国内其它几大港口城市而言,厦门港具有拓展集装箱业务、创建旅游口岸、发展邮轮经济的突出优势,《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确定的“港口城市”性质应再一次被确定为符合厦门城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有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厦门市一幢有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 ,介绍了结构转换层方案的选择、转换梁截面尺寸的确定、转换梁的试验研究、承载力计算及有关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15.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在城市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带动城市发展理念整体转变、实现新型城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住建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为指导,重点解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总体思路与技术要点,在深刻把握厦门城市生态格局变化现状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估厦门自然生态条件,系统构建厦门市自然生态格局,明确厦门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实施路径、规划管控和近期建设重点,指导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以期为东南沿海乃至全国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1840年厦门开埠,西方建筑形式与技术开始与本土文化碰撞、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其中,风靡全球的Art Deco,以其挺拔明快、富有装饰性的特征迅速成为该时期厦门新建建筑的主流风格之一。1949年之后中国建筑界与西方隔绝交流30年,但此阶段Art Deco却在厦门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继续发展变异,形成独具特色的厦门式折衷地域主义Art Deco风格。本文从厦门主要Art Deco风格建筑入手,对厦门近现代建筑之Art Deco的起源、发展、变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对厦门市风貌建筑———郑成功纪念馆承重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梁板进行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根据前期的研究成果,经计算,加固后的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地震时能达到设计的安全度要求,同时又保持了原有建筑风貌及使用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厦门市碳排放现状,从产业、空间、能源、建筑、交通、生态与森林、水资源与资源再生等七个领域,提出了体现厦门区域特点的低碳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可量化、可评估、可考核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厦门艺术剧院抗震加固及维修改造工程是厦门市一项重要的文化设施改造工程。本文结合工程特点,从检测、鉴定、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入手,加强工程管理,要求各方密切配合、严格把关,保证了工程质量,并按时竣工。该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厦门市今后此类项目的改造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鹭岛琴韵》设计营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鹭岛琴韵"为主题,体现厦门地方造园的特色,强调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不同植物改善和美化环境,选用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植物材料,建成一个生机盎然且极富特色植物配置兼有厦门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的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