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9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人们发现结构产生了如建筑中间某层被挤压破坏且未整体倒塌、房屋楼层整体错位等震害现象。一直以来这些现象都被认为是竖向地震力作用的结果,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本文对结构体系进行竖向地震响应分析时,在竖向激励不同时刻输入水平地震激励,以期通过耦合的地震作用来解释这些破坏现象,为结构体系抗震设计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部分钢筋混土框架结构的严重破坏和倒塌,震害包括结构的整体倒塌、部分倒塌、薄弱层倒塌、底层柱的柱顶和柱底的弯曲破坏、短柱的剪切破坏、框架梁端的弯曲破坏等等;此外原先抗震设计时不被注意的楼梯出现受拉破坏,有的甚至被拉断;填充墙是框架结构破坏严重的非结构构件。框架结构这些震害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实际地震影响烈度大大超过设计设防烈度、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设计不合理(刚度突变,强梁弱柱),等等。在对倒塌破坏的框架的震害进行深入分析后,本文提出了解决框架结构抗倒塌的方法:加强柱的抗震设计、适当布置抗震墙、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技术。楼梯设计时应考虑地震下楼梯受力情况,采用刚性连接时,要求计算出楼梯地震效应,并进行配筋;楼梯一端与结构采用滑动连接时,可消除楼梯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设计时可不考虑地震影响;加强结构填充墙抗震性能,确保罕遇地震下不致倒塌伤人。  相似文献   

3.
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笔者一行再次来到映秀镇重灾区。通过对地震中建筑物震害的调查,结合现场图片,针对不同建筑结构类型所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倒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建议了减轻建筑物震害的有关对策,为今后建筑抗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日本神户市建筑结构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田 《特种结构》1995,12(4):8-10
本文采用冲量原理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并考虑与水平地震共同作用,对日本神户市建筑结构震害特征进行了分析,供抗震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村镇公用建筑主要用途有:乡镇政府办公楼、中小学校舍、幼儿园、养老院房屋、乡镇卫生院、乡镇信用社、农行等金融机构房屋。对新疆巴楚、云南大姚、云南普洱、四川汶川等地震中村镇公用建筑震害的现场调查表明,村镇公用建筑震害远较城市建筑严重。基于村镇公用建筑的震害特点,分析了震害主要原因和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地震中村镇公用建筑破坏严重,甚至倒塌,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施工质量差,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的调查,从地表破裂带、地质灾害、地面震动三方面对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倒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建议了减轻建筑物震害的有关对策,以期为今后建筑选址及抗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泸县6.0级地震中村镇建筑的震害,对泸县、泸州市龙马潭区、内江市和自贡市的村镇建筑进行震害调查,总结村镇结构中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典型震害特征,对评估烈度为Ⅵ~Ⅷ度区域的村镇建筑进行了破坏等级分类、统计与分析。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的震害主要表现为墙体开裂、楼(屋)面破坏、非结构构件破坏和整体倒塌;框架结构震害主要表现为墙体开裂、梁柱破坏和非结构构件破坏。其中,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严重破坏分别为18.20%、13.08%和4.01%,倒塌分别占0.33%、0.01%和0。此次泸县地震中,砖木结构的严重破坏比例是框架结构的4倍,砖木结构的倒塌户数是砖混结构的7倍,而框架结构未出现倒塌。3种结构抗震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针对不同结构的震害特征,建议加强结构抗震措施,并研究人员逃生和避难策略,为减少村镇人员的地震伤亡提供技术支撑。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破坏情况统计,建议将现场震害调查和区域震害模拟相结合,研究村镇建筑的震害规律,以期为探索村镇建筑的高效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许多建筑物发生了连续倒塌。本文结合该次地震造成的建筑物连续倒塌震害,介绍分析了建筑结构连续倒塌的定义、原因以及抗连续倒塌主要设计方法,并对我国抗连续倒塌设计研究提出建议,为我国深入研究和尽快完善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玉树7.1级地震中某底层遭到严重破坏的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为原型,设计了1个1∶5缩尺的三维模型,通过模型的倒塌全过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汶川、玉树地震中高烈度地区RC框架结构出现的典型侧向逐层呈多米诺骨牌式连续倒塌现象的全过程和倒塌破坏机制。试验中该模型结构的倒塌过程共分为两个阶段,即侧向增量倒塌和竖向连续倒塌。当底层层间位移角达到1/19时,试验模型处于临近倒塌状态。在倒塌过程中,底层角柱C3最先丧失竖向承载力,此时竖向倒塌开始发展,结构在重力荷载及输入地震动的共同作用下,底层柱的水平侧移持续增加,造成其相邻的柱B2、B3、C2相继失效,丧失竖向承载力,模型结构的冗余度不足使结构产生更大范围的竖向倒塌,最终模型结构呈侧向逐层连续倒塌。通过对倒塌后废墟的研究,发现模型结构呈“强梁弱柱”型破坏,其破坏模式与震害调查结果一致。最后,讨论了此种废墟下人员生存空间的问题,给出了防RC框架结构倒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社会抗震防灾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建筑物的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大体决定了震害的严重程度。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抗地震倒塌能力,是地震区抗震防灾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介绍了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抗震能力的设计思想,结合汶川地震中建筑震害的教训,重点针对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讨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结构系统的安全储备分为基本安全储备、整体安全储备与意外安全储备三个层次。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和抗地震倒塌能力取决于整体安全储备和意外安全储备,意外安全储备不足是汶川地震建筑结构震害严重的主要原因。结构系统的意外安全储备主要来自其鲁棒性、整体稳定性和整体牢固性。目前对于结构系统的整体安全储备和意外安全储备的研究很不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高校的房屋质量检测结果,以及对其抗震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检测鉴定结论,并提出对部分建筑物以实用状态进行鉴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交错桁架体系的抗震性能动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交错桁架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交错桁架体系协同分析的力学模型。在动力时程分析的过程中考虑了构件的剪切变形 ,并在单元水平上考虑了几何非线性。通过交错桁架体系设计实例的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 ,对这种体系的抗震性能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对某双塔连体结构进抗震分析的基础上,对此工程的结构方案进行优化,利用结构计算程序,对多个模型进行了小震弹性分析对比。对整体模型进行了大震弹塑性静力分析。探讨了大底盘双塔弱连体结构模型的选取、结构振动特性和最终的设计措施。采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保证连体及支承连体构件在中震作用下保持弹性,滑动支座的滑动量在控制位移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多层轻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怡  王元清  陈宏  石永久 《工业建筑》2006,36(12):73-75
多层轻钢结构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和发展速度最快的轻型结构形式,目前国内外对这种结构的静力性能研究较多,而动力分析结果不多见。运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一个具体工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模态分析、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专用软件PKPM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轻钢屋面顶层的鞭梢作用存在,但相对而言,结构底层受地震作用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地下结构纵向抗震动力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沉埋隧道地震反应分析的数学模型应用于地下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阐述了采用动力分析方法求结构体系的脉冲响应函数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原理和随机振动理论,建立了地下结构纵向随机地震响应统计特征的数学表达式。将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看成是1个泊松过程,建立了采用首次超越破坏理论计算地下结构抗震可靠度的数学公式。以南京长江越江隧道初步设计方案(沉管段)为例,计算了其在高斯平稳随机过程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均方根值和纵向抗震动力可靠度。为地下结构整体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及动力可靠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途径,为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地下结构抗震概率设计规范的制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某办公楼抗震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办公楼的房屋质量检测结果,以及对其抗震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由于上下部结构特性差异较大,故抗震性能较差,但鉴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这种结构的房屋还将存在相当的时间。对于此类结构的房屋,只要在设计中严格执行抗震规范,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并对其重点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进行处理,把握好其设计要点,就能达到房屋抗震的"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时程分析法中层模型与杆模型各自的优点,运用结构抗震的基本原理,通过矩阵分析与交换,找到了计算层模型的一种简单,相对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贺  朱勇  蔡其彪  姜慧 《工业建筑》2012,42(3):20-24,63
针对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结合汶川地震,分析了填充墙框架结构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建立了填充墙简化分析的等效双压杆模型。着重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填充墙对框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砌体填充墙对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和强度有一定的作用,改变了框架结构塑性铰的分布和发展水平。同时也表明,砌体填充墙在地震作用时有一定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20.
颜华  李荣华 《工业建筑》2011,41(9):136-140
对一个框架结构实例进行静力非线性推覆(Pushover)分析。分析结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之间的弹-塑性变化关系、结构塑性铰的形成历程和破坏机制,得到结构的性能点;检验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是否满足GB 50011—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层间位移角的限值,以检验和考察它们的抗震能力,探讨结构的破坏机理,寻求改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