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我国乡村地区,文化景观可以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物质依附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是属于乡村地区的独特资源,在对乡村进行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应做好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论文从乡村文化景观的内涵出发,结合具体案例,对基于文化景观视域的乡村改造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乡村的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6,(3)
抗战遗址的保护和更新是与城市文脉延续及发展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之一。文章结合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规划实践,提出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的理念,彰显二十四道拐"历史拐点"的深远意义,营造"晴隆胜景"的文化景观,并从功能更新、路线改造和核心节点设计3个方面探讨了遗址保护与更新策略,希望能为其他地区抗战遗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胡斌  邹一玮  马若诗 《风景园林》2021,28(9):109-114
遗产资源综合调查和价值评价是乡村遗产保护及活化利用的第一步。从重庆地区乡村文化景观遗产资源基础调查项目的总结入手,探讨应用跨学科、多维度调查评价技术对乡村遗产资源进行“深读”的工作程序和内容。整体研究以构建资源综合调查框架与遗产评价体系为前提,通过实际应用,强化乡村文化景观遗产资源专项统计和保护管理意识,突出保护利用过程中多方协同参与的重要性,从根本上为解决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传承缺失问题提供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英国国家公园与法国区域公园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区是人类与自然在长期合作下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突出美学、生态和文化价值的乡村地区.英国国家公园将公园内的乡村景观视为国家利益,投入必要的管理资金和管理资源,采取自然保护、适宜的农场管理方式、严格的建设控制等举措,通过强制或经济补偿的方法保护乡村的文化景观.法国区域公园则指出了一条通过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景观保护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从工业遗址与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船舶工业遗址与其他工业遗址的共性形式和个性形式。通过总结其特征,结合开发案例,以船舶工业遗址保护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创建为切入点,提出项目定位、建构筑物改造、文化景观、空间组织4方面创建策略,为船舶工业遗址的保护开发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乡村型遗址作为研究对象,从遗址价值中蕴含的审美情趣出发,剖析基于景观视角下的乡村型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两大矛盾:遗址景观与乡村景观风貌的矛盾,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阐述在景观视角下,遗址景观与乡村的两种关系:独立与共生,解析乡村型遗址保护与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是一座城市漫长发展过程中承载该城市记忆、文化与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但因其特殊性在快速建设的当下很容易成为现代城市中的"孤岛"式景观。谋求与时俱进是历史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作为文化景观中一大类的遗址公园,其保护规划、阐释方法与其他文化景观不尽相同。通过对西安市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规划及景观设计案例的介绍与再阐释,探讨几种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保护、阐释与营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定义"遗址型乡村"概念,剖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遗址型乡村发展建设的四大矛盾——传统遗址保护与村庄开发建设的矛盾;固有文化价值与群体认知缺失的矛盾;遗址挖掘开发与景观风貌维护的矛盾;旅游产业拓展与遗址本体保护的矛盾。解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遗址型乡村保护与建设的三大动力因素——人文内在力:文化基因驱动内生保护与价值传播;经济外在力:特色产业驱动资本积累与就业保障;环境基础力:地域环境驱动空间格局与组织模式。阐述遗址型乡村发展建设的五大规划策略——保护为首,文化促转型的可持续循环发展策略;链式统筹,线性大遗址的区域空间协同策略;情感认同,公众参与的合作性规划协调策略;情境还原,视角与慢行引导的历史模拟策略;肌理重塑,景观修复的多维时空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景观是基于红色文化遗产而形成的兼具人文与自然特性的复合型景观,可分为集聚型和分散型2种类型.分散型红色文化最观由于点多面广,在组织与规划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基于文化景观感知的视角,以江西原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葛源镇为典型案例,对分散型红色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合理利用分散型红色文化景观的特有资源,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力争准确地、客观地呈现感知的信息,从而提升其红色文化景观的整体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军  梁越 《城市住宅》2021,28(6):69-73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文化的重要承载空间,在现阶段乡村建设中,需结合其物质与非物质要素进行思考,探究如何保护与利用乡村文化景观并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乡村文化振兴视角,以乡村文化景观为研究主体,结合规划实践,分析其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以及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景观发展的困境与机遇,探讨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河北省红色旅游区的发展规划为例,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建构了对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战略框架,探讨了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发展模式上采取“红+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后,从弘扬红色文化区域特色的角度,提出了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林州市黄华村为例,首先对黄华村现有景观及精神文化元素展开调查研究,并对现存场地问题进行梳理,然后有针对性地探讨了优化黄华村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最后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黄华村文化景观设计中,通过实践探索,坚持保护和开发同时进行的设计原则,打造以红旗渠精神为文化主体的新农村景观游园,不仅符合乡村振兴建设发展的方向,更能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对乡村振兴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英瑾 《中国园林》2012,28(1):102-104
我国风景名胜区中拥有大面积乡村地域,但乡村类文化景观未被列入被保护景源.在风景名胜区中保护乡村类文化景观,有助于保护乡村自然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区内自然资源和减少区内社区与管理机构的矛盾.风景名胜区中乡村类文化景观的发展目标和保护原则,并从土地权属与管理责任、社会系统调控、经济发展引导和乡村景观规划方面,探讨保护与管理的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14.
平遥县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平遥古城"是其最为知名的历史文化资源。除平遥古城外,平遥县域内广大乡村地区现存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亟待保护和开发,从而改善平遥县"一城独大"的旅游空间格局,使平遥旅游产业发展惠及全县。本文立足于平遥的丰富历史古籍,通过文献研读挖掘平遥县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价值的乡村进行科学评价,便于对平遥县乡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7)
针对湖南省衡阳市的非物质形态红色文化资源,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并通过相应的研究来确定保护方案。将衡阳地区的非物质红色文化加入到我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合理利用各项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人文教育,传扬中国传统革命精神,从而提高衡阳市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古城常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出发,着眼于作为龙文化的中心和名城文化景观集中的常州市区,分析了其文化景观资源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揭示了常州名城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结合旅游开发和城市规划,论证了科学保护与开发常州名城文化景观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5)
当前形势下,国家不仅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且十分重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对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利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史前遗址博物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进行阐述分析,然后具体提出史前遗址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希望对史前遗址博物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运用图式语言方法对清中期九曲溪五曲处的文化景观空间进行"字"、"词语"、"词组"拆解,提炼出遗址与遗迹、建筑与设施、自然与石刻等3大类文化景观空间共计"57字-33词-5词组"以及8种组合模式,并根据"完好-部分完好-消失"3个等级的保存情况,提出不同组合模式下的保护策略与建议,为武夷山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明故宫遗址公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通过对明故宫遗址公园的保护和对场地内景观的更新设计,使人们在了解过去的同时,重塑一个美观、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旅游景区,实现遗址景观的合理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代化、城镇化给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带来巨大冲击的现状,深入分析我国东北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的资源现状和保护利用情况,建构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研究的系统结构框架,探寻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根源",并寻求在保护中凸显村落特色与差异的有效对策,以实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活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