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五、幕墙与门窗的抗震设计——抗地震作用的结构可靠度设计我国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系统分析了抗震设计理论和实践,总结最新科研成果,采用了大量的抗震新技术,适度提高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结构安全度。该《规范》继续采用对建筑主体结构的三个概率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和二阶段设计的实现方法,新增加了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规定,并作为强制性条文,要求非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以满足规定的抗震设防目标。建筑幕墙作为持久性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必须按照新《规范》进行抗地震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抗震分析的基本理论,首先介绍了结构抗震分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抗震设防目标,同时介绍了实现抗震设防目标要进行的两阶段设计方法,接着又介绍了我国抗震的主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规范采用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的方法进行抗震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多水准、多目标设防的概念,是当前国际抗震设计发展的方向。实现性能设计,首先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抗震性能目标。首先列举了国外规范及我国规程提出的结构抗震性能要求,继而归纳总结了国内学者针对超限高层提出的性能目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4栋典型超高层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抗震性能目标。在进行超限高层结构设计时,除确定结构整体的性能目标外,应针对结构的薄弱部位制定相应的性能目标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4.
张跟福 《建筑工人》2011,32(8):16-17
抗震设防,就是通过对建(构)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结构(构造)措施来达到抗震效果。抗震设防目标地基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规定的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目标是:经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当遭受低于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5.
陈重 《特种结构》2014,(2):96-101
本文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内主要工程抗震规范进行了原则比较,从抗震设防目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地震作用计算、抗震性能化设计、地震动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修订建议,可供规范修订参考。同时通过一个典型清水池的试设计,建议开展高于"小震弹性"抗震设防目标的研究工作,并建议研究和增加中震、大震位移角限值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戴国莹 《建筑科学》2002,18(6):57-62
新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不仅有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还增加了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包括适用范围、设防目标、地震作用计算和验算的基本要求,以及建筑非结构和建筑附属设备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我国89抗震规范主要对出屋面女儿墙、长悬臂附属构件(雨篷等)等附属于结构的构件抗震计算做了规定;并对围护墙、隔墙、装饰贴面、吊顶等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做了具体规定。在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明确要求非结构构件应进行抗震设计,以满足规定的抗震设防目标。它与隔震、消能减震一起,初步构成了基于性能…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近百年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历史演进,对现行规范规定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一些补充建议,如补充与规范抗震设防标准一致的性能目标,区分多遇地震与设防烈度地震下的性能水准1,对关键构件进行单独设计,根据不同结构类型提出对应的细化的构件性能目标要求等。  相似文献   

8.
姚远 《山西建筑》2012,38(18):57-58
简要评述了国内外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的管理规定,剖析了我国现行规范和规程中有关设防目标、评估方法、加固技术措施等关键问题,针对结构设防目标、剩余寿命、加固方法等重要概念提出了意见,以期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减少人民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9.
刘东铭 《广东建材》2011,27(12):48-50
对框架结构主要抗震设计要点进行了整理分析,并通过三阶段抗震设计,使本工程结构能够达到现行规范规定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多数国家抗震设计理论采用二级或三级设计思想,即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作为设防目标,据此制定抗震规范和条例。结构工程师们更加关心的是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具有的不同抗震性能水平和多级性能目标。这就使得能够满足社会和业主对结构多层次的抗震性能要求的基于性能抗震思想孕育而生,这就要求各国学者根据本国国情对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和性能水平进行研究与界定。  相似文献   

11.
王邦 《特种结构》2021,(2):103-107
对比中国与土耳其抗震设计规范钢结构的适用范围、钢材强度等级限值和冲击韧性要求,中抗规对钢结构细化区别规定,土抗规钢结构适用面广;中抗规要求的钢材强度等级低于于土抗规,中抗规对钢材冲击韧性的要求高于土抗规。介绍中、土抗规钢板材宽厚比限值,以工字形截面钢框架梁为例,对比分析两抗规差别,得到梁轴压比较小时,两抗规翼缘宽度、腹板高度和单位屈曲弯矩差别较小;梁轴压比较大时,两抗规翼缘宽度差别较小,腹板高度、单位屈曲弯矩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从宏观层面比较了中日建筑抗震规范的发展以及抗震设计和抗震计算方法。两国的抗震设计思路类似,都是采用两阶段的设计,但总体而言,日本的抗震设防标准要高于中国,而且第二阶段的设计易于实现和检查。同时日本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多样化,它是第一个将基于能量的抗震方法写入规范的国家。通过本文的比较与分析,希望对中国的抗震规范编制和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炯  路志浩 《钢结构》2008,23(5):38-45
抗震钢框架梁柱截面的板件宽厚比,既是反映钢框架延性的关键指标,也是控制耗钢量的关键指标。框架梁柱截面的板件宽厚比选择,与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的受力状态紧密相关。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与国际主流规范的设防标准进行比较,讨论我国抗震规范采用“小震”为基准的弹性设计方式,与国际主流规范以“中震”为基准,并按结构性能折减设计地震作用进行结构弹性设计方式之间的异同。进而,详细比较我国抗震规范与欧洲EC8、日本BCJ等国际主流抗震规范的地震作用计算和底部剪力。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抗震规范第一水准设防的地震作用FEk,与欧洲EC8规范性能因子q=4时及日本BCJ规范Ds=0.25时的设计地震作用水平比较接近。所分析内容,是合理借鉴国际主流规范,建立适合我国抗震规范体系的地震作用与框架梁柱截面板件宽厚比限值对应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宋世研  叶列平 《建筑科学》2007,23(7):28-33,23
针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从结构设计方法、材料强度取值、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大和最小配筋率、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和美国ACI 318M-05规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适筋范围,两国规范的受弯承载力的安全储备程度基本相近,但在趋向超筋梁时,我国规范的安全储备小于美国规范;美国规范对超筋梁的限制比我国规范要严,最小配筋率比我国规范高约1.5倍。此外,美国规范采用的基于概率理论的荷载抗力系数设计法,在调整不同受力性能构件的安全储备方面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年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实践和对抗震规范的理解,提出以下一些观点及设计建议:1)8度区层数少高度低的规则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等建筑的抗震等级和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可以适当降低;2)少墙框架抗震墙结构设计时应同时考虑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两种计算模型,框架-抗震墙结构计算模型的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可仅满足规范对框架结构的限制要求,同时,框架抗震等级按纯框架结构确定;3)确定抗震墙厚度时,应综合运用规范规定的抗震墙构造最小高厚比限值和高层规程附录D稳定计算公式;4)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应该按不同的受力情况和墙肢剪跨比,设置不同的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长度宜根据相对受压区高度ξ确定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复杂结构、超限高层结构在实际工程设计时需要进行中震设计和验算。本文从抗震规范中小震、中震和大震的概念入手,说明了中震设计和验算的工程概念和方法,提出了在现行规范和设计条件下,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中震设计的设计要点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刚 《城市建筑》2013,(14):47-47,49
本文简述了2010 新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时,抗震构造措施与前一版设计规范相比的修改内容。应用现行的设计规范,在满足规范抗震构造措施要求下,通过简单对比,简述了剪力墙设计时的几点含钢量优化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调研,搜集和整理了我国近年来关于建筑结构地震倒塌易损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我国建筑结构地震倒塌易损性数据库。基于经典的Cornell地震风险概率计算公式,分别以谱加速度和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参数,计算了我国建筑结构的地震倒塌风险概率。通过与美国抗震设计规范FEMA P750和欧洲学者建议的关于建筑结构地震倒塌风险的相关要求进行对比,对我国建筑结构的地震倒塌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并未对结构地震倒塌风险做一致性要求,因此,我国建筑结构的地震倒塌风险概率结果分布较广;随着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等级的提高,其地震倒塌风险概率也随之增加;相比于美国规范和欧洲学者研究成果,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尚不能对结构的地震倒塌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并未给出多层石膏墙体钢网格式框架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因此其抗震设计荷载取值还不明确。基于此,依据GB 50011-2010规范设计了6个典型的多层钢网格式框架结构模型,通过推覆分析得出结构的能力谱曲线,基于改进能力谱法得出罕遇地震和抗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需求谱曲线。将结构的能力谱曲线和延性需求谱曲线族置于统一坐标系中,确定结构的目标位移以及性能关键点坐标。进一步考虑层数及标准层布置对结构延性和超强系数的影响,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并给出结构影响系数取值。研究表明:多层钢网格式框架结构在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均满足抗震规范要求;其结构影响系数取3.0,位移放大系数取4.0;该结构可采用现行抗震规范进行设计,但设计结果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20.
中美欧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动参数换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美欧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类别以及设计地震危险性特征等内容的分析比较,确定了中美欧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类别的对应关系,给出了三本规范间地震动参数的换算关系以及中国地震分区在美欧规范中的地震动参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