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BIM软件操作和BIM模型生产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如何有效进行BIM应用能力建设?本文从BIM软件操作、BIM模型生产、BIM模型应用、BIM环境建立、BIM项目管理、BIM业务集成6种BIM应用能力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接受软件操作培训后即开始模型生产所碰到的典型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试点项目建设企业BIM生产能力的方法,经过30多家企业的实践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施工企业BIM技术的应用和BIM团队建设是施工行业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建工集团BIM团队建设过程为例, 从企业BIM人才培养到项目应用, 成立专项课题并取得较好成果, 在此基础上企业进行了新技术的探讨和应用, 突破了传统BIM应用, 本文为施工企业BIM团队建设模式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内工程管理和土木工程专业的BIM教育体系已日趋完善,但是给排水等机电类专业的BIM教育起步较晚,用人企业急需BIM机电人才。通过借鉴国内高校BIM教育经验,建立了给排水专业分级BIM课程体系。在原有培养计划中设置BIM应用技术、BIM案例分析等课程,并将BIM技术融入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时在实践课程体系中加入BIM软件操作部分;针对BIM高级人才,在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高培训,使学生掌握主流BIM应用管理软件,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BIM竞赛,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3+1”校外合作企业实践机会。分级BIM课程体系的实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BIM机电综合应用型人才,可供给排水专业BIM人才培养借鉴。  相似文献   

4.
BIM在建筑业的位置、评价体系及可能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IM作为建筑业信息化下一阶段发展的支撑技术已经没有太多悬念,与CAD比较,由于BIM不仅改变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手段,而且还同时改变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内容,因此,对BIM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实施都要比CAD来得困难和复杂,毋庸置疑,其对建筑业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也远较CAD为甚。本文通过BIM在建筑业所处的位置、如何评价BIM项目的程度和水平以及BIM在建筑业可能的应用三个方面试图对“什么是BIM”这个问题提供作者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业主、设计、施工是BIM应用的三类主要企业,不同类型企业在不同时期开展BIM应用所面临的问题都有所不同,文章根据对国内BIM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现阶段业主企业开展BIM应用的关键问题是要建设自身团队的BIM能力,设计企业的关键问题是把握BIM应用的方向和力度,而施工企业的关键问题是规范化和普及BIM成熟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整个BIM人才结构中,BIM专业应用人才数量最大、覆盖面最广、最终实现BIM业务价值的贡献也最大。没有与企业规模和业务形态相匹配的BIM专业应用人才体系,企业BIM生产力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7.
站在企业行为的高度,以BIM实践经验为依托,重点阐述了BIM体系中价值认知与价值体现的应用经验、BIM体系中核心团队组织及管理的应用经验、BIM体系中生产管理与企业运营的应用经验、BIM体系中企业规范及标准建设的应用经验、BIM体系中信息化建设与云技术的应用经验等,侧重于BIM体系建设与相关企业管理的重要交集.本文是国内首次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对发展BIM事业至关重要的ROI做出论述的文章,对同类设计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掀起了一场基于信息化变革的热潮,“BIM技术”在其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从技术上实现碰撞检查、虚拟施工等项目可视化应用;又可以从经济上实现合约规划、短周期多算对比等关联信息库应用。然而,过分夸张的宣传、不切实际的思想、水土不服的软件使“BIM技术”越来越神秘,离真实也越来越远。可是“BIM技术”作为建筑业革命性技术的功绩依然不可磨灭,它对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优化,对低下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对粗放的生产方式进行精细化改造,真正实现基于BIM的“设计-合约-施工”一体化工作流(即“DCC-BIM”)。BIM在一体化工作流中根据各阶段的相应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元素重构,使BIM应用主体在某一阶段的发挥巨大的实质性价值。同样,“BIM技术”与互联网、云计算、点云、无限射频、3D打印等技术的结合必定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比国内外土木工程行业、高校开展BIM技术应用的进程,研究BIM应用前景及优越性,分析我国BIM技术应用所受限制,研究BIM技术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应用,研究BIM技术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之间融合方式及成效,研究掌握BIM技术的优秀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通过培养学生结合BIM技术完成毕业设计来训练BIM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力争培养出的毕业生能达到土木工程专业对BIM技术的上岗需求,成为行业用得上的BIM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集成BIM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解决建筑生命期各阶段的信息“断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但目前BIM应用主要通过文件进行数据交换和管理,无法形成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难以实现BIM的全部价值。本文针对完整BIM的创建,提出了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集成BIM构建框架,通过研究集成BIM基本结构、建模流程、应用架构以及建模关键技术,开发了BIM数据集成与服务平台(BIM Data Integration and Server Platform,BIMDISP)的原型系统,并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验证了BIMDISP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面向全生命期的BIM创建、管理与应用探索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1.
国内业主主导的BIM应用数量呈现逐年快速上升趋势,但业主的BIM应用和设计机构、施工企业等项目参建方的BIM应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业主自己应该如何使用BIM?应该如何协调项目参建方使用BIM为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服务呢?  相似文献   

12.
利用BIM等新兴技术是推进建设监理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1241份调研问卷,通过数据统计、对比分析以及交叉分析,对BIM在我国建设监理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及总结。从BIM应用广度及深度、BIM应用价值、BIM应用推动力及主要障碍等8个方面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BIM在我国建设监理领域应用个人层面、企业层面和行业层面的转型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BIM技术贯穿在工程项目设计、建设、运营各个阶段,也为水泥企业打造智慧工厂创建了数据平台.文章主要介绍了水泥工厂应用BIM技术的目标以及BIM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BIM标准制定的首要问题?什么是、什么不是BIM标准能帮助实现的目标?“2D实现BIM核心能力”不等于“2D是BIM”。  相似文献   

15.
BIM要求建筑模型基于一致的模型.BIM软件必须保证用户修改的“前后一致性”和“多处一致性”.基于AutoCAD平台的施工图软件PAAD采用ARX反应器来智能关联自定义实体,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修改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中已开始普遍使用BIM技术.BIM技术能全面利用已有资源,减少施工成本,有利于促进施工总承包项目的成功实施.此外,BIM技术能够探究、预控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造价及设计等过程.首先介绍BIM技术的核心作用,其次探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最后探究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实际操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施工领域BIM应用价值和实施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BIM目前在施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在施工领域实施BIM的价值和对施工企业及项目的意义,以及目前BIM应用存在的障碍,提出施工企业开展BIM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并对BIM在施工领域近期和远期的应用效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大中型施工企业BIM技术的应用和BIM团队建设是施工行业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大中型施工企业实施BIM技术策划展开探讨,涉及到企业BIM应用优势、成立团队、实施BIM技术着手点等,并给出大中型施工企业实施BIM技术策划的建议,为同类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郭文  马梦云 《砖瓦》2023,(11):110-112
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BIM+”技术集成应用将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介绍基于“BIM+”技术的集成管理平台在装配式公共建筑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展现“BIM+”技术辅助项目设计、生产、施工阶段管理的优势,为相关企业或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薛强 《建设监理》2021,(4):19-21,24
发展BIM技术是目前工程建设领域中最有前瞻性的措施之一.BIM技术的应用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将革命性地改变建设项目从设计、建造到运维全过程管理模式.以上海市胸科医院科教综合楼项目建设为例,介绍了城市密集区域复杂工程建设的难点;基于BIM技术在项目建设成套先进技术中的应用,探讨城市密集区域复杂工程的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城市密集区域复杂工程的施工特色和在“漫拓云”管理平台支持下的项目管理成效.BIM技术在医院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功应用,对项目管理公司应用BIM技术开展监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