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对节能住宅进行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影响节能住宅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因素入手,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影响因素系统模型,并以兰州鸿润园节能住宅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 Vensim-PLE 仿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节能率的大小、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寿命期的长短均对全寿命周期费用具有显著影响,节能程度越高的住宅,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使用寿命越长,它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也就越低。分析结果对消除人们在节能投入认识上的“误区”、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建筑节能方面设计规范与标准、开发商和业主建设与购买节能住宅均提供了可靠的经济性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节能住宅投资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节能住宅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通过对节能住宅全寿命周期费用含义的理论分析,建立了节能住宅全寿命周期费用估算模型,并以兰州鸿运润园节能住宅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节能住宅推广和建设的现状,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构建了节能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并进行了费用估算。以实际项目为例,证明了节能住宅与非节能住宅相比,不仅可以减少能耗,保护环境,提高居住的舒适性,还可以节约运营维护费用,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经过分析证明,节能住宅的建设成本比非节能住宅多6.75%,但这些成本可以在13年内全部收回。  相似文献   

4.
住宅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能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将其运用到建筑领域,从而把住宅建筑全寿命周期边界划定为6个阶段并对其各阶段进行能耗研究,列出了各阶段能耗的简单计算公式。运用DeST-h软件对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以此进行了实例的运用分析,最后提出了住宅建筑在全寿命阶段的节能措施。通过对住宅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分析,有助于人们对建筑运行能耗以外的其他隐性能耗加以重视,从而更全面的促进建筑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5.
对新型建筑节能体系——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体系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根据节能建筑实际建立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进行住宅的经济效果综合评价。经济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显著低于普通剪力墙体系及砖混结构体系。体系在提高住宅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等住宅品质的同时,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节能住宅全寿命期经济效益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节能住宅全寿命期费用分析为基础,构建其全寿命期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并以重庆地区某节能住宅为实例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其全寿命期所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加深消费者对节能住宅的认同,从而促进节能住宅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住宅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住宅的经济评价不能只看其初始投资,应注重住宅的寿命周期费用(LCC)。以LCC数据库和经济评价模型为手段,建立住宅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系统(LCCA),并简述了LCCA系统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8.
对节能改造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估算,对于节能改造投资决策与实施都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将节能改造全寿命周期划分为前期准备期、改造实施期与维保运营期,识别了节能改造全寿命周期费用,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节能改造费用估算过程中,构建了改造实施阶段费用模糊神经网络估算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研究表明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可对节能改造项目费用实施估算,结果可靠,具有定的适用性。后提出了若干实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住宅外墙保温系统及经济厚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住宅多为低层建筑,体型系数较大,其能耗组成与城市多高层住宅有较大的区别,围护结构热损失占比较大,合理地设置外墙保温系统可有效减少建筑能耗。为了确定合理的外墙保温系统,利用De ST-h软件对采用不同保温系统的农村典型住宅进行能耗模拟,计算住宅建筑后期运行费用,并采用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计算不同保温系统住宅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经对比分析,确定其最佳外墙保温系统和经济厚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需要具备规范的步骤,选取最优节能手段与设计方案。本文从全寿命周期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建设行业的当前发展现状,将设计的全寿命周期理念和节能技术充分结合,探讨了适合当前建筑发展形势且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设计方法。首先应确定节能设计的最终目标,以及初步构思,并设计多个备选方案,之后以全寿命周期理论对各节能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选择最优设计。  相似文献   

11.
住宅建筑能耗评估与能效标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建筑节能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住宅建筑节能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建筑能耗评估、能效标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同时提出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对不同利益主体实施激励,并积极培育节能住宅中介评价机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住宅建筑节能潜力分析——除供暖外的住宅建筑能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镇民用建筑能源消耗分为北方地区供暖能耗、除供暖外的住宅能耗、除供暖外的一般性非住宅民用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四部分,着重分析了其中的除供暖外的住宅能耗。首先,阐述了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住宅建筑能耗水平较低,但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其次,针对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的刚性增长趋势,提出了住宅建筑节能的重点——住宅空调器升级与更新、降低照明能耗和减少家电待机损失。并分析计算了三个方面的节能措施所能达到的实际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赛  张永坚  张卫芳 《建筑电气》2014,(4):232-236,45
高校在校学生人均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均高出全国人均水平和全国居民建筑单位面积能耗,高校建筑节能势在必行;研究目前高校类建筑用能特点和用电能耗数据的分析方法:分析高校类建筑用能规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住宅的成本构成进行分析,以多层和高层两种不同建筑结构类型住宅在建造成本、使用功能、投资效果、物业管理、居住安全5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在中小城市建造设计多层比高层更具有科学化、人性化、经济化的优点,体现了节能方面的重要性.高层建筑在建造和使用时的能耗都很高,提示我们在设计上应重视建筑结构类型,多层住宅建筑是在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的理想节能住宅类型.  相似文献   

15.
比较分析了(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JGJ 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对采暖地区建筑地面热工性能的要求,前者用热阻表示.而后者则用传热系数表示.由于两者都是国家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相同围护结构性能要求理应采用相同指标表示.根据计算地面传热的方法,建议在(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时使用传热系数来表征地面的热工性能,以方便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一个居住小区建筑节能设计实践,找出了一些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推荐了几种满足《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 10-2003)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并通过经济性分析,得出这些节能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效益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总结已出台75%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同纬度地区的节能规范,在辽宁省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大量测算阜新地区及新疆等地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建筑的耗热量指标,并反复推敲各围护结构的限值,综合考虑锅炉效率和室外管网输送效率,最终制定出适用于阜新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75%的相应标准。初步探讨现有节能技术的节能潜力以及如何提升建筑节能应用水平,从而从设计源头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需求,扩大严寒地区建筑节能标准在同纬度地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华实  眭斌 《建筑节能》2016,(7):95-98
2008年江苏省建设厅颁布了《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专门增设了省级节能减排(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用于实施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节能成熟适用技术推广等建筑节能重点工程领域。镇江扬中市西来桥镇幸福花苑一期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没有按照节能设计标准建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2#楼进行建筑能效测评与节能改造研究,对推动江苏省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美雁  林国海 《门窗》2014,(8):36-43
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逐步升级,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房屋)越来越受到业内的青睐。近几年来,国家住建部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与德国能源署合作,按其建造标准,在国内打造该类建设科技示范项目。如秦皇岛市“在水一方”高层居住建筑项目和哈尔滨市“溪树庭院”高层居住建筑项目。这两个示范项目的外保温技术均分别采用了EPS模块外保温粘贴系统和EPS模块外保温现浇混凝土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业内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这两种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做一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结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两部设计标准的部分条文,探讨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等类型的公共类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指出了两部标准在适用范围、窗墙比、传热系数、采暖制式等多方面的规定有所不同,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该类建筑热工设计执行哪部标准更为合适。并对该类建筑在供暖方式、采暖制式、散热器采用等方面谈了个人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