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非城市建设用地”及其规划管控问题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相关研究和实践倾向于将“非城市建设用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对象进行考察,但“非城市建设用地”这一概念难以界定,相关规划工作的内涵实质、管理操作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厘清相关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语境后,梳理当前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其中的问题或悖论.进而从3个方面探讨“城乡非建设类用地”所涉及的规划管控问题,即:完善现有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在空间规划体系中进一步落实城乡空间管制;在空间管制政策分区基础上,基于统一的用地分类体系,施行统一的城乡土地用途管理.  相似文献   

3.
宋博 《规划师》2012,28(2):23-28
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拓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关注趋多;其强调生态环境优先、统筹城乡发展等理念值得肯定,但其规划内涵较为"模糊"。梳理既有研究成果,可知"非城市建设用地"本身难以成为一个真实的规划对象,或者说"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提出有悖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初衷。城乡规划体系的本来目标就是统筹各方发展诉求、合理配置土地使用功能,故应当对"城乡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进行统筹布局和管控,优化用地分类,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和空间管制体系,建构城乡统筹的完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乡非建设用地是保障城市健康,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基于推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结合新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来探索更有效的城乡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与控制方法已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研究与设计工作者的重要方向。该文分析重庆主城区城乡非建设用地的现状情况,剖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从保护策略、控制方法、法律保障三方面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品流通业态的转变,物流行业发展迅猛,物流项目用地在城市迅速扩张.然而相对居住等其它类型的用地,物流项目用地缺乏完善的规划建设标准,导致用地效率低下、空间布局失范、难以适应物流行业与城市发展要求等问题.从规划建设管理角度出发,通过对现有物流相关标准的梳理和国内外案例的借鉴,在定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大类物流项目用地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分类+分项"的构建思路,遵循"用地+配套"、"刚性+弹性"原则,以广州市为实证对象,提出了选址要求、开发强度、用地比例、建筑及设施4大类17小类指标体系及取值,构建了物流项目用地规划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6.
程磊  朱查松  罗震东 《规划师》2009,25(4):63-66,94
在<城乡规划法>推行规划全覆盖和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备受关注,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得以开展.针对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中存在的非建设用地数量不断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等问题,寻求用地保护与发展需求的结合,遵从生态优先理念,采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平衡城市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与发展方是解决问题之策.  相似文献   

7.
王凯  张菁  徐泽  徐颖 《城市规划》2012,(4):42-48,92
1990年颁布施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支撑。为适应我国城乡发展宏观背景的变化,落实《城乡规划法》和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4月正式启动了对这一标准的修订,新标准2010年12月获得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基于对原标准的客观评价,本文细述新标准修订的由来、指导思想和工作过程,进而对标准中的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主要创新做了具体介绍,并对标准修订和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做了后续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填补技术空白。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为落实国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的需要.进行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研究工作。村庄用地现状情况各地差异较大.村庄建设主体、方式以及用地管理等也存在较大区别.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是在现有国家政策方针下提出的一个技术指导.将为下一阶段形成全国性村庄用地分类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用地国标的修订为契机,解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公共设施用地"的内涵,剖析其在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借鉴境内外相关用地分类经验,结合我国城乡规划工作需求,对"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的重构提出思路与建议,以期更好地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延吉  林高志 《城市规划》2021,45(12):95-103
现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主要沿用"单一控制"思路,除人口规模和气候区外,尚未考虑影响城市用地的其他因素.为此,本研究从职能视角出发,以全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揭示了36个产业部门的职能指数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值、工业用地面积人均值和比重值的对应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城市职能是决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重的关键因素,其相对影响已超过既有标准中的所涉变量,但各类二三产部门对土地要素投入的需求强度不尽相同.在预测用地规模及修订现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时,建议根据重点产业部门的职能标准化指数,对规划期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弹性增减,以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与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迫切需要在满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同时,科学、合理的对城市规划范围内土地承载力进行研究和论证,进而高效集约地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指导城市发展。本文提出基于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估方法是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重要的研究与应用方向,并针对城市规划特点及如何运用于城市用地规模及用地选择分析进行研究与探索,提出改进及完善该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的分类、构成与它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一直是规划界探讨的热门课题之一,尤其是在"绿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山城重庆,各种绿地相互交织,其分类及其使用功能往往无法一一对应。《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修订中关于"公园绿地、其他绿地"的绿地分类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该文通过对主城区绿地建设现状及问题的梳理,提出了"城市公园绿地、只征不转公园绿地、城市其他绿地"三类城市绿地的分类设想及其初步的划定原则,为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研究与编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常青  徐勤政  杨春  王姗 《城市规划》2017,(11):33-40
建设用地是规划部门对接国家转型战略的重要抓手。北京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对于建设用地的管理,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确定人口总量上限,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发展总体战略,实现由数量扩张性规划转向质量提升性规划。减量发展,减量是更刚性的底线约束,发展是更科学的资源配置,在总体规划层面,从用地规模、建筑规模、空间边界、城乡结构、用地结构、空间协同为北京长远发展构建了综合调控框架与约束性指标,在实施中建立起以拆占比、拆建比、职住用地比、两线三区为核心的严格管理手段,探索了面向存量、减量总规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方法。减量发展是重大改革,规划实施挑战非常大,对于建设用地的实施管理,北京总规在规划管理的方式、土地政策、事权划分、评估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的制定为例,通过对规划原则、法规调整范围、统筹城乡的规划管理体制、统筹城乡的规划体系、统筹城乡的规划实施制度、集体土地上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等内容的介绍,阐述了《条例》制定中对统筹城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土地开发及其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卫东 《城市规划》2002,26(11):37-40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土地开发的主要特征 ,分析了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及其供给中存在的城镇建设占用耕地 ;城市土地利用粗放、土地利用率低 ;城市土地市场行为不规范 ,土地供给总量控制困难 ;城市规划依据不充分 ,土地制度欠完善等问题。提出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土地供给调控体系的对策包括 :实施城市发展战略 ,加强城乡土地统一管理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 ;建立城镇土地储备机制 ,形成城市土地供给的良性循环 ;消除城市土地闲置现象 ,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石楠 《城市规划》2008,(2):9-15,26
在介绍《城乡规划法》规定的规划区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规划区与行政区域、规划区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提出城乡规划行政管理的权力空间范围和责任空间范围两个不同的概念,指出法律在这两者的规定上并不完全重合。分析了不同规划管理权力的空间适用范围,以及不同空间范畴内规划行政管理的力度差别,主张规划行政权力的责任空间范畴应该与规划许可权的空间范畴对等,即"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都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绯  刘睿 《城市规划》2007,31(6):77-80
从2002年开始,重庆市都市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正在编制和已编制完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覆盖了《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确定的重庆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在重庆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直辖以来,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回顾和反思,提出推动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管理工作不断深化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重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实际规划编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地方政府委托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区位和范围不尽合理进行了思考,探索性地提出"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的概念,并尝试建立"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评价"的初步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对"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评价"在国家法定规划程序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爱华  范钟铭 《城市规划》2011,35(8):88-90,96
为从根本上实现城市转型,深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新的发展和资源观念为指导,以构建经济发展与用地、人口、环境、资源的和谐关系为目标,试图探索一种"非扩张型"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思路,强调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对城市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通过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向"以供调需",从过去的"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从被动的"终极控制"转向"过程引导",以及以土地供应调整为核心,建立科学的城市转型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