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泉州古城铺境为例,通过城市治理和地方信仰的角度认识传统邻里场所。从铺境的城市管理制度设置出发,提出明清时期帝国的法定里社与地方上的铺境庙之间存在着“当为”与“实为”的关系,行政和信仰系统按各自的体系与规则运行,共同对城市人口管理、城市财税管理发挥作用,继而分析管理体系如何作用于铺境的用地划分,以及铺境庙中的“礼”如何作用于管理权威的维系。揭示自上而下的“城市治理”和自下而上的“地方信仰”在铺境场所形成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对当下传统城市邻里遗产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从民间信仰的角度入手,以城郡型传统商业聚落泉州古城为考察对象.研究当地以铺境单元为表征的祭祀圈对传统聚落空间的影响。从“社会-空间”过程的角度认识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通过分析泉州铺境空间的形成过程及其社区特性,探讨历史变迁中传统城市聚落的社会空间与形态空间的互动与变迁。本研究可作为一种新的聚落研究方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唐敏 《建筑学报》2020,(7):8-13
基于多琳·马西"全球地方感"的概念,通过达拉维从渔村到多元多产贫民窟的一个半世纪的时空变迁,提出关注地方性生产过程的跨学科视角。不同尺度的空间观察记录、图绘、空间历史分析等建筑图绘以及针对当地社区和年轻人日常实践记录的民族志,深入达拉维内两条起源迥然的主街道,描绘街道的跨度、深度和广度,展现自构与被构两大实践过程中丝丝相扣的角力。论证空间与社会文化的形成运作奠定了达拉维地方性的多元与复杂。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划》2020,(1):2-3
1.何谓“文境”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在物质空间建设的同时,亦尤为强调城市人文空间格局意境的凝炼和升华,致力于创造诗意的人居环境,重视对城市境界的追求,这就是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境”传统。“文境”原指文章的意境、境界。王国维曾言:“词必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文境”一词应用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重在表达城市人文空间格局意境及其营造。从历史实践来看,一座城市的特色与气质取决于“文境”的高下,这可谓中国规划极精妙高深之处。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轴线是城市的重要代表性空间之一,需要市民的广泛参与才能烘托其空间氛围。本文以案例分析、观察、总结为研究方法,证明在中轴线广场的长期持续的建设、环境氛围营造、功能匹配过程中,应重视中轴线空间的人文内涵营造,利用场所空间的历史信息,赋予空间标志性事件,不断完善丰富中轴线内的功能及相应的场所空间。这样才能持续维系市民情感,不断增加市民的空间活动黏性,使中轴线空间真正成为市民日常活动的公益属性场所。  相似文献   

6.
大城市建成区居民日常户外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细微性,需要小尺度公共空间来承载和实现。小尺度公共空间与住宅地具有较好的邻近性,是日常社会生活的发生器。作为一种社区和邻里层面的平民化的公共空间,它体现了更多的社会公平性,其场所营造对于邻里交往、社区网络建构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一些大城市更新改造拆旧建新的模式单一,使得不少建成区呈现出居住空间类型趋同、社会活动隔离的状态,导致既有的社会资本缺乏空间载体,社会网络解体,社区精神涣散。结合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的"缤纷社区计划"规划实践,基于居民满意度和意愿的样本调研分析,探讨通过小尺度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来实现社区功能再生的可能性,思考建立小尺度公共空间营造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联,为当前"城市修补"提供前沿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1.何谓“以图传境”中国风景图绘的历史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折射出中国人对于美好人居的憧憬与追求。传统图绘往往可供人统览一方山水形势、品读一方人文胜景、领略一方人居意境,并体悟文人画匠将物象与心境相融、写实与写意相辅相成的艺术境界。经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图传境”的图绘模式。  相似文献   

8.
陈力  杨昌鸣  朱淩 《新建筑》2011,(5):122-125
铺境作为县以下的城乡区划基层单位在泉州的遗存,是特定历史背景和地缘条件下的产物,泉州铺境是我国远古时期里社的(?)遗。在这一传统的居住模式中,自然要素受到应有的重视。各种自然元素被传统的营造手法完美地组织在铺境空间中,展现出一幅生态适应的美好图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由这种适应带来的城市和建筑的独特风格,对当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项目位于山西太原,设计以“街巷生活”为切入点,设计围绕街巷的线性空间展开,将丰富的建筑手法延伸到“街巷”之中,进而为空间带来活力。人造场所,场所也造人。街巷是过往市民进行日常交流的场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扩张,其街巷系统也随之演变。此项目位于山西,过往的山西多是以街巷、院落、窑洞结合的居住形态为主,会拥有许多共享的院子生活设施以及景观,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有温度的生活场景,以及邻里之间的情感交集。  相似文献   

10.
日本建筑入口空间场所性的表达源于“禅宗”哲学的文化传统。注重内外交流的建筑空间语汇在当代日本建筑创作中得到了继承和拓展。入口空间可识别性场所的营造使建筑具有“可进入性”和丰富的情感化特征,有利于城市步行空间的复兴和城市公共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里”是指居住地域,“杜”是指祭祀活动.中国自古就有”社祭”活动.“里必立社”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促使“里”、“社”结合形成了最早的社区形式——里社.“铺境”作为县以下的城乡区划单位在泉州的遗存,是特定历史背景和地缘条件下的产物.泉州的铺境包括社祭活动和居住地域两个基本要素,是远古“里社”的孑遗.本文以泉州的铺境作为传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加速了城市和乡村地区的更新建设,也带来了"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等现象,城市和乡村缺乏地域特色、人文关怀,甚至被描述成一个缺乏安全感、邻里感与人情味的乏味空间,而场所精神的回归能够有效改善人们对城市和空间的疏离感。文章引入场所理论,在分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尉犁县达西村三角地改造为例,从尊重既已形成的场所精神、历史情境的再现与延续、营造归属感的空间、功能多样复合、公众的深度参与等方面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以期为人们提供更为亲切、具有人情味、安全感、归属感的有意义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在公共空间环境中.造景具有着更深层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它是对物境.情境和意境的创造,是以求“境”的方式在营造着场所空间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境庙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场所是城市重要的文化遗存,但是城市建成区快速的更新发展导致了境庙场所的逐渐消亡。基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考虑,通过对福州市区境庙场所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当前市区境庙场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从地域特色的角度论述了保护境庙场所的现实意义。针对境庙场所面临的社会现实,探讨了境庙场所的保护方法与延续措施,同时从融入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一些拓展境庙社会公共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原法租界旧城区,过速发展的产物和传统社区的特有邻里关系发生了冲突,通过发现再现产统邻里活动发生的空间场所,意图在高楼大厦间寻找夹缝,置入邻里活动的空间要素。从而填补大都市与小社区之间的沟壑。  相似文献   

16.
住区作为城市生活构成的最小单元,是记载和展示居民的生活状态的基本场所,其理想状态应该是物质环境建设与人文关怀构建并重。文章通过对住区邻里交往现状进行现场调研并总结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实际规划建设项目,从空间尺度、文化特质、交流空间层次等方面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空间营造策略,增加邻里互动,提高居民对居住空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扉建筑与扉美术馆近年来在竹丝岗的社区营造活动,梳理了其对日常公共空间的思考和艺术营造的实践。城市建设从"增量建设"转变为"存量改造",其以扩展城市公共性、不造物设计、参与式设计的方式进行社区营造,加强人与人、人与场所的连接,是对城市更新手段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城市居住小区中存在社区活力缺乏、家园亲切感降低、邻里关系淡漠等诸多人居问题。针对城市居住区邻里空间中存在的以上交往问题,文章分析了邻里交往空间设计遵循的原则,探讨了不同层次的和谐邻里交往空间的营造方法,构筑邻里间沟通与交流的共享空间,以期营造睦邻友好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中国传统自然观为思想基础,利用西方“场所精神”的理论方法解析中国古典园林。从生成“场所”的环境客体(包括建筑类要素和自然类要素)与感知主体(包括对空间的流动体验和对文化的多维认同)两个角度分别讨论了中国园林的空间构成和精神内涵。阐明了中国园林中的时空环境营造与体验者行为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了传统自然观对当代建筑的场所营造及空间艺术表现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城老旧社区空间结构破碎、场所记忆丢失、日常邻里交往空间衰败等问题,结合城市记忆理论,以渝铁村社区公共空间为例,注重城市记忆在老旧社区中的运行机制,通过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建立城市记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联,推导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提出从空间结构的完善、城市记忆空间层级的建立、记忆线索的叠合、日常交往场所的构建和城市记忆演化发展五个方面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积极塑造,以改善其空间品质,激活老旧社区活力,延续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