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国内外无粘结预应力砼板柱结构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认为有必要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砼板柱结构的动力性能实验研究 ;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砼板柱结构抗震设计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纯弯段内配有腹筋的8根无粘结及2根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就无粘结梁在不同预应力度下的抗弯性能,配置与不配非预应力筋的无粘结梁性能对比以及箍筋的作用等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提出了以(?)及(?)为参数的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公式。  相似文献   

3.
王飞 《建筑机械化》2020,41(5):32-35,46
外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施工技术在加固既有混凝土结构方面应用广泛,大量工程实践表明,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是影响加固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归纳分析了常用的5类FRP与混凝土界面粘结试验,并就其试验特点、优缺点、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成果可为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提供一定试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罗海艳  李琪  赵丹 《山西建筑》2009,35(34):86-87
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进行了介绍,从国外和国内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复位性能的试验研究、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论述,对研究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榀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和一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所进行的拟动力抗震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它们的破坏形态、动力反应、滞回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的各种反应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应当可以满足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底部框架多层砌体房屋在不同烈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研究了在底部框架内增设消能外包混凝土无粘结钢支撑对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增设消能支撑加固方案和增设抗震墙加固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底层框架砌体房屋的底层增设消能支撑可显著降低底层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控制结构的塑性损伤,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增设消能支撑加固方案与增设抗震墙加固方案相比,结构加固更合理、更易实施。  相似文献   

7.
纵筋局部无粘结RC梁受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端部纵筋局部无粘结RC梁受力性能,对不同无粘结筋长度的RC梁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梁端局部施加无粘结套筒措施以后的延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8根混凝土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对其受力过程、破坏特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不同预应力筋种类和预应力度(PPR)对预应力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对试验梁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度是影响预应力梁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抗震性能随着预应力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同等预应力度的条件下,无粘结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的耗能能力最好;采用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相结合后,试验梁的延性指标有所提高,延性比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梁分别提高12%和26%,滞回曲线变得更加丰满,对结构抗震性能有利;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自粘防水卷材的粘结机理,并对其粘结性能(卷材的粘结性能、相容性、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装配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混凝土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且对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所采用的分析模型在梁柱缝隙处的开合、应力分布、试件变形和恢复力骨架关系上与试验吻合较好,说明所采用的分析单元和模型有利于详细了解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的非线性性能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Quasi-static tests for ten pieces of the unbonded steel plate brace encased in reinforced concrete panel, which is referred to as the panel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panel BRB),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som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such as unbonded material, clearance between the panel and the brac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eel bar and the edge reinforcement, effective width of the panel, etc., on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the panel BRBs are exa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nel BRBs with evener unbonded materials, smaller clearance and additional steel bars and ties along the encased braces exhibit better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than the others. The brace under compression appears to exhibit small amplitude flexural buckling with multiple waves, and its ultimate axial force exceeds its yield load capacity significantly due to strain hardening and frictional action. All specimens of panel BRB exhibit a stable performance under the quasi-static loading until local failure of the panel occurs by either flexure or punching shear. The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with the same construction details mentioned above,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the specimens with the effective width panel almost matches that of the specimens with normal weight concrete panel, however, the former kind of panel BRB would be advantageous in the a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s because of its lighter weight.  相似文献   

12.
对一种新型防屈曲支撑进行性能试验研究。该种防屈曲支撑(以下称一字形全钢防屈曲支撑)的内核为一字形钢板,外约束单元为双腹板工字形钢,中间用薄橡胶作为无黏结材料。通过对8个一字形全钢防屈曲支撑试件进行轴向循环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防屈曲支撑的耗能性能以及不同芯材特性、支撑长度对其耗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字形全钢防屈曲支撑的构造合理,所有试件的滞回曲线稳定饱满;芯材特性和支撑长度对于该种防屈曲支撑的耗能性能均有较大影响;以SLY225为芯材的防屈曲支撑,其耗能性能、低周疲劳性能与塑性变形能力均明显优于以SN490B为芯材的防屈曲支撑;SLY225能提供45%以上的附加有效阻尼比;增加支撑长度,防屈曲支撑的塑性变形能力与低周疲劳性能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6个人字形无黏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无黏结材料及支撑与墙板的间隙、墙板内钢筋配置、墙板端部加强构造以及钢板支撑周围有效宽度范围内采用普通混凝土,其余部分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的有效宽度墙板等因素对试件滞回性能的影响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无黏结材料的均匀包裹、支撑与墙板间留有较小的间隙以及沿支撑轴向加密纵横向钢筋和拉结筋等构造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墙板局部抗弯和抗冲切承载力,改善试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支撑受压失稳时呈多波微幅弯曲变形状态,随压力增大,失稳半波数增多,支撑对墙板的局部冲切作用随之增大,使墙板局部弯曲或冲切破坏。直至破坏前,试件滞回曲线饱满稳定,骨架曲线基本呈现两折线的形式。试验还表明,当其他构造相同时,采用有效宽度墙板的试件和整个墙板均由普通混凝土制成的试件的滞回性能几乎相同,但前者自重轻,有利于墙板的安装和结构抗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可恢复性能,提出一种端部配置无黏结钢筋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通过无黏结高强钢筋为墙体提供恢复力。进行了4个剪跨比2.28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端部配置无黏结高强钢筋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可恢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端部配置无黏结钢筋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最终发生压弯破坏,破坏截面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端部配置无黏结高强钢筋提高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初始刚度和耗能能力;在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端部配置无黏结高强钢筋可减轻受压区混凝土的破坏程度,减小墙体残余变形和裂缝宽度,具有较好的可恢复性能。给出了端部配置无黏结钢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可恢复性能,提出一种端部配置无黏结钢筋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通过无黏结高强钢筋为墙体提供恢复力。进行了4个剪跨比2.28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端部配置无黏结高强钢筋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可恢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端部配置无黏结钢筋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最终发生压弯破坏,破坏截面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端部配置无黏结高强钢筋提高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初始刚度和耗能能力;在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端部配置无黏结高强钢筋可减轻受压区混凝土的破坏程度,减小墙体残余变形和裂缝宽度,具有较好的可恢复性能。给出了端部配置无黏结钢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6.
通过3个算例,对采用人字形无粘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即人字形防屈曲支撑)的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支撑屈服后超强和被撑梁跨中竖向支点作用的有无对支撑跨横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算例的框架梁在多遇地震下均能保持弹性,且被撑梁的最大竖向挠度均出现在撑点两侧。罕遇地震下,3个结构中支撑屈服后被撑梁的最大竖向挠度均出现在撑点位置。考虑超强但不考虑支点作用设计的结构中框架梁塑性发展程度较小,而不计超强但考虑支点作用设计的被撑梁塑性发展严重,且横梁的挠度较大,导致层间的两根支撑因承受较大的竖向力而使拉、压支撑的轴向应力-应变曲线明显不对称,不利于支撑受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单斜无粘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中,墙板为限制支撑整体失稳所需的约束宽度,通过有限元分析,考察了构造参数的变化对墙板约束宽度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混凝土墙板厚度,钢板支撑的长度、宽度、厚度及钢材屈服应力。结果表明,对于特定的支撑墙板,在墙板整体受弯开裂前,墙板约束宽度基本不变。同时,当其它构造参数相同时,仅变化支撑钢板的宽度、厚度及钢材屈服应力中的某一参数,墙板的约束宽度基本不变。约束宽度与支撑长度基本成正比,随墙板厚度的增大约束宽度逐渐减小;墙板整体受弯开裂后,随着支撑轴向压力的增加,墙板的约束宽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呈现明显的扭转不规则特性,需设置必要的柱间支撑体系来控制扭转效应。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静力分析,对钢支撑和粘滞阻尼支撑两类支撑的连续与非连续布置共四种支撑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支撑布置比非连续支撑布置具有更优的抗震性能和抗扭性能,尤其是连续阻尼支撑布置,但与建筑立意不协调。非连续钢支撑布置时层刚度不规则,不利于减小地震反应和控制结构扭转。非连续粘滞阻尼支撑布置克服了非连续钢支撑布置存在的不足,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抗扭性能,且能使得结构布置与建筑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新型工业化装配式斜支撑钢框架由钢桁架梁、钢立柱、钢斜支撑等构件所组成,该框架的桁架梁和斜支撑不同于传统框架,其传力路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未经考证。通过对单榀单跨斜支撑钢框架进行静力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分析,旨在研究分析其水平荷载极限承载能力、变形特性、破坏机理及延性性能。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斜支撑钢框架承受水平荷载能力较强,斜支撑将水平荷载传递到桁架梁中部的耗能梁段,传力路径明确合理,破坏位置发生在桁架梁中部腹杆,且破坏时框架柱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满足"强节点,弱构件"及"强柱弱梁"的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