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Planning》2013,(12)
结合当前高校财经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实践环节薄弱以及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基于此从构建合适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建立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模式;加强应用能力培养,建立与其他实践环节相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科发展及时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以提升财经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6):80-97
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生遭遇企业排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沦为"机械的生产工具",不能接触企业的核心技术。顶岗实习单位因企业的有限理性导致参与顶岗实习的动力不足,表现为企业忽视为顶岗实习生提供专业技术学习的机会、企业指导教师名不副实、实习保障不足等。究其原因,除了职校学生顶岗实习外部支持环境欠缺外,职业院校欠缺与顶岗实习单位相匹配的优质课程资源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包括课程取向极端化、课程资源滞后、能力本位课程实施环境尚未建立。为此,职业院校应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倡导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并建立与课程模式和课程资源建设相对应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3.
进行课程设计是突破传统的学科型体系的课程观念,建立行动体系的课程观念,使课程更加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依托企业资源优势,整合校企资源,从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入手,基于实际的工作过程设计和开发课程,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过程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建立开放式教学体系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7)
基于"兴趣—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类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体系,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工艺设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必修类专业实践课,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规范类课程,对本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本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工程设计能力培养不足、课时少并且缺乏系统性教学体系等问题,使学生无法在课程教学和实践中达到理想的效果,进而制约了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效果。针对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分别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技术规范、实践指导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教改后的教学实践表明,基于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和方法有效扩展了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弥补了现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工程识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从事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工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的教学体系。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形式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据结构实践》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数据结构系列课程的一门辅助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本文主要对独立学院数据结构实践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数据结构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设计了适用于独立学院的数据结构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作业和考核方式等教学措施,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编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8)
实践课程教学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制度、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分析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措施和创新成果,为相关院校该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工建筑物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主干专业课程,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的目的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符合广东省区域特色的水工建筑物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通过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着力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立足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1)
该文作者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其中存在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联系不紧密、对学生想象力与创作能力的培养不足、对美术实训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丰富美术技能课堂教学手段、修订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作能力、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等改革措施,旨在使美术技能类课程具备更加合理的课程内容与实施措施,从而更好地培养应用性强的学前教育师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1)
针对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为目标,进行了高等油层物理课程建设,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实施网络教学等,建立了一套先进、科学的教学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加强了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0)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学体系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同时具有持续改进功能。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初步探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体系等方面阐释环境监测课程的改革探索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2):27-28
高职教育与企业培训的相同之处,就是面向职业岗位培养学生和员工的职业能力,使之符合工作岗位的需求。通过对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与企业培训的研究,建立一套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师资的统筹与对接,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成为一个统一的职业培养体系,在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标准的学习和多年工程教学体会,分析了本科高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用工程案例构建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力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和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高等专业硕士教育中的人才需求多规格、个性化、高层次的特点,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硕士,论文重新审视和研讨数学类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体系等相关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构建了"培养分析能力、提升建模能力、加强应用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专业硕士数学类课程层次型阶梯式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7)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组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强化职业意识、加强实践教学、改变考核方式等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2)
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石油石化人才,我校在石油工程专业开展了全英文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结果表明,恰当地开展全英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进行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英文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我校通过在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方面的工作,总结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探索过程中积累的一些体会与经验,以期对类似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5)
《药物制剂技术》是制药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探索,强调采用务实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介绍了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建筑自动化课程的教学探索.课程以一系列实际工程问题为线索,通过4个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教学循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
通过对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收集了实习企业、学生个人等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对顶岗实习、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高职道桥专业顶岗实习在组织、实施、评价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在实习基地建设、指导教师聘任、岗位能力培养、实习监控体系以及实习效果评价考核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