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是人才培养之根。多年的德育实践表明,要实现立德树人,必须价值先行。价值先行,就是要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开展德育。在当前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凝聚价值共识。在德育中凝聚价值共识,可以实现以价值共识化解道德的个体差异,促成公德私德两个维度的协调,促进个人价值秩序和谐,增强学生对复杂价值环境的免疫力,使"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更好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是人才培养之根。多年的德育实践表明,要实现立德树人,必须价值先行。价值先行,就是要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开展德育。在当前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凝聚价值共识。在德育中凝聚价值共识,可以实现以价值共识化解道德的个体差异,促成公德私德两个维度的协调,促进个人价值秩序和谐,增强学生对复杂价值环境的免疫力,使"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更好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客观要求它具备科学的内涵和系统的过程。因此,如何设置内容以及怎样有效地把这种内容灌输给教育对象已成为我们思考的首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本身就是对德育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过程。人的认识活动不可能一次完成,它是一个不断深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修正的过程。所谓总结修正  相似文献   

4.
“增加投入是前提,转变观念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这是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蓝图。在这一蓝图中,教育观念的转变被置于“先导”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近来,高等教育理论界对转变教育观念的研究越来越多,学者们对高等教育应转变怎样的观念、应把怎样的教育观念带入下个世纪等重要问题各抒己见。然而深入地思考一下会发现,有关研究尚存诸多需深入探讨之处。本文是从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对转变观念的要求入手,分析高等教育价值观研究怎样适应这种实践的要求。一、转变什么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研究转变教育观念到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德育本质的研究 ,可谓人言言殊。虽然人们所认识的德育本质各有不同 ,但就其研究的逻辑起点则是一致的 :遵照逻辑学的定义规则 ,从教育本质的一般属性出发 ,厘定德育的外延 ,明晰德育内涵 ,最终提出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如有人认为德育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 。有人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 ,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2 ] 。也有人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  相似文献   

6.
德育的本质特征及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德育的本质与任务我国解放以来,在德育概念的表述上众说不一。有的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有的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是面向各行各业的;有的说,德育就是政治立场教育、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等等。凡此种种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述德育。学校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等教育因素构成的整体。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概念,它只是在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的领域内才能成立。我们认为,德育是学校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进行的政治思想和道德  相似文献   

7.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观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进行价值观干预是高校的教育目的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摆脱纯医学心理咨询的模式,进行价值观干预要有恰当的策略和科学的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价值观干预与德育的价值观教育有明确区别,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8.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式方法很多,关键是找到一种载体和实践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滋养。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好员工"评选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一种群众性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中“德育实效性低迷”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 ,本文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 ,提出了“自我研究”型大学生德育模式 ,并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指出学生理论社团是实施该模式的最佳媒介 ,并且指导学生组建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社”对该模式进行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德育效果。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了该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德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具有适应性、科学性和新奇性等优点 ,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唯技术的教育价值观。这种教育价值观将教育视为“理性的生产”;教育就是为生产出明确的、可测量的产品而对生产手段进行有效的调节。教育的结果是可以用标准化的、量化的或其他的客观的考试来测量的认知能力、知识单元和智力技巧。提高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是为了使他们在今后的经济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生产过程和在个人生活中做明智的决定。这一观点十分强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程式。知识被理解为记忆对信息的占有,而理解则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我国德育建设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呼吁人们回归生活世界 ,重视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合理性 ,其思想对于我们深化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针对传统的灌输德育 ,我们应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为平等交往主体的新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从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德育走出实效性低下困境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成性思维观照下的德育研究立足于德育的生活世界,有助于德育研究走出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从而为理论创新和独特方法论的形成奠定思维前提.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中,德育研究者不是旁观者,而是德育的践行者;不是德育理论的解释者,而是德育生活实践的描述者;不是只会说教的布道者,而是充满人文韵味的关怀者.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与学习模式。为完成大学德育任务,增强德育有效性,在现代大学德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本文从回归德育出发点,优化“德育生态环境”和落实德育创新教育理念等方面,对大学德育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探讨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涵及其要求.运用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的“认知-结构“方法,围绕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结构转换方面作用的核心观点,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要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导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并对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层面中的核心部分,是价值观中的精髓,是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国内外经营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价值观的塑造,并号召企业员工自觉推崇和实践自己企业的价值观,文章以金龙集团的核心价值观为例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出发,探讨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涵及其要求。运用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的“认知-结构”方法,围绕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结构转换方面作用的核心观点,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要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导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并对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把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仁"作为大学生德育的资源来研究,探讨其对于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是因为"仁"是中国人精神气质中一个活的传统,千百年来以主流文化意识的形态潜伏在主体的思想行为、社会的风俗习惯、国家的理念制度之中,历史地塑造了生生不息的东方文化,并且"仁"的观念和"仁"的实践仍将对这一文化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思想品德教育本质上是人文化成的活动,必然统整传统与现实中的积极教育因素。因此,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仁"的"立德树人"资源价值值得重视。从理念、内容到方法,"仁"对大学生德育的裨益主要是:在理念上明确了"立人之道";在内容上构建了以爱为立足点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孝悌为本的社会道德秩序,以推恩及人、富民保民为主导的和谐社会道德关系;在方法论上提供了从"心"求仁,从"行"求仁,以"修身"求仁的认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的生命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回归生命,是当代德育深入现代本质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德育质效,让生命在德育中充满生长力量、让德育过程充满生命活力的问题,就“坚持生长性,促进德育目标的反思和建构;坚持生化性,重视德育内容的整合和选择;坚持主体性,促发德育方法的优化和创新;坚持生成性,追求德育评价的有效和激励”四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于非商品的事物来说,价值是指事物的用途和积极作用,它以主体(人们)的需要为量度;价值观则表现了人们对外界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它决定着人们的基本社会态度、情感意识和思维方法。而教育价值观是作为客体的教育能够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属性,社会上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对教育的需要不同,因而对教育的价值观认识也不同。这一点说明了,研究和实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有从教育价值观去探索的必要。一、教育价值观与高等教育目的高校为什么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化。高等教育是…  相似文献   

20.
透视新建本科院校千校一面的表象,可知其缺失与本科院校身份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普适性核心价值观,缺失与新建本科院校之新相适应、与老牌本科院校之老有区别的核心价值观,缺失与其他新建本科院校相区别、标志自身特色的核心价值观.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对其最具教育价值的教育活动或现象的判断;既包含对大学使命和功能的认识,又包含自身对履践大学使命、达成高等教育功能的途径方式等的认识.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价值观包涵三个层面:重教育与科研的普适性层面、重应用与服务的特殊性层面、重地方性与专业性的独特性层面.新建本科院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首先要将核心价值观凝炼为具体思想,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次将该思想贯彻落实于学校各领域、各层级的工作中;最后,应倡导以该思想风化全校师生的思维、行为、言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