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的本质及其属性是大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所有大学研究的问题最终都要依靠对于大学本质与属性的正确理解.作为一种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被创造的社会组织,大学的本质与属性不是大学内生固有的,而是外部社会赋予的;大学的本质与属性不是生就的、决定的,而是生成的、进化的.认识大学本质与属性要坚持"关系论"和"生成进化论"的认识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作大学的公私属性问题始终是中外合作大学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外合作大学的权利和义务,并影响到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方向。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外合作大学公私属性的认知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现象,政策失真、研究者的思维惯习和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博弈是造成中外合作大学属性模糊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中外合作大学具有或公或私的属性,而没有"非公非私、亦公亦私"的第三条道路可走。区分公私两种属性的中外合作大学,有助于探讨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促使中外合作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联邦政府资助高等教育,在促进高校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低效、不公平,助长受惠学生惰性,以及挑战大学自治等问题。其原因既在于社会环境和教育资助主导思想的变化,又在于联邦立法的不足、美国经济的起落变化,以及联邦政府管理不善等。面对此类问题,奥巴马政府加大了高等教育投入,实施了"直接贷款"制度,改革了"佩尔助学金"和"珀金斯贷款",并推行了"课税扣除"政策。奥巴马政府在危机中加大资助高等教育的政策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台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实施既是台湾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其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最初的"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到"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台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不断调整,以更好地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促进台湾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改进与提升。与此同时,该政策及其实施过程还体现出政策设计与实施理性灵活、目标的确立客观科学、资助学科理工与人文并重、审核与绩效考核公平严格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学科建设是以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话语经由政策转换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投射。作为一种政策话语,表面上学科建设反映了政府对大学科研工作的重视,但实质上学科建设话语背后所体现的则是政治和行政权力对于大学学科发展的控制。经过30多年的不断重复和滥用,当前学科建设作为一种政策话语已经"破旧不堪",愈来愈沦为一种"罐头思维",难以应对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新问题。基于此,我们对于学科建设的话语体系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必须有所反思和批判,力争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逐渐抛弃这种已经"过时"的话语方式,并建立符合学科发展时代精神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剧变,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也在"公平"与"效益"的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地进行着调适与改革.透过对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的回顾和脉络走向的把握,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政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有必要进一步转变角色、职能,关注群体间接受高等教育"量"与"质"的双重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宏大背景下,我国大学章程被赋予优化大学治理结构、实现大学共同治理、保障大学办学自主权等重大使命。随着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核准与发布业已基本完成,大学章程进入实施的新阶段。然而,由于国家相关政策未能持续跟进,我国大学章程建设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深陷内在障碍、治理缺位、外在制约的三重困境。事实上,大学章程是动态复杂的制度系统,大学章程建设理应具有连贯性。探讨新阶段我国大学章程建设正在面临的困境,既有助于厘清大学章程建设各个阶段的思路。同时也对大学章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治理性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20年,美国学术界经历了与我国今日颇似的历程——高水平大学日逾重视研究成果,以学科为指向的专业学术共同体成形、教师的"学科人"身份逐渐清晰。一流学者或为追求更开阔的学术发展平台、或优渥的薪资待遇,而更加频繁地校际流动。与我国大多数大学相似——案例大学虽在某些学科领域具有相当实力,但尚不足以独占鳌头,须不断充实人才、力保优势。不幸的是,在这一时期,大学废弃了一批以退休制度为代表的学校特色制度,有效的人才聚拢圩堤溃塌,英才外流加速。  相似文献   

9.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剖析建国60周年以来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发展历程,发现其呈现明显的发展逻辑和变化趋势:制度内涵从"身份评审"转向"契约聘任";制度功能从以学术鉴定分级、资源配置为主转向以绩效管理、激励约束为主;制度变迁方式从"政策调整型"转向"法制规范型":制度运行从行政导向的集权控制转向学术导向的分权管理;制度变迁模式从"强制性制度变迁"转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变迁逻辑反映从政府主导的传统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向现代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转型,是现代民主国家"法治"、"公平"、"效率"、"分权"理念在学术事业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从2000年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的正式提出到各大学逐渐实施,引发了大量的研究和思考。大学教师聘任制的提出对改革我国大学教师人事制度意义重大,但在实施中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利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系统、深入地分析目前大学教师聘任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可以发现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自身内在不完善性;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与高校及其教师工作特性不适切;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缺乏相关配套制度的保障。在回顾了西方大学教师任用政策最近改革动向的情况下,对改革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课堂逐渐向信息化课堂转变,大学课堂的生态环境、师生关系和教学模式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大学课堂出现的各种生态失衡问题,需要遵循"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创设多样化的课堂物质环境;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规避信息化课堂的"花盆效应";防范信息化课堂的"边缘效应",保障学生主体生态位;回归课堂教学的农业属性,重构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问题与对策:地方高校科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由于培养目标、发展传统、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资源竞争等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依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科学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着力于树立有序竞争理念;打造"教科融合"的大学文化;强化对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同时通过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将教师的育人激情凝聚成育人为本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化记忆是文化共同体共享的记忆。文化记忆凭借其凝聚力确认和巩固人们的身份认同。作为"文明传承之所""文化记忆之场"的高等教育,对塑造人们的文化记忆、形成身份认同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从现实情况看,高等教育却在相当程度上存在"文化记忆"问题:"文化记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遭冲击;"文化记忆"在学术资本主义中被放逐;"文化记忆"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受挤压。解决高等教育中的"记忆"问题,强化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所共享的文化记忆,至少需要从提升文化自觉、推行通识教育、开展仪式活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大学自治改革自1968年以来不断演进,但远远未能形成大学界的共识,与其说自治,不如说"被自治"。法国大学治理结构由高等教育法所规定,各大学的治理结构基本一致,校长及各委员会各司其职。但大学自治改革的结果并不理想,能否突破现行的招生政策将是法国大学自治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同年会"和大学校友会是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群体进行社会交往、互动的重要组织形式.知识分子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同,必须经常与自己的听众进行交流,和自己的同行维持交往,同年会和大学校友会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相互交往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功能.但是,"同年会"和大学校友会二者在组织性质、目标和社会影响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本文通过比较科举时代的"同年会"与现代大学校友会,试图从中发现历史记忆中可能较容易被忽略的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16.
在全力打造"金课"与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提升高校教师"金课"建设效能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基本途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支点。面对高校教师"金课"建设共识不强、课程理论研究力度不够、课程教学实践深度不足、对国家"金课"建设政策依托不紧等突出问题。提升高校教师"金课"建设效能,亟须教师在国家和高校不断优化政策环境的形势下,加强国家"金课"建设政策学习、强化课程理论研究、扎根课程教学实践、充分依托国家政策优势,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7.
资源基础观的大学发展,意味着资源的不断聚集与留衍,这有赖于办学资源的持续吸纳和有效利用。如果赋予资源持有者/投入者以尽可能完全的产权——明晰的归属权、适切的生产性控制权、严正的分配性控制权、足够的收益权、充分的留衍所有权,将促进办学资源吸纳及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大学的发展,而这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对这些权利的实现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8.
同为大学,处在我国边疆地区的大学(边疆大学)其实并无什么特别之处,而在于其基于地理的、经济的、政治的三重语境下所连带的"边缘身份"。而围绕这种身份所展开的两种内含冲突的社会文化叙事及其相应产生的两种话语模式——"跨越式发展"和"特色化办学",却又使边疆大学时常处于一种集体的焦虑和彷徨之中。边疆大学要化解这一困境,实现对自我的救赎,则需要从唤起其内部人群的主体意识开始着手,这样才能从中找到自信、发展的方向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梅贻琦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其思想在任职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校长期间逐渐成形。其实,"从游"主张的起源甚早,梅贻琦赋予其新的涵义并付诸治校实践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了古代的游学思想并进而提出其影响深远的"从游说"。梅贻琦把学校环境比喻为水,师生喻为大鱼和小鱼,师生关系似引导和跟随的关系。在当今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从游说"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蕴,大学教育仍需继承和发展"从游"思想,凸显本真教育之旨趣、追寻健全人格的发展、力主充满师生对话的大学教育方式以及倡导大学学习之自由。挖掘"从游说"的当代教育意蕴,希望能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寻绎一种可供参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我国电容器级钽丝发展历程,评述了我国电容器级钽丝发展现状、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在世界钽工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分析了我国钽丝加工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就我国钽丝行业发展提出通过政府协调、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综合运用,实现钽丝行业的有效整合,构筑技术创新和人才竞争机制,密切关注钽丝市场的需求动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使我国钽丝行业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