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设计概念的要求,利用头车的空气动力学外形,以动车组动态包络线为约束条件,进行车体断面设计和整车的三维设计,铝合金车体焊接结构的设计符合EN 15085焊接标准,按照标准要求选择车体的母材、焊接材料和设计车体的焊接接头型式.通过对车体的静强度计算和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头车试验车体的强度符合欧洲标准EN12663,能够满足产品的安全可靠性需求.  相似文献   

2.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统计分析冲压件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约为8%,汽车各个构成部件材料重量占整车的比例如图1所示。冲压加工是实现车体轻量化,高刚性和低成本不可缺少的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Geomagic的曲面重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散乱数据点的曲面重构的方法,重构出不同结构物体的三角网表面模型.首先根据扫描点云的分布特点、疏密程度等实际情况,分析影响重构曲面的关键因素,然后按照正向设计的思想,分析零件的外形,发挥不同曲面拟合的优势.结合典型逆向软件Geomagic对曲面造型方式的特点及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进而规划两个零件的重构路径,达到了良好效果,为复杂零件的重构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前言目前各国汽车公司正从车辆小型化,改变车体使用材料,改变设计等方面着手减轻汽车重量。其中减少钢板的使用量是减轻汽车车体重量的重要内容。以前,汽车车体大都使用软钢,后来,为提高车体碰撞强度、减轻重量均改用高强度钢了。但是,高强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环境问题将会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因此,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满足人们对高效燃料的需求已成为汽车工业一项急迫的任务.在执行这项任务的过程中,本田公司的研发部(R&D)检验了能使其Civic车型的燃料效率提高一倍的方法,该车型是本田公司具有较高性能的代表产品.经过这些努力,本田公司同时采取三种措施提高发动机的效率,采用能量换代技在对汽车进行大量减重方面,我们意识到只有将钢制车体用白色铝车体代替才可行.本文阐述了Honda Insight车型采用铝车体达到超高燃料效率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范钧  王雷刚 《机床与液压》2014,42(10):74-76
逆向设计中的曲面重构技术是逆向工程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逆向重构的精度会直接影响产品逆向设计的质量。以叶片模具型面精度控制为例,结合ATOS扫描系统,通过对逆向重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精度及误差分配进行分析,探讨了逆向重构过程中精度控制的方法,得到了满足逆向重构过程精度要求的叶片模具型面,实现了基于逆向工程的叶片模具型面重构的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结构复杂零部件难以获得精准的尺寸和外形,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以汽车水枪为例,利用COMET蓝光扫描仪对其表面进行三维扫描,并获取三维点云数据,应用Colin3D软件分析扫描过程点云数据精度;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应用Geomagic Design X软件对水枪曲面进行重构,通过偏差图与环境写像进行逆向建模过程的质量分析;采用光固化打印技术完成逆向实体的快速成型,利用Geomagic Control X将重建后的三维几何模型与原始CAD数据进行误差对比分析,为维修和加工制造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快速获取国外某进口汽车左前转向节点云数据的实体化模型,研究其实体快速重构的方法。文章针对该零部件复杂的形状特征,不同位置对逆向设计的精度要求不同,提出了以Geomagic Design X软件为平台,采用正逆向混合建模技术,进行曲面实体快速重构。运用基于点云的自动特征识别与面片草图的标准化绘制对传动轴的连接处以及装配孔处进行参数化修正,最终完成实物逆向,同时验证了该混合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正从有关方面获悉,兰州秦川园区的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翰航劲铝(兰州)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11月投产,前者生产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生产能力40 kt/a;后者生产铝合金车轮。轻量化汽车车轮及高强度车体连接件产业化后将与秦川广通新能源紧密合作,使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高约10%,为车身提供高强度铝合金型材车架,进一步降低整车自重,提高续航里程。该项目的实施,将不断延伸新区新能源汽车装备产业链,带动汽车零部件材料轻量化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汽车外环境因素对于汽车室内的温度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数值仿真法分析了环境温度、日照强度、车外风速等热负荷对车内温度分布的影响,并考虑紊流流动和车外壳与座椅的耦合传热,对车内的流动状态和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暂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体表面为动态变化的非均匀温度场,车体不同位置处的表面温度梯度差别较大,最高温度部位位于车顶部,车体两侧从上到下温度逐渐递减,且车外风速越大,车体的温度越低.空调开启瞬间,车内流场为复杂的紊流流动,后排座椅周围的空气温度较前排的温度率先降低.本研究可为汽车内热舒适性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