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连续分布滞量的二阶半线性阻尼微分方程的振动性. 通过利用函数不等式技巧、广义Riccati变换和 函数等方法,给出了此类方程所有解振动新的振动准则,所得结果推广和改进了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梁单元离散公路梁桥,每辆汽车由多刚体模型模拟,将汽车与桥梁视为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建立汽车-梁桥耦合时变系统的竖向振动方程。引入三次Hermite插值形函数,考虑车桥相互作用引起的梁单元形函数时变性,推导出形函数时变性在车桥耦合振动方程中的贡献值,并编制计算程序。通过具体算例分析梁单元形函数时变性对汽车-梁桥竖向振动响应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高速行车的车桥振动分析中,梁单元形函数时变性对公路梁桥竖向耦合振动影响显著,模拟计算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彭程  王永 《振动与冲击》2010,29(3):118-120
研究了利用频响数据进行振动系统辨识的问题。将振动系统表示为二阶传递函数之和的形式,通过约束传递函数模型中分母系数为正,可以保证模型的稳定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作为优化准则,分子和分母系数通过分离的方式进行估计。分母系数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得到,分子系数通过求解线性最小二乘问题得到。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辨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用于时变系统参数识别的状态空间小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系统的激励和受迫响应数据,基于状态空间和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了一种识别时变系统参数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线性时变系统的二阶振动微分方程转换为一阶状态方程,然后对系统的激励和响应信号进行小波尺度函数空间投影,利用小波尺度函数的正交性,把一阶状态空间方程解耦为线性代数方程组.其次求解方程组,识别出不同时刻的等效系统转...  相似文献   

5.
汽车悬架系统的分段线性非线性振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悬架的分段线性非线性动力系统出发,建立了汽车两个自由度系统的模型和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用非线性理论KB法得到的幅频响应函数中,呈现了非常丰富的非线性特征,并讨论了非线性弹簧刚度、阻尼系数、地面不平度和缓冲簧间隙对共振曲线的影响。由理论和数值计算画出的幅频特性曲线基本吻合,可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分段线性非线性振动的参数识别、稳定区域的分析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含有阻尼项二阶混合非线性椭圆方程,建立了其所有解振动的判定定理,这些定理包含和改进了其对应的常微分方程和超线性椭圆方程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张家凡 《振动与冲击》2002,21(1):73-74,82
本文讨论机械振动系统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LQR)问题,直接针对系统二阶运动微分方程,性能指标为一个依赖于二阶导数的泛函。由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得出一个系统矩阵增广的二阶线性微分方程,指出该方程稳定的特征对就是最优控制振动系统闭环特征对,并给出求解最优控制状态反馈矩阵的方法,另外,由本文方法还可得出基于速度和加速度反馈的最优控制反馈矩阵。这里不涉及求解代数矩阵Riccati方程。  相似文献   

8.
肖斌  高超  李勇 《振动与冲击》2014,33(5):64-69
针对柴油机隔振非线性系统,提出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曲线拟合方法,研究系统非线性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并在模态试验基础上获得线性结构动力特征。基于Hammerstein模型建立广义频响函数,考虑基频谐振广义频响函数对基频响应的作用,提取系统(1阶广义)频响函数。曲线拟合技术对(1阶广义)频响函数进行频域估计,识别出线性结构动力特征。模态参数辨识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于柴油机隔振非线性系统的线性模态参数估计是合理、有效的。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曲线拟合,能够消除系统非线性对振动特性影响,并能够获得系统的线性结构动力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维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和方程组广义差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一维二阶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和方程组初边值问题的广义差分解法,并就试探函数为分段线性函数,检验函数为分段函数的情形给出半离散化方程的解的最佳收敛阶。  相似文献   

10.
由于汽车等行业新产品设计及零部件装配时,其原型样机在质量、阻尼、刚度等组件发生变化时常出现振动、噪声问题,需对修改后系统的振动进行预测。嵌入灵敏度函数在减小线性振动实现最优设计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在非线性系统中借助基于统计方法对响应特性进行评价并用于灵敏度中。采用两种灵敏度技术对车辆传动系统非线性模型振动响应的统计特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预测精度在单自由度模型及车辆传动系统模型中获得验证。该方法为在系统设计参数局部摄动获得最优响应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弹性车体振动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影响,将车体视为两端自由的均质等截面欧拉梁、转向架及轮对视为刚体,利用模态叠加法考虑简支梁变形,用轮轨密贴接触假设建立单车通过多跨简支梁的车桥系统动力学方程,并用Newmark-β数值积分法求解系统动力响应。以一系列正弦不平顺为系统激励,研究不平顺激扰下弹性车体共振与消振现象。结果表明,弹性振动主要改变车体的振动量,对桥梁振动反馈作用较小;弹性车体共振被激发时其动力响应被显著放大,共振速度由车辆定距与车体弹性自振频率决定;因存在轴距滤波,当不平顺波长满足弹性车体消振发生条件时车体动力响应被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汽车电器件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不会由于振动而损坏,我们必须对汽车电器进行振动实验,检测其可靠性寿命。本文介绍了在整车电器振动试验中某汽车前大灯的夹具结构设计过程,设计时在满足夹具基本夹持功能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其动态特性如频率、质量、重心位置等,并在结构设计完成后对夹具的这些特性进行优化设计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内燃动车垂向振动较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某型号内燃动车进行振动测试,通过分析悬挂部件之间的振动传递、测点之间的相干性及振动频率关系得出静压泵振动和车体局部的弹性振动是导致内燃动车车体地板垂向加速度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孙文静  周劲松  宫岛 《振动与冲击》2012,31(12):150-154,164
采用基于轨道谱及包括轮轴间时延预瞄的最优控制算法,在一系悬挂中加入主动控制,设计其主动控制规律,从降低轨道至车体振动的传递入手,对铁道车辆弹性车体垂向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最优控制算法对车辆系统的振动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改善轨道至弹性车体中部的振动加速度传递率,在控制车体刚体振动的同时,也能抑制整车的弹性振动;最优控制算法对车辆系统的1Hz左右的低频振动、以及包含人体垂向振动敏感频域(4Hz-8Hz)的4Hz~10Hz频率内的振动衰减明显,但对车体高频振动作用不大。并与二系主动悬挂系统比较,发现一系主动悬挂能更有效的控制车体的弹性振动,且抑制的频率范围较宽,车辆运行平稳性更佳,为今后弹性车体减振措施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抑制刚柔耦合列车模型车体横向振动,在ANSYS中建立车体有限元模型并将模态中性文件导入ADAMS/Rail,建立考虑车体横向弹性振动的刚柔耦合列车动力学模型,分析弹性振动对车体运行平稳性的影响。提出以车体前后两端横向振动加速度为反馈,采用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对车体前后横向加速度进行双闭环独立控制。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柔性车体的横向振动显著大于刚性车体的横向振动,通过必要的半主动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有效的降低车体横向振动,获得相比于普通模糊控制更优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煤矿掘进机器人履带行驶系统工作环境恶劣,载荷无法直接有效获取这一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振动信号载荷识别方法。构建了遗传算法(GA)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载荷识别模型,采用路试法试验采集了履带小车的5组振动加速度数据和单组应力载荷数据,探讨路面不平度频率和驱动轮啮频等对履带车振动和应力载荷的影响规律;借助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原始应力载荷数据进行去噪处理,依据履带小车行驶平顺性指标,利用sym8小波函数对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5层特征提取以提高载荷识别的精度,然后将5组小波变换分解的加速度数据和滤波后的应力载荷数据分别作为GA-BP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训练及验证,揭示了履带行驶系统运动过程中振动与应力载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路面不平度频率、驱动轮啮频及转频为小车振动的主要频率成分,路面不平度引起的振动频率为13.765 Hz,驱动轮啮频为68.25 Hz,转频为3.25 Hz。多组试验得到的BP神经网络最佳隐含层神经元数为63,GA-BP神经网络识别的应力载荷与期望应力载荷具有较高吻合度,相对误差为4.5%,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速列车车下设备模态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整备状态车体有限元模型及包含车体弹性的高速列车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车下设备吊挂方式对车体整备状态模态参数的影响,提出车下设备隔振橡胶件参数设计方法,并研究了整备状态下车体与车下设备悬挂模态参数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车下设备采用弹性吊挂时,车体整备状态下的模态频率显著提升;合理设置车下设备隔振悬挂参数可有效降低车体弹性振动,算例中,当橡胶件的静挠度设置为8~9 mm时,设备浮沉频率可与车体垂向一阶弯曲频率避开,侧滚频率可与车体菱形变形模态频率避开,有源设备高频振动减振效果理想,车辆可以获得优良的运行平稳性,同时车下设备自身振动亦不剧烈。  相似文献   

18.
电梯系统垂直振动分析与抑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电梯轿厢加速度曲线进行频谱分析,初步诊断曳引电机的旋转失衡是引起电梯垂直振动的主要激励;进而对电梯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发现电梯在某段行程的第5阶固有频率跟曳引电机的转动频率非常吻合,从而解释了电梯在特定行程区间振动加剧这一现象;最后提出在轿顶轮两侧加装动力吸振器以抑制电梯的垂直振动,该减振方案经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对某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切换过程中车内振动与噪声进行研究,测试正副驾驶地板的振动加速度、正驾驶双耳噪声、副驾驶右耳以及正驾驶后排右耳的噪声、发动机转速、蓄电池电量(SOC)。数据处理采用小波包变换、时域以及频域分析法,分析动力切换过程中车内振动与噪声。试验结果表明,动力切换时的振动与噪声都呈现明显的非稳态特征且能量集中分布在低频段,与稳定车速纯电动模式下的幅值相比较差异明显;在558 Hz处振动幅值明显加强,与起动电机拖动发动机起动快速上升的转矩有关系;在800 Hz处振动幅值明显加强,与动力耦合装置动力输出不平稳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型汽车扭振减振器扭振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种新型汽车扭振减振器的动态工作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该减振器动态扭振特性。研究表明:减振器恢复扭矩与扭振振幅成典型的迟滞非线性,而且其动刚度是振幅的非线性函数;阻尼是振幅、频率的非线性函数,阻尼成分较丰富,既有干摩擦阻尼,又有粘性阻尼;建立的恢复扭矩混合阻尼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这类非线性扭振减振器的迟滞特性,理论回线与试验回线吻合较好,为优化设计出高性能的汽车扭振减振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