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尤帆  耿向 《计量学报》2021,42(3):380-387
用筛分法和激光粒度法联合测定陆源碎屑岩粒度,对激光粒度法的分析数据进行了校正,以保证两种方法的分析数据配套衔接。通过对比不同地质年代沉积岩的岩心校正前后概率累积频率曲线,校正后的曲线能更好地表征碎屑岩粒度的分布。对影响马尔文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背景测量的进样器搅拌转速A、泵速B、超声强度C三个因子进行L9(34)正交优化设计,筛选出最优的测量条件是A取600r/min,B取2000r/min,可使背景测量稳定,并得出它们对背景测量影响程度可用B>A>误差>C表示。用仪器自带的9个标准物质校正了粒度标准曲线,粒度标准曲线与仪器标准曲线的加权残差小,在0.795%~2.934%之间。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0.24%~0.33%之间,适用于各种地质年代陆源碎屑岩的粒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声波粒度仪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可以准确测量超微细颗粒尺寸的仪器.本文介绍了该仪器的基本原理,并给出测定实例.该仪器是利用声波遇到粉体颗粒发生声衰减的现象,通过测定声衰减的程度来获得颗粒的粒度分布数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粉体粒度测试技术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现在 ,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 ,粉体工业将成为 2 1世纪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粉体的粒度测量是粉体研究和生产的重要辅助手段。我国在测试仪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粉体的研究、制造与应用单位对粒度测量也越来越重视。然而 ,同先进国家相比 ,同国内粉体制造业的兴盛状况相比 ,我国对粒度测量技术的重视是不够的。表现在 :( 1)粒度测试知识不够普及 ,很多测试者不知道所测结果的可靠性有多大 ?不同测试结果之间如何比较 ?如何去评价仪器的优劣 ?( 2 )国产的粒度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4.
激光粒度法与筛分法测量洗煤泥粒度分布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能恰当描述高浓度黏稠物料粒度分布的方法,以洗煤泥为代表物料,通过筛分法与激光粒度法对比实验,研究激光粒度分析技术法应用于浓密膏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激光粒度法对于小粒径范围的测量更敏感,较筛分法更适于洗煤泥的粒度分析,推测该方法也适于其他种类浓密膏体的粒度分布测量。  相似文献   

5.
使用济南微纳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湿法激光粒度仪Winner2000和干法激光粒度分析仪Winner3001对水泥样品进行了测试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试参数选择得当,二者结果吻合良好.激光粒度分析仪能够满足水泥行业质量检验与工艺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激光粒度分析仪是用于测量颗粒材料粒度分布的仪器.为了统一激光粒度仪测量量值,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溯源性,我们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委托,编写激光粒度分析仪校准规范.现将规范初稿提出,在征求广大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修改,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测试粒度分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介绍了不同原理仪器粒度测试结果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对测试结果准确性应如何评价。用筛分法和激光法对氧化铝样品进行测试对比,初步分析结果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筛分法和激光法测试粒度分布在质量(体积)累积分布达到50%时,测试结果相差最小,不同的粒度组成、颗粒的形状都会造成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激光粒度仪颗粒联测的结果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激光粒度仪的硬件、软件等方面差异对粒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用4种颗粒形状不同的粉末在不同公司生产的激光粒度仪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重复性很好;对于球形粉末和形状较规则的粉末,大部分激光粒度仪测得的中位径值之间可以比较;而粒径范围较宽和不规则形状粉末,个别仪器测量的中位径值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激光粒度测量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应用广泛而又比较有发展前途的粒度测量设备.介绍了激光粒度仪的测量原理,介绍和对比了Fraunhofer衍射和Mie散射理论在激光粒度仪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评价激光粒度仪以及在线测量的一些技术难题,并展望了激光粒度仪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颗粒的粒度粒形是决定物料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食品、医药、化工、电池等众多行业对颗粒的粒度粒形都有严格要求。有效地测量与控制颗粒粒度及其分布,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控制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的健康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激光粒度仪的结构、工作原理、仪器选用、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激光粒度仪发展现状,并对激光粒度仪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形的微粉颗粒几何形状快速分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数维理论 ,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粉体颗粒形状定量分析的分形模型 ,研究了其特点及实时计算方法。应用智能分形表征技术研究了颗粒形状及颗粒形状对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智能分形法可以定量描述粉体颗粒形状以及统计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2.
粉体颗粒表面的定量描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离散分形布朗增量随机场 (DFBIR场 ) ,提出了一种适于微粉颗粒表面微观形貌定量分析的分形模型 ,研究了此模型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 ,提出了颗粒表面形貌的智能分形表征技术  相似文献   

13.
MgO粉末粒度分布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热电池电解质用材料氧化镁粉末粒度分析的最佳条件,获得比较准确的比表面积,对准确选择使用氧化镁提供实验依据,本文中采用沉降原理用CAPA-700型离心沉降粒度分析仪对不同的氧化镁粉末进行粒度分布测定,实验发现以甲醇为分散介质,库尔特IIA作表面活性剂,选用离心沉降方式,控制测量时间在6 ̄180s条件下,测得的结果与LS230激光粒度分析仪所测数据做对比,结果相对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经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Bi2Te3粉体进行激光粒度分析的适宜条件,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激光粒度分析、比表面积分析等手段对样品物相和粒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能球磨30 h后,Bi2Te3晶粒的平均粒径达到本实验中的最小值135 nm;当分散剂采用Tween-80,体积分数为1%;粉体质量浓度为0.01 g/mL时,对样品进行激光粒度分析的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水泥粉体粒度分布分维与其流动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泥粉体粒度分布分维与流动性的相关性,本文中将粒度分布分维作为表征水泥粉体的粒度分布特征,用图像分析法测算了5种水泥颗粒样品的粒度分布分维,5种水泥样品粒度分布分维值处于2.1006~2.2931之间;并用卡尔指数法测量了水泥样品的流动系数,考察了水泥粉体粒度分布分维及其与粉体流动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水泥粉体粒度分布分维与其流动性呈线性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光脉动法是一种新兴的光散射颗粒粒径测量方法,但是该方法对被测颗粒的浓度有一定的要求,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导致最后测量结果的偏差。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中选取滑石粉作为被测颗粒样品,通过液固两相流实验,在理论分析结合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算法,井以此对适用于光脉动法测量原则的颗粒浓度下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算法能较为准确地确定光脉动法颗粒浓度测量的下限。  相似文献   

17.
采用激光粒度法测定了碳酸钙微粉的粒度.研究了遮光比、分散剂种类、分散剂用量、碳酸钙微粉在水中的质量分数碳酸钙微粉粒度测定的影响,得出最佳测定条件为:添加的复合分散剂为六偏磷酸钠与正丁醇,比例为10:3,遮光比为8-12时,测得的碳酸钙粒度分布与电子显微镜测得的粒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管道压降是气力输送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传统的求解方法比较复杂.本文提出了以气体流速、颗粒浓度、混合比等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建立管道压降网络模型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管道压降预测准确度,以预测误差作为适应度值,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网络权值和阈值寻优,优化神经网络,并利用样本数据训练出了有效的压降预测网络.通过将预测数据和粉料气力输送实验装置的实测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误差小,准确度高,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Cold compaction of composite powders has been analyzed using a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Powder aggregates consisting of up to approximately 10,000 particles and formed by two powder populations with known material strength and size ratios have been compacted both isostatically and uniaxially (die compaction). The particles were assumed constitutively to be perfectly plastic or rigid and as a result, local contacts between the particles were described by a linear force-displacement relation given by previous in-depth analyses of spherical indentation problems. Particular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investigating the particle contact evolution at die compaction an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previous ones pertinent to the isostatic case. Consequently,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the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frequently used in theoretical analyses of compaction problems is determined for a uniaxial situation.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size ratio effects are substantial at die compaction and when such features are present,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overestimates the (average) number of contacts per particle.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at isostatic and die compaction are very similar even though die compaction values are slightly higher at high values on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powder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