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的方法,了解学生在运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工程制图"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新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该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现代教学理念,使现代教育思想与先进教育观念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实践中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2.
构型设计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论文探讨了基于构型设计工程制图课程的内容体系,分析了课程中常用的构型设计训练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就工程制图课程小设计环节的布置、实施和检查进行了探索,指出了在工程制图课程中可以引入小设计环节。小设计的实践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筑类工程图学实践创新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图学教育应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放在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地位。论文结合教学现状与实践,对建筑类工程图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进行了根本性改革,提出了以构型设计和实践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结果表明,新的教学、考核体系在加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形体构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制图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TRIZ教育理论改革工程制图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创新教育不足的问题,围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以TRIZ教育理论为指导,分析工程制图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解决主要矛盾的科学解决理论,采用分割、组合和重力补偿原理等解决理论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体系等诸多不足之处,构建工程制图创新课程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制图测绘是《工程制图》课教学的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论文详细论述了自主研发的"工程制图零部件测绘计算机辅助系统"、项目教学法和项目管理与考核制度在制图测绘周中的综合应用和实践,有效缓解学时与绘图量的矛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主动创新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6.
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理论和实践综合设计环节,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缺乏创新意识,各门课程实验相互联系不严谨,不能够合理安排实践环节和实践内容,这种传统方式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本文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意义,简要探讨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工程图学教学效果,本文提出了工程图学课程的改革方案,进行了实践研究。采用中英双语教学模式,开展基于构型创新设计的工程图学实验课与自主型交互式机械设计制图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工程意识,锻炼了其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素质,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机械制图研究型小课题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弥补制图课教学缺少面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在教学中引入了研究型小课题。在"截切"和"相贯"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了4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研究型小课题,要求学生自主提出研究思路,完成理论分析、模型制作和答辩交流等环节。讨论了小课题的设计原则、实施过程和评价机制。研究型小课题的实施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程制图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工程图表达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及实践能力问题,提出既要重视基本理论,又要应用基本方法,以引导学生应用投影原理正确分析问题并发现有关规律。教学与工程实践结果证明了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提出了工程图表达应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确定了教学难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目标分解法解析“土木工程制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制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投影理论基础,贯彻国家制图标准,具备手工和计算机CAD绘图能力。运用目标分解法可将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剖析、分解和整合,理清课程教学内容的主线,明确各级达到的教学目标,建立与之对应的学生多角度和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体系,在研究和实践中提高制图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识图绘图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制冷技术课程的建设情况;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教学实践,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制冷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的改苹进行了探讨,以实现教与学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可选择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创新教育的理念,提出了《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这门新的平台课程和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结合本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教好、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倪美琴  刘光远  杨卫波 《四川制冷》2012,(2):191-193,197
基于创新教育的理念,提出了《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这门新的平台课程和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结合本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教好、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Affordance概念的移动天气界面意境营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认知理论角度探讨Affordance概念在移动界面意境营造中的作用,结合水墨意境进行移动天气界面设计实践,为移动应用的创新提供指导。方法探索Affordance概念在认知领域的起源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发展,研究Affordance在移动界面意境营造中的作用;选取适合天气界面的水墨意境,提取构成水墨意境的关键元素,并将理论研究应用到设计实践中。结论得出了Affordance概念在移动界面意境营造中的3点作用,将水墨元素应用到移动天气界面中的设计实践,验证了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艺术类教学与科研改革实践依旧存在一定的学术道德问题,通过分析艺术类教学与科研实践现状和问题,指出目前艺术类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保障积极正常的研究态度、创造良好学术氛围和推动高校发展3个方面讨论学术道德在艺术类教学与科研改革创新中的重要性;并从加强顶层设计、监督管理和制度建设3个方面给出提升艺术类教学与科研改革创新过程中的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结合,培养食品包装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珊珊  朱定和 《包装工程》2003,24(4):194-195,200
“食品包装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在具体教学体系中,通过产学研结合,采用开设命题实践项目、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科研引进教学过程中,并且重视生产实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食品包装人才。  相似文献   

17.
孙诚  黄利  宋海燕 《包装工程》2006,27(5):66-68
自1989年以来,所编写的《包装结构设计》教材被全国近50所高校用作专业教材,其他包装印刷或艺术设计院校用作教学参考书.多年来课程组结合科研和教学实践,不断创新和完善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以创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设计图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图学是工业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文结合设计图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以设计表达为主线,培养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的设计图学课程的改革思路,探索了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新世纪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思政教育课程高水平发展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极有必要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媒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方法 在介绍课程思政建设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三位一体”培养理念,开展集知识、能力、素质并进的知识–能力–素质(Knowledge-Ability-Quality,KAQ)思政育人培养模式。同时,结合凝练课程思政元素、党史故事融入课程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在线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授课与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评体系等,并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学生访谈的形式改进教学方式。结果 92.0%的调查对象认为《食品添加剂》课程分值比例分配合理,并有96.8%受访者对教学模式表示赞同,可见教学改革已得到选课学生的普遍认可。结论 在《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自信、求实创新、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等案例内容,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当代大学生的育人作用,实现专业教育与品德修养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加强以及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指出了电子商务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并提出引入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方法以强化电子商务专业英语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