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是网络设计和优化中的一个NP-hard问题。提出一种求解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约束最小生成树的改进算法。算法在保证指定节点最大度的前提下,通过选取剩余边中权最小的边加入当前网络,得到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最小生成树,同时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与其他算法的仿真比较,表明新算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覆盖(Overlay)多播路由中的有度约束的最小半径(DCMR)生成树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度约束一延时综合和应用层拓扑优化双重策略的启发式贪心生成树算法——度-延时压缩树算法(DDCT)。仿真实验表明,与具有相同时间复杂度的同类路由算法相比,DDCT算法在多播树的半径、代价和链路重复分组数方面均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WDM网络中实时组播的分布式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WDM网络中,由于每条链路上可用波长是动态变化的,在考虑波长转换延迟时间的条件下,实现实时组播连接的路由与波长分配是十分困难的。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立实时组播连接的分布式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该算法将路由与波长分配统一进行,大大减少连接的建立时间。组播路由算法以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和K-度宽度优先搜索方法为基础,生成一棵满足给定延迟时限的最小成本树。波长分配使用最少波长转换和负载平衡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网络设计和组合优化中的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基于第k最小生成树的求解算法,提出了一种求解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小k度生成树的新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网络G的最小生成树作最优可行变换,逐步构造出指定节点的度数越来越接近度约束k的最小i度生成树,最终得到了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小k度生成树。给出了算法实施的具体步骤,并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和一个运输实例,表明了该算法在解决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无线内容分发网络中,为减轻骨干网络的传输压力,可将网络拓扑结构构建为以基站和Wi Fi接入点为根的若干棵最小生成树,并对生成树的深度和每个节点的度数进行约束。这种深度和度数约束的最小生成树问题是一个NP完全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提出能够生成优质近似解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在不违反深度以及度数约束的情况下构建生成树,算法思想为在服务性节点相连的边中选择与当前生成树相连且权值最小的边加入生成树。然后在生成初始近似解的基础上采用定制的禁忌搜索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对该近似解实施进一步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禁忌搜索算法求得的解优于现有的遗传算法,在深度约束为4以及度数约束为10的条件下,解的改进幅度可达18.5%,所提算法的运行速度比遗传算法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6.
针对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算法。新的快速算法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从一棵最小生成树出发,构造一棵度约束树。第二部分设计了一种改进策略,从第一部分求得的度约束树出发,每次去掉树的一条边,将顶点按照连通性划分成两个集合,在不违反度约束的情况下,从这两个集合构成的边割中,选择一条权值减少最大的边添加到图中。通过大量的数值实验表明新的快速算法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通信中带度约束的多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刘莹  刘三阳 《计算机学报》2001,24(4):367-372
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多播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多播路由是要寻找连接源节点和一组目的节点的一棵多播树,这个问题在数学上归结为Steiner树问题,它是一个NPC问题。在实际网络中,网络节点具备不同的多播能力,有些节点不支持多播,有些节点支持多播,但为了保证网络速度和节点负载平衡,支持多播的节点要限制其复制信息的数量,即节点的多播能力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多播树变得更加困难,该文用节点的约束来表示敏个节点具备的多播能力,节点多播能力受限情况下的多播路由问题被称为带度约束的多播路由问题,其仍是一个NPC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求解带度的约束多播路由问题的双层遗传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最优多播树应是一棵满足度约束的最小生成树,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包括在最优生成树中的Steiner节点。遗传算法 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内层算法用于求解满足度约束的最小生成树;外层算法进行全局搜索。该文将算法在稀疏图上进行实验,为了更好地模拟真实网络,稀疏图中每个节点具有不同的多播能力,并且多播目的节点数目相比于网络节点数要小。实验对算法进行了三方面比较:(1)解的质量;(2)计算时间;(3)算法的收敛性。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遗传算法能够找到费用较小的多播树,但是当网络规模增大时,算法的求解时间也较长。  相似文献   

8.
WDM全光网络中实时组播的分布式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WDM网络中,由于每条链路上可用波长是动态变化的,在考虑波长转换延迟的条件下,实现实时组播连接的路由与波长分配是十分困难的.假定WDM网络中每条链路有多根光纤,只有部分结点具有波长转换器且波长转换时间是不可忽略的,据此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立实时组播连接的分布式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该算法以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为基础,生成一棵满足给定延迟时限的最小成本树.当最小成本树不能包括所有目的结点时,对剩余目的结点生成一棵最短延迟树,然后合并两棵树得到一棵组播树.波长分配使用最少波长转换和负载平衡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WDM网络中,由于每条链路上可用波长是动态变化的,在考虑波长转换延迟时间的条件下,实现实时组播连接的路由选择与波长分配是十分困难的。论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立实时组播连接的分布式路由选择与波长分配算法。该算法将路由选择与波长分配统一进行,大大减少连接的建立时间。组播路由算法以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为基础,生成一棵满足给定延迟时限的最小成本树。波长分配使用最少波长转换和同一波长最长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最小生成树算法是数据结构中,求网络模型耗费代价最优解的一个重要工具。现实生活中的连通网络模型复杂而多变,有时还需兼顾其它的目标,一棵最小生成树不足以解决问题,因此找出所有的最小生成树是很有必要的,在此提出一种新的寻找所有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最小差值法。无向连通图网络通过去掉连枝生成最小生成树,一个连枝加入最小生成树形成一个圈。这种算法是在一个圈中,用连枝的权与其它树枝的权分别作差,求最小差值。由最小差值是否为零,判断原有的最小生成树能否通过换进换出边,生成新的最小生成树。该算法能够有规律、高效率的寻找出所有的最小生成树。在找出的所有最小生成树方案中,选择符合实时情况的最小生成树方案,该方案即为网络耗费代价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向剑平  王悦  胡剑 《计算机工程》2011,37(12):53-55
为刻画基于道路的景区空间相关情况,通过定义道路网络模型、道路受限距离、R-半径近邻道路等概念,提出受限的空间自相关指标及优化道路路径算法SRP,用于搜索景区路网中景点的最邻近道路及计算道路长度。利用MapInfo格式的贵州省城市主干道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SRP算法能快速找到最优道路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的预测准确性,针对训练样本选取问题,提出一种训练样本选择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网络流量预测模型(FCM-LSSVM)。采用模糊均值聚类算法对网络充量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消除其中的孤立样本点,构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训练集,然后将训练集输入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了学习,并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建立建立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并采用仿真实验对模型性能测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网络流量预测模型,FCM-LSSVM不仅提高了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而且建模速度得以提高,获得了更加理想的网强流量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多径路由协议AOMDV的改进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无线自组网是一种移动多跳无线网络,有效的路由算法是关键。由于移动自组网的移动性,会使得无线自组网按需多径距离矢量路由(AOMDV)协议的活动路由不再是最短路径。针对此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法:构建两跳路由,然后利用两跳路由信息对活动路由进行动态优化,使路径更短。NS一2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AOMDV协议在路由发起频率、端到端平均时延、归一化路由开销和数据分组投递率等方面的性能均比AOMDV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驾驶场景中目标检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fineDet网络结构的多尺度特征融合目标检测方法。在RefineDet网络结构中嵌入LFIP(Light-weight Featurized Image Pyramid,轻量级特征化的图像金字塔)网络,将LFIP网络生成的多尺度特征图与RefineDet中的ARM(Anchor Refinement Module,锚点框修正模块)输出的主特征图相融合,提升特征层中锚点框初步分类和回归的输出效果,为ODM(Object Detection Module,目标检测模块)模块提供修正的锚点框以便于进一步回归和多类别预测;在RefineDet网络结构中的ODM之后嵌入多分支结构RFB(Receptive Field Block,感受野模块),在检测任务中获得不同尺度的感受野以改善主干网络中提取的特征。将模型中的激活函数替换为带有可学习参数的非线性激活函数PReLU(Parametric Rectified Linear Unit,参数化修正线性单元),加快网络模型的收敛速度;将RefineDet的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替换为排斥力损失函数Repulsion Loss,使目标检测中的某预测框更靠近其对应的目标框,并使该预测框远离附近的目标框及预测框,可以提升遮挡情况下目标检测的精度;构建驾驶视觉下的目标检测数据集,共计48 260张,其中38 608张作为训练集,9 652张作为测试集,并在主流的GPU硬件平台进行验证。该方法的mAP为85.59%,优于RefineDet及其他改进算法;FPS为41.7 frame/s,满足驾驶场景目标检测的应用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速度略微下降的情况,能够较好地提升驾驶视觉下的目标检测的精确度,并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驾驶视觉下的遮挡目标检测和小目标检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在帮助交通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交通控制和诱导手段以及帮助出行者合理规划路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对交通数据时空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LSTM)单元的理论框架下,结合城市交通流量的时空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预测模型——STCAL。首先,采用细粒度的网格划分方法来构建交通流量的时空矩阵;其次,利用CNN模型作为空间组件来提取城市交通流量不同时期下的空间特性;最后,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作为动态时间组件来捕获交通流量的时序特征和趋势变动性,并实现交通流量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STCAL模型与循环门单元(GRU)和时空残差网络(ST-ResNet)相比,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分别减小了17.15%和7.37%,均绝对误差(MAE)指标分别减小了22.75%和9.14%,决定系数(R2)指标分别提升了11.27%和2.37%。同时,发现该模型在规律性较高的工作日的预测效果好于周末,且对工作日早高峰的预测效果最好,可见该模型可为短时城市区域交通流量变化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三维最短距离分析及MC算法,提出基于三维栅格模型的最短距离等值面提取算法,通过导入费用数据和源点数据,即可自动输出到达源点任意有效取值的最短距离等值面。该算法允许输入多个源点,并可应用于非均质三维空间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设计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线性独立成分分析的掌纹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快速有效地在掌纹识别中学习多种因素的高阶统计独立成分,利用多线性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掌纹张量进行降维,得到低维的模式矩阵,将掌纹图像向模式矩阵上投影以提取核心张量,通过计算核心张量间的余弦距离实现掌纹匹配。基于PolyU掌纹图像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PCA)、二维PCA、独立成分分析和多线性PCA相比,该方法的识别率最高,且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基于变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征技术(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神经网络解决句子级文本情感分析问题的方法。目前的深度学习模型BERT本身学习模式为无监督学习,其需要依赖后续任务补全推理和决策环节,故存在缺乏目标领域知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协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ulti-lev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CNN),该模型能学习到不同层次的情感特征来补充领域知识,并且使用BERT预训练模型提供词向量,通过BERT学习能力的动态调整将句子真实的情感倾向嵌入模型,最后将不同层次模型输出的特征信息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输出信息进行特征融合后计算出最终的文本情感性向。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不同语种的语料中,该模型对比传统神经网络和近期提出的基于BERT深度学习的模型,情感极性分类的能力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车路协同技术是当今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是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多分辨率建模方法是研究复杂系统仿真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适用于车路协同系统的复杂性、层次性特性。基于多分辨率思想,从交通流信息、多车与地面设备问的信息交互、单车的车车、车路信息交互三种层次构建了车路协同系统多分辨率模型以及基于高层架构体系(HLA)的车路协同系统仿真框架;通过分析车路协同系统多分辨率层次需求,从高分辨率及中分辨率下的车队排队时间延误、低分辨率下路段平均行驶时间建立完整的路段关联度体系,可以从多层次、不同分辨率对车路协同系统中路段间关联度进行更加准确的描述;结合遗传算法将车路协同系统解聚为动态控制区域,分析了不同分辨率下的子系统和不同模式的数据交互信息及其耦合关系,实现区域最佳协调控制效果。从多层次、不同分辨率更加准确地定义了路段关联度,更好地进行动态控制子区的划分。  相似文献   

20.
车载网络(VANETs)属于移动无线网络的特例,具有鲜明的特性。传统无线网络的路由协议难以直接应用于VANETs。节点的高速移动,引起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导致VANETs的通信链路频繁断裂。高动态网络的链路可靠性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为此,针对高速公路VANETs的路由可靠性进行分析,对演化图论进行扩展,建立扩展后的演化图论模型(EEGM),并利用EEGM获取VANETs拓扑的动态信息,从而预先获取可靠路由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演化图论的可靠路由协议(EG-RAODV)。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类的其他协议相比,提出的路由协议在分组传输率、端到端传输时延、路由请求消息率以及链路断裂数方面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