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双线性对运算复杂度较高,计算开销较大,提出了新的无双线性对无证书的两方跨域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解决了传统的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中固有的密钥托管问题,实现了跨域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采用无双线性对运算,极大地降低了计算开销。在保证协议正确性的基础上,采用SVO逻辑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并验证了协议的认证性和安全性。与其他跨域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性能相比,该协议达到应具备的安全性的同时,其效率更优。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跨域认证与密钥协商中存在的重复计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跨域认证与密钥协商的协议模型。利用公钥加密算法,将跨域认证与密钥协商2种常用协议有机结合,以较少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带宽,在单一的协议内同时实现跨域认证和密钥协商的过程。理论分析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提供保密性、鉴别机制、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等安全保证,且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身份认证与密钥协商是接入物联网首先要考虑的安全问题。传统的物联网身份认证是基于“云中心-终端设备”的认证架构。而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引入,认证架构转变为“边缘设备-终端设备”的架构,传统的认证方式不再适用。此外,物联网中存在多个通信域,不同域中的设备之间需要进行跨域间认证与密钥协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区块链的跨域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将终端设备的证书Hash值存储在区块链上,避免了复杂的证书验证过程。基于联盟链的跨域属性使得不同域间的设备可以顺利完成认证和密钥协商。与已有的跨域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协议具有较高的效率,更适用于低性能的物联网设备。  相似文献   

4.
研究无证书公钥密码系统中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问题。对Liu xu的无证书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指出该方案不具有强安全性。该方案不能抵抗密钥泄露伪装攻击和临时私钥泄露攻击。分析了方案不安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案来修正Liu xu的方案。因此,设计看似安全的无证书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不困难,但要给出协议的安全性证明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5.
移动自组网中跨域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基于身份的移动自组网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中,会话两方属于不同私钥生成中心(PKG)的情况,利用双线性对的性质和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提出了一种跨域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采用应用pi演算和ProVerif自动化验证工具对其安全属性进行形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协议实现了保密性、身份认证性以及密钥一致性确认,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性能,非常适用于资源有限的移动自组网。  相似文献   

6.
魏振宇  芦翔  史庭俊 《计算机科学》2017,44(1):155-158, 182
基于口令的跨域密钥协商协议和Kerberos协议无法抵抗口令猜测攻击,在金融、航天等通信安全需求高的场所,需要一种更有效的协议来保证通信安全。给出一种新的基于PKI体系的跨域密钥协商协议,采用公钥算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结合使用Diffie-Hellman协议生成会话密钥。协议有效地解决了利用预置共享密钥参与加/解密实施中间人攻击,以及Kerberos弱口令导致的攻击者可以实施口令猜测攻击的问题。跨域通信的公钥信息仅存储在各自域认证服务器,域内用户不需要配置跨域服务器的公钥信息,降低了配置复杂度、域内用户和域认证服务器之间密钥管理的复杂性,同时提高了域服务器鉴别身份的能力和信息机密性,使其免疫多种攻击,具有良好的前向安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IPv6网络互连过程中基于身份认证的域内用户与基于无证书认证的域内用户之间进行跨域认证和密钥协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基于证书签密的认证方案,设计了一种IPv6网络跨域认证协议并对其安全性和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全性方面,该协议具有完美向前保密和双向实体认证等安全属性,满足了认证的安全需求;在效率方面,与同类协议相比,该协议无须进行公钥加/解密运算,也不受同步环境的限制,只需五条消息就能实现跨域认证,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都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跨域端到端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C2C-PAKA)的主要目的是使分布在不同域中持有不同口令的两个客户端可以在各自服务器的协助下实现相互认证并协商出共同的会话密钥。本文中,我们基于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在直接通信架构下给出一个跨域的口令认证的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中,诚实的服务器是不能获取任何关于会话密钥的值。各参与方之间能够实现相互认证。与同类协议比较,该协议具有较小的通信负担和计算负担,更易于实现。此外,协议还能够抵抗字典攻击、口令泄露模仿攻击和未知会话密钥共享攻击等通用攻击类型,同时能够实现前向安全、无密钥控制和已知会话密钥安全等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存在密钥托管、ID管理、ID唯一性和私钥的安全分发等问题,目前的可信计算技术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利用TPM平台中EK和tpmproof唯一性的特点,结合McCullagh-Barreto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思想,提出了一个在可信计算环境下基于TPM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协议所存在的问题。用CK模型对所提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具备已知密钥安全性,完善前向保密性及密钥泄露安全性等CK安全模型下相应的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有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采用双线性对运算方法,用户双方的临时和长期私钥结合进行最终会话密钥的计算,解决了原协议中存在的PKG前向安全性问题、单一依赖临时或长期私钥而存在的问题和已知临时会话密钥泄漏攻击的问题。在保证改进协议正确基础上,对协议的安全属性及协议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SVO逻辑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验证了改进协议的认证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改进的协议满足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所有安全性要求,与已有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属性及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1.
鉴于双线性对运算复杂度较高,不适用于移动通信环境,提出新的无双线性对的基于无证书的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新协议解决了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方案中固有的密钥托管问题,实现了对通信双方的身份认证,采用非双线性对运算,极大地降低了计算开销。通过分析协议的正确性,采用Applied Pi演算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借助ProVerif工具验证了协议的安全性和认证性。与其他两方密钥协商协议相比,新方案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椭圆曲线上离散对数问题、双线性对映射和CDH假设,提出新的基于无证书的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解决了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方案中固有的密钥托管问题,实现了对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防止了主动攻击。最后,分析协议的正确性,应用pi演算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借助Pro Verif工具验证了协议的安全性。与其它两方密钥协商协议性能相比。安全性和效率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中,如何消耗较小的计算量建立传感器之间的身份认证和会话密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设计了一种新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之后对新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案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以较小的计算代价实现了WSN网络节点之间的安全密钥协商目标。  相似文献   

14.
Recently, Chou et al. (J Supercomput 66(2): 973–988, 2013) proposed two identity-based key exchange protocols using elliptic curves for mobile environments. The first one is an two-party authentication key exchange protocol to establish a session key between a client and a remote server. The second one is an extended version for three-party setting to establish a session key between two clients with the help of a trusted server. However, this paper finds the first one vulnerable to impersonation attack and key-compromise impersonation attack, and the second one insecure against impersonation attack. To overcome the weaknesses, we propose an improved identity-based two-party authentication key exchange protocol using elliptic curves. The rigorous analysis shows that our scheme achieves more security than related protocols.  相似文献   

15.
基于ECC的密钥协商及双向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利  杜耀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3):3076-3077,3118
针对当前移动通信系统中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存在的安全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方案,用于移动网络中任意用户之间,或用户与网络之间进行双向认证和会话密钥的安全协商.该方案采用ECC技术,能够在更小的密钥量下提供更大的安全性,减少对带宽的需求,降低移动终端的计算负担和存储要求.  相似文献   

16.
SIP协议是应用层控制协议,为了提高SIP协议的安全性,文中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难解性,结合用户身份、用户口令及单向陷门函数F(),提出了一种基于ECDLP的SIP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协议过程主要由初始化、注册、登录认证、口令修改四部分组成.安全分析表明,该协议实现了双向认证、提供了安全会话密钥,能抵抗口令猜测攻击、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冒充攻击、Denning-Sacco攻击等.与相关协议比较,本文所提出的基于ECDLP的SIP认证密钥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更好的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高效安全的无证书密钥协商方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的密钥协商显得非常必要。无证书公钥密码是为了克服基于身份密码的密钥托管性质提出来的,它结合了传统公钥证书密码体系和基于身份的公钥体系的优点。应用椭圆曲线的配对运算,提出了一个两方的无证书密钥协商协议,其中每一方只需计算一个配对,并证明了它在ECK模型下的安全性。与其他无证书密钥协商协议相比,安全性和效率都更好。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devices, achieving secur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mmunication parti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e typical solutions are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s, designed to efficiently implement secure channels for two or more parties communicating via a public network by providing them with a shared secret key, called a session key.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wo key agreement schemes based on elliptic curve cryptosystems suited for mobile environments. The first one is an identity-based remote mutual authentication with key agreement scheme, and it is used to establish a session key between the client and the server. In the second one, we extend the proposed two-party authentication key exchange scheme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three-party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scheme for establishing a session key between two users with the help of a trusted server. Both our proposed schemes achieve efficiency, practicability, simplicity, and strong notions of security.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具有私钥产生中心(private key generator,PKG)前向安全性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协议中给出了一种利用用户双方的长期私钥和临时私钥联合计算共享密钥的方法.在标准模型下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并且分析得出,即使攻击者能够同时获得双方的临时私钥或同时获得双方的长期私钥,共享密钥仍然是安全的.性能分析表明,该协议较好地平衡了计算复杂度和安全性这两个协议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