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认知无线电网络通过动态频谱接入来提高无线频谱资源利用率,而节点目标信道选择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频谱接入性能的好坏. 本文首先综合考虑信道增益和空闲时间两种因素,设计以实现最大化系统容量的目标信道选择机制,然后引入信道热度概念,提出一种多属性决策信道选择机制. 仿真结果表明,多属性决策信道选择机制在系统吞吐量和频谱利用率性能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罗维 《软件》2010,31(12):37-41
信道接入控制技术是实现无线网络节点共享无线信道空间的关键技术。IEEE802.11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一个重要协议标准,定义了两种信道接入控制方式,分别是分布式协调方式和中心协调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以IEEE802.11协议标准为对象的无线局域网两种信道接入技术的学习和讨论,并运用先进的网络仿真工具OPNET对信道接入技术进行了仿真研究,总结了不同信道接入技术下的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性能。指出设计网络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系统级仿真技术的特点和工作流程,分析了基于OPNET网络仿真软件的WCDMA系统建模方法,并以一种改进的接入控制算法为例,实现了在该WCDMA系统级仿真平台上的仿真。  相似文献   

4.
刘娜  张捷 《微型电脑应用》2011,27(2):37-39,4
随着TD-SCDMA系统的发展,3G用户数不断地增多,将会导致移动用户在接入过程中发生碰撞和冲突,影响系统服务质量。对此,简要叙述了TD-SCDMA系统初始随机接入过程的各个流程,并通过搭建仿真平台对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中的呼叫模型、碰撞处理机制、快速接入信道和接入信道配置进行优化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算法,并对比原系统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调整的配置算法可以明显降低系统的呼损率,提高系统性能和增加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5.
在LTE-A中,由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有限,当大量的设备几乎同时地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时,可能会导致接入网拥塞,接入时延增大,无法满足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通过分析时隙接入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调整时隙接入周期的接入控制优化方案。与基于时隙接入的信道接入控制协议(slotted-access-based channel access control protocol,SCACP)相比,所提方案首先通过实时接入负载的估计,优化时隙接入周期的选择,均衡了接入时隙的接入请求,既保障了设备的接入成功率,又减少了不必要的前导重传,降低了接入时延。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接入控制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道仿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华  袁晓兵  付耀先  刘海涛 《计算机仿真》2006,23(11):129-133,144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恶劣环境和军事领域中。针对无线传感器刚络的仿真也随之而来,大部分仿真重点在路由层和MAC层,研究传感器网络的连通性和网络生存周期,而忽略了物理信道的特征。该文主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殊性分析和介绍了基于OPNET的无线信道模型,给出了必要的数学计箅。通过基于信道接入的分簇算法的网络仿真,验证了无线链路的关键参数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的影响,给出了系统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无线自组织网络的通信性能,针对当前网络信道接入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网络编码的信道接入机制(LNC)。首先对传统网络信道接入机制的工作原理和缺陷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线性网络编码方式提高数据包传输效率,最后运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LNC进行数学建模,并通过仿真实验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网络信道接入机制,LNC不仅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降低了节点的数据包丢失率,而且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混合组网:TD-SCDMA的出路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亮 《计算机教育》2004,(11):37-38,32
WCDMA、CDMA2000和TD-SCDMA是当前三大主流3G标准,其中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是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简称TDD)技术的代表。TD-SCDMA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它使用了当前许多领先的关键技术,如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动态信道分配等,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并能有效地支持非对称的移动数据业务。目前全球共发放3G牌照将近120个,已发牌照的国家频谱分配已经完成,大多数情况下,运营商在获得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牌照的同时也获得了TDD的牌照。FDD技术的两个主流标准是WCDMA和CDMA2000,而TD-SCDMA是当前TDD技术的惟一选择。WCDMA与TD-SCDMA都是基于GSM的MAP网络体系结构,而CDMA2000是基于北美的ANSI-41网络体系结构。TD-SCDMA既可以单独组网,也可以和其他无线接入技术进行混合组网。由于网络体系结构上的相似性,对于同时获得FDD和TDD频谱的运营商来说,如果要实现混合组网,通常是TD-SCDMA和WCDMA的混合组网。虽然在理论上TD-SCDMA和CDMA2000系统也能够混合组网,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故本文将主要探讨TD-SCDMA与WCDMA的混合组网问题。由于TD-SCDMA采用了基于WCDMA核心网的技术,所以TD-SCDMA是可以使用WCDMA核心网的。本文中所说的TD-SCDMA和WCDMA的混合组网是指TD-SCDMA的无线接入网接入WCDMA核心网并与WCDMA无线接入网进行混合组网的方式。下面将从双网切换、网间漫游、网络版本等几方面论述TD-SCDMA与WCDMA无线接入网进行混合组网的可行性并给出具体的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多信道接入策略较难适应信道环境动态性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信道智能接入方法.首先,通过将多信道接入模型描述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提出Q-learning方法以实现多信道的智能接入.在此基础上,针对Q-learn-ing状态空间大和收敛慢等特点,通过设计深度神经网络,以获得近似最优的多信道智能接入策略.最后,通过搭建NS3仿真平台,以验证本文提出多信道智能接入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多信道智能接入方法,较之现有强化学习方法,能够在动态的多信道环境中,以较快收敛速度获得更优的接入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蜂窝网络无线通信中的呼叫接入控制(CAC)的特点,描述了基于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技术的仿真平台的设计思想和仿真系统的优化,对仿真平台的物理模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平台的运行过程。最后给出了无预留信道和固定预留信道的接入控制算法的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符合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何琴  吴俊 《测控技术》2010,29(3):52-54
近年来,第3代(3G)移动通信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WCDMA系统一直是3G的研究热点之一。随机接入过程是WCDMA系统中上下行交互比较复杂的基本物理层过程之一,在用户设备端(UE)与网络的链路建立过程之处基本都包含了随机接入过程。3GPP协议对随机接入过程的时序关系定义的比较紧张,在具体实现中要求随机接入处理延迟必须很小,尤其在多径环境中这一点更加重要。基于可实现性的考虑,给出了一种针对大延迟环境下优化的随机接入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is based on the spread-spectrum technology and is a dominant air interface for 2.5G, 3G, and future wireless networks. For the CDMA downlink, the transmitted CDMA signals from the base station (BS) propagate through a noisy multipath fad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fore arriving at the receiver of the user equipment/mobile station (UE/MS). Classical CDMA single-user detection (SUD) algorithms implemented in the UE/MS receiver do not provide the required performance for modern high data-rate applications. In contrast, multi-user detection (MUD) approaches require a lot of a priori information not available to the UE/MS. In this paper, three promising adaptive Riemannian contra-variant (or natural) gradient based user detection approaches, capable of handling the highly dynamic wireless environments, are proposed. The first approach, blind multiuser detection (BMUD), is the process of simultaneously estimating multiple symbol 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all the users in the downlink of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nly the received wireless data and without any knowledge of the user spreading codes. This approach is applicable to CDMA systems with relatively short spreading codes but becomes impractical for systems using long spreading codes. We also propose two other adaptive approaches, namely, RAKE-blind source recovery (RAKE-BSR) and RAKE-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AKE-PCA) that fuse an adaptive stage into a standard RAKE receiver. This adaptation results in robust user detection algorithms with performance exceeding the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LMMSE) detectors for both Direct Sequence CDMA (DS-CDMA) and wide-band CDMA (WCDMA) systems under conditions of congestion, imprecise channel estimation and unmodeled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MAI).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由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等组成的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体系。提出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应采用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提出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宜采用WiFi、3G、4G等通信技术。提出矿井广播通信系统既可采用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远程供电广播技术,也可采用基于以太环网和无源光网络的IP通信技术。提出矿井救灾通信系统应采用无线多媒体通信技术,宜采用WiFi和MESH等通信技术。提出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应满足手机脱网通信、基站脱网通信、无线自组织网络、接入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平台等要求。指出在手机脱网通信、接入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平台、无线自组织网络、矿用无线摄像机、基站脱网通信、多功能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无线宽带传输等方面,WiFi优于WCDMA、CDMA2000和TD-SCDMA。提出多功能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和矿井无线宽带传输宜采用WiFi。  相似文献   

14.
CDMA2000 1xEV-DO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的演进,主要用来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服务。系统前向时分复用,并采用“机会主义”调度算法实现前向数据吞吐量的提高。在介绍了1xEV-DO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前向调度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近年来提出的各种前向链路调度算法,并对算法的优缺点做了比较,指出了部分算法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概述了前向调度算法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3G 的新型实时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实时通信系统尚未实现PC 到3G 手机视频通信的现状,利用普通3G modem 卡开发了 从IP 核心网到香港WCDMA 标准3G 无线网的网关.设计了一种简化的SIP 协议,实现了由PC 到3G 手机的 实时语音和视频通信.运行结果表明,通信质量满足多媒体会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WCDMA技术作为3G标准之一,随着3G技术的快速发展,WCDMA技术也呈现飞速发展的状态。如今,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步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因此在网络规划中如何有效解决频率、核心网络和无线接入点已经成为最关键的应用技术,要想完善网络规划,必须确定全球统一的频谱段,统一的核心网络和确定的无线网接入系统。  相似文献   

17.
张娟  李平安 《微机发展》2007,17(9):146-148
数据业务已经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区别于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而无线传输环境的不稳定性则使得数据的传输不能像有线网络那样得到可靠的保障。因此,在三代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网部分设定了一系列的机制来尽量减少丢包的发生。文中重点研究的是无线链路层数据包的最大重传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不同的场景来找出不同的最大重传次数对系统的影响规律,从而配置合理的参数,优化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第三代CDMA移动通信系统软切换关键技术,给出了基于一个宏小区和两个微小区重迭结构软切换的一种模型。在引入小区前反向链路平衡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宏小区系统的软切换增加门限与微小区系统负载因子的关系,以及宏小区系统的软切换增加门限与其它小区干扰对微小区用户干扰之比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相应的性能仿真。通过分析可看出:该模型可合理地降低CDMA系统软切换呼叫阻塞率,改善CDMA系统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至今信道分配技术一直都是热门话题,一个好的信道分配算法可以在特定的服务等级下(包括链路质量,新呼叫阻塞概率,切换失败概率)产生很高的频谱利用率。本文注重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对现有的信道分配技术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优劣。  相似文献   

20.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至今信道分配技术一直都是热门话题,一个好的信道分配算法可以在特定的服务等级下(包括链路质量,新呼叫阻塞概率,切换失败概率)产生很高的频谱利用率。本文注重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对现有的信道分配技术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