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初探ACE     
ACE综述 ACE(ADAPTIV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是可以自由使用、开放源码的面向对象(00)框架,在其中实现了许多用于并发通信软件的核心模式。ACE提供了一组丰富的可复用C Wrapper Facade(包装外观)和框架组件,可跨越多种平台完成通用的通信软件任务,其中包括:事件多路分离和事件处理器分派、信号处理、服务初始化、进程间通信、共享内存管理、消息路由、分布式服务动态(重)配置、并发执行和同步,等等。 ACE的目标用户是高性能和实时通信服务和应用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余松 《程序员》2003,(12):72-74
在某企业应用服务系统中,使用了ACE的框架和类库来实现其代理服务器,应用ACE中的前摄器、主动对象等组件,加速了开发。开发后的应用也具有很好的跨平台、高效率、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ACE(ADAPTIV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是可以自由使用,开放源码的面向对象(OO)框架,在其中实现了许多用于并发通信软『牛的核心模式。ACE提供了一组丰富的可复用C++Wrapper Facade(包装外观)和框架组件,可跨越多种平台完成通用的通信软件任务,其中包括:事件多路分离和事件处理器分派、信号处理、服务初始化、进程间通信,共享内存管理、消息路由、分布式服务动态(重)配置、并发执行和同步,等等。  相似文献   

4.
由于操作系统及通信平台的多样性,通信软件开发者往往要面对诸多问题,而ACE的框架和设计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复杂性。该文介绍了利用ACE实现通信软件的设计机制和优越性,概述了ACE的反应器、事件处理器、接受器、连接器等框架,并且通过创建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ACE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操作系统及通信平台的多样性,通信软件开发者往往要面对诸多问题,而ACE的框架和设计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复杂性。该文介绍了利用ACE实现通信软件的设计机制和优越性,概述了ACE的反应器、事件处理器、接受器、连接器等框架,并且通过创建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ACE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一个面向SOA的Web服务消息路由框架的研究与实现.该框架扩展了Axis2服务引擎,实现了服务运行期间可配置的消息路由机制.该框架引入了消息处理规则引擎,用户可以配置消息处理规则,甚至定制规则构件实现更复杂的消息处理逻辑.  相似文献   

7.
ACE自适配通信环境是可以自由使用、开放源码的面向对象构架,在其中实现了许多用于并发通信软件的核心模式。TAO是基于ACE构件之上的一个实时CORBA平台。本论文结合ACE+TAO的特点,运用RMI-HOP技术,给出了在J2EE平台中集成ACE+TAO的框架,并分析了该框架的主要技术及实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ACE反应器框架的核心设计与实现,揭示了该框架对事件实施多路分解和分派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CORBA组件模型(CCM)和组件实现框架(CIF)及组件实现定义语言(CIDL),然后介绍了CCM的具体实现平台模型CIAO(Component-Integrated ACE ORB),以及如何安装配置CIAO,最后给出了用CCM开发组件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为支持飞行器信息终端研制过程中的调试、测试、系统联试及排故,需要研制多个数据模拟器。基于此,采用数据库和解释器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可重构数据模拟器,通过硬件重配置和软件重构实现针对不同需求的多个数据模拟器。应用结果表明,该数据模拟器性能稳定、配置灵活、功能可重构性强。  相似文献   

11.
Symbian平台网络开发框架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达平  彭舰  钟虹 《计算机应用》2008,28(4):1045-1048
分析了网络程序和移动平台开发遇到的问题,指出ACE和J2ME在移动开发中的不足,针对Symbian平台,创新性地提出构建基于Symbian平台的网络开发框架SNF,使用框架技术进行软件复用,解决如网络连接多样性、消息装帧、日志服务等问题。最后比较了ACE和SNF,并介绍了SNF在一个实际工程中取得的良好效果,证明SNF具备完备性和有效性,适用于移动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12.
李刚  赵卓峰  韩燕波  梁英 《软件学报》2006,17(6):1372-1380
在企业及电子政务应用中,由资源分布异构及需求动态变化而产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让应用快速适应这些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研究难题.首先给出了一个面向服务的支持业务端编程的适应性软件结构框架CAFISE(convergent approach for information system evolution)Framework,然后给出了基于该框架的面向服务的适应性软件开发方法.CAFISE Framework对异构资源的服务化、业务化及开放动态的面向服务软件体系结构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基于该结构框架的开发方法,从对影响软件的环境要素分析入手,通过质量属性驱动的体系结构分析,重点针对应用要适应的变化进行结构设计,最终通过以体系结构为基础的业务端编程,实现面向服务应用的即时开发与演化.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及实验证明:用该框架和方法开发的面向服务应用,能够较好地适应异构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用户业务变更,能以较低的代价实现企业及电子政务面向服务应用的持续演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服务计算模型中对应用的可信特性支持不足问题,提出面向QoS保障的虚拟可信服务VTS,并依据VTS设计了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自适应QoS保障机制。首先将VTS的QoS保障转换为反馈控制问题,给出一种自适应QoS保障框架,再在此框架下对VTS的QoS维护过程和策略进行建模,设计和实现了相应的动态组建、调节算法和实时评估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表明,该保障机制能够有效地增强VTS对服务实体运行时的QoS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Towards runtime discovery, selection and composition of semantic servi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rvice-orientation is gaining momentum in distributed software applications, mainly because it facilitates interoperability and allows application designers to abstract from underlying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ies. Service composition has been acknowledged a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create composite services that are capable of supporting service user needs, possibly by personalising the service delivery through the use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r user preference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challenges of automatic service composition, and present DynamiCoS, which is a novel framework that aims at supporting service composition on-demand and at runtime for the benefit of service end-users. We define the DynamiCoS framework based on a service composition life-cycle. Framework mechanisms are introduced to tackle each of the phases and requirements of this life-cycle. Semantic services are used in our framework to enable reasoning on the service requests issued by end-users, making it possible to automate service discovery, selection and composition. We validate our framework with a prototype that we have built in order to experiment with the mechanisms we have designed. The prototype was evaluated in a testing environment using some use case scenarios. The results of our evaluation give evidences of the feasibility of our approach to support runtime service composition. We also show the benefits of semantic-based frameworks for service composition, particularly for end-users who will be able to have more control on the service composi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网络计算环境的松散化、独立性和异构性的特点不断给服务计算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此同时用户对软件系统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等非功能属性要求又在不断提高,如何保障服务计算系统的可信性是平台设计者和服务应用开发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设计了基于QoS分解的可信服务调度框架(Trustworthy Senrice Scheduling Framework,TSSF),通过对组合服务的可信QOS规划,并利用自适应的服务调度机制为服务提供可信QOS保障.提出了基于模糊集的可信QOS分解模型,将用户对组合服务的QoS需求分解为每个原子服务单独的可信QOS需求;根据分解后的额定QoS需求,以创建动态服务实体组(Dynamic Service Entity Group,DSEG)的方式为原子服务提供可信QoS保障,并以DSEG为基础详细叙述了变粒度、层次化基于反馈设计思想的自适应可信服务调度技术.最后扩展了JBoss中间件,实现了支持该服务调度框架的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TSSF能够为组合服务的QoS需求提供可信保障.  相似文献   

16.
云制造模式下,制造资源被封装成制造服务,通常以服务组合的方式满足用户复 杂的制造需求。针对云制造服务组合执行过程中高效性、准确性和动态性等要求,提出了面向 云制造的服务组合执行引擎框架,并详细阐述了引擎运行机制。首先,通过解析云制造服务组 合描述文件,构造服务组合节点和服务组合依赖边,建立服务组合节点参数关联关系,归纳推 倒出相应的执行规则。然后,基于执行状态变更的服务组合执行算法实现了制造服务组合的动 态执行。最后,给出了面向电梯产业联盟的云制造服务组合执行引擎实例,验证了框架的可行 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Android系统一直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自发布以来一直面临着root、镜像篡改、恶意程序等安全风险,框架层是在系统安全中容易被忽视但又能产生极高的安全风险.本文分析了Android系统中框架层的表现形式和框架层的使用方式,针对框架层特点提出了一种框架层完整性度量方法(FIMM),以此保障Android系统框架层代码完整性和运行时的完整性.对于Android系统针对框架层组件完整性保护的缺失,该方法能提供框架层组件在加载时的完整性度量和完整性校验.而对于Android的系统服务,我们考虑到其较长的运行周期的特征,于是研究了系统服务的调用过程并为其提供了较为细粒度的动态度量,在每次系统服务调用时确认系统服务进程代码段的完整性.最后我们给出了基于Android模拟器的原型系统的实现,并分析了FIMM的安全性和性能损耗,认为FIMM能完全达到我们的安全预期,并且只会造成少量的性能损耗.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传统单块架构,微服务框架具有技术选型灵活、独立按需扩展、可用性高等优点,更适合当前互联网时代需求。但微服务架构的应用也会引入新的问题,如跨进程通讯、服务注册发现等。文章在对传统框架和微服务框架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微服务框架的一种实现方案。该方案设计了微服务框架的整体架构,对微服务框架引入的关键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采用该实现方案进行业务系统开发,开发人员只需要关注微服务内部业务功能的开发,微服务之间的注册、发现、监控由微服务框架完成,简化了系统开发的难度,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传统单块架构,微服务框架具有技术选型灵活、独立按需扩展、可用性高等优点,更适合当前互联网时代需求. 但微服务架构的应用也会引入新的问题,如跨进程通讯、服务注册发现、分布式Session管理等. 本文在对传统框架和微服务框架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微服务框架的一种实现方案. 该方案设计了微服务框架的功能架构,对微服务框架引入的关键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采用该实现方案进行业务系统开发,开发人员只需要关注微服务内部业务功能的开发,微服务之间的注册、发现、监控和Session管理由微服务框架完成,简化了系统开发的难度,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Agent技术的Internet上构件服务框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言软件生产脱离硬件的捆绑带来的变革,导致软件许可证发行方式的出现,这时软件生产者通过发行拷贝获得收益。而Internet技术和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带来了网络计算及网络化软件的发展,在这个趋势下软件生产者可以为用户提供有偿构件软件及其服务获得收益。随着Microsoft和Sun公司分别提出各自的分布式计算平台.net和J2EE,以及COR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