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型调相机实际存在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可能,不装设匝间短路保护将是调相机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运用“多回路分析法”,对上海发电机厂制造的300 Mvar调相机进行了内部故障分析及主保护配置方案的优化设计,分析表明应根据上电调相机中性点侧引出方式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主保护配置方案。与基于传统电磁型电流互感器的中性点引出方式及主保护方案相比,基于柔性光学电流互感器的裂相横差保护将彻底改变大型汽轮发电机无完善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的现状,且对发电机设计制造影响小,从而为发电机的安全运行提供高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大型汽轮发电机新型中性点引出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汽轮发电机绝大多数中性点侧引出3个端子,通常只装设完全纵差保护,因而不能保护绕组匝间短路;中性点侧引出4个或6个端子并装设分支电流互感器,能够大大提高主保护方案的性能,却又带来电机设计制造的难度.为了解决上述矛盾,给大型汽轮发电机提供功能全面的主保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中性点引出方式及主保护方案.提出将A,B相的第2分支单独引出并装设分支电流互感器,再将A1,B1,C1和C2分支接在一起形成中性点侧第3个引出端子并装设电流互感器;然后以2台300 MW汽轮发电机为例,在全面的内部故障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对新型主保护方案的灵敏度进行了校核,发现其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的发电机中性点引出方式及保护方案的配置,并且该方案相比于中性点侧引出4个或6个端子的方案,对发电机的结构改动要求相对较低,更易于在工程上实现.  相似文献   

3.
发电机横差保护是装设于发电机多分支的定子绕组中,防止绕组匝间短路的一种保护。就某水电厂运行期间发电机横差保护动作的现象,着重阐述分析因转子磁极故障引起横差保护动作的原因并阐述故障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大型调相机(容量为300 Mvar)实际运行中存在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可能,不装设匝间短路保护或匝间短路保护性能不完善将是调相机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文中运用"多回路分析法",对两种冷却方式大型调相机所有实际可能发生的内部故障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型调相机现有主保护配置方案(完全纵差保护+纵向零序电压保护)存在较大的保护死区。进一步分析了纵向零序电压保护不能动作的故障类型,为大型调相机主保护性能的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大型发电机是否应装设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的问题。简述了目前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方案的概况。分析认为高灵敏度单元件式横差保护是最理想的方案,但发电机必须有两组引出的中性点,电机制造厂应予满足。  相似文献   

6.
提出并论述了共铁芯式主调合一的电炉变压器中性点端子经简单改接可实现新型中性点横差保护。当共铁芯式主调合一的电炉变压器发生高压绕组匝间短路、同相2个分支绕组之间短路、不同相之间的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以及中低压绕组匝间短路和相间短路时,中性点横差保护都能快速动作跳开高压侧断路器。该保护的优点是:一种保护能保护多种类型的短路故障且动作灵敏度高,保护匝间短路的灵敏度远高于纵差保护,且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7.
再论发电机不完全纵差保护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二滩电站发电机不完全纵差保护中性点侧电流互感器的配置方案,分别针对同一支路或同相不同支路的匝间短路和两相相间短路,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目的在于获得这种保护在设计中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通过1号机横差保护动作的现象,对故障进行分析,得出测量双星形中性点电流作为双层叠绕组发电机单元件横差保护的,横差动作的原因可能是定子绕组匝间发生短路,也可能是转子匝间短路或者转子偏心引起磁场不均匀也会引起的结论,该结论对现场维护人员有一定得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现代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每相都有两组以上的并联分支,对于每相定子绕组匝间或分支间的短路,称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发电机匝间短路的短路电流可能超过机端三相短路电流很多,故匝问短路是发电机的一种严重故障。以往对于双星形接线而且中性点引出六个端子的发电机,通常装设单元件式横差保护,但大型机组由于一些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考虑,发电机中性点侧常常又引出三个端  相似文献   

10.
大型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型发电机是否应装设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的问题,简述了目前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方案的概况,分析了认为高灵敏度单元件式横差保护是最理想的方案,但发电要必须有两组引南的中性点,电机制造厂应予满足。  相似文献   

11.
新型微机电抗器保护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分析了目前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电抗器匝间短路保护灵敏度与可靠性、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不一致对差动保护的影响等。介绍了新一代数字式电抗器成套保护装置的总体设计思想(双主双后配置)、新型高灵敏度高安全可靠的匝间短路保护原理以及考虑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不一致的差动保护原理。新型电抗器匝间短路保护由自适应补偿的零序功率方向元件、零序阻抗元件、故障开放元件、谐波闭锁元件以及具有工频变化量浮动门槛的匝间短路保护启动元件共同构成。给出了这些保护原理的数字仿真、动模试验及现场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三峡左岸电站采用引进发电机组,已确定了合理的保护方案。文中参考三峡机组的故障 仿真数据,考虑未来采用国产机组后保护配置可能的变化,讨论了大型水电站发电机内部短 路的主保护方案,以供参考。该方案包括了横差保护、故障分量负序功率方向保护和不完全 纵差保护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的必要性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长期流传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同相同槽的线棒数量很少”的说法纯属传。文中分析了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槽内分布情况及发生故障情况的原因,指出大型汽轮发民机定子绕组同相同槽的数量将近50%,据此推论得出:汽轮发电机应装设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  相似文献   

14.
故障分量比率差动对变压器轻微故障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将故障分量的比率差动保护与传统比率差动保护在检测变压器内部轻微故障,如匝间短路、高阻接地短路动作灵敏度方面作了一些比较,用EMTP建立了变压器匝间短路和高阻接地的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验证,充分说明了故障分量比率差动保护在性能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通常,发电机定子绕组或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是导致横差保护动作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机组检修后,定、转子间的空气间隙偏差过大,也会使横差电流超过设定值,导致横差保护动作。根据以往的案例,着重分析了在发电机启励、空载、灭磁过程中空气间隙对定子横差电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多判据综合的变压器差动保护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针对目前变压器差动保护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多判据综合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案。由采样值差动判据、虚拟三次谐波制动及二次谐波制动相量差动判据、故障分量虚拟三次谐波制动相量差动和故障分量采样值差动等判据综合构成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能使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性能得到较大提高。动态模拟试验表明,所开发的多判据综合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对绝大多数内部故障,动作时间在6ms、12ms、16ms左右。在最小方式下,轻微匝间短路,能可靠跳闸,发跳闸令时间小于或等于22ms。带匝间故障空投变压器,发跳闸令时间在25ms左右。区外故障及无内部故障时空投变压器,保护不误动。  相似文献   

17.
莫乾凯 《广东电力》2007,20(8):47-49
介绍了粤泷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值重新核算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包括发电机差动保护的计算、定子绕组匝间保护的计算、高压电动机保护的设置和计算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微机保护运行总结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介绍了望亭发电厂300MW发电机组采用WFBZ-01型微机保护的运行情况,对投运以来保护作的事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大型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保护,转子二点接地保护,匝间短路保护,失磁保护,低阻抗保护及主保护等方面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王雪  丁嘉 《电测与仪表》2023,60(9):72-80
为了实现匝间短路的灵敏识别,根据匝间短路对变压器等效电路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适应度的匝间短路保护方案。首先,根据变压器有功损耗方程构建用于电阻参数辨识的适应度函数;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展开辨识,得到寻优空间的最小适应度值;最后,基于最小适应度值构造判据识别匝间短路。计及过渡电阻、测量噪声对保护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的同时,分析影响保护灵敏度的因素,并与基于回路平衡方程、励磁电感的保护原理进行灵敏度对比,最后开展动模试验,得出结论:此方案用于匝间短路识别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且可以避免参数计算误差的影响;识别效果不受负载影响,在一定大小过渡电阻影响下,灵敏度仍然较高;相比于上述其他两种保护,识别效果更优;动模试验验证了保护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评价变压器纵差保护性能优劣的指标之一是其反应高阻接地故障及匝间故障的灵敏度。目前广泛采用的带比率制动的差动保护,在不同工况下,其反应高阻接地故障与匝间故障的灵敏度是不同的。该文分析了变压器分接头调整引起的不平衡电流与区内高阻接地故障形成的差动电流之间的向量关系。指出了分接头升高与降低造成的不平衡电流对保护的灵敏度有不同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对此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