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叙述了IEC和GB标准中对自耦减压起动器中自耦变压器温升试验的有关规定.分析了自耦变压器各绕组段中的电流,探讨了自耦变压器温升试验中的具体操作、简化试验线路和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 自耦变压器的铁芯只有同容量双卷或三卷变压器的一半,铁损亦小,具有成本低、较经济、体积小的特点。我省于一九六七年九月在常州变电所投入我国第一台由沈阳变压器厂出产的OSFPSL90000/220、o·y_0/y_0—12—12、容量为90/90/45MVA自耦变压器以来,至今已有31台220KV供电变压器投入运行。除南京地区燕子矶变电所2台保定变压器厂生产的SFPSB_112000/220变  相似文献   

3.
2.3.4自耦变压器联结组(1)单相自耦变压器联结组。单相变压器只有一种Ⅰ形接线,所以在双绕组时,接线组合有Ⅱ和自耦接线组合Ia两种;在三绕组接线组合有Ⅲ和IaI两种。由于单相变压器不同侧绕组的电压相量相位移为0°或180°,所以低压电压相量的时针不是指0点(即12点)就是指6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BASIC语言在PC—1500微型机上实现的Y_0/Y_0/△—12—11三卷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程序。原则上该程序也可以在其它具有BASIC语言功能的计算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5.
前言在文献〔1〕中,我们根据模拟试验结果,说明在采用避雷器接地线、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和金属外壳三点共同接地的Y/Y_0-12配变中,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正、反变换的过电压,同时说明了Y/Z_0-11配电变压器具有良好的防雷性能。八台Y/Z_0-11配电变压器样机在我国多雷地区四年来试运行的结果〔2〕和我校高压实验室进行的Y/Y_0-12和Y/Z_0-11配变的高压大电流冲击试验结果〔3〕证明上述分析的正确性。鉴于正、反变换过电压在配变防雷问题中的重  相似文献   

6.
星形自耦变压器是12脉波整流器中常用的移相变压器,该变压器各绕组之间交互联结,在仿真软件中没有对应的仿真模型。为在仿真软件中模拟星形自耦变压器对12脉波整流器性能的影响,应用相分量法建立了该变压器的全解耦模型。通过分析星形自耦变压器的耦合电路,建立了描述支路电压、支路电流、节点电压、节点电流之间关系的过渡矩阵,进一步获得可以描述星形联结自耦变压器绕组联结结构、电气参数等信息的节点导纳矩阵,并应用该矩阵建立了描述星形自耦变压器的全解耦模型。该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明确、易于实现等优点。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模拟星形自耦变压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0.4kV三相配电变压器输出侧供电半径末端电压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有载调压装置:三相小型自耦有载调压器。该调压器主要由自耦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和智能控制器三部分构成,通过有载分接开关,调节自耦变压器的变比来实现自动有载调压。  相似文献   

8.
随着域市10千伏配电网的不断扩大和电缆线路日益增多,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已普遍出现电容电流超过30安的配电网,根据“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规定,这类电网中应装设消弧线圈。由于10千伏配电网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装设消弧线圈需配置专用接地变压器,我国目前尚不生产接地变压器,一般可将Y/Y_0—12接线方式的配电变压器改造为Y_0/△  相似文献   

9.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中国应用给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能够准确反映特高压系统特性的动态模拟系统。文章介绍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1000kV淮南—上海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工程为研究依据,设计并研制成功了特高压单回线路、同塔双回线路等模拟元件和调压补偿变独立于主体变压器的特高压中性点调压自耦变压器元件模型,建立了2个工程的动态模拟系统,以及相应的系统测试和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BASIC语言在PC—1500微型机上实现的Y_0/Y_0/△—12—11三卷、Y/△—11双卷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程序及其说明。原则上该程序也可以在其它具有BASIC语言功能的计算机上实现。全文分五个部分叙述,并附有程序及其框图。  相似文献   

11.
李世成  李思佳  隋新 《变压器》2021,58(5):58-61
本文中作者针对三绕组(自耦)变压器的结构特点及试验过程中存在的盲区,提出了三绕组(自耦)变压器是否需进行线端交流耐压试验的判断原则.  相似文献   

12.
5.8 自耦变压器短路电抗计算 无励磁调压的电力自耦变压器,大部分由三个绕组构成.因此,有高—中、高—低和中—低三个阻抗参数.通常,自耦联结的绕组属于高中压侧,第三绕组属于低压侧. 对于自耦变压器来说,中—低的短路阻抗计算与普通的双绕组变压器的短路电抗计算完全相同,但高-中和高-低的短路电抗计算却与普通的双绕组变压器的短路电抗计算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高中绕组之间除了有磁的联系外,还有电的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 ODFPSZ—167000/500单相自耦变压器四次局部放电试验情况,它的试验接线、试验程序、试验电压及试验结果。特别介绍了为进一部确诊局部放电点的部位而采用的“对称加电压”供电线路,及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吕家坨2号变压器系沈阳变压器厂产品,70年3月出厂,型式:SFPSL_1—50000/110,接线组别:Y_0/Y_0/△—12—11,产品代号:IET,711,076,13。运行方式:35千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该变压器于1983年8月28日运行中轻瓦斯保护动作。当时该站所处地区正遇雷阵雨,雨后检查35千伏5号母线避雷器A相放电记录器动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交流系统三绕组自耦变压器非线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精确的自耦变压器非线性模型是对1000kV交流输电系统谐波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单相三绕组自耦变压器的电磁关系,充分考虑激磁阻抗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易于仿真实现的单相三绕组自耦变压器的非线性模型,然后分别引入ir-u和il-u瞬时特性曲线来求解激磁阻抗,并详细介绍了曲线的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我国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中的主变参数在PSCAD/EMTDC中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证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自耦变压器的饱和特性,为搭建完整的1000kV交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和进行其谐波特性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220 kV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波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为民 《高电压技术》2004,30(10):37-38,59
为更经济可靠地设计 2 2 0kV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 ,对比分析了带角接稳定绕组的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波过程。定量计算分析各种可能的雷电冲击方式下各线圈尤其是调压线圈的电位振荡后得出 ,合理的线圈结构形式即高压线圈末端正反调压、调压线圈多路并联纠结 ;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线圈之间和线圈本身的电位振荡比普通变压器要严重得多 ,为此提出了把调压线圈上可能出现的最高电位限制到合理程度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品速递     
ODFPSZ-533000/500单相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近日,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ODFPSZ-533000/500单相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通过了进行国家级行业样机鉴定。该样机通过了公司的例行试验、型式试验,试验结果符合ANSI/IEEE相关标准和产品技术协议要求。该样机试制成功,开创了我国500kV自耦变压器类超大容量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先河,同时也为国内生产大容量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奠定了基础。特点:1.国内生产的容量最大的单相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铁心采用单相四柱式结构,绕组采用了新型的排列的方式,满足了阻抗的特殊要求,为降低高…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东北电力系统已建或待建500千伏变电所主变压器,选用普通型或自耦型两种型式。对于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涉及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设备制造、生产运行以及对所在电力系统通讯线路干扰、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等有关问题,须作技术经济论证方可确定。本文就主变压器选用自耦型变压器有关技术经济问题作简要分析探讨,以供选型参考。一、自耦变与普通变经济分析比较日前我国变压器制造厂已生产500千伏变压器的系列有:普通型三相式(双卷或三巷)240、360MVA;单相式(双卷或三卷)240、250MVA;自耦型三相式240、360  相似文献   

19.
冯欣 《华中电力》1989,(2):54-58
下陆变电站#~1主变系保定变压器厂1982年7月的产品。1982年10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五年运行中,一切情况正常。 变压器主要参数如下:产品型号:SFPSZ_B-150000/220额定容量:150000/150000/75000 kVA额定电压:220000± 8×1.45%/121000/11000V 结线组别:Y_0/Y_0/△—12—11  相似文献   

20.
220kV三相自耦变压器由于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即经济性好的这一优点,因而各设计单位在新建220kV变电所主变选型时,大多被优先采用。我省的苏北电网变电所均为自耦变压器,苏南电网变电所则部分地采用自耦变压器。自耦变压器的一般采用三柱芯式铁芯,其零序阻抗由绕组结线组别的不同而相差甚大。全星形自耦变压器与带三角形绕组的自耦变压器零序阻抗值实际上相差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