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电流互感器误差产生的机理、影响误差的因素,介绍了断电保护应用所允许误差10%误差曲线,提出了电流互感器实际误差及二次允许负载阻抗的计算方法、计算步骤,并举例说明.在电力系统中可依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和选择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的允许值.  相似文献   

2.
戴小龙 《湖南电力》2011,31(2):41-43
影响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的原因很多,其中电流互感器误差又是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有很多减少或补偿电流互感器误差的方法.本文介绍的软件补偿方法,是根据电流互感器铁芯的磁化特性曲线,通过计算机控制产生一个电流去补偿铁芯激磁电流,从而达到减小电流互感器误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敏  温涛  李欢 《电工技术》2020,(11):77-79
概述了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介绍了复合误差的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叙述了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曲线与误差曲线的绘制方法。针对目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中使用的拐点电压法,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根据电流互感器参数计算励磁电流,对应实测励磁电压的方法,实例核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二次负载对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影响及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斐 《广东电力》2005,18(12):59-62
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阻抗对电流互感器误差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通过电流互感器等值电路和误差曲线,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特性,并讨论了电流互感器标准装置二次回路阻抗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徐敏锐 《江苏电机工程》2011,30(6):48-51,56
针对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现场误差检测工作,介绍了电流、电压互感器现场误差检测条件,给出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误差检测线路和接线方法,并详细分析了电流、电压互感器误差现场检测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互感器误差现场检测结果的处理方法,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现场检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且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现场检测和试验...  相似文献   

6.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对继电保护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通过电流互感器等值电路,对CT误差曲线的试验、绘制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分析与工程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流互感器的正确传变,是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工作的前提,工程实际中经常需要对电流互感器误差作定量的评估或确切的计算。通过对电流互感器稳态误差特性做物理与数学上的分析,可知电流互感器稳态误差主要来自其励磁阻抗的非线性。建立了以非线性方程组描述的电流互感器误差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电流互感器误差计算、伏安特性曲线绘制、10%误差特性曲线的绘制以及在给定的短路电流下允许最大负荷阻抗的计算等作了原理与方法上的研究与探讨。上述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文中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使用Matlab软件的电流互感器误差特性计算机解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力系统中供继电保护装置所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是以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作为设计、选择以及校验电流互感器误差的依据。实践表明:利用这种曲线校验误差或计算二次负载的方法是简单的,使用是方便的。但是,由于所提供的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的误差有时较大,(高达±20%),甚至有的电流互感器未被提供这种曲线。而使用部门自行测试这种曲线的依据又不一致(例如二次阻抗Z_Ⅱ如何选取问题,未能统一),且测试  相似文献   

9.
继电保护的运行经验表明,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保护装置的工作质量.所以在实际运行条件下,保护装置所用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不允许超过10%.因此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误差的确定都要根据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来计算.从目前国内的资料里很难找到一套完整的计算程序,很多地方继电保护所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不做10%误差分析,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良好,应认真对电流互感器进10%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因素,分析了在一定负载下二级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特性计算方法与步骤,在理论上研究并计算了产品的误差特性。结合航空断路器用二级电流互感器工程实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相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检测有多种方法,但缺乏对各检测方法所得误差结果差异性和准确性的比较分析。采用单相检测法检测电流互感器误差、考虑电压对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影响计算电流误差的综合绝对值、额定电压下检测电流互感器误差3种检测方法分别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开展检测和比较分析,并对其差异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电压会使电流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向负方向偏移,当电流较小(特别是20%额定电流以下)时,电压对电流误差影响较大,随着电流增大,其影响逐渐减小直至可以忽略;低压下测得的电流互感器误差在电流较小时不够准确,电流误差的综合绝对值远大于在高压下直接测得的电流误差,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检测宜采用在额定电压状态下直接测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的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及线性双折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合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良好稳态性能和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无饱和暂态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光学电流互感器误差补偿系统.小波分析用于检测电力系统的故障时刻从而区分暂态和稳态,神经网络用于补偿光学电流互感器线性双折射效应.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系统能够对光学电流互感器的线性双折射等误差因素进行补偿,提高了光学电流互感器的稳定性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电流互感器(TA)的复合误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一旦电流互感器饱和,误差会大大增加,造成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扩大事故的影响范围。测试电流互感器的复合误差已成为提高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为精确测量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本文设计一种便携式的TA复合误差现场试验装置,并给出现场试验装置的硬件结构与软件流程。装置通过采用低频电源法测量电流互感器的伏安特性曲线,从而减小测试用电源的电压,进而减小设备的体积。同时提高采样频率,更精确地采集伏安特性试验中的电气参量。本装置解决了现有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测试仪采样频率低、测试时间长、操作繁琐、仪器笨重的问题,具有可靠、便携、适于在现场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电流互感器饱和是微机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电流互感器饱和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剩磁引起饱和对微机保护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现场测试及其二次负载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电流互感器混用产生的危害及对纵联差动保护的影响,分析了110kV输电线路一次差动保护误动案例,得出误将线路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绕组当作保护绕组使用,而使在空投主变时线路电流互感器测量绕组发生严重饱和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现场测试及其二次负载校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流互感器饱和是微机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电流互感器饱和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剩磁引起饱和对微机保护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现场测试及其二次负载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能否真实反映一次侧电流会受到直流分量以及谐波分量的干扰,影响电能计量公平性以及继电保护装置能否准确动作。首先从理论上阐明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影响因素,然后通过仿真与实验分别探究了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对电流互感器比值误差和相角误差影响的程度,为电流互感器在不同工况干扰下的误差提供了参考数据。仿真和实验结果一致表明,由于直流分量可能更多地转化成励磁电流,使得铁心励磁特性变差,从而对误差造成更大的影响,比值误差差影响最高在1%左右;而谐波分量产生的交变磁通可以通过铁心耦合到二次侧,所以谐波分量对误差的影响较小,比值误差影响不超过0.1%。  相似文献   

18.
电流互感器10%误差特性曲线测绘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分析了电流互感器10%误差特性曲线测试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和基于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技术绘制误差特性曲线的相关算法。根据测得的数据,求出最优拟合模型,再绘制该特性曲线,并通过微型打印机打印该曲线。采用多项式拟合曲线,可以发挥其便于计算和分析的优点,能够更好地反映电流互感器10%误差特性,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继电保护装置对电流互感器误差的要求是不大于10%,厂家应提供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但目前厂家提供的资料不全,故一般由现场实测并计算10%误差。 本文在用“感应电动势法”计算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的基础上,介绍用作图的方法来估计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问题,用这个方法,不仅极其方便,简单明瞭,而且还可以估算电流互感器在超误差时的实际误差值,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为采取措施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互易原理的电流互感器校验仪检测电流互感器误差因其试验设备少、接线简单、测试速度快等优点而大量应用,但是对不同电流互感器校验仪的检测准确性如何尚缺乏充分的试验分析。用多种基于互易原理的电流互感器校验仪对电流互感器开展误差检测,并与传统比较测差法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影响电流互感器校验仪检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校验仪的准确度等级,对于准确度等级分别为0. 05级和0. 05S级的电流互感器校验仪,若检测结果分别在该点对应误差限值的60%和80%以内,则采用传统比较测差法检测得到的误差基本在误差限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