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改善大型电站锅炉的过热汽温控制效果,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扩展逆系统模型的过热汽温补偿控制方案.首先结合锅炉的结构和运行特性,分析影响过热汽温的主要因素,确定神经网络逆系统扩展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参数.借助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过热汽温系统的动态逆过程模型(IDPM),运用历史运行数据完成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以...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模型的内模控制及其在电厂过热汽温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电厂过热汽温被控对象具有大惯性、大滞后特性且对象参数随负荷变化较大等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的内模控制策略。将副回路系统与惰性区等效为一个广义被控对象,通过在不同工况辨识得到其多模型,设计出相应的内模控制器,根据运行工况选择相应的控制器,从而实现全工况运行的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比常规的单内模控制在大范围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电厂存在的过热汽温问题,设计了多模型预测控制系统.根据若干建模工况点,离线训练局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贝叶斯估计的方法在线计算每个局部神经网络模型概率,加权计算出模型预测输出值.根据预测控制的原理,利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得到控制信号,从而得到了仅含一个控制器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荷大范围变化的工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电厂1650吨/时大型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带有降维状态观测器和PI的鲁棒双环串级控制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参数整定算法。经ALSTHOM公司MICRO-ZT20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在现场的运行表明,与常规的串级控制方法相比,新方法不仅使电厂汽温控制系统对电力负荷大波动等具有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即鲁棒性),而且可推广到其它大迟延大惯性对象的控制中去。  相似文献   

5.
由于超超临界机组复杂的动态特性、变参数的运行方式、多变量的控制特点,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难以对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开展了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控制策略研究。通过对当前典型的超超临界主汽温控制策略进行分析,针对中电芜湖发电厂660 MW超超临界机组汽温被控对象的特性,设计了新型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该系统分别采用控制给水中间点焓值的方法实现过热汽温的粗调,并采用基于物理机理的减温水控制方案实现过热汽温的细调。在大负荷范围和高负荷变化速率的工况下,通过对控制系统的整定和优化,克服了过热汽温大延迟和大惯性的缺点,调节品质优良,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为今后同类型系统设计、调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内模控制及其在大迟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迟延非线性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内模控制理论的控制系统。系统结构为串级,内回路采用常规比例控制;外回路采用神经网络内模控制。辨识器和控制器均采用3层BP网络实现,并用加入动量项的BP算法来训练网络。以电厂主汽温对象为例对系统进行多种负荷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在模型变化时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鲁棒性及抗干扰性,明显优于常规主汽温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理论应用于传统的锅炉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并针对锅炉过热器惰性区为等容高阶惯性环节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二项式定理配置反馈极点的简便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动态矩阵比例积分控制算法与串级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火电厂锅炉过热汽温控制方案.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主汽温控制可以有效克服过热汽温对象的大滞后和大惯性,并能够消弱对象在运行中参数变化的影响,获得良好的控制品质.仿真试验表明:这种方案可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控制品质,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动态矩阵比例积分控制算法与串级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火电厂锅炉过热汽温控制方案。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主汽温控制可以有效克服过热汽温对象的大滞后和大惯性,并能够消弱对象在运行中参数变化的影响,获得良好的控制品质.仿真试验表明:这种方案可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控制品质,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模型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多模型双回路超临界 600 MW直流锅炉过热汽温控制方法。该方案在采用导前信号的双回路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多模型特征参数,划分合理的工作子空间,建立模态调度规则,实现准确的模态切换。仿真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建立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克服机理建模方法的不足,对利用现场数据建立过热汽温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过热器运行机理的分析,确定了影响过热汽温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过热汽温影响的延迟时间。在论述了神经网络建模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大量现场数据的训练,使所建模的输出与实际系统的输出基本吻合。最后,用部分现场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证明了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基于神经网络建模计算速度快及模型精度高,模型输出基本上反映了过热汽温的实际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2.
自动引导车轨迹偏差的智能控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自动化仓储设备AGV固定轨迹控制方式,建立了AGV小车路径偏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分析偏差与车轮速度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到其动态结构图;通过小偏差线性化的方法,将该非线性系统简化成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采用多点信号采集,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进一步提高了小车路径偏差的控制准确度.通过对系统加载输入正弦信号,验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跟随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发电厂锅炉给水pH值的自动控制,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200可编程控制器、台湾Advantech公司的ADAM工控机,选用上位机软件WinCC+西门子PLC的组合方案,将其与在线pH仪、联胺表、电导率仪和液位传感器相结合构成二级监控系统,保障在工业环境下可靠运行,应用WinCC+编制加氨、加联胺系统的动态显示界面;应用STEP-7Micro/Win软件编制程序,采用经改进的数字PID控制算法实现了锅炉给水配药、加药全自动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变动范围大、输出功率不稳定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照明驱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根据负载和电源的变化自适性切换驱动电路,调节LED负载电流,提高其适应性和调节范围。实验结果证明获得了更大的负载电流调节范围和调光范围,实现了光伏LED的恒流驱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的直线伺服跟踪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为被控对象,在高精度直线伺服跟踪控制系统中,为使输出响应快速地跟踪输入指令,需要克服系统滞后、未建模动态、不确定性以及负载的变化因素等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模糊小脑模型(FCMAC)神经网络直接逆控制的方案,可动态地克服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还给出了较详细的原理分析及实现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案是十分有效的,能够明显地提高伺服系统的快速跟踪能力,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设计阶段定量描述逆变电源所能承受的负载变化范围,设计了基于H∞控制理论的单相逆变电源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逆变电源的数学模型与实际对象之间的误差,运用输出端乘型描述方式,对因负载变化而引起的不确定性模型集合进行了描述,并将正弦信号作为控制系统设计和跟踪的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使正弦波逆变电源获得了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在承受阶跃噪声扰动时仍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保证了控制系统抵抗负载参数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扰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风电大规模并网条件下电网对供热机组投入AGC运行的需求,机组热、电负荷控制系统相互耦合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对供热机组的非线性动态模型进行小偏差线性化,得到传递函数矩阵模型,分析发现供热侧对发电侧的扰动主要由两类供热调节蝶阀开度到机组发电负荷的通路引起。在以炉跟机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中加入蝶阀开度对发电负荷的解耦器,仿真实验证明解耦环节可以在不影响机前压力控制品质的同时显著减小机组发电负荷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Multi-modular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ower system architecture because low voltage and low power converters can be connected in any combination parallel or series at input/ output side in order to obtained any given power system specifications. Multi-modular boost haft bridge DC-DC converter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input series output parallel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boost half bridge DC-DC converters are connected in input series output parallel con- figur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equal input voltage sharing and output current sharing between the con- verters. This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help of dynamic control scheme which consists of two loops, a voltage loop and a current loop, for each module. Dynamic behavior of multi-modular converter configuration has been observe by varying the load condition. Moreover, the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multi-modular converter describe that the system has good dynamic and steady state response. Al- though two converter modules are focused in this paper but it can be modified to any number of modules.  相似文献   

19.
针对谐波电流和无功功率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设计基于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多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的混合系统,连续精确补偿电网中的谐波电流和无功功率.针对三相对称型负载的特点,设计电流分频控制方法,按照电流的频率和性质选用独立的PI或PR控制器,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提出基于开关表决策的投切控制方法,在不增加负载电流传感器的条件下,运用多种开关表切换、电流变化率阈值设置和过零检测等手段,混合系统快速精确地预测和投切,有效解决传统固定延时投切方法中暂态响应差、TSC混乱投切等问题.研制37 kV·A样机进行实验,对比基于开关表决策的投切控制方法与传统固定延时投切的实验结果,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开关表决策的投切控制方法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均能获得较好的稳态和暂态特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系统响应慢、逆变器开关损耗大、输出电流谐波含量高、系统效率低、推力脉动大的问题,建立了逆变器损耗模型,推导出损耗以及谐波含量关系式,得出损耗和谐波含量最小时的零矢量最优分配方式,提出最小损耗SVPWM方法,并采用定子电流最小控制代替系统定子磁链给定值.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比较了传统方法和本方法在不同速度时加载不同负载的系统损耗和效率以及在电机起动和突加负载时系统的响应能力和推力脉动,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波含量,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