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紫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紫茄地上部分的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二十四烷酸(2)、十六烷酸单甘油酯(3)、十八烷酸单甘油酯(4)、亚油酸单甘油酯(5)、二十二烷酸单甘油酯(6)、胡萝卜苷(7)、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8)、反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9)、东莨菪素(io)、N-p-coumaroyl octopamine(11)、N-trans-sinapoyhyramine(12)、N-trans-feruloyl-3-methoxytyramine(13)、(+)-丁香脂素(14)、滨蒿内酯(15)、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16)。化合物扣6,15,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兴安蒲公英根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色谱方法对黑龙江省牡丹江产兴安蒲公英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确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对羟基苯乙酸甲酯(1),原儿茶醛(2),丁二酸单乙酯(3),蒲公英内酯(4),α-棕榈酸单甘油酯(5),单亚油酸甘油酯(6),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7),正丁基-β-D葡萄糖苷(8)。其中1~3,5-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利用正相与反相硅胶柱色谱法,从金刚纂(Euphorbia antiquorum)的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3β—hydroxy-3,15-dioxoatis-16-ene(1),ent-16d,17-dihydroxykauran-3-one(2),ent-16α,17-dihvdroxvatisan-3-one(3),ent-3β(13S),17-dihydroxyatisan-16-en-14-one(4),6,7,8-trimethoxyl—coumarin(5)和β—sitosterol(6).化合物2为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1、3和4为阿替生烷型二萜,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干燥的柞树枝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浸出液减压浓缩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1)、(-)-表松脂醇(2)、β-谷甾醇葡萄糖苷(3)、(-)-表儿茶素(4)、β-谷甾醇(5)、水杨酸(6)和高根二醇(7)。化合物1、2、4、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滇南艾为菊科(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特殊的半灌木状草本植物,本课题组曾率先开展过对其花中挥发油的分析研究.为持续深入研究菊科中的特色植物,发现滇南艾中的活性成分,本文采用现代分离技术,首次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共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7,8-亚甲二氧基香豆素(1)、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2)、methyl 7-methoxy-3-indolecarbonate(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β-hydroxypropiovanillone(6)、异香草酸(7)、香草酸(8)、二十六烷醇(9)、二十烷酸(10)和二十二烷酸(11).其中,化合物6、10和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荩草资源丰富且有悠久的民间用药历史,为了寻找其活性成分,丰富荩草中化合物的类型,对荩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用80%乙醇提取荩草地上部分,所得浸膏加水稀释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对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浸膏采用各种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熔点,溶解性,颜色反应等理化性质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氢(1)与碳(13)核磁共振以及二维核磁共振技术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135,杂核多键相关和杂核单键相关等波谱数据确定了分离所得物质的结构.从荩草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3,5,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去氢紫堇碱(2)、△5,22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3)、正十四烷(4)、正十五烷(5)、正十八烷(6)、正十九烷(7)、正二十二烷(8)、正二十四烷(9)、二十五烷(10).这10个化合物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狼毒大戟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硅胶柱色谱对新鲜狼毒大戟地上部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它们的结构为:12-去氧佛波醇-13-十六酸酯(1),没食子酸乙酯(2),槲皮素(3),没食子酸(4),东莨菪内酯(5),七叶内酯(6),β-谷甾醇(7)。全部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狼毒大戟地上部分得到,其中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
(Ⅰ)报导了由油菜花粉(Pollen of Brassin Campestris L)中分离鉴定了六个化合物.本文主要报导从油菜花粉中分离得到的另外四种成分.经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5,24(28)—3β—豆甾醇(Q),熊果酸(S),8—羟基二十九烷酮—6(F),2,3—二羟基十六烷酸甘油酯(G).  相似文献   

9.
旋覆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旋覆花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现代研究表明旋覆花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通过柱层析、HPLC等分离方法对旋覆花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纯化得到6种单体化合物,并通过化学方法和现代波谱学方法技术(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谱等)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槲皮素、α-菠甾醇、山奈酚、伊谷甾醇葡萄糖苷、α-葡萄糖。  相似文献   

10.
牛蒡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牛蒡子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牛蒡子中分离得到六种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牛蒡子苷元、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9,12,15-十八碳三烯酸、二十六烷酸、亚油酸乙酯、十八烷酸甘油酯。  相似文献   

11.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分别对苦碟子地上部分和根部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地上部分中得到2种木脂素类化合物,从根部中得到2种酚酸类化合物。经^1HNMR、^13CNMR等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8-(3'-甲氧基,4’-羟基)-二苯基-2,6-二羟基-双四氢呋喃木质索(1),(+)-丁香树脂酚(2),咖啡酸(3)和3,4-二羟基苯甲酸(4)。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玉米须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吉林省吉林地区产玉米的花柱和柱头中,分别经石油醚和乙醇提取、柱层析粗分、制备性薄层板细分、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两个化合物,通过高效薄层、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别确定为亚油酸(Ⅰ)和β-谷甾醇(Ⅱ),其中亚油酸(Ⅰ)是在玉米须中首次分离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东紫苏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紫苏(Elsholtiza bodinieri Vaniot)的75%丙酮水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Massonianoside B(1)、Icariside E4(2)、1R,2R,4R-三羟基薄荷烷(1R,2R,4R-trihydroxy-menthane,3)、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4)、迷迭香酸甲酯(Rosmarinic acid methyl ester,5)、迷迭香酸乙酯(Rosmarinic acid ethyl ester,6)、Nepetoidin B (7)、咖啡酸(Caffeic acid,8)、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9)、Oresbinsin A(10)、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11)和3,4-二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3,4-dihydroxy-5-methoxy-benzaldehyd,12).其中化合物1-3和5-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以β-环糊精(β-CD)、对甲基苯磺酰氯(p-TsCl)、叠氮化钠(NaN3)等为原料,经β-CD先磺酰化再叠氮化的反应路线合成了单-(6-叠氮基-6-去氧)-β-环糊精(6-N3-β-CD),通过熔点和红外光谱测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摘要:采用项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荜茇果穗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进行分析.3种萃取纤维头共萃取出49个成分,鉴定出42个成分.使用DVB/cAR/PDMs萃取纤维头时共检测出36种成分,解析鉴定出占总成分99.834%的35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17.933%)、β-毕澄茄油烯(15.892%)、十五烷(8.285%)、β-芹子烯(6.673%)和β-反式罗勒烯(6.166%)等;使用CW/DVB萃取纤维头时共检出40种成分,解析鉴定出占总成分99.622%的36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β-毕澄茄油烯(26.241%)、β-石竹烯(19.650%)、十五烷(8.523%)、β-芹子烯(6.572%)和十三烷(5.037%)等;使用CAR/PPMS萃取纤维头时检出38种成分,解析出占总成分99.515%的35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17.858%)、β-毕澄茄油烯(17.804%)、十五烷(8.409%)、β-芹子烯(6.485%)和十三烷(5.940%)等.  相似文献   

16.
研究翼茎羊耳菊(Inula pterocaula)根部三萜类化学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材料、Rp-18反向材料和硅胶进行化合物分离,利用现代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从中分离得到12个三萜类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1)、赤藓糖醇(2)、乌苏酸(3)、齐墩果酸(4)、2β,3β,23α-三羟基-28-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6)、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7)、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苷(8)、2β-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23,28-二齐墩果酸(9)、3-O-β-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醛基-23-羟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0)、3-O-β-D-吡喃葡萄糖-19α-羟基-乌苏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1),3-O-α-L-吡喃阿拉伯糖-20,19,24-三羟基乌苏酸(12).以上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该研究结果可为翼茎羊耳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