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以"企业学习"为主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卓越计划"的实施作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133226”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教育合作、教学保障和教学改革要求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创新地提出了基础、拓展、复合3个层次教学要求和课程体系;对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及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养成,进行了创新应用型环境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依据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分析课程体系.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结果表明:高职人才培养只有与企业实现"双进合作、能力递进",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农科人才的重要途径。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与农业企业深度合作,从共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办企业冠名班、共举实习实训、共推职业指导等方面着手,构建“六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农科人才模式,有力地提升了农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行业学院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高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及人才需求多样化等要求,在分析行业学院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形成背景基础上,从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展课程建设、校企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校企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技能业务培训、校企共建共管形成长效合作运行机制等5个方面探讨基于行业学院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二元双主体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专业设置"同质化"、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化"、教育质量评价"内部化"、教学内容陈旧化、办学模式形式化等主要问题,校企合作也存在认识误区和体制机制障碍。办好高职学院,必须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从多方面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索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在传统校企合作基础上引入技术支持方或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应用的企业,由此形成"技校企"三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结果表明该合作模式对高职院校进行校企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校企结合”的应用型成教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共同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办学场所、专业建设、师资结构、实训设备等方面互利资源,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论述成人高等教育要向着多元化、开放式的形式发展方向。提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需重新确立,认为积极倡导、推行和实施"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成教人才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校企深度融合是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基本路径,服装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应用特色,但在转型试点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价值取向、利益机制、沟通机制等方面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在校企协同,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方面的实践经验,从实施校企紧密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拓宽协同育人渠道、构建广域型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等方面,提出校企深度融合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与企业对接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走校企合作之路,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西安邮电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在与企业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寻求突破,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提出在目前条件下信息类本科院校,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建立以学科基础、专业技术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能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活动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先在变量因素、学生的能动作用及校企合作形式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针对目前有关中德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着重探讨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践学期教学的模式与实施路径,尤其对其实践教学的操作平台、实施原则、组织管理及宏观政策环境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改善实践教学方法、增进实践教学的效果、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章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建筑设计初步”课程进行改革研究。解析了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历程,提出了相应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探讨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从适应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三方面构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外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外语素质不仅包括良好的外语知识,而且还包括外语知识的运用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创新能力。浙江科技学院执行中德联合培养项目,其德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在国外的继续学习能力为目标,在10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外语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和学两方面分析了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提出了“应用化工热力学”的课程概念和“实例—原理—模型—实例应用”的教学模式,适应宁波工程学院培养应用开发型高级化工技术人才需要,阐述了化工热力学课程教改过程中,调整教材内容结构,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讲授质量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体会。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系统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研究性教学特点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了研究性理论教学方法、研究性实践教学方法、课外学研方法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同时也探讨了与实施研究性教学相配套的课程考核方式、教学平台建设、激励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及相关专业开展面向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产业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突出“强弱电结合、对接执业资格”的建筑电气及智能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分析了建筑电气及智能化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定位,构建了“科学基础+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融合发展的“1.5+1.5+1”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等三个方面系统设计了面向工程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模具专业的快速发展中,构建产学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应从培养应用性技能人才出发,进一步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在实施专业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专业实验室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着力于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性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对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的技术教育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技术教育体系是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渡体系,技术教育应该妊学生具有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应用技术操作能力、设备维护维修能力和基层岗位管理能力等四个基本能力。研究指出,要建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要求上应该体现“学以致用、学能并举”的格局。技术教育模式可以实施普通模式和专向模式。普通模式有指导制模式、“产学研”模式等多种模式,专向模式有“产学”模式、工学结合模式等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过程一结果变量”教学研究模式理论为基础,根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师合作教学的经验,探讨了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善及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并从制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